1971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通过本地典型 推开大寨经验
——山东蓬莱县粮油作物全面增产
在波澜壮阔的“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山东省蓬莱县涌现出一批大寨式的先进典型。这些典型带动着本县学大寨运动一浪高一浪地奔腾向前。全县粮食产量连年跨《纲要》;今年,在粮食继续增产的基础上,又夺得了花生平均亩产三百五十斤以上的好收成。
怎样把典型经验推开?中共蓬莱县委会和革委会的体会是:认真转变领导作风,经常坚持调查研究,学习先进典型的根本经验,抓住后进队的关键问题,使大寨经验通过本地典型迅速推开。
在调查研究中推广典型
蓬莱县委会和革委会领导成员,一度由于浮在上面一般号召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少,在推广典型中碰了一些钉子。聂家大队原是个“流沙飞满天”的穷地方。在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方针指引下,他们发扬革命硬骨头精神,封沙造林,凿石打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就成为山东省“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去年秋天,在全县“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上,县里一些同志根据这个大队五年前的老材料,为他们写了个发言稿,让他们介绍经验。别的队干部听了说:“看看聂家很信服,听听介绍老一套。”后来,县里领导又派人到聂家大队,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他们在继续革命道路上不断发扬硬骨头精神的新事迹,推广了他们的新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蓬莱县委会和革委会领导成员从这一事例中体会到: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及时抓住学大寨运动中的新问题,新动向,才能洗刷唯心精神,克服老一套的空洞说教,取得推广典型的领导权。从此以后,他们就把搞好调查研究,当作推广典型经验的一项大事来抓。
蓬莱县委会和革委会还注意抓住学大寨运动中的各种思想问题,运用不同类型的典型,有针对性地解决面上的问题。五甲大队地处蓬莱县东南山沟,过去是个穷地方。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成为全县粮食亩产最高的一个先进队,有人就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再想高产难上难”的思想。大队党支部及时抓住这一苗头,批判了这种“生产到顶”思想和骄傲自满情绪,一年来又修整大寨田一百多亩,把山?“拉腿地”建成了稳产高产田,去年粮食亩产超千斤;今年,又获得了小麦平均亩产五百三十多斤的大丰收。县里抓住这一典型,带领全县人民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引导大家把夺取粮油双丰收,同“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联系起来看,同革命形势联系起来比,从比中找差距,促进了全县学大寨运动的蓬勃发展。
在学习典型中推广典型
蓬莱县委会和县革委会认识到,典型经验是人民群众进行三大革命实践的结晶,推广典型经验的过程,就是向典型学习的过程,也是向群众学习的过程。只有老老实实地向群众请教,才能把典型的实践变作自己的认识,把典型的经验化为群众的行动。
团结大队党总支书记姚士昌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关于花生增产的宝贵经验,成为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以前,由于县里领导把姚士昌的经验当作单纯的生产措施来推广,结果是年年号召年年推,年年老是推不开。县委负责同志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团结大队调查研究,认真学习。他们发现姚士昌不仅抓住了花生生产上的关键措施,更重要的是抓住了用革命统帅生产这个根本。姚士昌坚持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武装人的头脑,指导花生生产。今年全大队花生播种质量好,进度快,一次播种,苗全苗旺。当个别干部和社员产生了“松口气”的盲目乐观情绪时,姚士昌就和大家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共同批判了“松口气”的盲目乐观情绪,进一步掀起了“清棵蹲苗”管理花生的热潮。
县委领导同志从姚士昌抓革命、促生产的实践经验中认识到,过去典型经验所以推不开,关键在于没有抓住典型的根本经验去推广。在今年花生生产过程中,县委邀请全县十七个花生高产单位,聚集到团结大队,召开“诸葛亮会”,交流经验。由于县委领导抓住了用革命统帅生产这个根本问题,在全县普遍推开了“清棵蹲苗”等项增产措施,使全县二十六万亩花生又获得了好收成。
在转化后进中推广典型
蓬莱县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先进单位继续走在前面,中间单位纷纷赶了上来,可是还有少部分后进单位落在运动的后面。过去,由于县里不重视抓后进单位的领导班子问题,这些单位长期不能得到改变。他们深入后进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认识到:后进单位所以落后,是因为这些单位的阶级斗争盖子没有揭开,人们的精神面貌没有改变;而后进单位的面貌长期没有改变,则与县领导没有去做它们的革命转化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批判了那种认为后进单位是“老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和怕作艰苦工作的错误思想,积极地深入后进单位,扎扎实实地一个一个单位地去帮助解决问题。
北沟公社前进大队,和大寨式的老典型聂家大队村连村、地连地,可是聂家大队的经验在那里却长期推不开。去年冬天,县、社派干部来到前进大队,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下决心改变这个“老大难”。他们组织大队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路线的教导,狠批了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大大提高了领导班子成员的继续革命觉悟。他们带领广大群众远学大寨,近学聂家,使前进大队的落后面貌迅速改变。去冬今春,这个大队修整了四十多亩大寨田,修了六百多米地下水渠,扩大了水浇地面积。今年粮食产量比过去有大幅度的增长。
蓬莱县委会和革委会认为,让这些后进变先进的典型出来说话,能起到先进单位所起不到的作用。县委有针对性地树立了北沟公社草甸大队、王格庄公社车里张家大队等一批典型,有效地促进了其他后进单位的转化。目前,全县七十多个“老大难”后进队,已有百分之七十以上赶了上来。一些后进单位上来了,带动了其他后进单位,震动了中间单位,促进了先进单位,使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由点到面地开展起来。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从“排尾”到“排头”
——晋城水东公社以点带面学大寨
山西晋城县水东公社原来是全县最落后的公社。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水东公社突飞猛进,从“排尾”一跃而为“排头”,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一九七○年,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亩产跨过了“黄河”,比一九六六年提高了两倍。今年全社十六个大队中有半数大队的粮棉亩产量跨过“长江”,亩产和总产都比去年增加了两成以上。
水东公社位于丘陵山区,水源奇缺,两万两千亩土地中仅有两亩水地,自然条件很差。如今,走进水东公社,往上看,层层大寨田,条条大石坝;往下看,弯弯曲曲的丹河沿岸,到处是拦河垫地、劈山治水的工程。同是一个水东,学大寨后大不一样。
一九六七年,水东公社革委会成立以后,他们就认真总结了几年来学大寨的经验教训,并且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抓好典型”的伟大教导,认识到,过去的领导,光有一般号召,没有具体领导,自己手中没有典型,就不能具体指导工作。公社领导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贫下中农一针见血地指出:“学大寨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拿不出本地的活榜样,水东的面貌咋能改变!”这个尖锐批评,使公社每个领导成员都得到启发。
公社革委会领导成员到后掌洼大队去蹲点。这个大队的主要领导成员过去偏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们首先帮助这个大队党支部找出过去长期落后的原因,开展革命大批判,提高路线觉悟。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公社领导成员趁热打铁,组织贫下中农,对农业学大寨中的问题,从路线上查原因,思想上挖根源,干部和群众学大寨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他们在后掌洼这个“天旱象石头,见墒沾锄头,活土没三寸,下雨满坡流”的穷地方,建成了五百七十一亩大寨田。一九七○年,粮食亩产量由文化大革命前的二百四十六斤提高到一千零三十斤,成为全社学大寨的典型。
培养典型是一场斗争。如何把“一点红”变成“一片红”,也是一场斗争。开始,公社有的领导成员只把后掌洼这个典型当作“一盆花”,满足于“开会有尖子,汇报有例子,领导有面子”。有些大队干部说:“后掌洼还没有我们一个小队大,改变自然面貌当然容易,我们队大、人多、心不齐,要夺高产不容易。”针对这些思想,公社又组织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平顺县西沟大队和长治县南呈大队去参观。通过参观学习,大家说:“我们村大没有南呈大,条件差没有西沟差,学大寨学不好,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带好头,领好路。”认识提高以后,学大寨赶后掌洼的群众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为了把大寨经验全面推开,公社领导成员还组织一些“老大难”单位的干部,到后掌洼举办路线斗争学习班。通过对比分析,使大家分清了什么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什么是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水西大队砖垛岭生产队和后掌洼是村挨村,地挨地,两村伙吃一井水。可是两个队却是一个好一个差。为革命失去了一条腿的大队党支部书记郎文庆,拄着一双拐棍带领砖垛岭的干部和群众到后掌洼去参观学习,回来后,狠抓了阶级斗争,开展了忆苦思甜活动,坚定了向后掌洼学习走大寨路的信心。经过几年苦战,修起了两条长达四百多米的大石坝,把二百六十七亩坡地建成了大寨田。去年亩产达到了一千四百斤,平均每户产粮一万四千斤,对革命作出了贡献。
水东公社党委成员深入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同大队、生产队干部一起及时总结各种不同类型的经验。公社有重点大队,大队有重点生产队,生产队有自己的样板田。领导干部胸中有了全局,手中有了典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典型,成为农业学大寨的“梯子”,在全社形成了积极学大寨的大好局面。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一事一议

老队长的方案
在甘肃永昌县草胡子生产队,过去,男女同工同酬的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解决,经常发生矛盾,挫伤妇女的劳动积极性。老队长正琢磨着解决这个问题,正好矛盾送上门来了。
一天,第二生产组拔麦子。这个组有五个男社员,七个女社员。这些女社员干起活来,简直和男社员难分上下高低。在评工时,有人提出给女社员也每人记十分工,有的男社员反对说:“妇女就是妇女,怎么能和我们记同样的工分!”一个女社员接着说:“我们拔的行不比你们窄,速度不比你们慢,质量不比你们差,为什么就不能记十分?”很多群众认为应当给这些女社员记十分,就把意见反映到老队长那里,要队长评个高低。
老队长想,就这件事评个高低容易,要解决这件事反映出来的思想就不那么简单。他没有马上表态,而是找其他干部商量解决矛盾的方案。
第二天,老队长把这个组的男女社员分开拔麦,让记工员分别检查了各人拔的麦地的数量和质量。
吃罢晚饭,社员大会开始了。老队长先让记工员向大家报告了检查结果:五个男社员,拔麦五亩二分五,质量不差。七个女社员,拔麦八亩一,质量也很好。女社员平均比男社员拔得还多些……。没等记工员说完,下面就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女的劲比男的小,可有些活不一定比男的干得少。一直觉得女的干活不行的人,心里还是不服气地嘀咕着:“你拔麦行,犁地套车拿不下!”但是,同样尺子量的地又在那里摆着,也只好不声不响承认给那几个女社员记十分了。
老队长知道,在事实面前同意记十分,不等于在思想上挖掉病根。于是,又和大家一同学习毛主席关于“为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动广大的妇女群众参加生产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在生产中,必须实现男女同工同酬”的教导,通过一学一议,大家提高了认识,说:过去咱只看见在犁地套车上男的比女的强,没有看到在薅草喂猪上男的却比女的弱。我们以前认为女社员劳动再好也只能挣“老七分”,反映了头脑里还有旧思想。
从这以后,社员自觉坚持男女同工同酬,并注意根据女社员的体力分工派活。妇女的干劲越来越高,成为改天换地的一支突击力量。
本报通讯员
这个老队长碰到的矛盾,在农村是普遍存在的。有些地方按劳分配政策不能很好落实,男女同工不能同酬,影响着一些人的劳动积极性。怎么对待?老队长的作法很能给人一些启发。他不是简单地订个办法,而是通过实践引导大家去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和党的政策,从提高思想认识上来解决问题。
老队长的想法对:这件事评个高低容易,解决思想问题就不那么简单。如果只是就事论事,不首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党的政策是不容易落实的。
在农村集体生产中,在批判“工分挂帅”的同时,还要认真落实按劳分配政策,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经常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教育干部和社员,不断提高他们落实政策的自觉性。


第3版()
专栏:编后

一定要抓好典型
在学大寨运动中,各地出现了一批先进典型。这些典型结合本地特点,体现大寨精神,是推开大寨经验的“梯子”。
有些地方在看待和推广典型的问题上,存在着不正确的思想作风。有的把典型当作“一盆花”,满足于“来人有看的,开会有说的”,而不是为了以点带面。有的也注意推广典型,但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有的只推广典型的表面现象的东西,而不注意抓根本经验。
蓬莱县的作法值得参考。他们转变了过去满足于一般号召的作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工作。他们坚持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推广典型;认真向典型学习,真正抓住典型单位的根本经验;狠抓后进,让先进典型经验在后进队生根开花……使大寨经验逐步在全县推广开来。
如何在一个县范围内以较快的速度把大寨经验推开?这是当前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一个重要问题。蓬莱的经验说明,必须切实转变领导作风,认真抓好典型。


第3版()
专栏:农村新篇

不约而同
北方的秋末,天高气爽,晚上的月亮特别明朗。
夜已经很深了。山东省齐河县化店公社宋庄大队第一生产队会计宋德茂躺在炕上,翻来复去地睡不着。秋种的进度,白天的工作,集体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又都浮现在他的脑海里。突然,他想起,明天一早拖拉机来耕地,可是,地里还有三十多车肥料没撒开。如果不早动手,把肥料撒开,就会影响耕地和秋种质量。想到这些,他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忽地一下爬起来,转身下了炕,顺手摸起一张大铁锨,急急忙忙地向门外跑去……。
来到村头上,宋德茂发现前面有个黑影,径直朝村外走去。他想:这么晚了还有人出去?于是双手紧紧握住锨把,踮起脚尖,急跃两步,闷雷似地大喝一声:“谁?”“噢!”德茂听出是德敬的声音。说话间,副队长宋德敬放慢了脚步,德茂赶上来。俩人互相看看肩上的工具,异口同声地说:“撒粪去!”
到了地头上,只听见地里一阵阵噗噗噗的撒粪声响。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人影晃动,有个人正在紧张地把一锨锨肥料撒出去。看到这高大的身影,熟练的动作,俩人齐声喊道:“老队长!”接着象两枝离弦的箭,朝着前方的粪堆奔去……
夜幕里,三张铁锨此起彼落,把一锨锨乌黑的肥料撒得又匀又细。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农村新篇

小猪的价格
湖北省潜江县腰河公社李台大队养猪场,最近一个多月来,接连添了五窝小猪,还有八头母猪也快临产。很多贫下中农都到养猪场去看那些白花花的小猪,一边看,一边打听:
“小猪卖不卖?划什么价?”
饲养员回答说:“两条腿走路嘛,怎能不卖?集体养,社员也养。卖什么价,我们请示领导后再说。”
就这样,小猪的价格问题提到了大队党支部,展开了讨论。开始,有人说:
“我们的养猪场办了近两年,去年发了个什么‘癞疮病’,死了十多头,赔了不少本。这些小猪可是个‘财神爷’。卖小猪正是‘捞本’的好机会。”话刚一落音,另一个社员说:
“这看你是要钱,还是要‘线’?我们的养猪场是集体办的,要发展集体养猪,也要帮助社员养猪,一定要按政策办事,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一个生产队长接着说:“我们社员家庭养猪也不容易,千瓢水,万瓢糠,不光是为了个人家庭,也还为集体积肥哩!可缺小猪怎么发展养猪呢?”
民兵连长说:“对!现在资本主义势力正在同我们争夺阵地。集体养母猪要不帮助社员解决猪源,有些人就趁机抬高小猪价格,影响贫下中农养猪的积极性。我们降低小猪价格,就能打击资本主义歪风,扩大社会主义阵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问题越辩越明,是非越辩越清楚。最后,大家一致赞同小猪不卖高价,按合理价格卖给各生产队的社员家庭,特别优先卖给养猪发展慢的生产队。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李庆舟,为了抓好典型,深入到前进生产队,同干部社员一起,总结他们实行科学种田获得小麦丰产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