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老灾区换新颜
——记河北静海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的事迹
河北省静海县,历史上洪、涝、旱、碱四害严重,是海河流域有名的多灾低产县。一九六三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表达了人民的强烈愿望。静海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渠疏河,挖沟修田,打井建站,大搞海河配套工程,全面治理洪、涝、旱、碱,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全县已开发疏浚主干河渠六百多条,支、斗、毛渠十万余条;修桥、闸、涵七千多座,建电力排灌站四十八处,打机井砖井四千多眼;修成台、条田七十二万多亩,发展水浇地五十六万多亩,初步形成涝能排,旱能灌,旱涝保丰收的水利系统,推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一九七○年全县粮食总产两亿六千多万斤,比一九六三年前平均年产量提高三倍半。今年比去年获得更大丰收。
掌握规律 坚持治水
静海县位于渤海之滨,黑龙港流域最下游。海河南系的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等六条大河在静海境内汇流入海,是历史上承泄黑龙港流域客水的缓沥区。解放前,这些河流经常泛滥,淹没田野,吞噬村庄,造成严重灾害。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静海人民依靠集体力量,提高抗御内涝、干旱、盐碱的能力,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治水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严重影响了这个县的治水进程。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静海县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治水路线。他们以大寨为榜样,改变全县自然面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县委和县革委会领导同志同群众一起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认真分析了静海的自然条件,认识到全县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主要是受洪、涝、旱、碱四害的影响,而造成这四害的根源又在于“水”。要正确处理水的问题,必须按照“上蓄、中疏、下排”的治水方针,以排为主,排灌结合,蓄滞兼施,旱、涝两手抓,既解决沥涝排泄问题,又解决干旱灌溉问题,同时还要达到治碱的目的。
静海县委、县革委会组织了有贫下中农、干部和技术人员参加的县、社、队三级水利调查队。在县委几个领导同志带动下,调查队怀揣红宝书,身背行李卷,扛着测量仪,仔细地进行调查。他们风雨无阻,飞雪不停,几年如一日,行程万里,踏遍全县各个社队,召开了上百次调查会,访问了上百名老贫农,了解大小沟河的自然流势,比较准确地掌握了本县“碱随水来,碱随水去”的自然规律和水土的辩证关系,从而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水利建设规划。兴修水利,坚持大、中、小结合,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办为主的方针;采取小忙大干,大忙小干,春冬突击,常年不停,以及专业队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法;本着以大局为重,上下游兼顾,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兼顾的原则,综合治理。每年都要开展群众性兴修水利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艰苦奋斗 团结治水
静海县人民在怎样治水问题上,经历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积极治水,还是犹豫彷徨?开始有的人说:“静海历史上是缓沥区,治半天还不是一场水一场空。”这反映了一些人对于迅速改变多灾低产面貌决心不大,信心不足。针对这些思想,县委和县革委会及时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狠批了修正主义治水路线,提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路线觉悟,进一步鼓舞了为革命治水的斗志,广大贫下中农豪迈地提出:只争朝夕学大寨,根除三害(旱、涝、碱)搬两山(多灾、低产),定叫静海换新天,为毛主席争光,为革命出力。
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土方任务大,基建工程多,资金原料少。怎么办?有人打算向国家伸手。广大贫下中农批判了单纯依赖国家的思想,批判了懒汉懦夫世界观,决心自力更生迎着困难上。县城东部有一个方圆百里的大洼盐碱地,历来“遇雨一片水汪汪,遇旱遍地苗发黄。”要彻底改变多灾低产面貌,得挖几十条大河,建十几座排灌站,任务十分艰巨。贫下中农坚定地说:“愚公能搬走两座大山,大寨人能战胜狼窝掌,我们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定叫盐碱荒滩变粮仓。”人心齐,泰山移。一九七○年入冬,两万治水大军开进低洼盐碱地,苦战二十天,挖成一条纵贯南北长达八十华里的“争光渠”。大家又趁热打铁,连续作战,把生产河开宽加深,加速治碱进程。寒冬腊月,地冻如铁,贫下中农为革命挖河,志坚如钢,心热如火,奋战十五天,打冻土方二百多万方,春节前夕,完成百里生产河的开拓任务。
遇到的第三个问题是顾全大局,还是只顾局部?是从长远出发,还是只顾眼前?这是两条治水路线斗争的又一问题。静海县人民遵照毛主席关于“要提倡顾全大局”的教导,发扬团结治水的光荣传统,与全省人民协同作战,团结治水。县城西部有一个方圆几十里大的贾口洼,以往年年承泄上游客水,每逢秋季总是一片汪洋,当地有一首民谣:“黑龙港南北七十二个洼,淹了上洼淹下洼,沿途各洼都淹罢,贾口洼里住老家。”随着根治海河骨干工程的告成,千里河北平原的沥水,顺着子牙新河东流入海,可是新河以下仍有相当多的沥水要流向贾口洼。对这些水是堵,还是疏?贫下中农豪迈地说:上游来多少水,我们接多少水,排除多少水,决不让兄弟地区受损害。他们站在贾口洼,眼望天安门,胸怀全世界,从长远出发,以全局为重,作出“两河一堤”的治水方案。麦秋刚结束后,贫下中农苦干实干加巧干,奋战十余天,完成纵横南北长达三十华里的“两河一堤”工程。他们又奋斗几个冬春,作了四千多万土方工程,兴建电力排灌站。把如同盆型的洼底,修成旱涝保丰收的条田。渠渠相通,站站相连,五条高压线从不同方向伸向洼底,电闸一合,上游的沥水,本洼的沥水,从几个大泵口喷向奔腾不息的子牙河、南运河。今年雨季,上游连续来了三次一百五十多个流量的客水,从两河溢漫遍洼,三万多亩田积水尺半深,不过两天两夜及时排除,不但保证了上游兄弟地区排水畅通无阻,也保证了这个大洼庄稼获得丰收,充分发挥了水利建设工程的效益。
远学大寨 近学杨家园
在兴修水利,改变多真总结和推广了东双圹公社杨家园大队学大寨改变落后面貌的经验。这个大队原来是全县有名的积水洼老碱窝。全大队三千四百亩耕地,分布在两洼、一河沿岸,旱、涝、碱三害俱全,粮食产量很低。一九六五年,大队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贫下中农学大寨,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开挖排灌渠道三百多条,打井建桥,建排灌站,修台田、条田三千多亩,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粮、棉产量大幅度上升。去年粮食亩产跨过《纲要》,成为全县改变多灾低产面貌的榜样。
杨家园大队的巨变,鼓舞了广大干部和群众,一个学大寨,赶杨家园,彻底改变多灾低产面貌的群众运动,在静海县蓬勃兴起。
地处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汇流处的独流镇,是历史缓沥区。在海河没有根治前,十种九不收,一万六千多人的小镇子,每年要国家供给五百多万斤商品粮。县委成立后,带领群众,远学大寨,近学杨家园,开发莲花淀,改造贾口洼,转战东淀,每年都有几千人投入兴修水利的斗争。镇的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风里雨里指挥,泥里水里战斗,经过几个冬春的奋斗,形成涝能排、旱能灌的水利化系统。去年,涝碱洼里,五谷飘香,千年古镇发生了巨变,由靠国家供应变为向国家交售大批爱国粮。
与杨家园大队沟相通、地相连的高官屯大队,过去由于水利工程不配套,土地不平整,旱、涝、碱三害威胁,粮食亩产不过百八十斤。一九六九年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治水结合改土,去冬今春又大干三个月,把二尺深的胶泥层翻上来,三千二百多亩大秋作物田深耕了一遍,今年获得亩产粮食五百一十斤的好收成。
在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伟大号召鼓舞下,静海县这个历史老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水汪汪的贾口洼,今日成为河如网树成荫的绿洲,白花花的荒滩变成万亩良田。长期屈服于洪、涝、旱、碱四大灾害压力的“老灾民”,革命精神振奋起来了,成了改造大自然的主人。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