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第4版()
专栏:

千年铁树开了花
——赞彩色纪录影片《靠毛泽东思想打开聋哑“禁区”》
中医研究院新医班学员、赤脚医生 孟庆玉 王桂珍
漫漫历史几千年,谁见过铁树能开花?开天辟地到如今,谁听过哑巴能说话?历来人们常用“铁树开花”、“哑巴说话”来比喻那些办不到的事情。但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在医疗卫生战线上创造了人间奇迹。解放军医疗宣传队打开聋哑“禁区”,使聋哑人开口说话,就是一个典型生动的突出成就。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彩色影片《靠毛泽东思想打开聋哑“禁区”》,正是生动地体现了毛主席教导的精神。影片记录了解放军的一支毛泽东思想医疗宣传队,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医疗卫生路线,到了吉林省辽源市聋哑学校。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怀着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有千言万语要说,有千歌万曲要唱,可是,他们有耳听不见声音,有嘴说不出话。他们激动的心情,只能用手势来表达。
解放军医疗宣传队的战士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把革命气概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他们进行了家庭访问和社会调查,发现聋哑学生中百分之九十七以上都是工人、贫下中农的子女。阶级兄弟姐妹们的痛苦,更激起了他们对万恶的旧社会和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仇恨。他们把聋哑学生的病情登记表,看作是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的控诉。他们和同学们在一起进行了革命大批判。影片生动地记录了革命战士为了给阶级兄妹治愈聋哑病,发扬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总是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反复试验,体会进针手法和刺激效果。有的把脖子扎肿了,有的把耳朵扎得嗡嗡响,有的把嘴扎得吃饭都困难……。我们从影片上看到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战士,个个都是铁打的英雄汉,他们宁愿受千般痛苦,担万般风险,没有十分把握,绝不在阶级兄妹身上扎一针。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终于打开了聋哑“禁区”,治愈了所谓“不治之症”。这些动人心弦的镜头,生动地说明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什么人间奇迹都能造出来。
影片还介绍了医疗宣传队的青年战士赵普羽的先进事迹。他不顾自己的安危,以为人民献身的精神,果敢地在自己的哑门穴上进行深刺,从五分到一寸,一直到二寸五分取得理想的针感后,才拔出银针。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使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古至今的针灸书,对进针哑门穴的极限,都规定为三至五分。有的书籍上还规定:哑门穴为生命中枢的“禁穴”,扎一寸,好人也会变哑;扎一寸五分,生命就有危险。但是,赵普羽同志在生死考验的面前,并没有退缩半步,而是踢开“三至五分”这块绊脚石,勇敢探索。为了实践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打开治哑的大门,赵普羽用献身革命的精神去实践,终于突破了前人的局限,成功地打开了聋哑
“禁区”。在这小小的银针上,凝聚着革命战士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凝聚着对阶级兄妹的深厚感情;凝聚着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深仇大恨!我们从赵普羽同志和医疗宣传队的先进事迹中,吸取了智慧和力量,它将激励我们胜利前进。
在医疗宣传队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辽源市聋哑学校的一百六十八名学生,一百五十七名有了听力,一百四十九名能开口说话。这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宣判了那些资产阶级医学“权威”所散布的聋哑是“不治之症”的破产。当银幕上出现由一群聋哑孩子组成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更加激动,真禁不住要同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一起高唱:“千年的枯藤发了芽,万年的铁树开了花,感谢伟大领袖毛主席,如今聋哑人能说话。”
影片结束了,聋哑孩子们高唱《东方红》的响亮歌声,仍不断地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我们都是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培育出来的“赤脚医生”,我们来自农村,还要回农村去,为广大贫下中农服务。这部影片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解放军医疗宣传队的同志们靠毛泽东思想打开了聋哑“禁区”,我们也要靠毛泽东思想去探索和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医疗卫生战线上作出新的贡献。


第4版()
专栏:

立下愚公移山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江苏东海县革命委员会 洪海涛 徐东武
彩色纪录影片《沙石峪》,以饱满的战斗激情,生动地介绍了沙石峪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向穷山恶水开战,重新安排九岭山水的英雄事迹,描绘了沙石峪人民艰苦奋战十多年,使“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的沙石峪变成“清清泉水渡山峰,层层梯田绿葱葱,汗水育出丰收果,革命歌声震长空”的壮丽画卷。
是什么力量使英雄的沙石峪人民“向高山要地,向荒岭要粮”?影片中许多动人肺腑的镜头,许多惊心动魄的场面作了生动的回答:是战无不胜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了英雄的沙石峪人民。“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高举红旗,劈山治水,在九岭山上摆开了改天换地的战场。
你看,英雄的沙石峪人民在老支书张贵顺的带领下,冒严寒,踏冰雪,在悬崖陡壁上抡大锤,紧握钎,削山头,造梯田。一锤锤,一钎钎,震醒了沉睡千年的荒山秃岭。一筐筐,一担担,垒坝垫土,在乱石成堆的山坡上造成了平平整整的梯田。青石板上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
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暴雨、山洪、干旱……严重的自然灾害磨练出沙石峪人民的钢铁意志。在影片里,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场面:由于特大洪水袭击,层层梯田被冲塌,丰收在望的庄稼被冲倒……重重困难摆在面前。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还是依赖国家,等待救济?对这个关系到坚持什么方向,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沙石峪人民坚定地回答:“困难是当代愚公的磨刀石。”他们有了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高度觉悟,以百折不回的英雄气概,向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斗争中,沙石峪人民解放了思想,增长了才智。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认识和掌握了山地造田的规律,以大寨贫下中农为榜样,展开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群众运动。自力更生赢得了胜利,艰苦奋斗锻炼了人民。英雄的沙石峪人民,在“一峪九岭十七道沟”的穷山村创造出人间奇迹。他们在青石板上夺得了高产,连续八年大丰收。
彩色纪录影片《沙石峪》始终贯穿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使沙石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了这部影片,我们心情十分激动。“沙石峪,山连山,当代愚公换新天”的歌声,常在我们的耳边回响。英雄的沙石峪人民自力更生,改天换地,艰苦创业的英雄事迹,为我们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增添了无比的力量。社会主义的大寨花,一定会在祖国大地上盛开!(附图片)
“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沙石峪人的雄心壮志。


第4版()
专栏:

自力更生绘新图
北京红星中朝友好公社大白楼生产队党支部
看了纪录影片《沙石峪》,我们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
“沙石峪,山连山,自力更生换新天”。沙石峪人民有志气,他们听毛主席的话,立志用自己的双手,改天换地,要使沙石峪来个彻底翻身,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沙石峪人民有骨气,他们击退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捣乱,顶住了“智叟”的讽刺打击,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坚定不移。没有田,自己造田,他们用铁锤钢钎砸下石头垒成石坝,从石头缝里抠土,从十几里远的地方挑土,垫土成田。暴雨把田冲垮了,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扩大了地块,加固了石坝,加厚了土层,重新建成了更高标准的大寨田。没有水,他们自己开凿蓄水池,凭着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花了几年时间,硬是在坚硬的石头上掏出一个个水库。为了保证大旱不缺水,他们又在山脚下挖了水井,引水上山,改变了沙石峪水贵如油的面貌。沙石峪人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怕困难重重,发扬老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凭着一条扁担,两只脚板,挑去了乱石,换来了沃土,开出了层层大寨田,引来了万代幸福泉,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凯歌。
喜看今日沙石峪,山上是松柏苍翠,桃红果香,山腰是梯田层层,渠水条条,圈里肥猪成群,库里粮食满仓,社员们喜气盈盈,放声歌唱,呈现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图景。看了彩色纪录影片《沙石峪》,我们深受启发:沙石峪为什么能够赶走穷困变成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靠的就是战无不胜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用这个思想教育群众,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大白楼过去也是个有名的“人穷地薄庄稼少,盐碱涝洼长白硝”的穷地方,贫下中农过着“春熬硝,夏打草,秋捞鱼,冬天跑”的苦难生活。解放后,我们的老队长王国福同志带领贫下中农遵循毛主席的教导,一心奔社会主义,立志要改变大白楼的穷困面貌。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老队长带领广大社员,齐心高举大寨旗,阔步直走大寨路,坚决顶住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之流散布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凭着勤劳的双手,冒风雪,战严寒,平整土地,打井修渠,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逐步改变了大白楼的穷困面貌。
我们接过老队长的班以后,坚决听毛主席的话,举大寨旗,走大寨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比起沙石峪的贫下中农,我们还差得很远。我们决心以沙石峪的贫下中农为榜样,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我们要牢固树立为革命种田的思想,发扬王国福同志“拉革命车不松套,一直拉到共产主义”的彻底革命精神,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支援世界人民革命作出新贡献。(附图片)
沙石峪贫下中农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在一穷二白的荒山上画出了一幅最新最美的画图。


第4版()
专栏:

做改天换地的带头人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六官营子公社党委书记 王荣
大型彩色纪录影片《沙石峪》,生动地反映了沙石峪人民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靠一副铁肩膀,一双铁手掌,一双铁脚板,改天换地的英雄业绩。看了以后,受到深刻的教育。
沙石峪人民在“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的荒山里,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国家伸手,以老愚公为榜样,“胸怀朝阳学大寨,九岭山水重安排”,硬是在石缝里取土,在青石板上垫田。他们一锤一钎,挖山不止,一筐一担,垫地不停。钢钎一根根磨秃了,沙石峪人民重新安排九岭山水的决心更大了;铁锤一个个打碎了,沙石峪人民“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信心更足了。这样,沙石峪人民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英雄气概,艰苦奋斗十几年,重新安排了九岭山水,夺得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伟大胜利,把穷沙石峪变成清清泉水渡山峰,层层梯田绿葱葱的新沙石峪。
沙石峪人民在改天换地的斗争中,大队党支部的成员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把毛主席的教导同沙石峪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依靠贫下中农,充分调动社员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全大队的革命群众团结在一起。他们在自力更生的伟大方针指引下,不屈不挠地艰苦创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沙石峪大队党支部,是一个坚强的战斗指挥部。这是沙石峪人民改天换地的重要保证。
我们公社滴达水大队,过去用一滴水都很困难。在学大寨运动的高潮中,大队党支部带领广大社员群众打井,修渠,抗旱,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实现了每人一亩水浇地,在今年多年不遇的大旱中,经受了考验,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但是,和沙石峪相比,我们还差得很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拉。看了彩色影片《沙石峪》后,体会更深,受教育更大。
向当代愚公沙石峪人民学习,首先就要学习沙石峪大队党支部,做战天斗地的带头人。只有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带领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战天斗地,夺取更大的成绩,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狠批那种“舒舒服服学大寨,和和平平过日子,轻轻快快挑担子”的懦夫懒汉思想。要象沙石峪人民那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重新安排河山,要早变,快变,大变,尽快建成富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附图片)
沙石峪大队干部和党员在战斗中冲在前,干在先,带动社员开荒山,垒石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