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带头人
——记吐鲁番县委书记肉孜吐尔迪
在历史上一直被人们称为“火洲”的新疆吐鲁番地区,一场改天换地的战斗,正在胜利地进行着。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著名的火焰山,就在吐鲁番境内。这里酷热缺雨,干旱和风沙,历来是当地的两大灾害。
但是,吐鲁番的这种面貌,现在正在改变之中。如今,在那方圆几百公里的戈壁滩上,散布着片片绿洲,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色。正是:“林带锁风沙,葡萄满枝挂,渠道水长流,遍地好庄稼”。
吐鲁番“换了人间”。这是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维吾尔、回、汉各族贫下中农团结一致战天斗地的结果。在这场斗争中,肉孜吐尔迪一直站在最前列。
战天斗地创奇迹
吐鲁番历来是靠坎儿井——在地下深处挖的暗渠——灌溉的。从办农业合作社起,肉孜吐尔迪就遵照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教导,和群众一起积极修建和整修坎儿井,同干旱作斗争。他多次和贫下中农一起,带头下井,冒着塌方的危险,把一个个被风沙掩埋的坎儿井抢救出来。他还经常请教老农,寻找地下水源,开挖新的坎儿井,扩大灌溉面积。
但是,公社化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农田灌溉、开垦荒地和营造防风林带需要用的水比过去大大增加了,原有的坎儿井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到那里去找水呢?
吐鲁番盆地的北部,是白雪皑皑的天山冰峰,那里有大量雪水从万山丛中倾泻下来。但是,这些雪水在流进塔尔郎沟的乱石滩后,就象注进筛子一样,失去了踪影。一九六二年,肉孜吐尔迪带上技术员,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来到天山深处,实地调查水源情况。经过六天的勘察,他们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增强了修渠引水的信心。一九六三年冬,在肉孜吐尔迪的带领下,五星公社各族贫下中农组成的一支水利建设大军,高举红旗,开进了塔尔郎工地。
多少年来,人们都想沿着塔尔郎山沟引来雪水灌溉农田。不少人也曾挖过一些水渠,但始终没有能够把水引下来。肉孜吐尔迪带领社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谁说鸡毛不能上天》一文的按语等光辉著作,社员们充满信心地说:“有毛主席给我们引路,我们就能叫天山雪水流过戈壁,引进农田。”
在工地上,肉孜吐尔迪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活儿,他挑重的干;石头,他拣大的背。夏天,戈壁滩上火烫的石头,他同社员们一道背;冬天,石头冷得象冰块,他也照样扛。修建过河涵洞,要在河中间挖一条四五米深的槽。槽底水冷刺骨,肉孜吐尔迪跳到水里,同大家一起昼夜奋战,直到修好涵洞。社员们说:“肉孜阿卡(大哥)同我们吃一样的馕,住一样的窝棚,他为革命操的心可比我们多。”就这样,经过两个冬春的艰苦战斗,塔尔郎干渠比原计划提前一年时间胜利完成了。当天山的雪水,顺着一百里长的干渠,流进公社田野的时候,各族社员无比激动,不断欢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和这同时,五星公社党委确定,在公社西部风沙前沿,营造防风林带,改造被流沙侵吞的大片土地,并决定先由肉孜吐尔迪带领社员在风沙严重的一个风口,试验营造一条长三千八百米的林带。
风沙口遍地是沙丘,到处是被风刀扫荡的象鳞骨一样的道道深沟。有些干部对在风口造林信心不足。肉孜吐尔迪把他们带到从前被风沙掩埋的村庄,面对着断墙残壁,向大家诉说了在旧社会贫苦农民遭受地主压榨和风沙灾害的悲惨境遇,激起了大家对旧社会的无比仇恨,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纷纷表示一定要带领群众把防风林带栽起来。
奋战一个多月,他们搬走了沙丘,填平了深沟,开出了一条条水渠,栽上了树苗。可是到了第二年春天,一场大风,水渠就被沙埋平了。棵棵小树被风沙打得象刀割一样,有的树被吹干枯了。在困难面前,肉孜吐尔迪毫不动摇,他同公社党委领导成员一起,带领贫下中农把渠道的沙挖走,补种上树苗。但是当他们刚给树苗浇上水,又遇到一场更大的风沙。有的人对在这里栽种林带失去了信心,肉孜吐尔迪却满怀信心地说:“风可以吹倒树苗,但吹不倒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一次不成两次,今年不成明年,一定要把树栽起来!”大家在林带的迎风面筑起挡风墙,终于有效地保住了树苗。
肉孜吐尔迪带领各族群众,同风沙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斗争,一条防风林带终于栽成了。人们植树造林的信心更坚定了,于是新的林带一条接一条地营造了起来。从一九六四年以来,五星公社造林三千多亩,总长达三百多里。苍郁的白杨象一道道绿色长城,屹立在风沙前沿,保护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阵地。五星公社经过治水治沙,生产突飞猛进,成为自治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紧跟毛主席就是胜利
一九六六年,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刚刚被提拔为吐鲁番县副县长的肉孜吐尔迪,心情非常激动。他反复学习《十六条》,极力主张旧县委的成员到群众中去经风雨、见世面,和群众一起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但是,旧县委的少数领导人却对文化大革命运动很不理解,反而责难肉孜吐尔迪。
是紧跟毛主席带领群众前进,还是站在群众的对立面,阻挠运动深入发展?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多少往事涌上了肉孜吐尔迪的心头。
苦水里泡大的肉孜吐尔迪,永远也忘不了毛主席的恩情。在那万恶的旧社会,他不到九岁就跟着父亲到地主家当长工,十二岁还没穿上一条裤子。哥哥从小受冻挨饿,死在地主的马棚里……。一九四九年冬天,伟大领袖毛主席派来亲人解放军,解放了吐鲁番,从此肉孜吐尔迪才见了太阳。土地改革,斗地主、分田地,他一马当先;在互助合作运动中,他带领阶级兄弟最早组织了互助组,后来,又是他在全县第一个办起了农业社。一九五二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维吾尔族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
肉孜吐尔迪从亲身的经历中,深深懂得:紧跟毛主席就是幸福,紧跟毛主席就是胜利。而今,毛主席亲自领导的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在考验着每个共产党员。想到这些,他坚定地把自己摆在既是革命动力又是革命对象的位置上,满腔热情地到群众当中去,检查自己的缺点错误,和广大群众一起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他还鼓励和自己一道工作过的领导干部,要敢于革自己的命,正确对待群众。运动中,他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认真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爱戴。一九六九年,他被选为吐鲁番县革委会主任,后来又被选为中共县委书记。
肉孜吐尔迪地位变了,职务变了,但是他当一辈子人民勤务员的决心没有变,劳动人民的本色没有变。他是县领导班子的第一把手,但很少坐在办公室里。不论走到什么地方,他总是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先参加劳动,先当群众的学生。今年麦收期间,他到夏收任务较重的红旗公社边劳动边指挥全县的夏收工作。在劳动中,他广泛地和贫下中农谈心,了解到有的队干部在夏收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只抓生产,忽视了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经过分析,他认为主要是由于县委对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是一般号召多,实际指导少,特别是自己自认为是当地人,熟悉情况,有老经验等等,因此领导不具体。他认真地进行了自我批评,并带领队干部办了地头学习班,和大家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等一系列教导,开展革命大批判,使干部们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自觉地狠抓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这个根本,激发了广大社员的革命精神,加快了麦收进度。肉孜吐尔迪及时总结了这个队的经验,在全县推广,推动了全县的工作。
做增强革命团结的模范
“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肉孜吐尔迪牢记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参加党的“九大”后,从北京回新疆途中,一路上尽想着怎样团结吐鲁番十二万各族人民去夺取新的胜利。
肉孜吐尔迪回到了吐鲁番。从县城到天山脚下的塔尔郎,从火焰山下的绿洲到博格达冰峰下的牧场,他每到一处,就把毛主席身体非常健康的喜讯告诉阶级兄弟,宣传毛主席有关团结的教导。在吐鲁番盆地的农村里,到处响起了“亚夏(万岁)毛主席”的欢呼声。
火焰山公社是全县最热的地方,历来干旱少雨,农田用水比较困难。有段时间,这个公社的二堡和三堡两个管理区曾经因为用水发生过争执,影响了各族社员之间的团结。肉孜吐尔迪来到这里,首先深入到各族贫下中农中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二堡和三堡闹不团结,主要是因为有一小撮阶级敌人从中破坏。于是,他召集两个管理区的干部一起办学习班,发动他们斗私批修。这些干部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重新团结起来,共同揪出了躲在背后破坏革命团结的两个阶级敌人,并且使广大群众从中受到了教育。这两个管理区的革命和生产很快出现了新的气象。
毛主席教导说,共产党员应是“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担负着县委书记和县革委会主任职务的肉孜吐尔迪,时时处处在“一班人”中做增强革命团结的模范。汉族干部李嘉玉原先是吐鲁番县的县委书记,在工作中犯过执行修正主义路线的错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肉孜吐尔迪支持革命群众批判他的错误,但他很不理解,反而对肉孜吐尔迪有意见。经过革命群众的教育和帮助,李嘉玉对自己的错误有了认识,得到了群众的谅解。这时,肉孜吐尔迪便提出要把李嘉玉结合到县的领导班子中来。他耐心地向群众说明,李嘉玉来吐鲁番十多年,勤勤恳恳,为各族人民做了很多工作。他虽然犯过一些错误,但是只要他改正了,就应当欢迎,就应当相信他今后能够不断改造世界观,为人民立新功。于是,群众高兴地把李嘉玉推选进了县领导班子,担任了革委会副主任。为了鼓励李嘉玉大胆工作,肉孜吐尔迪经常和他促膝谈心,主动征求意见。这一切,使李嘉玉深受感动。他们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今年春天,上级根据工作的需要,将李嘉玉调往新的工作岗位。临别时,他们互相勉励今后要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紧跟毛主席干革命。
《新疆日报》记者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
——安徽省下放干部插队落户干革命的故事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安徽省大批下放干部正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经风雨,见世面。他们象红色种子撒遍江淮大地,在人民群众中吸取着丰富的政治营养,生根,发芽,开放出灿烂的花朵。
重新经风雨 人老心更红
这批到农村插队落户的干部当中,有在毛主席指挥“十万工农下吉安”时参加革命,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也有曾经在抗日烽火中杀敌立功的老八路。他们把这次下放劳动看作是“第二次入伍”,是紧跟毛主席继续革命的新起点。他们在群众斗争中重新学习,焕发了革命青春,雄姿英发地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革命洪流当中。
下放在淮北涡阳县店集公社西王桥生产队的省直机关干部张一夫,便是这批老同志中间的一个。
张一夫是苏北人,过去在新四军里当过指导员。他所在的部队曾经在涡阳这一带跟日寇打过仗,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对这里还留有难忘的印象。尽管涡阳县在安徽淮北地区,目前还是比较艰苦的县份,张一夫还是坚决请求上级领导同意,带着他的妻子儿女来这里插队落户干革命。
张一夫同志来到西王桥以后,贫下中农对他进行了深刻的阶级教育。一些老贫农对旧社会的控诉,触动他回忆起自己父亲、母亲和两个弟弟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的血泪家史。他正是怀着这样的阶级仇恨参加革命的。那时候,他抱定“紧跟毛主席,革命不回头”的坚强意志,在消灭日寇、蒋匪帮的枪林弹雨中勇敢战斗。可是进城以后,由于没有牢记毛主席关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教导,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下,走上“三脱离”的邪道,阶级感情不象战争年代那么深厚了,同群众的关系远不如过去那么密切了。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为此受了点冲击,心里还有些不服气。今天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重新回到群众中来,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干部紧密联系群众的重大意义。一次,他害病发高烧,几天不能吃喝,贫下中农连奔带跑地把他抬送到七十里外的县城医院进行急救。这时候,当年在战场上负伤,淮北的民工冒着战火把他抬上担架,辗转送往后方医院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群众的形象在他脑海里变得更加高大了。他下决心要在西王桥扎下根来,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彻底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组织上曾经两次要调他到县里去工作,他一再表明自己的决心,领导上同意他留下。
为什么西王桥长期落后上不去?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张一夫终于摸清了底细,原来是阶级敌人进行破坏。在公社、大队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西王桥贫下中农一起,打了一场对阶级敌人的进攻战,大灭了阶级敌人的威风,大长了贫下中农的志气,贫下中农牢牢掌握了印把子。
张一夫还和生产队干部、贫下中农一起,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和“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的教导,制订了植树造林、发展副业等规划,以林促农,以副养农。在他插队以后的两个冬春,推动社员采集树种二万五千斤,育苗七十二亩半,全队平均每人植树四百一十六棵。去年西王桥的粮食产量,比一九六九年增加四万斤。
洗刷旧思想 接好革命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革命大熔炉里,不仅有许多老干部焕发了革命青春,还有更多的解放后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在茁壮成长。他们把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当作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最好课堂,自觉地在艰苦的劳动中磨练自己,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考验自己,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贡献了一份力量。
下放干部陆仁德,从小生长在城市,由小学读到大学,毕业后又在机关工作。他是学农的,却看不起农村;他工作在农业厅,却很少到农村去;既不熟悉农业生产,又不关心贫下中农。十几年来,尽管思想上有要求进步的愿望,但是在刘少奇修正主义干部教育路线的毒害下,“闭门修养”,脱离三大革命斗争实践,始终没有找到实现思想革命化的正确道路。
三年前,遵照毛主席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陆仁德来到固镇县曹老集公社插队落户。
下来以后,他主动提出和苦大仇深的老贫农、五保户王奶奶在一起吃饭,一方面帮助老奶奶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位老贫农补一补阶级斗争这门主课。他经常请老奶奶讲家史、村史,每讲一次,都受到很大教育。他通过参加劳动,访贫问苦,进行社会调查,摸清了生产队阶级斗争的情况,同贫下中农一起,对破坏农业学大寨的坏人坏事展开了坚决的斗争。这样,既促进了生产队面貌的变化,又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
陆仁德在下放两年多的时间内,同村里广大贫下中农和基层干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立场、思想、感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过去轻视农村,轻视劳动,轻视贫下中农,现在决心以农村为家,以劳动为荣,拜贫下中农为师,扎根农村干革命。
公社党委分配陆仁德兼管“五七”小组的工作。他跑遍全公社二十七个大队每个下放干部的家和每一个知识青年插队小组,帮助队干部做好再教育工作。他常常忙得吃不上饭,睡不好觉,因劳累过度病倒了好几次。有一次胃出血,领导上劝他休息,他还以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为重,带病继续工作。
陆仁德逐步从修正主义路线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在革命化的道路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党的五十周年的光辉节日里,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转移立足点 旧貌换新颜
在插队落户的干部中,有一批原来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的人员。他们过去受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常年蹲在高楼深院,很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来到农村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经过阶级斗争和艰苦劳动的磨练,他们的立足点逐渐转向无产阶级方面来。不少同志发挥了自己的业务专长,同贫下中农一起大搞科学实验,为加速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省农业科学院下放到利辛县马店公社土楼大队的陈典和其他同志,过去都搞过科学研究,各有一些专长。原来以为到农村以后,搞搞科学种田,还是不在话下。哪知一接触实际,就暴露了问题。例如,他们参加搞土法生产“九二○”农药,就感到困难重重。过去,他们只搞过洋法生产,高压灭菌,用贵重药品消毒,用很贵的菜做培养基。现在,在偏僻的农村,哪里去搞这些贵重的设备和材料呢?正当他们思想上产生动摇的时候,贫下中农坚定地说:“一定要干,没有洋的,就干土的。干革命嘛,哪能没有困难!”贫下中农总结了平时做酱和发面的经验,想出了一套办法,既简便易行,又符合科学道理。陈典他们吸取了贫下中农的智慧,总结出加大接种量、碱化环境等一套土法生产的经验。结果,在一间小草屋里,用当地取之不尽的白碱土刷刷墙,用麦麸等作培养基,用酒瓶、瓦盆、蒸笼等简陋工具,生产出了质量良好的“九二○”农药。
这件事使陈典他们深深感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最聪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科学研究人员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老老实实地拜贫下中农为师,才能实现思想革命化,才能搞好科学研究工作。
从此,他们更加注意放下架子,一面向贫下中农热情传播科学知识,一面虚心学习和认真总结贫下中农的实践经验,使这个大队的科学种田搞得十分活跃。通过科研人员与贫下中农密切结合,共同努力,这个大队已经成功地用土法生产出“九二○”农药和“五四○六”固氮肥,推广了糖化饲料,引进了小麦、玉米等优良品种,对促进农副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不小作用。陈典同志深有体会地说:“过去脱离实际吃尽了苦头,现在与贫下中农结合尝到了甜头。毛主席指引的‘五·七’道路,我们要坚定地走一辈子。”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中联部部长耿飚、对外友协负责人丁西林,十月五日会见了正在北京访问的和在北京工作的美国朋友共七十多人。
这是会见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