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坚持以学为主,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中学,是一所有一千一百多名黎、苗、汉等多民族学生的中学。两年多来,这个学校遵循毛主席关于“注重调查”的教导,虚心听取工农的意见,深入进行斗、批、改,坚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方针,认真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
过去,这个学校是自治州的“重点”学校,修正主义的“智育第一”流毒较深。批判了“智育第一”以后,在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中,又出现了一种不敢讲“智育”和以劳动代替教学的现象。
校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教导,组织教育革命调查组,广泛听取工农兵的意见。在一次座谈会上,黎族贫下中农反映:经过文化大革命,学生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但有些毕业回乡的学生,生产队叫他们当会计,他们说干不了,还得从外地请人来。这件事,引起了校领导的重视。他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和《五·七指示》,联系前段教育革命的实际作了检查。认识到,过去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教育战线的代理人推行“智育第一”,是对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线的破坏;而以劳动代替教学,不敢讲无产阶级的智育,也是违背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线的。必须全面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才能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接着,他们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提高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觉悟,牢固地树立为革命而教的思想。从此以后,尽管有时也出现一些干扰,这个学校都能坚持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他们的经验是:
一、经常对学生进行回忆对比的阶级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为革命而学的思想。解放前,草办生产队的贫下中农居住深山,吃野果充饥,披树皮御寒,刻木记年,结绳记日,吃尽没有文化的苦头。解放后,他们在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冲破重重阻力,自己创办学校,掌握文权,培养一批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学生,推动了革命和生产的发展。自治州中学革委会就经常请草办生产队贫下中农来校作报告,讲不掌握文权之苦,谈掌握文权之甜。应示大队老贫农黄老荣,给地主打过十多年长工,苦大仇深,学校就请他当校外教员,定期到学校进行阶级教育。还把黄老荣的家史,绘制成图片,在学校阶级教育展览馆展出,作为阶级教育的内容。由于经常联系实际进行阶级教育,很多学生提高了阶级觉悟,能够为革命而刻苦地学习社会主义文化科学知识。
二、同贫下中农一起破除民族地区残存的旧风俗习惯,使学生安心学习。例如,一位少数民族女同学,由于受早恋爱早婚旧风俗的影响,经常不来上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学校的教师曾七次登门家访,同她家的人一起举办学习班,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开展回忆对比,批判旧风陋习,使她认识了早恋爱早婚的危害,树立起为革命而学的思想。一位女教师又继续对她做过细的思想工作,耐心地帮助她学好社会主义文化课。现在,这位女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文化知识上都有很大进步。回到家里,积极参加农村移风易俗的斗争和集体生产劳动;在学校,认真学习,从不缺课。由于这个学校的教师和干部经常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使不少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婚姻问题,安心学习。
三、教师加强辅导,学生积极开展互助活动。这个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一般比较差。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学好社会主义文化课,老师除了经常的教学指导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高一有一位少数民族学生,原在农村初中班,没有学过化工,来这个学校后,学习这门课感到吃力。老师就对他说:“你不懂就来找我,随时来随时给你讲。”在老师的耐心帮助下,这个学生进步较快,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教师还经常教育学生加强团结,开展互教互学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位汉族学生,由于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纪律松懈,不安心学习,想中途退学去找工作。黎族学生胡开育,主动和他谈心,对他进行耐心帮助,使他有了显著进步。一位黎族学生由于经济上和学习上有些困难,准备退学。汉族学生宋平雄、林明江知道后,跑了十多公里,到他家里做思想工作,劝他继续上学;同时向大队和学校反映,帮助他解决了经济困难。这位黎族学生回校后,汉族学生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对他加强帮助,使他思想上和学习上不断进步。互教互助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习质量,而且增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
四、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决生活困难,让更多的贫下中农子女能上学读书。对入学的收费问题,学校根据情况,采取免、减、缓的办法,该免的免收,该减的减收,该缓的缓收。他们还把国家拨给的助学金,用来重点资助有困难的少数民族贫下中农子女。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广大工人、贫下中农的子女来校读书的越来越多,学习质量不断提高。广大贫下中农感激地说:“毛主席对我们少数民族贫下中农太关心了。自治州中学按照毛主席教导办事,处处为咱贫下中农着想,真是学校大门为咱们开,有钱没钱都能来。”广大少数民族学生说:“毛主席对咱们这样关心,这样照顾,咱们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毛主席,将来也不能很好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两年多来,这个学校的教育革命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课越上越好,毕业出去的学生普遍受到工人和贫下中农的欢迎。
广东省海南区革委会教育办公室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办公室联合调查组


第3版()
专栏:

一种新型的教学制度
——关于“评教评学”的调查
河北省宣化一中革命师生,在批判旧教学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评教评学”的新型教学制度,使社会主义文化课越上越好。
评什么?怎样评?开始,他们只限于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纪律进行一般的评议。工宣队发现问题后及时指出:
“评教评学”是教学领域中的一场革命,评要评在根本上,评出为革命而教、为革命而学的思想。
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师教学生算地主的剥削账,虽然联系了实际,但是缺乏贫下中农的思想感情,只是单纯地算答数。在评教评学中,学生肯定了教师有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的愿望,同时指出:教师如果能够结合课文,批判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剥削有功论”,教学就能更好地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这位教师在大家热情帮助下,带着改造世界观和教学中的问题,主动到贫下中农中去接受再教育。老贫农张大爷愤怒控诉了在吃人的旧社会地主阶级霸占土地,残酷剥削贫下中农的罪恶事实。张大爷的血泪控诉,使这个教师受到深刻的阶级教育,并为他编写乡土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材料。他用这些教材进行教学时,就充满了对旧社会和对刘少奇的无比仇恨,把革命大批判贯串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明确了自己算的是地主阶级的罪恶账,算的是贫下中农的血泪仇,都能带着阶级感情积极进行学习,很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和运算技能。在评教评学中学生说:“这样的课我们爱听。”
随着评教评学的深入开展,个别教师“怕丢面子”,“怕揪辫子”,有畏首畏尾的情绪;个别学生也认为“教改主要靠教员,与咱学生不相干”,对评教评学的态度不够端正。工宣队针对这些思想问题,通过办学习班、家访,做过细的思想工作,进一步讲明评教评学的意义。首先指出,评教评学要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分为二”的教导,既要肯定成绩,又要实事求是地找出问题。这样,才能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有的教师“怕丢面子”,是“师道尊严”的思想作祟;“怕揪辫子”,是不相信群众的表现。学生也提高了对评教评学的认识,既能正确对待教师,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师生共同认识到评教评学要从两条路线斗争上看问题,从世界观上找原因。
在群众性的评教评学活动中,革命师生初步总结出评教评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评教,主要是评教师为革命而教的思想,评教学中是否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密切联系三大革命运动实践,结合当前形势和学生思想实际,贯彻“少而精”、“启发式”,用毛泽东思想统帅教学。
评学,主要是评学生为革命而学的思想,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评教评学是由工农兵、学生、教师三结合进行。实践证明,评教评学是一种好方法,有很大的优越性。
一、不仅促使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加速了教师的思想革命化。广大教师在评教评学中深受教育,主动地找差距,总结经验,增强继续革命的自觉性。
二、有力地调动了学生为革命而学的积极性,学生主动检查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在农业课中,学了配制农药的知识后,学生主动到苗圃和生产队帮助配制和使用农药。学了有关化学知识后,学生创建了土制硝酸钾厂,熬出了土硝。
三、促进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工人阶级领导下,通过评教评学,破除了“师道尊严”,师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为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大胆实践,认真总结经验。
四、提高了社会主义文化课的质量。由于评教评学制度的建立,注意解决政治同教学业务的关系问题,文化课质量不断提高。
河北宣化一中报道组


第3版()
专栏:

讲授“延安作风”前后
——改革语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我是旧学校培养出来的,受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影响很深。在文化大革命中,通过狠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学习和实践毛主席光辉的教育革命思想,我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改变。
在上学期语文课进行
“继承发扬延安作风”的单元教学时,经过教研组同志的讨论和自己初步备课,对“延安作风”这一概念和内容,我是能讲出一些的,但我感到这样走上讲台是不行的。首先,我对自己问了几个“为什么”,如:延安作风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学生会提出一些什么问题?等等,自己还是讲不出个所以然。同时,对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心里也没有底。这时,我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许多东西单从书本上学是不成的,要向生产者学习,向工人学习,向贫农下中农学习”。我决心老老实实地向工农兵学习。
我先去访问工农兵家长,并在访问中约请解放军同志来学校对师生进行一次“延安作风”的教育。我第一次去访问的学生家长是一位解放军同志。解放军同志用生动的事例,明确的语言,深刻地给我上了一堂“延安作风”课。他又把延安时代的生活和今天的条件作了对比,指明今天条件好了,为什么还要艰苦奋斗的道理。就这样,我一连访问了几次,比较深刻地理解了延安作风的伟大意义。
这时,我又想到,要达到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在教学中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用延安作风之“矢”,来射学生们思想上之“的”。只有事先掌握了学生中的思想动向,才能有的放矢地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深入调查中,我发现班上有些学生是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子女,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存在着“浪费一点无所谓”的倾向。他们不懂得为什么今天条件好了,还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还要节约闹革命的道理,有的甚至对今天学校这样好的条件还不满足,认为“土气”。我就把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准备来讲课的解放军同志共同研究,一起备课,使解放军同志在讲课时更有针对性。由于解放军同志和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个单元的课就上得比较生动、活泼。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听着;在进行讨论时,他们联系自己思想实际,发言十分热烈。课后,我又发动他们去找南泥湾、南京路上好八连及工人阶级中艰苦奋斗的先进事迹的材料,作为辅导读物,并要求他们学英雄,见行动,促进自己的思想革命化。有些女同学过去不肯穿旧衣服,通过学习后说:“光想穿新衣,不肯穿旧衣,那就是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传家宝。”有的还自觉地学习缝缝补补,发扬好传统。一个以艰苦朴素为光荣的好风气,在班级里正逐渐形成。
同时,由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上,进步也很快。他们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产生了迫切要求反映出来的愿望。他们主动地向我提议,要去宣传落实毛主席关于“节约闹革命”的指示。我就结合写字课,组织他们写了“节约闹革命”、“节约一度电,打击帝修反”、“节约一滴水,打击帝修反”、“节约用电”等标语,带领他们在学校各处张贴;并且组织他们一起编写快板,到社会上进行宣传。
上海武康路小学教师 王宗瑜


第3版()
专栏:

学文和学工学农结合起来
我校办起了“五·七”工厂和农场,并实现厂校挂钩,初步建立起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新体制。老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带领我们到学工学农基地上课,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转变了我们的思想,又使我们学到了生动的知识和真本领。同学们都说,这样的教学方法好,并以实际行动积极配合老师上好课。
但是,也有一些老师放着现成的学工学农基地不利用,仍然热中于把我们关在教室里看挂图,摸标本,认为这样做学生精神集中,好管理。有的老师虽然也带我们到学工学农基地上课,但仍然照本宣科,讲得唇干舌燥,可是同实际不挂号。我们都管这种教学方法叫“课堂搬家”,学文和学工学农脱节,这说明部分老师头脑中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余毒还没有彻底肃清。
我们希望这些老师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开展革命大批判,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思想好作风,充分利用学工学农基地,把学文和学工学农很好地结合起来。
辽宁旅大市二十五中红卫兵 李清芬 丁红


第3版()
专栏:

提高学生学化学的积极性
一位工业基础课教师,在一次批改作业中,发现有少数学生对化学符号分辨不清。往常,他遇到这种情况,随手在作业本上打上一个“×”就算完事,这次却把学生找来共同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个学生说:“我一看到那些化学符号就头痛,学它有什么用?”这一方面反映了少数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教师讲课中理论脱离实际。
这位教师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教导之后,带领学生到工厂去,进行现场教学。在宜昌市一个工厂,学生看到工人师傅为了革命和生产的需要,将一些化学符号写在桌上、床上,利用休息时间认真学习,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认为学化学符号没什么用的学生都说:“到工厂一看,到处都要用化学符号,现在不努力学,将来怎么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此后,学生们主动地将化学符号做成卡片,一有空就学习、辨认,大大激发了为革命而学的积极性。
湖北省宜昌二中报道组


第3版()
专栏:

一点之差
有位语文教师给学生纠正错别字,把“纸”字多写了一点。学生提出意见,她不但不接受,反而写出“纸”的繁体字,大谈“纸”字的演变过程。学生们不听这一套,弄得课也上不成了。
后来,通过革命大批判,破“师道尊严”,破“只能当先生,不能当学生”的旧观念。这位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一点虽小,却反映了我世界观上的问题。”通过这件事,使得师生关系有了进一步的改变。
河北省石家庄十五中党支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