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路线教育要具体生动活泼
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某部十六连结合斗争实际进行路线教育
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某部十六连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在全党“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伟大教导,紧密结合连队斗争实际,抓住典型事例,生动、活泼、具体地进行路线教育,使干部和战士看得懂,记得牢,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九七○年初,十六连党支部为了提高大家的路线觉悟,用讲课的形式,组织干部和战士学习我党我军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当时大家反映有一些成效。
可是,过了不久,在春播中,有个车组单纯追求速度,不顾播种质量,种子都露在外面,后来费了好大劲,进行了人工覆土。
这件事引起了党支部的重视。他们想:刚进行过路线教育,为什么有些人单纯任务观点又露头了?他们到战士中去作调查,战士说:“听课时觉得心里挺明白,可一接触某些实际问题,就又分不清路线是非了。我们希望路线教育能进一步结合连队实际,抓住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和自己思想革命化联得上的事情来搞。”战士们的意见使党支部很受启发,他们带着这个问题进一步学习了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认识到路线教育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狠下功夫,要抓住部队在战备、生产、施工中的典型事例,进行生动活泼的路线教育。
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党支部结合战士的思想实际进行路线教育的事例,就是生动的一例。
去年春天,党支部根据上级指示,计划种四千二百亩大豆。发动群众讨论时,有些同志认为:咱连要争取今年粮食亩产上《纲要》,就得靠玉米“挂帅”。主张少种大豆多种玉米。党支部认为这种意见不符合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的方针,同时也反映了这些同志对上《纲要》的目的性认识不明确,便引导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重新讨论了“四千二百亩大豆该不该种”的问题。许多同志回忆了文化大革命前,在“利润挂帅”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为了自己小单位赚钱,不按国家计划种田的错误。他们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力争粮食亩产上《纲要》,不是为小集体争名利,而要为国家作出贡献,如果不顾国家需要,不把大豆种好,就是粮食亩产上了《纲要》,也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最后,一致同意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国家计划,种好四千二百亩大豆。
这个连种大豆已有十年历史了,过去平均亩产一直是一百多斤,最好的一年也不过二百多斤。能不能争取大豆产量大幅度增长?不少同志认为:“大豆从来是低产作物,咱能完成上级提出的亩产二百三十斤的指标,就满不错了。”针对以上思想,党支部运用“忆历史、搞分析、找规律”的办法,对全连干部、战士进行路线教育。大家回忆了连队种大豆的全部历史,看清了过去产量低,是由于受了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不重视大豆作物,耕作粗放造成的。许多同志说:“那时候,大豆是童养媳的待遇,不施肥,不铲草,远看一片荒,豆在草中藏,这样搞法,怎能不低产”。连长还向大家讲了一件事:一九六四年,他们坚决执行毛主席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在三十亩大豆种子田里,夺得了亩产五百八十斤的好收成。这使大家认识到:高产作物和低产作物不是绝对的,在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不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高产作物也会变低产。相反,按照毛主席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种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不断认识和掌握作物生长的规律,低产作物也能夺高产。全连同志决心为夺取大豆高产而奋斗。
以后,在遇到春旱的时候,在大豆收割季节,他们又针对当时干部、战士的思想,进行了两次路线教育。结果,精神变物质,全连四千二百亩大豆平均亩产三百二十一斤,夺得了高产。其中有一千九百五十亩平均亩产达四百零九斤,创造了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大豆亩产量的最高水平。
十六连党支部在进行路线教育中体会到:连队的路线教育工作要能做到生动活泼,一定要发动和依靠全连的战士。
这个连的领导班子开始有一种“领导管线,战士管干”的错误思想,只靠少数干部抓路线教育。后来“七个女战士帮班子”一事,给了他们深刻的启发。
去年春天,连长、指导员和战士代表钱德琳一起去团部参加党委扩大会。这次会议是掀起一九七○年革命和生产新高潮的誓师大会。由于连长和指导员工作上不够协调,对一九七○年连队的革命和生产等项工作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两人互相推来推去,都不愿上台发言。钱德琳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教导,认为连长和指导员的做法,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回连队以后,她和同宿舍的六个女战士一起找连长和指导员谈心,直截了当地指出由于他们骄傲自满,影响了领导班子的团结。批评连长和指导员不是为革命,而是有私心,这样下去,就会影响全连的团结。她们的批评,对领导班子触动很大。党支部举办了路线教育学习班,认真学习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指示,讨论七个战士的意见。连长、指导员带头狠斗私心,增强了革命团结,制定了加强集体领导、接受群众监督的革命化措施。
这件事使党支部深深感到:连队的路线教育,光靠几个干部“包打天下”是不行的,只有发动群众,使大家都来关心路线教育,问题才能抓得准,抓得及时;路线教育也才能生动活泼,收效良好。
以后,党支部自觉依靠群众抓路线教育。他们在全连开展了“红哨兵”活动,建立了群众性的路线讲评制度,由各班、排的红哨兵负责讲评本班本排有那些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人好事,有那些事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一个月或一个生产阶段组织一次全连的路线讲评,讲评党支部工作中那些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那些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这种做法,不仅教育了干部,对群众也是很好的自我教育。今年麦收季节,雨水较多,有一部分麦子地水深过膝,联合收割机一时不能下地收割。二排有人主张靠人工收割;有人却认为:那么多麦子,那一辈子能割完?主张等天气放晴以后,用机器收割。在路线讲评会上,大家分析了这个问题,认为后者的看法是“唯武器论”观点在生产斗争中的反映,他们只相信物,不相信人,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者相信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相信“人能胜天”,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经过讲评,提高了大家的路线觉悟,没等天晴,全排战士个个下到水深过膝的小麦地里开镰割麦,保证了夏收任务顺利完成。
十六连党支部由于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密切结合连队实际,经常进行生动活泼的路线教育,因此,当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人好事一出现,就能大力支持和发扬;当违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错误倾向一露头,就能及时批判克服。路线教育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去年,这个连被评为先进集体,粮食和大豆亩产都上了《纲要》,为国家上缴利润三十三万元,平均每人生产粮食十二吨半。今年,在遇到特大旱、涝灾害的情况下,小麦仍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秋季作物也丰收在望。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大胆使用、热情培养新干部
宿县把培养教育青年干部当作政权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
据新华社合肥十七日电中共安徽省宿县县委和县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的教导,把培养教育青年干部当作政权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大胆地用,热情地帮,使他们在三大革命斗争中茁壮成长。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和整党建党,宿县涌现出一批朝气蓬勃的新干部。这些青年干部,大都是工厂的工人、公社的社员,或原来没有担任过领导职务的一般干部。他们被选进各级领导班子后,如何适应工作需要,要有一个学习提高、积累经验的过程。开始,有的领导成员看到青年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缺点、错误时,就对他们不放心,不敢放手使用。县委和县革委会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即组织县、公社、大队领导成员认真分析全县青年干部的情况,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让他们做,在做的中间得到教训,增长才干。这样,大批的优秀人物就会产生”的教导,坚持把青年干部放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去锻炼。
城西公社在文化大革命前,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十分复杂。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公社一直是县里的“老大难”单位。县委就抽调青年干部蔡功武到这个公社去工作。蔡功武到公社后,在县委的支持和帮助下,认真整顿了公社领导班子,并亲自到阶级斗争最尖锐的大队蹲点,依靠全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狠抓阶级斗争,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使这个公社面貌很快改观,革命和生产出现一派新气象。蔡功武本身也从斗争中受到了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宿县县委和县革委会领导成员从斗争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教育青年干部“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这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关键。他们针对新干部对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了解不多和容易产生只埋头工作忽视理论学习的弱点,帮助他们学习党的历史经验,提高认真读书的自觉性。县革委会有个常委,是个新干部,他在后进大队蹲点过程中,由于急于使粮棉生产超《纲要》,就整天埋头抓生产。结果,费了很大力气,效果并不显著。县委中一个老干部发现后,马上和这个新干部共同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等教导,并向青年干部讲述了自己在文化大革命前由于不注意学习,犯了路线错误的教训,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鼓吹的反动的唯生产力论,使这个青年干部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从此,他和这个大队领导班子成员一起,结合斗争实际,认真读马、列的书,认真读毛主席的书,抓革命,促生产,深入开展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使这个大队的面貌得到改变。县革委会另一个常委到一个大队去蹲点,工作有了成绩后,在群众的赞扬声中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县委书记魏洪福便和这个干部一起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学习和时局》,回顾我党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大的骄傲的教训,使他深刻认识到骄傲自满对革命的危害。他主动到群众中检查自己的骄傲自满思想,和大队党支部的领导成员一起,带领广大革命群众进一步发展了这个大队的大好形势。


第4版()
专栏: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十月十八日会见了英国友好人士马尔克姆·麦克唐纳。
这是会见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人民解放军驻湖南省新化县某部指战员访问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父亲罗迭开老人,请他讲述罗盛教的英雄事迹,提高两条路线斗争觉悟。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