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咸阳干部蹲点纪事
秋天,收获的季节。陕西省咸阳地区的田野里,棉桃吐絮,稻浪翻金,红旗飘飘,歌声飞扬,到处洋溢着丰收景象。
今年的丰收,不光是物质方面的,更可喜的是干部、群众思想上的丰收。
咸阳地区位于八百里秦川的中部,是陕西省的主要粮棉产区之一。为了把这里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向深入,中共咸阳地委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抓好典型”、“面上的工作要先抓好三分之一”的教导,今年二月,从地、县、社三级机关抽调了三千八百多名干部到农村的生产大队蹲点,认真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指示。半年多来,这些蹲点干部,在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向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学习,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促进农业学大寨运动蓬勃发展,使这个地区许多原来先进的大队更加先进,一批后进队跨入了先进行列。全地区夏粮获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收成,已有一个县、四十二个公社、四百零七个大队一季粮食平均亩产跨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同时,蹲点干部也在斗争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提高。
下面记录的是一些蹲点干部的收获和体会。
“北马”跑得更快了
兴平县北马大队是咸阳地区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这个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伟大教导,向大寨学习,以阶级斗争为纲,与天斗,与地斗,努力发展生产,一九六五年粮食平均亩产量就过了“黄河”。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北马的广大群众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进一步提高。他们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坚决落实“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一九七○年粮食平均亩产量又一举跨过了“长江”,连年被评为全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进集体。
在这样的先进队蹲点抓什么?怎样帮助这个大队先进更先进?这是到北马蹲点的干部一进村就考虑的一个问题。他们在这个大队看到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革命种田的干劲十足,受到了很大教育,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也发现大队党支部个别支委有自满情绪,忽视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由那个有自满情绪的支委分管的砖瓦场和养猪场,政治空气比较薄弱,少数人对工作不负责任。这些事实使蹲点干部认识到:帮助大队党支部发扬成绩,克服薄弱环节,是使这个大队继续前进的关键一环。于是,他们和大队党支部研究,遵照毛主席关于“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指示,在大队领导班子内开展了整风。通过对领导班子的又一次思想整顿,狠抓薄弱环节,把全大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在今年六月的一次讲用会上,有许多平常不说话的妇女登了台,讲述自己不断提高“天天读”的水平和质量,非常真切动人。经过讲用,全大队评选出了一百多名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过去政治空气比较薄弱的砖瓦场,也有六个人被评为积极分子。
政治工作上去了,抓了人的思想革命化,就带动了一切。最近参观北马的人,都说北马今年以来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曾经是“死角”的养猪场,半年多时间,猪的头数就增加了二百六十多头。砖瓦场的生产也快马加鞭,今年上半年,在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又新建了一个一次可烧十三万块砖的大窑。全大队夏季小麦亩产五百六十四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在先进队里抓什么?八个月来的实践给蹲点干部一个明确的回答:对先进队也要两点论,不能一点论,必须坚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继续狠抓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这个根本,只有这样,才能使先进更先进。
双佛曹大队的变化
双佛曹大队是礼泉县骏马公社的一个后进大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毒害下,这个大队资本主义势力泛滥,粮棉生产一直走下坡路,三年吃国家返销粮六万多斤,使用国家贷款近万元。文化大革命中,县革委会向这里派过工作人员,但面貌变化不大。
今年年初,公社党委书记陈保国决定到双佛曹大队蹲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他发现双佛曹落后的原因,主要是阶级敌人捣鬼。前些年,这个大队掌权的是一个“老好人”。这个“老好人”对坏人坏事不反对,好人好事不支持。在他的纵容下,资本主义的歪风邪气在队里到处泛滥。一九六三年从部队转业回乡的共产党员曹作林,在担任大队长期间,狠抓阶级斗争,狠批资本主义倾向,“老好人”不仅不支持,相反,在阶级敌人的煽动下,却把曹作林排挤掉。去年春上,虽然经过公社党委批准,对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曹作林担任了支部书记,但是一小撮阶级敌人,仍在暗中煽风点火,妄图把曹作林赶下台。陈保国和蹲点干部针对这种情况,及时组织贫下中农学习毛主席提出的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让大家从路线上分析,什么是好干部,什么是坏干部。路线教育大大提高了广大社员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狠狠地打击了阶级敌人,粉碎了阶级敌人的阴谋。
陈保国和蹲点干部在这个大队蹲点过程中,对大队领导班子成员,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进行一帮二带。热情帮,帮助他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政治觉悟,狠抓阶级斗争不放松;耐心带,带出革命化的思想,带出革命化的作风。大队党支部书记曹作林等在蹲点干部的帮助下,十分注意狠抓自己的思想革命化,他们对毛主席著作学在前,对敌斗争冲在前,艰苦劳动干在前。在大队党支部的带领下,双佛曹的社员用革命统帅生产,今年的生产比过去任何一年搞得都好,夏粮亩产比去年增长一倍多,棉花和大秋作物虽一度受到干旱威胁,但在他们“千盆万罐、千桶万担”的抢救下,仍然丰收在望。
斗争实践,使陈保国和蹲点干部认识到:要改变落后队的面貌,必须狠抓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必须狠抓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建设。
“提水壶”第一次流了水
长武县冉店公社马屋大队境内一半是山,一半是滩,泾河就在脚底下,可是水利修了十多年,耕地还是浇不上水,产量还是老产量。
今年年初,县革委会一个常委带领县、社干部来这里蹲点。他们下决心帮助马屋大队解决水的问题。
为什么这里的水利工程一直修不成?蹲点的干部遵照毛主席关于“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的教导,分别召开了有队干部和贫下中农参加的各种会议,共同总结经验教训。
问题原来是这样:这个大队第一次动工修建水利工程是在一九五七年。那时,县上来了几个水利技术人员,他们不同群众商量,提出在泾河边上打井,然后担水上山的方案。结果,花了大量劳力、木材和资金,打了十二眼井,可是河一涨水,井里就灌满了泥,不能使用了。一九六一年,又来了几个技术人员,他们闭门设计,搞了一个“二级抽水机站”,因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结果又失败了。一九六六年,县上的一位领导干部亲自出马,他自以为是,硬要把抽水机站建立在河床不稳定的地方,结果因河水倒岸,使辛辛苦苦修成的站址完全废弃,挖了长达七华里的渠道也白费了功夫。
通过对这三次失败教训的回顾和总结,使蹲点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认识到不走群众路线,工作必然要失败。因此,他们帮助马屋大队解决水利问题时,坚持遇事和群众商量。群众一致同意修建抽水机站,他们就和基层干部一道访问了当地许多有经验的老农,就站址问题向群众虚心求教。老农们反映:泾河边上有个高石崖,全是石层,那里河床稳定,几十年来河水一直没倒过岸,所以老一辈人经常说:“高石崖是个提水壶。”蹲点干部一听这个说法,觉得有道理,就和群众一起仔细勘测了高石崖的地形、岩石结构和河床情况,然后同贫下中农一起开诸葛亮会,终于把站址选在“提水壶”上。
在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鼓舞下,马屋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悬崖绝壁上,凌空打石放炮,开出一百七十多米长的“雄鹰渠”,在半山腰修起抽水机房。经过一百二十天的顽强战斗,终于把泾河的水抽上高石崖,引进马屋滩,“提水壶”真的流水了。一千七百亩干河滩成了水浇田。
在马屋大队蹲点的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半年蹲点实践,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毛主席关于群众路线的教导。脱离广大群众,脱离客观实际,再有本事的人也要处处碰壁,一事无成。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战胜困难,创造奇迹。”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山区农民的贴心供销社
——记平南县丹竹公社赤马供销分社职工的事迹
广西平南县丹竹公社赤马供销分社的职工,从一九六三年以来,九年如一日,在搞好门市营业的同时,肩挑货郎担,爬山串村,送货上门,收购到村,全心全意为山区人民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情赞扬,称赞这个供销分社是“山区农民的贴心供销社”。
赤马供销分社共有职工十二人,购、销服务范围包括赤马、罗岭两个大队的一百多个生产队。这两个大队地处山区,这个分销社的负责人冯令义从一买一卖中,看到社员为了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或出售一点零星农副产品,都要占用生产时间,翻山越岭到门市部来的情况,便想: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群众呢?他带着这个问题,组织职工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毛主席关于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使大家心明眼亮。他们说:“过去是万家走一店,今后我们要一担走万家,把购、销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上去!”于是,从一九六三年初开始,他们除留下一部分人照常开门营业外,其余的人都挑着货郎担下乡。九年来,他们共给山区群众送去《毛泽东选集》八百五十多套,毛主席著作单行本和《毛主席语录》一千六百多本,还送去了生产、生活资料六十一万多斤,同时又收购挑回了大批农副产品。
这个分销社的职工在挑货下乡中,发现有的社员因为小农具坏了没人修理,影响了生产。这种情况,引起了他们的重视。他们说,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供销社服务的项目。经过讨论,分销社便增设了一个铁木农具修理门市部,每个职工都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木工、铁工、补缸、编织等修理技术;每个职工挑货下乡都做到,串村做买卖,上门帮修理。去年春天,冯令义和许效朋挑起货郎担,到大同村卖了一天货,已经很累了。当他们刚要往回走时,想起前面小山沟里还有一个茅垌小村没有供应到,于是,又挑起货郎担,翻过山?,赶往茅垌村。他们一进村,就有一个社员扛着一架耙迎上来说:“你们来得真好呀!耙坏了,需要买点铁丝、铁钉修理一下!”他俩马上从货担里拿出铁丝、铁钉和修理工具,丁丁当当很快就把耙修好了。
赤马供销分社的职工想贫下中农之所想,急农业生产之所急,送货不分远近,营业不分日夜,买卖不分大小,凡是群众需要的他们就做。有一次,职工许明源送货回来路过小同三队,生产队长说他们明天早上种黄麻,需要二两农药拌种消毒。许明源回到分销社时,天已经黑了,两条腿也累得不想动弹了。二两农药怎么办?如果立即送去,往返又得走二十多里路,等到明天嘛,又耽误生产。他觉得二两农药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是,送不送,却是一件是不是全心全意支农的大事。想到这里,他浑身充满了力量,便摸黑把农药送去了。社员接过农药激动地说:“二两农药,天黑还专程送来,你们真是完全、彻底为人民!”
赤马供销分社的职工,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毛主席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的理解,懂得了生产是商业工作的基础。因此,他们把挑好货郎担,帮助山区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生产,当作自己的最大的责任。他们在做好生产资料供应工作的同时,还在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上,给人民公社生产队当参谋。他们挑货下乡,看到一片片荒山野岭,有的可以种上竹子、树木,有的可以种植黄麻,便向有关生产队提出建议,同时,他们自己开荒试种了两亩黄麻,向生产队做出示范。赤马、罗岭两个大队的冬闲田可以种烤烟,他们便积极引进良种,自己进行试种,然后向这两个大队传授种植技术,使这两个大队改变了生产单一的状况。今年,这两个大队收获的烤烟就有一万八千多斤,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社员的收入。
赤马供销分社的职工,还经常轮流到生产队去蹲点,一方面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方面及时了解农业生产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把支援农业生产的工作做到点子上。他们在赤马大队一个生产队蹲点时,发现这里的水田属酸性土壤,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使用土磷肥能够促使水稻增产。冯令义便和大队干部一起,踏遍了马鞍山、大者岭、白石岭,勘探磷矿资源,随后又发动群众上山采挖磷矿,组织部分干部和青年学习土磷肥的制法,培训一批土技术员。在供销分社的积极帮助下,赤马、罗岭两个大队一百多个生产队都能自制土磷肥,今年上半年就制成了土磷肥五十多万斤。新华社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新汶矿务局泉沟煤矿干部照毛泽东思想办事
扫除思想障碍 坚持参加劳动
据新华社济南电 山东省新汶矿务局泉沟煤矿革委会,不断扫除思想障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革委会成员能坚持深入生产第一线,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群众,有力地促进了领导班子的思想革命化。
泉沟矿革委会成立后,就作出了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决定。多数干部坚持得比较好,但也有少数干部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下井劳动少。他们认为自己是工人出身,过去一直在井下劳动,现在少劳动点没啥关系。矿革委会针对这种思想,组织广大干部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教导,讨论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重大意义。使大家认识到,过去下井劳动,决不能代替今天的思想改造;今天当了干部,只有继续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搞好思想革命化,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矿革委会领导成员以身作则,带头穿上工作服,戴上矿灯,深入井下参加劳动。军代表俞天寿同志到全矿条件最差、劳动强度最大的工作面上和工人一起劳动,哪里有困难,就在哪里战斗。矿革委会副主任、原矿长南之文右手残废,也积极下井劳动,无论是攉煤,还是推车,他都勇挑重担。在他们的带动下,科室和基层的广大干部,也都坚持挤出时间来参加劳动。
为了保证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矿革委会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采取了四项具体措施:一,精兵简政,减少会议。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必须开的会尽量开小会,开短会,说短话。能合开的会就合起来开。二,精简文件和报表,实行面对面的领导。问题在下面解决,事情在下面办。三,建立各部门的工作联系制度,妥善安排业务工作和生产劳动,做到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安排。四,适当安排干部参加劳动的时间,把原来全矿干部集中下井劳动改为轮流下井劳动,使每天每班都有干部在生产第一线。矿革委会还经常检查总结干部参加劳动的情况,组织下井劳动的干部开讲用会,交流经验,树立典型,推动一般,使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这个矿的许多机关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参加劳动中,虚心学习工人阶级的好思想、好作风,用辛勤劳动的汗水冲掉了骄、娇二气,丢掉了官架子,克服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提高了继续革命的觉悟。有一个工作面上的煤层坡度很小,用搪瓷溜子效率低,工人早就要求安电溜子,但过去由于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脱离实际,凭主观臆断,迟迟不给解决,结果影响了生产。后来,这个技术人员来这里参加劳动,在实践中批判了自己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经过和群众商量,在另一个同样的工作面上很快安上了电溜子,使日产量显著提高。


第2版()
专栏:革命群众来信

远途参观不宜多
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各地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这些典型对面上工作起了示范的作用。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在适当的情况下,有组织、有计划地派一些人员到先进典型单位登门取经,这对推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
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地方和单位热衷于远途参观,把这种形式当成虚心学先进典型的唯一方法。只顾搭车坐船热热闹闹,不讲工作扎扎实实;只顾田头地边看庄稼,没有学人的思想革命化。虽然参观次数不少,但收获不大。比如,我县有一个公社,组织一百多个大队、生产队干部,五次到棉花先进生产典型天门县参观学习,花去车船费、生活补助费很多,但收获并不显著。我们认为铺张浪费的现象,应当纠正。
各级领导干部在推广农业学大寨的经验中,要十分注意自己“家门口的经验”,就近、就地组织学习。对远距离参观要适当控制。要批判那种认为“走得越远,虚心学习精神就越强”的形而上学观点。
湖北沔阳县长埫口区 林 涛


第2版()
专栏:革命群众来信

自力更生培训农机工作人员
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蓬勃开展,我们公社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农机人员的需要量也就越来越大。如何满足这个要求呢?
我们公社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教导,组织竹港中学和公社农机站挂钩,充分调动现有师资力量、技术力量和设备潜力,举办了短期农机训练班。经过专业班学习的学员,已走上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认为,这样做方向对头,做法简便,效果很好,是多快好省为农村培训技术人员的一种好办法。建议各地革委会充分发挥学校、农机站和其他社直单位(各行各业)的作用,积极为农村培训技术人员。 江苏省大丰县竹港公社 竹前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