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9月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不断实践,摸透“老天爷”的脾气
广东普宁县龙门大队气象员、贫农社员 李玉泉
我是大队的义务气象员,今年六十二岁了。几年来,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指导革命实践,用心掌握各种灾害性气候的规律,在没有任何设备的条件下,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逐渐摸到“老天爷”的脾气,比较及时准确地发出天气预报,为革命和生产做了一点我应该做的工作。
几年前,大队成立气象观测小组,大伙推选我当义务气象员。当时,我想,气象这玩艺儿不好搞,弄不好会给集体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对不起党和贫下中农,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我去找大队党支部书记,说:“看天是一门科学,我斗大的字还认不够半箩,叫我搞怎么行!还是让年青有文化的来搞吧。”打从苦难童年就跟我挨在一块长大的党支部书记,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你可想偏啦!在黑暗的旧社会,天是地主的天,地是地主的地,俺穷人管不着;今天俺贫下中农托毛主席的福,成了天地的主人,就要为革命看好天,耕好地。你摆渡四十多年,成天和风雨打交道,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主要的是有毛泽东思想这个看天的最好的方向标,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呀!”他的话,句句说到了我的心窝里。回到家里,我的脸还是火辣辣的,越想越感到自己的思想不对劲。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作尺子一量,就更觉得自己对党的事业不是全心全意,怎么对得起毛主席他老人家呢?再说,天对于革命和生产的关系可大啦!只有看准天,咱们才能应付各种复杂的天气,争取农业大丰收,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狠斗了自己的私心,树立了为革命看天的思想以后,我遵照毛主席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伟大教导,对农村流传着的每一条气象农谚,每一条看天经验,都用实践去检验、充实。比如下雨,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但这里面学问可多啦。春夏秋冬下雨,白天黑夜下雨,征候都不同。为了摸到不同季节里,下雨时间长短、雨量多少、范围宽窄、两次雨的中间间隙,都有些什么样的征候,我在每次下雨之前,下雨当中,雨过之后,坚持观察、辨别,从不放过实践的机会。有一次,大雨倾盆,我为了看清它,被淋得湿漉漉的,发了高烧,但我一想到为革命看准天,吃点苦,受点累也没啥。就这样,反复实践,我逐步地认识了雨。
有一次,我发现刮了西风,太阳下山时又出现了“风栏”,我所知道的几种要刮台风的物象也有了反应,就认为是快要刮台风了。可是事实却出乎我意料之外,过了好几天,还是天晴风静。是什么原因呢?我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的伟大教导,仔细一琢磨:每次台风到来之前,总会有许多征候出现,但是,有主要征候和次要征候。高温闷热,接着,横串云、走马雨又相继出现,这是要刮台风的主要征候。台风前一定有“风栏”现象,但只有“风栏”,台风不一定影响本地区。因此,“风栏”是台风的一个征候,但不是主要征候。其它物象也有这种情况。
认识到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我首先观察各种灾害性气候的主要征候,心里就踏实多了。有一次,我发现了台风的主要征候,尽管当时一些次要征候不明显,我也认定有台风,于是就在大队先发出台风预报,并把情况报告公社和县气象站。第二天,上级的气象台便发出了台风警报,第三天就出现了台风。由于大家事前有所准备,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人畜和作物都没有损失。
这时,我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有时候气象台发出某种灾害性气象预报,可是根据我的实际观察,与我们所在地区不一致;有时我观察到灾害性气候,气象台又还没有预报。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伟大教导,认识到: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是根据较大范围的气象情况所作的综合预报,这对于广大地区来说,是普遍地对的;但是,在局部地区来说,由于各种条件的不同,也就往往与气象台的综合预报不完全相同。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雨”,就是这个道理。
我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感到有了主心骨。往后,我把气象台的预报作为观察和预报的重要依据,同时又从分析具体情况入手,发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天气预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去年九月,气象台发出台风预报,风力十级以上。大队革委会准备组织力量抢收农作物,问我怎么办?当时,根据我的观察,在我们这个地区没有台风的主要征候,有的次要征候也不够明显。因此,我就大胆地作出判断,有台风,但中心区不在我们这里,在思想上、物质上做好防台风的充分准备,至于农作物还是成熟的收,没有成熟的就不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后来事实证明,这次台风对我们这里有外围影响,但风力只有三、四级。
几年来,我在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指引下看天,多数情况比较准确,不够准确的只是极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干部和群众对我很信任,叫我“土专家”、“李顾问”。上级气象部门的同志又经常到这里来蹲点,要我总结经验。这时,我感到自己有老经验,看天有把握,就沾沾自喜了。可就在这时出了问题啦!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凭着老经验,粗粗观察了一下,就说今晚有霜冻。社员们连忙搬出稻草,一股劲地把全部过冬地瓜盖得严严实实。可是第二天清早,我开门一看,漫天云块,连一星半点霜的影子都找不到。这次,大伙儿虽然没说什么,可我心里闷闷不乐。为啥这样呢?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毛主席的话就象针对我讲的一样,我认识到我有骄傲情绪啦,这可要不得。毛主席的话,我越琢磨,心里越亮堂。我认识到: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如果不是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成绩,看自己的实践经验,就会陷入“一点论”。“一点论”是最害人的东西。我自己虽然有了些实践经验,多数是看准了,但总还会有不准的一面,这就说明我还没有完全掌握到看天的自由权。而且,我的经验,多数还是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指引,没有群众的支持,没有各级气象部门的指导,我个人有啥本事呀!
在看天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我们刻苦地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对充满矛盾的自然界就能认识它,征服它,逐步实现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当自然界的主人。


第4版()
专栏:

眼过千遍 不如手过一遍
陕西省眉县横渠公社古城大队第四生产队老贫农 严开和
知识青年刚到我们村,大伙选我给他们当班长。当时,我心里思量:这些娃娃都是在城市长大的,身单力薄,不会干活,可不能让他们弄下麻烦。所以,每逢下地,就只分配他们干些杂活,技术性强的活路,不让他们沾边。
去年插秧时,女知识青年管金菊一再要求我带她下水学习。我却只让她干别的,或者只让她站着看,不让她跟着干。但我前脚刚一下水,她就挽起裤腿也跟着跳下了水,抓起秧就插。我看她插的秧,顺没行行,横没样样,到处踏的都是脚窝,就着急地说:“照你这样插法,将来连稻草都不得见!”不料,她笑着问我:“老班长,你这插秧技术是咋来的?”我说:“几十年才学会的。”“那你为啥不叫我学?”这一“军”将得我当下没话可说。我只好手把手地教她。就这样,经过生产实践的锻炼,小管很快就成了我们队里插秧的“小把式”。
事后,我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想,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就是要他们在三大革命运动的斗争实践中摸爬滚打,把他们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如果我们只看到他们这也不懂,那也不会,怕把事情搞坏,而不敢大胆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就违背了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毛主席交给我们的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光荣任务。
从此以后,我就比较自觉地把知识青年放到实践中“摔打”。认真教,耐心帮,经常带,教育他们不要怕反复,不要怕失败,一点一滴从头学,一步一步朝前迈。经过一年多的刻苦磨练,在我们队插队的七个男女知识青年,学会了犁水田、拌稻子、上山打柴等几十种农活技术。不但掌握了种庄稼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增强了同贫下中农的阶级感情,锤炼了一颗忠于毛主席的红心。


第4版()
专栏:

《实践论》打开了智慧的大门
江苏省徐州市淮海皮革厂制革车间学哲学小组
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我们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实践论》,运用辩证唯物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很快摘掉了后进帽子,跨进了先进行列,同志们都说:“学习了《实践论》,技术革新无穷尽,车间盛开跃进花,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打开了智慧的大门。”
勇于实践 才能有所作为
我们制革车间不少东西都是从外国搬来的,工艺流程长,质量差,工效低,消耗大。大家给它概括了四个字:少、慢、差、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厂里推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专家治厂”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只准我们跟在洋人后边走,照着现成的框框套,严重压抑了大家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的同志由于中了“刘毒”,认为自己没进过学堂,没有技术理论,明明看到有些工艺不合理,也不敢进行改革。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批判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今年以来,我们反复学习了《实践论》,脑子开了窍,毛主席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这就告诉我们,实践是最好的大学。我们虽然没进过工业大学,但天天在上实践大学。在这个无限广阔的大学里,只要我们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敢想敢干,勇于实践,就能够学到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发现书本上没有的真理,创造出书本上没有记载的奇迹。
思想开了窍,行动大变样。我们很快成立了三结合的技术革新小组,对车间每一台设备,每一道工艺,每一项产品,进行审查,大胆进行工艺革命。我们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攻下了一个个堡垒,创造了二十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使车间出现了高产、优质、低耗的新局面。过去生产皮革,按照洋框框,一张皮子不管多厚,只能出一张革,厚出来的部分,要用机器削掉,作为废物处理。现在一张皮子能出两张革,把废物变成了宝物。光这一项革新,每年就可为国家节约二十五万元。原来车间生产牛面革,按照工艺规程,要喷六次色,经过大家集体“会诊”,将这六道工序砍的砍,并的并,变为三道工序,不仅提高了工效和质量,而且大大降低了单位消耗,每年可为国家节约五万多元的染料。大家深深体会到: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知识的宝库。实践出智慧,出办法,出奇迹,只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挂帅,“敢”字当头,“干”字开路,就没有走不通的路,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掌握客观规律 才能取得胜利
有一个时期,进厂的原皮伤疤较多,虽然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伤疤仍然消灭不了,生产出来的成品质量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了不少办法,但是收效不大。有的同志认为,这是原材料先天不足造成的,低质量的材料,无法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毛主席教导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学习了《实践论》,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事物无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认识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就能得到预想的结果。
于是,我们放手发动群众,一次又一次地细心观察、分析伤疤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经过几十次试验和分析比较,终于发现,伤疤经过一定的压力可以从明显变成不明显;不明显和没有规则的伤疤,可以被明显的有规则的花纹所覆盖。根据这个规律,我们适当增大了压力,并把原来用光板加压改为用花板加压,终于治服了伤疤,用较差的原料生产出优质产品。这项革新,使质量等级平均上升了一等,基本上消灭了次品。
实践证明,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当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没有认识时,往往处于盲目的被动的状态,只有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才能取得改造世界的主动权和自由权。我们要不断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不仅要有勇于实践的革命精神,而且要有善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不断实践 才能攀登新的高峰
在生产底革和工业用革的过程中,要把加工到一定程度的皮子放在池子里吃烤胶,使皮子发生化学变化,从生革变成熟革,这段时间叫做鞣期。按照某些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说法,鞣期越长,皮子吃进的烤胶越多,质量就越好。鞣期长,周转慢,给皮革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重重困难。我们想,决定皮革质量的关键是皮子吃烤胶的多少,而不是时间,便大胆革新,使底革鞣期从七十五天缩短到五十四天,质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达到了一类水平。
鞣期能不能再缩短?有的认为能,有的认为不能,再缩短就要影响质量。大家又一次学习《实践论》,找到了答案。毛主席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这就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无穷尽,人的认识无止境。事物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的认识也要不断深化,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在厂革委会的支持下,我们以三结合的技术革新小组为骨干,继续进行缩短鞣期革新。大家大胆进行各种类型的化学实验,认真总结经验。经过三十多次失败,终于发现一种本地生产的化工原料,可以加快皮子吃烤胶的速度,同时创造出一项新技术、新工艺,使鞣期从五十四天缩短到二十天,并进一步提高了质量,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
在新的胜利面前,我们狠批了刚刚露头的骄傲自满情绪,把取得的成绩作为争取更大胜利的新起点,继续进行工艺革命。经过深入研究,大胆探索,又采用一种新的化工原料,使鞣期从二十天缩短到两天。
大家深深体会到:“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只有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才能不断取得更大的胜利,攀登新的高峰,为革命做出更大的贡献。(附图片)
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模范“红九连”指战员在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