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人民战争的壮丽颂歌
——评钢琴协奏曲《黄河》
丁学雷
正当我们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八周年,重新学习毛主席这篇光辉著作的时候,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的新成果——根据革命音乐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重新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诞生了!
我们热烈欢迎这个器乐领域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新成果。下面,我们对这个作品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就,作一些具体分析。 (一)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以人民战争为题材的大型器乐作品。它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热情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中国人民光荣的斗争历史,歌颂了毛主席亲自领导的抗日战争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歌颂了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
整个乐曲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和《保卫黄河》四个部分组成,而以《保卫黄河》作为全曲的重点和高潮,形成一个有力的整体,成功地体现这样一个伟大的主题:“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作为全曲前奏的《黄河船夫曲》一开始,乐队就以滚滚惊雷般的鼓声和气势雄伟的演奏,在人们面前生动地展现出黄河汹涌澎湃、风狂浪险的宏伟场面。钢琴以急骤的琶音掀起了阵阵巨浪,引出了坚定有力的船工号子,黄河上的船工们在万众一心同狂风恶浪顽强地展开了搏斗。随着搏斗的不断激化,音乐不断地发展,这时,钢琴演奏者以充沛的革命激情,全面发挥钢琴丰富的表现力,气势磅礴地描绘了船工们冲过急流险滩的壮丽情景。这难道仅只是在表现黄河上的船工同风浪的搏斗吗?不,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在伟大舵手毛主席的指引下,在时代的大风大浪中驾驶着革命的航船,冲破艰难险阻,绕过浅滩暗礁,豪迈地驶向胜利的彼岸。听,抒展而明朗的慢板出现了,冲过了黄河险滩,象征着新中国已显出黎明的曙光,给征途上的革命者增强了无限的信心。最后,钢琴用强烈的刮奏把音乐引回到紧张的搏斗中去,乐曲的结尾不是去描绘船工们的驾舟逐渐远去,而是结束在船工的主调上,突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英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宣告:我们是黄河的主人,是中国的主人!
接着,乐曲以朴质而壮阔的气质,雄厚而缓慢的旋律,开始了第二乐章《黄河颂》,把我们带入了历史的回忆之中。随着钢琴和音乐的不断展开,气势层层高涨。乐曲逐渐推向高潮,雄伟的乐曲荡涤了旧协奏曲慢板乐章中那种哀怨恋慕的伤感气息和森严神秘的宗教色彩,有力地显示了“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从而唤起我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加倍热爱,激励着我们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而斗争。在《黄河愤》中,乐曲一开始,明朗而清彻的竹笛声吹出了陕北风格的引子,明确地点明了这是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境界开阔而深远,展示出西北高原上阳光普照的明媚景色。钢琴模仿民族乐器奏出了欢快而明亮的曲调,进一步表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战斗生活。延安啊,这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是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解放的灯塔!在经过一个瞬息的休止后,钢琴骤然奏出了沉重的低音和弦,铜管乐器奏出了阴沉的阻塞音,这是日寇的铁蹄在践踏祖国的河山。钢琴在这时用急速的碎音,倾诉出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血泪滴滴化怒涛,汇成滚滚黄河水。“中国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势力的统治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随着乐曲间奏的不断高涨,爆发了一段排山倒海的钢琴独奏,表现了人民群众化悲愤为力量,向日寇进行斗争的坚强的决心,从而为把全曲推向“保卫黄河”的高潮作好了充分准备。
《保卫黄河》一开始,由铜管乐器奏出了庄严而嘹亮的富有战斗性的号角声,这号角声中出现了《东方红》的音调,它代表毛主席和共产党发出的战斗号令,号召全国人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接着钢琴坚定有力的八度向上冲击的一段独奏,生动地刻划了广大抗日军民在毛主席、党中央的战斗号召下,紧急动员起来的宏伟场面,烘托出明快而果敢的《保卫黄河》的主调。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全国亿万抗日军民团结一致迈着刚毅而坚定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抗日的前方。在这里,《保卫黄河》的主调表现了风起云涌的人民战争,用变奏的手法,将一个单一的主调加以各种发展变化,使音乐展现出不同的层次,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歌颂人民战争。《保卫黄河》主调开始是以钢琴为主的威武雄壮、浩浩荡荡的全奏,接着突然转弱,好似在那密林丛中,青纱帐里,到处都有抗日英雄在战斗。然后又由弱而强,节奏越来越密,开始了钢琴与乐队的轮奏,此起彼伏,紧密呼应,表现出革命武装由小到大,由弱转强,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丰富而鲜明的音乐形象,使人们引起了对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民兵与日寇进行英勇战斗情景的联想,时而隐蔽前进,时而奋起冲击,时而战马驰骋,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人民战争的画图啊!当音乐达到高潮的顶峰时,出现了响彻云天的《东方红》乐曲,把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归结到最根本的一点:这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胜利!
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并没由于胜利而停止战斗的步伐。尾声中出现的《东方红》与《国际歌》结合的音调,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的义务。”(毛主席一九六三年八月八日接见非洲朋友的谈话)这一结尾把全曲提高到崭新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首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颂歌,中华民族顽强战斗精神的颂歌,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颂歌。 (二)
人民战争的壮丽颂歌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出现,对钢琴协奏曲这种形式来说,是一次大革命。
钢琴协奏曲是一种西洋的旧形式。过去被周扬之流捧得高不可攀的那些“大师”、“斯基”的作品,就其思想内容来说,对无产阶级毫无用处;而艺术形式,大多是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内容根本不相适应的,有些地方还有一定科学合理的部分,可以改造和利用。钢琴音域宽广,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具有气势雄伟、表现力丰富的特点,交响乐队则具有多种表现手段的特长;以钢琴为主、交响乐队为辅的多乐章的结构形式,给予协奏曲以表现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可能。但是,从旧协奏曲的整体来说,随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腐朽没落,剩下的也早已只是一个僵死的躯壳了。因此,我们必须遵循毛主席关于“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就要讲道理,讲道理就是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的教导,对旧协奏曲的形式彻底批判,才能使之新生。钢琴协奏曲《黄河》为在器乐领域中贯彻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伟大方针作出了光辉榜样,对钢琴协奏曲赋之以新的生命。
历来的资产阶级音乐家,总是把器乐音乐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用文字解释的”、“抽象的”、“超阶级”的所谓“纯音乐”。这些资产阶级老爷是十足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他们不仅需要欺骗别人,还要欺骗自己;他们不可能,也不敢明确讲出腐朽反动的音乐内容,胡诌什么“爱神与死神”、“人性与兽性”是“永恒的主题”。他们所散布的音乐神秘主义,其实是在愚弄劳动人民,妄图永远霸占音乐领域。
《黄河》是第一部表现了人民战争这样伟大主题的钢琴协奏曲。它不仅每一段音乐都有醒目的标题和具体的文字说明,用以准确地表达特定的革命内容,而且塑造了用鲜明生动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音乐形象,把标题内容成功地体现出来。这是无产阶级文艺的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群众性的标志,是我们的文艺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文艺的根本标志。
钢琴协奏曲《黄河》,打破了资产阶级音乐的形式主义,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使形式服从内容,同时又充分地发挥了形式的能动作用,使一切艺术手段都服从于内容需要。
资产阶级艺术家,曾经一再把他们编造的一大套清规戒律,称之为协奏曲的“音乐逻辑”,碰也碰不得的。要不要重视逻辑性呢?当然要。但是,我们重视的是真正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逻辑,形式服从内容的逻辑,你要表现人民战争,就要遵循人民战争发展的逻辑。
为此,在结构上,钢琴协奏曲《黄河》破除了西洋协奏曲必须由三个并无内在联系的乐章组成的洋框框,根据内容,需要几个段落就分几个段落,该如何连接就如何连接。第一段是前奏,是中华民族革命斗争精神的概括;以下三段,紧密相联地分别表现了中华民族斗争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把重点放在《保卫黄河》这一段上,因为正是在这一乐章中,出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亿万劳动人民的音乐形象。四段的内在联系表现在贯串着一根主线——人民战争,一个形象——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的中国人民。
在曲式上,钢琴协奏曲《黄河》破除了大型套曲第一乐章必须运用“奏鸣曲式”的洋教条。奏鸣曲式是一种结构繁复、篇幅冗长的大型曲式。现在,第一段前奏《黄河船夫曲》是简练、概括的素描,根本不需要那种必须由什么主部、副部、连接部、展开部、再现部、结束部组成的奏鸣曲式。第四段是重点,但奏鸣曲式那种所谓“动力性”主部与“抒情性”副部相互对立的刻板程式,在这里也毫无用处。因为这段内容是风起云涌的人民战争,为了表现人民武装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直到取得伟大胜利的过程,因而创造性采用了经过改造的变奏曲形式,将一个单一的主调,加以各种发展变化,以表现波澜壮阔、此起彼伏的群众斗争场面。
在钢琴演奏技巧上,用形象鲜明、简练扼要的表现手法,代替了过去钢琴演奏特别是所谓“华彩乐段”那种单纯炫耀技巧的资产阶级恶劣作风。同时钢琴协奏曲《黄河》还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独创地吸收了琵琶、古筝的演奏特色,剔除了封建阶级那种闲情逸致的消极情调,赋予鲜明的无产阶级时代精神,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舞台上,为无产阶级钢琴革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在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的关系上,使一般内容服从重点内容,同时又充分发挥了一般内容的衬托作用。在全曲四段中,第一、二段,用的艺术手法很洗炼,都分别是一个调性贯穿到底,尽量保持其单纯性、鲜明性,为音乐的不断向上发展有力地起着铺垫、衬托的作用。第三段,斗争逐渐深入,内容逐渐复杂,艺术手法也随之逐渐丰富起来。但最丰富多样的作曲技巧、演奏技巧、表现手法都集中用在第四段,真正做到了全力以赴地突出人民战争的主题思想。
在每一段的曲调、和声、复调、织体等各要素中,始终把曲调放在最主要最突出的位置。这是因为曲调最善于深刻揭示英雄人民的内心世界也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易于记忆。在《保卫黄河》中,即使在发展部分,也一直保持着曲调的完整性、连贯性,始终发挥曲调的丰富表现力。
在曲调中,又要重点突出主调,器乐曲中的音乐形象塑造主要由简明扼要的主调来完成。《黄河船夫曲》的主调就仅由四个音构成,短小精悍,斩钉截铁,富有顽强战斗的精神。在《保卫黄河》中,主调更是不断发展变化,调性层层翻高,力度不断增强,充分而有力地表现了人民战争的主题。
要做到形式服从内容,必须对旧形式做到敢于批判,敢于革命。毛主席教导我们:“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要改造,二要加进新内容,没有这两条,旧形式是决不会变成为人民服务的东西的。但即使是最有利用价值的旧形式,要用来表现今天的伟大而深刻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英雄人物,都是远远不够用的。“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钢琴协奏曲《黄河》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个出色的创造。 (三)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冼星海同志的《黄河大合唱》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产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乐曲气势雄伟,音调简明有力,它的某些段落,在广大的抗日军民中十分流传,曾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但是,原歌词也曾被塞进了叛徒、汉奸、特务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黑货。钢琴协奏曲《黄河》较之《黄河大合唱》,是一次新的创造和飞跃。它不仅更本质地表现了抗日战争的历史,并且把主题思想从爱国主义的基点上提高到了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新高度,从而成为一首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无产阶级的大型器乐作品。
钢琴协奏曲《黄河》突出了毛主席、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作用,突出了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突出了抗日军民的英雄形象,突出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精神。《黄河大合唱》原有八段,钢琴协奏曲《黄河》从中选择了富有革命性和战斗性的曲调作为素材,结构成四段的钢琴协奏曲,而以《保卫黄河》作为全曲的重点段落,这是一个具有无产阶级革命胆识的重要创造。《保卫黄河》在《黄河大合唱》中是战斗气息最强、在广大抗日军民中流传最广的一段,但它在《黄河大合唱》中的地位却并不够突出。钢琴协奏曲《黄河》不仅把《保卫黄河》放在全曲中最突出的地位,并且调动了器乐艺术上的一切可用的表现手段去丰富它和发展它,突出和加强了毛主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保卫黄河》一开头的那段发出了伟大号召的引子,吸取了《黄河大合唱》中第八段《怒吼吧,黄河》的第一句音调素材,并给以崭新的创造,庄严的《东方红》成为这个引子的主导音调,明确了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出的战斗号令,突出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当全曲发展到最高潮的结束部分时,又总结性地出现了金光灿烂的《东方红》乐曲。最后,在《保卫黄河》的进行曲中,在高音区同时出现了响彻云霄的《东方红》与《国际歌》相结合的音调,用以表现中国人民在伟大统帅毛主席的率领下,向着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奋勇前进!
还可以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钢琴协奏曲中的《黄河愤》是用《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水谣》和《黄河怨》作为素材重新创作的。同《黄水谣》的歌词美化国民党统治区相反,《黄河愤》则一开始就用竹笛吹出了陕北风格的“信天游”,明确地点明了这是陕北的抗日革命根据地,是延安,是解放区。从而恢复了历史的真实面目。《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怨》,原来表现的是一个被敌寇侮辱过的妇女形象。“怨”,是一个受人凌辱、走投无路、悲切茫然的形象,而今一改旧貌,突出一个“愤”字,“愤”,就是化悲痛为力量,就是反抗,就是斗争!钢琴协奏曲《黄河》以火热的无产阶级感情,表达了一个阶级的愤怒,将个人遭遇提高到一个阶级一个民族的高度,集中到阶级仇,民族恨,进行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高度。一字之差,使全局改观,突出了中国人民“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革命精神,(《论联合政府》)体现了“反动派杀人越多,革命的力量就越大,反动派就越接近于灭亡”的伟大真理。(《毛泽东同志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政治从来是统帅着艺术的。艺术观就是世界观在艺术领域内的反映。这对于现实题材的作品是这样,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也是这样。创作钢琴协奏曲《黄河》这样一部大型的器乐作品,必须对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国内阶级斗争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必须对党内两条路线斗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还必须正确解决器乐作品如何表现党和毛主席的领导,如何树立人民军队的英雄形象等一系列问题。这一切,首先都是政治问题,世界观问题,而不是业务问题,技术问题。在江青同志亲切指示下,钢琴协奏曲《黄河》创作组的同志,在创作过程中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坚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并且深入黄河边上的革命老根据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和船工们一起摆渡、拉纤,参加劳动,请老红军、老游击队员讲述当年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奋勇抗日的英勇事迹。这个过程充分说明:在今天,只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才能真正地反映出历史和现实的本质,让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形象焕发出气吞山河的光辉!
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成为工农兵的忠实代言人,就必须先做工农兵的学生。不搞好思想革命,就不可能进行艺术革命。世界观改造是文艺工作者的根本问题,是一个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当我们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八周年的时候,回顾江青同志带领革命文艺战士所走过的战斗历程,更加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不停顿地向一切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发动猛攻,在斗争中学习工农兵,加速思想革命化,我们的队伍就无往而不胜。
我们正处在世界人民反对美帝、苏修的历史新时期,正处在一个以毛泽东思想为伟大旗帜的革命新时代。我们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是以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及其意识形态为目标的伟大革命,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由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钢琴协奏曲《黄河》的诞生,使我们更加满怀革命豪情,投入新的战斗。让我们在毛主席开辟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航道上,乘风破浪,夺取新的胜利!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年第五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