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第1版()
专栏:

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 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
首都工人自力更生制成大型单晶炉
生产了制造大型可控硅元件所必需的大面积硅材料 全市掀起大搞电子工业的群众运动
新华社十六日讯 首都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怀着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的雄心壮志,掀起了大办电子工业的热潮,夺得了一个又一个新胜利。最近,他们又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多快好省地设计和制造成功一台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中国式大型单晶炉,并且生产了制造大型可控硅元件所必需的大面积硅材料,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子工业作出了新贡献。
首都工人阶级制造的大型单晶炉,是两条路线斗争的产物,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依靠少数资产阶级“专家”、“权威”,推行“洋奴哲学”、“爬行主义”,束缚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手脚,阻碍了电子工业的发展。经过文化大革命斗争锻炼的首都工人阶级,坚决贯彻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依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开展革命大批判,粉碎了“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的精神枷锁,大破“电子神秘论”,大破对单晶炉的迷信,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全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搞电子工业的群众运动。
在这场斗争中,北京玻璃总厂的工人,树雄心,立壮志,决心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焕发出来的巨大精神力量,自己设计和试制中国式的大型单晶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规格更大的半导体硅材料。
工人们的这个倡议,得到厂革委会的积极支持。但是,当时对于制造什么样的单晶炉,怎样制造?却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人主张把兄弟单位成批生产的小型单晶炉的图纸要来照着做,先搞出小型单晶炉,再一步步向较大型的发展。他们认为,这样做,既省事,又有把握。另一种意见是,要做就做我国迫切需要而暂时还没有的大型单晶炉。他们认为,制造中国式的大型单晶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工人阶级应当为完成这一光荣的政治任务而做出新贡献。他们还分析了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难,表示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打破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立足于超。这样做困难虽然多一些,但是,依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为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电子工业闯出一条新路来。
为了用毛泽东思想统一大家的认识和行动,厂革委会和驻厂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举办了有工人和干部参加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和“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伟大教导,深入批判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大家经过反复讨论,一致主张自己设计和试制大型单晶炉,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
接着,他们成立了一个以工人为主的三结合设计小组。担任主设计的是一位识字不多、但有丰富经验、有革命干劲的老工人。他满怀革命豪情地说:“只要头脑里有毛泽东思想,心中想着七亿人民,想着世界上几十亿没有解放的人民,什么困难都不怕!”他和小组其他成员一道,把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独创结合起来,分析和比较了各种类型单晶炉的优缺点,集中它们的优点,淘汰不必要的、落后的装置,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作出了自己的设计。
他们自己动手设计和试制大型单晶炉的革命创举,受到北京市革委会和广大工人群众的热烈支持。设计完成之后,在市革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北京市第一轻工业局组织北京玻璃总厂、北京轻工机修厂、北京缝纫机厂、北京照相机厂、北京酿酒总厂机修厂、北京玻璃总厂设备科等单位为主,由其他工厂配合,打响了试制大型单晶炉的战斗。参加试制的工人和干部在今年三月三日举行了誓师大会。他们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像前表达自己的决心说:一定要用十五天时间把大型单晶炉制造出来!
誓师大会下午五点钟开完,担任制造超越离合器任务的北京酿酒总厂机修厂,六点钟就已经投料了。他们在加工中遇到了问题,夜里冒雪赶到玻璃总厂进行研究,半夜又赶回自己厂继续奋战。北京缝纫机厂模型工人正在换衣服准备下班,听到任务下来了,不顾休息和吃饭,马上换上工作服干起来。
在试制大型单晶炉的日子里,不管哪个系统,哪个单位,到处都伸出热情支援的手,要求为制造大型单晶炉贡献力量。北京第一机床厂帮助北京玻璃总厂工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钢板焊接的办法代替铸件加工,做出了高大的炉身。北京金属结构厂克服困难,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用本厂的刨床,帮助刨好了比刨床床面长一倍以上的巨大炉身的底面。北京橡胶六厂听说大型单晶炉需要专用的密封胶圈,就马上压制出来。北京灯泡厂听说玻璃总厂需要真空泵,就迅速把自己仅有的一台备用品送去。北京起重机厂还积极帮助玻璃总厂解决了制造单晶炉晶杆需要的钢材。
在这场战斗中担负主要任务的六个单位的工人,更是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为迅速制造出大型单晶炉而奋斗。大型单晶炉上的一对变速箱齿轮,要求达到二级精度,承担这项加工任务的北京轻工机修厂工人精心操作,用三级机床做出了二级精度的齿轮。整个电器安装,共有一千多条线,两千多个接头,北京玻璃总厂设备科的几个老工人苦干加巧干,用六天时间完成了通常需要两个半月才能完成的安装任务。
毛主席教导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在试制大型单晶炉的第十三天晚上,第一台中国式大型单晶炉胜利诞生了。人们忘记了日夜奋战的疲劳,齐声欢呼:“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这台单晶炉投入生产以后,很快生产出高质量、大规格、大直径的硅单晶,每炉产量比原有的小型单晶炉大大提高,在我国电子工业的技术水平上,向前跃进了一大步。这台大型单晶炉的胜利制成和投入生产,充分显示了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伟大方针的无比威力,显示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我国工人阶级,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1版()
专栏:

她永远保持着工人阶级的本色
——记陕西省革委会委员、共产党员吴桂贤同志坚持“三不脱离”的事迹
在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里,马达隆隆,纱锭飞转,呈现着一派抓革命、促生产的繁忙景象。
一位挡车工人,汗水淋淋地和姐妹们一道劳动着。大家关切地对她说:“你有病,还是去休息吧,别累坏了身体。”她用围腰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着回答:“我能挺得住。多出点汗有好处,汗水能冲掉私心,劳动能挖掉修根,身上的汗水越多,同群众的心贴得越紧;头脑里的资产阶级私字越少,继续革命的劲头就越大。”说罢,又大步地巡回在弄档里。
这位细纱挡车工,就是陕西省革委会、咸阳市革委会和西北国棉一厂革委会的委员,女共产党员吴桂贤同志。
吴桂贤当上省、市、厂革委会委员以后,地位变了,工作忙了,荣誉高了,可是她始终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行动不离毛泽东思想。工人们赞扬说:“桂贤没有变,还和咱一样,是个普通工人。”
身不离劳动
吴桂贤开始被选进省、市革委会担任委员时,有的工人议论说:“桂贤如今成了省里的干部了,事情忙,往后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不会多了。”这话传到吴桂贤的耳朵里,象警钟一样震动了她的心弦。她打开《毛主席语录》,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毛主席的教导照亮了吴桂贤的心,使她进一步懂得,只有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才能不断增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如果脱离劳动,就会慢慢地忘记自己是工人阶级的一分子,最后甚至会滑到修正主义的泥坑里去。她决心做到身不离车间,手不离劳动,革命一辈子,劳动一辈子。从此,她参加劳动的自觉性更高了,干劲更足了。每次外出开会或学习归来,就是离下班只有半个小时,她仍然坚持到车间参加劳动。
一天,吴桂贤带着病参加了省里的大会,接着又参加了厂革委会的会议。等会开完以后,她回到宿舍,往床上一躺,再也不想动了。就在这时,她突然想起她们小组今天是上中班,她看了看表,离下班还有半个小时,去还是不去?她想到自己是一个贫农的女儿,在旧社会吃尽了苦,受尽了罪,六岁就跟着父母逃荒要饭,是毛主席把我从苦海里解救出来,让我当了纺织工人,是毛泽东思想哺育我成为一个共产党员。今天有一点小病就不想参加劳动,明天就会以新的借口脱离劳动。这实际上就是给“私”字让路,让“修”字在头脑里扎根。这是多么危险啊!想到这里,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的教导,顿时出现在眼前,使她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她蓦然从床上跳起来,戴上工作帽,系好白围腰就进车间劳动去了。
在厂里掀起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潮中,吴桂贤提出为革命多纺纱、多织布,建议把所有的纺纱设备全部开动起来。小组的同志积极响应,人人争相多看几台车。吴桂贤的技术在小组里虽然不是最拔尖的,但她主动提出要看五台半车。她决心要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坚持看好这五台半车。在生产中,班长看见吴桂贤实在忙得不可开交,就给她开成慢车。吴桂贤说:“你不要给我开慢车。为了革命,我要开一辈子快车!”说着,她顺手把车推上快车档。吴桂贤就是这样,在革命的征途中,一直开着快车,勇往直前。
车间有三台二十一支经纱机,多年没有使用过,初开动起来运转不良,“扑楞”一下,断头就是一大片,大家称它是“老虎车”。要看好这三台车,技术熟练的老工人,两个人还忙不过来,但吴桂贤一个人就把这三台车包了下来。工作八小时下来,她经常是汗流浃背。其他工人心疼地对她说:“桂贤,还是给你再派个人吧,你太累了。”吴桂贤还是那句话:“我能挺得住。”
“我能挺得住”,这简短的语言表明了吴桂贤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决心。一年来,她就是这样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始终保持着工人阶级的本色。
心不离群众
吴桂贤牢记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要注意,要他们不要脱离群众,不要脱产,又要工作”的教导,自觉地在劳动中、生活中密切联系群众。她处处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和阶级姐妹始终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关系。每次外出开会,她都要向组长请假,开会回来,及时向组长汇报。群众来信,她都一件一件的认真处理。群众来访,她都一个一个的热情接待。一有空儿,她就找群众谈心。由于她生活在群众之中,所以她最了解群众,最关心群众,也最受群众的欢迎。
有一位干部下放到车间参加劳动,吴桂贤主动要求调这位干部到她的车台上。班长说:“你看的车最多,辅助工不强,更忙不过来。”吴桂贤说:“我受点累没什么,对干部进行再教育这是一项光荣任务,我们一定要完成好。”从此,这位干部就到吴桂贤机台上落纱,做辅助工作。在吴桂贤的耐心、热情的帮助下,他的思想和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由于阶级敌人的挑动,厂里的群众一度分为两派。在对待群众的问题上,吴桂贤不管那一派,都一样对待,一样亲近,一样团结。对于那些反对过自己的同志,毫不计较个人恩怨,反而对他们格外热情,主动同他们一道学习毛主席关于加强革命团结的教导,一道斗私批修,互相谈心,征求意见,对于促进两派群众的革命团结起了很好的作用。
现在,吴桂贤所在的“赵梦桃小组”,无论老工人还是新工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当吴桂贤不在小组的时候,大家觉得好象少了什么似的。碰到什么困难,大家都愿意找吴桂贤帮助,有意见也愿意找吴桂贤反映,群众的信任,使吴桂贤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更要代表群众的意见,更要符合群众的利益。
行动不离毛泽东思想
吴桂贤十四岁进厂。十多年来,她先后被评为厂里和陕西省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还被纺织工业部树为纺织工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模范,她先后十次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她在成绩面前不停步,赞扬声中不自满,永远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她从自己的成长中深刻地认识到,要做一个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先锋战士,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毛泽东思想,一时一刻也不能忘记斗私批修,一时一刻也不能放松世界观的改造。
一九六三年六月,小组原来的组长、全国劳动模范赵梦桃同志去世了,小组的重担落在吴桂贤的肩上。在这个任务面前,她曾经动摇过、犹豫过,认为自己水平低、能力差,怕红旗扛不下去。她甚至想让领导上调一个能力强的同志来挑这副重担。在这种情况下,她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艰苦的工作就象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的态度。”毛泽东思想照亮了吴桂贤的思想,使她战胜了头脑里的私心杂念,在党小组会上,她庄严宣誓:赵梦桃扛的革命大旗,我们扛到底,风吹旗不倒,雨打不褪色,永远鲜红,永远前进!从此以后,她带领小组的姐妹们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大踏步地继续向前进。
厂里工人们说:“桂贤私字最少,没什么可斗了。”可是每次开会,吴桂贤总是带头斗私。她说:“没私可斗,就停步不前,要继续革命,就得不断斗私批修。”
不久前的一个星期天,吴桂贤所在的小组到赵梦桃同志墓前进行传统教育。这时,吴桂贤的病复发了。回来以后,正好省革委会又叫她去开会。她实在支持不住了,就托厂里前去开会的人给她请个假。后来她想,焦裕禄、杨水才同志身患那么严重的疾病,还挑着革命的重担永远向前,同他们相比,自己的差距还不小。她想到这些,后来在一次学习新党章的大会上,就高标准、严要求地找了差距,进行了斗私批修。
吴桂贤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革命的征途上勇往直前。她深有体会地说:“只有经常斗私批修,才能坚定地站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上,沿着继续革命的大道奋勇前进。”
(新华社稿,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