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白手起家 艰苦创业
——记沿着自力更生道路胜利前进的南通晶体管厂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指引下,江苏省南通晶体管厂广大革命工人,从一九六六年起,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厂房、四无技术力量的条件下,坚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穷办苦干,艰苦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晶体管生产,四年来为国家生产了八种型号的数百万只晶体管。他们的实践,把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等黑货统统踩到了脚下。
艰苦创业炼红心
南通晶体管厂的前身,是南通市一家很小的电镀厂的一个车间。一九六五年,这个车间的革命工人,听说资本主义国家在晶体管生产设备问题上卡我们,大家感到无比气愤,决定自己动手,造出晶体管。一九六六年春,共产党员、革命干部李善童就带领大家,自力更生地办起了晶体管厂。
当时,他们既无资金、厂房,又无专门设备,只有几台老虎钳。全厂三十多人大都是新进厂的青年徒工,不但没有一个大学生和技术员,连一个懂得一点晶体管生产技术的工人也没有。一小撮走资派和资产阶级技术“权威”,听说工人们要办晶体管厂,跳出来疯狂反对说:“晶体管是新兴的电子工业,凭你们这种穷底子就想办起晶体管厂来吗?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工人们坚定地回答说:“我们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一定把晶体管厂办起来!”走资派看到恐吓不行,就从组织上压制,政治上打击。李善童同志成了他们打击的主要对象。什么“目无组织”、“违反领导”啦,大帽子一顶顶扣来,但他毫不动摇地说:“办电子工业是党和国家的需要,是支援世界革命的需要,有毛主席为我们撑腰,我们的厂办定了!”他和工人们一起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等伟大教导,狠批了“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踏上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征途。
生产晶体管要有打蜡地板,油漆墙壁的“四光”车间,走资派不给,他们就自己租了一幢普通民房。这幢房子,门窗墙壁通风漏气,水泥地也粗粗麻麻容易积灰,与生产晶体管的“四光”要求相差很大。条件不好,没有使工人们灰心,他们硬是用双手把粗麻麻的水泥地磨平磨滑,能够打蜡防尘。
战斗打响了,困难一个一个接连而来。生产晶体管要用一种测试仪表,他们不但没有,连见都没有见过。这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谢昌俊等三个青年工人挺身而出,背起行李到上海一个工厂去学着干。白天,他们在厂里向老师傅虚心学习,下班后跑旧货商店购买零件,晚上又在宿舍里试着装配。装了不行,拆了再装;再装不行,带着问题向老师傅请教。每天忙到深更半夜,两眼熬得通红,谁也不叫一声苦。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和帝、修、反抢时间,争速度,早日生产出自己的晶体管。经过一连五昼夜的奋战,他们终于造出了全厂第一台测试仪表。接着,他们又先后制造了二十二种规格的一整套仪器、仪表。
生产晶体管要用氢气,买一套电解发氢设备要好几万元,而且一时买不到。怎么办?“自己干!”工人们以敢攀科学技术高峰的革命壮志,打破了“电解发氢”的洋框框,闯出了液氨发氢新工艺,只花了几百元就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液氨发氢炉。
在这同时,他们又经过成百次试验,积累了上万个数据,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拿出了自己制成的第一只晶体管,当年就为国家生产了十万只优质的晶体管。
条件越好越勤俭
前进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工厂的面貌改变了,条件越创越好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加注意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一九六八年,省里有一部分设备打算分配给南通晶体管厂。消息传来,有人高兴地说:“趁这个好机会,伸手多要一点吧!”伸手还是动手,这是两条路线斗争在新形势下的新表现。工人们说:“伸手只能伸出依赖思想,动手干才能干出我们工人阶级的志气。”结果他们只接受了一台厂里不能制造的关键设备,其余都转让给了更加迫切需要的兄弟厂。
一九六七年,随着生产的发展,有关方面决定给他们建造新厂房。当时有两个建厂方案:一个是高标准的生产大楼、办公室、宿舍、托儿所、大礼堂全部造起来;一个是造个适应生产需要的车间,其它用房因陋就简,自己解决。工人们坚决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在生产车间建成以后,他们将建筑工地的一排芦扉工棚留了下来,作些整修,加些门窗,就作为工厂的办公室、托儿所、宿舍和仓库。去年夏天,厂革委会为了改善车间的生产条件,让后勤部门去买几只普通的电风扇。哪知经办的人买了十只台式微型高级电风扇回来。工人们知道这事以后意见可多啦:“我们要的是穷办苦干的精神,不需要这种高级电风扇!”工人们一面擦着汗水,一面坚持生产。后来,经办人只好把电风扇全部退了货。平时,从干部到群众,都想着“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一根旧元钉,一块废木板,钉钉板板都要充分利用到生产上,勤俭节约已在全厂形成了风气。
沿着光辉道路走到底
生产一步步地发展,新工人一批批地进厂。为了带领群众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条光辉道路上走到底,厂革委会不断用毛主席关于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武装自己的头脑,严格要求,以身作则。革委会五个成员经常深入到生产小组,心和群众贴在一块,汗和群众流在一起。工人出身的副主任沈志加,在技术革新中和工人们一起,利用塑料板代替有机玻璃,制成了三台密封操作箱,为国家节约了两千多元。
毛主席教导说:“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革委会遵循毛主席的教导,抓紧对青年工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新工人一进厂,他们第一件事就是赠送毛主席著作,第一次活动就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第一堂课就上阶级教育课。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一批批青年工人茁壮地成长起来。刚毕业的大学生杨连法,分配到晶体管厂后,看到厂里除了一幢普通的两层生产楼房以外,尽是茅草棚子,一肚子不高兴。革委会负责同志就向他介绍了穷办苦干的创业史,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以后,他又看到工人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深受感动。过去他从书本上只知道有电解发氢,如今看到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群众,凭着两只手搞成了液氨发氢炉,从内心里感到:茅草棚里可以学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于是他就把行李从市区较好的宿舍里搬进茅草棚,和工人们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在同工人群众结合中搞了不少新创造。
几年来,南通晶体管厂的革命工人和干部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凭着自己的双手,先后制造了一百八十多台主要设备,而且新产品不断增加,年产量大幅度增长,去年总产值达一千三百万元,比一九六六年提高五十多倍,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工人们回顾已经走过来的这条艰苦创业的道路,自豪而激动地说:“我们要沿着这条光辉道路走到底!” 江苏省南通市革委会报道组


第3版()
专栏:

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北京维尼纶厂自力更生从废气、废热、废水中回收大量产品
本报讯 北京维尼纶厂革委会,全面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想方设法大搞综合利用,为国家创造了不少财富。
这个厂在开始搞综合利用的时候,有的人认为“不合算”,省了原料,废了工,“背着抱着一样重”;有的人认为搞综合利用是“不务正业”。针对这些活思想,革委会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并就“要不要大搞综合利用”的问题展开了一场群众性的大辩论。他们以维尼纶车间为活教材,说明综合利用和增产节约的关系。维尼纶车间组织了一个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综合利用战斗组”,他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改变了整理工段的工艺流程,使硫酸消耗大幅度下降,每吨纤维耗酸量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九。维尼纶车间综合利用的事例,使大家受到深刻的教育,认识到:大搞综合利用,是厉行节约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革新洋设备、大搞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必须狠批洋奴哲学、爬行主义。厂革委会和军宣队放手发动群众,以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伟大教导为锐利武器,联系建厂以来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经过批判,工人们认识到:洋奴哲学是束缚工人手脚,压制和扼杀工人的创造精神,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货色。在革命大批判的推动下,人人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掀起了改革设备、大搞综合利用的高潮。维尼纶车间处理纤维用的油剂和硫酸,过去都按洋设备和洋工艺的规定下料,用料很多,不但给国家造成极大的浪费,还污染了河流。在大搞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大家决心向废水要宝。他们在一无设备,二无资料的情况下,发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兄弟单位的热情支援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改革了工艺和设备,将几种废液经过化合、分解后,每天可回收四吨硫酸,三百公斤甲醛,五吨石灰石。
这个厂的甲醛车间,只有二十几个人。他们发扬穷干巧干的精神,大搞技术革新,使甲醛产量翻了一番。同时,大搞综合利用,把废气用来加热生活用水用气。这时,有的同志觉得:一个小车间能做到这样就不错了,没什么改头了。车间领导发现这种活思想后,带领工人开展革命大批判,提出革命路上不停步的口号,发动群众,人人动脑,个个献计,经过反复研究,奋斗了六天,又试验成功用废水来蒸发甲醇,生产甲醛,每年可为国家节约蒸气两千六百吨。厂革委会及时总结了他们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不断向综合利用的深度、广度进军的经验,在全厂推广,进一步推动了大搞综合利用的群众运动。
修机车间的广大革命群众利用旧材料,自己动手砌筑化铜炉,把几年来一刀刀车下来的各种金属粉末熔化提炼,细心地分离出来,提炼出铜二千五百公斤,铝五百公斤,铅三百公斤,巴氏合金十五公斤,为革命节约一万多元。
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那个单位的群众动员工作做得好,那个单位的综合利用工作就开展得好。甲醛车间领导抓得紧,群众发动得深,技术革新、综合利用工作一直走在前头。他们通过“三结合”小组,在节约方面大搞废气、废热、废水的综合利用,作到了变“三废”为“三宝”,成为全厂综合利用的先进单位。


第3版()
专栏:编后

要搞综合利用
工矿企业大搞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合理地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设备,生产多种产品,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也是落实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的一件大事。
可是,在这项重要工作面前,却有人说:“搞综合利用不合算。”还有人说:“搞综合利用是‘不务正业’。”
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什么叫“合算”?什么叫“正业”?对社会主义企业来说,衡量“合算”还是“不合算”的标准只有一个,这就是看对人民、对整个国家、对无产阶级革命是有利还是无利。大搞综合利用,使工业部门的原料、材料和各种废料,全面利用起来,增加生产,扩大品种,为国家增加积累,这怎么能说不合算呢!既然综合利用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利,对人民有利,对革命有利,这就是正业,对这样的事业不仅应该办,而且要坚决办好,办得有成效。
对待综合利用持什么态度,也是在经济领域中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长期以来推行“利润挂帅”的黑货,反对搞综合利用,妄图阻止广大劳动人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破坏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必须彻底批判这条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综合利用的许多重要指示,走多快好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道路。
北京维尼纶厂大搞综合利用的事实,对那些认为“不合算”、“不务正业”的人是个有力的教育,对那些有条件搞综合利用,而还没有重视这项工作的企业单位,也是个促进。


第3版()
专栏:

“昆明牌”载重汽车成批生产
云南汽车配件厂的革命群众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方针,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自行设计和制造成功了“昆明牌”载重汽车,并且已经成批投入生产。
“昆明牌”汽车能载重四吨半。经过行驶鉴定证明,它完全适应云南多山、坡陡的特点,性能很好。
云南省地处高原,交通运输主要靠汽车。但是长期以来,省内只能生产一些汽车配件,不能制造汽车。去年四月间,云南汽车配件厂的广大革命工人,乘党的“九大”胜利召开的强劲东风,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地提出试制载重汽车的倡议。工人们的革命倡议得到厂革命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经过五十多天的艰苦奋战,第一辆“昆明牌”载重汽车试制成功。接着工人们又进行了小批试制。在这个基础上,他们自己动手,土洋结合,大造各种专用设备,加速武装自己,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实现技术革新项目二百一十四项,自制专用设备十八台,为成批制造汽车创造了有利条件。
云南汽车配件厂在制造汽车的过程中,得到全省数十个工厂和单位的大力支援。许多工厂甘当配角,为制造“昆明牌”载重汽车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3版()
专栏:

用电子技术改造电机系统
太原化肥厂广大工人群众认真贯彻执行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制定的《鞍钢宪法》,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把电子技术——大功率硅元件成功地应用到了电机系统。
过去,这个厂在化工生产方面使用的大型和中型电动机,都有一套庞大的附属设备,其中包括励磁机、电动机、直流发电机和调节器。这种“三机一调”附属设备,耗电多,经常发生故障。现在采用电子技术,用大功率硅元件代替了“三机一调”,收到了多快好省的效果,运行安全稳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电力和维修费用,有力地促进了化肥的增产。


第3版()
专栏:

从废机油中提炼机油
青海省运输公司油库的革命群众,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从废机油中提炼机油,使废物得到利用,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经过有关部门的鉴定,这个油库从废机油中提炼出来的机油已经达到国家新机油的质量标准,出油率达到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成本也很低。从去年十月份以来,这个油库已为国家炼出了机油一百多吨,保证了本系统汽车用油的需要。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