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抓住根本进行再教育
某地生产建设部队二十连的领导,遵照毛主席关于“从旧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或大多数是能够同工农兵结合的,有些人并有所发明、创造,不过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之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的伟大教导,充分发动贫下中农用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抓住根本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是单纯“劳动力”还是革命接班人?
去年,连队让一个原来认为表现较好的知识青年代表全连去执行一项很重要的政治任务,他却装眼睛近视而回来了。这件事,引起了领导班子一场争论。有的主张给他严厉处分;大多数不同意,认为应当在领导身上找原因。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他们对照毛主席的教导,从干部身上查责任,分析了这个青年思想变化的过程。
这个青年是一九六四年来到农场的工人子弟,出身好,根子正。但是,在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农场的有些干部认为他身体好,能干活,一个人能搬二百斤重的大石头,是完成任务的一把好手,就用工分、奖金鼓励他,使他一走上社会就滋长了“阶级斗争不过问,干活挣钱猛用劲”的利己主义思想。
从这个青年思想变化的过程,这个连的领导认识到:领导执行什么路线,就会带出走什么路线的人;领导用什么路线去培养人,就会培养出为什么路线服务的接班人。为了提高领导班子的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坚持用毛泽东思想给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连里专门举办了一期有领导干部、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代表参加的三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班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修正主义黑货,猛肃“刘毒”,查、找对知识青年再教育的薄弱环节,发现过去最大的问题,是单纯把知识青年当做劳动力来使用,而不是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从此,连队领导狠抓知识青年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引导知识青年以“老三篇”里的三个光辉形象为榜样,经常用毛主席教导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为尺子,量自己思想革命化的差距,认真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重在改造世界观
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二十连的领导班子从实践中深深感到:从实现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着眼,培养知识青年树立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是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根本。
一些知识青年片面地认为,向贫下中农学习,仅仅就是贫下中农穿什么,他们也穿什么;贫下中农干什么,他们也学着干什么。有的青年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干活’,做到穿和贫下中农一个样,干活和贫下中农一个样。”
有一个知识青年,平时能吃苦耐劳。一天,他跟一个同志说:“真想不到,刚来两个月就上了机务。不过,这还不够,我有个同学,入伍半年就入党了,今后,我更要好好干,再上一层楼。”说完,就用大棉袄袖子使劲擦车,别人递给他擦车布,他摆摆手说:“艰苦能显出一个人来,我可不吝惜棉袄!”知识青年中的这些言行,使连队领导认识到,必须引导知识青年重在改造世界观,而不能单纯改“貌”。
于是,他们就抓住这件事,启发那个青年思考为什么要“好好干活”?为什么要“争取入党”?
这个青年认真回忆了自己的过去,沉痛地说:“我在封、资、修那套教育路线的毒害下,一心想做人上人。开始走的是‘练武做官’路,此路不通,就走‘读书做官’路,此路又不通,最后走‘下乡做官’路。我认为入党是做‘官’的基础,所以拚命争取入党。我以前的所谓‘好好干活’,是出于个人主义的目的。今后我一定要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狠斗‘私’字不放松,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的无产阶级世界观。”
以后,他遇事都注意自觉地克服个人主义的思想,在改造世界观上狠下功夫。领导先后几次调动他的工作,他都能够愉快地服从,而且积极努力把工作做好。现在,这个青年已被全连评为出席团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的代表。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小马越走心越亮
一次,知识青年马海根和阎协崇大爷到县城开会。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了七级大风,黄沙四起,刮得睁不开眼。小马戴着手套,捂上口罩,头上还有一顶大皮帽,浑身上下弄得严严实实,还觉得冻得够呛,真想拦住过往的卡车,一下子坐到家里。阎协崇大爷呢?他一没戴手套,二没捂口罩,头上还是光光的,连块毛巾也没蒙,可他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好象一点也不冷似的。
阎协崇大爷早就看透了小马的心事。走了一段路,他见小马有点赶不上,就拍了拍小马的肩膀说:“小马呀,风大天冷能锻炼咱的革命意志。象你这样,有点小风就弄得这么严实,在大风大浪前又怎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呢?”阎协崇大爷意味深长地继续说:“小马呀,我们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能是‘在屋里能说会道,一出门办事全部忘掉’呀!我们要学一条用一条,落实一条,这才是对毛主席忠诚呀!”
一席话,使小马脸上火辣辣的,心里热呼呼的。他从贫下中农对毛主席著作学用一致的精神中,看出了自己的差距。他脱下手套,取下口罩,跟着阎大爷大步流星地赶路。一路上,小马想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教导,看着眼前这位贫下中农的高大形象,他觉得越走劲越足,越走心越亮,越走道路越宽广。
河南兰考县革委会、
人武部通讯组(附图片)
河南省兰考县小宋公社唐砦大队被人们誉为“革命先锋”的老贫农阎协崇,在指导安家落户的上海知识青年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本报通讯员摄


第4版()
专栏:

既严格要求又善于引导
吉林市金珠公社农林大队党支部,在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中,始终是“严”字当头。他们认识到: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这是毛主席交给贫下中农的光荣任务,不严格要求,就是对革命不负责任,就对不起毛主席。
知识青年赵凤保平时好“挑刺”,常常和别人吵架。有的干部开始没有对他作一分为二的分析,没有对他的“挑刺”作具体分析,只强调他不老实,非“硬管”不可。于是,每当小赵同别人吵架时,有的干部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他批评一通。以后,赵凤保确实“老实”了,可是从前那种敢说、敢干、敢于向不良现象作斗争的闯劲也没有了。
究竟如何去严格要求?带着这个问题,大队党支部组织干部和群众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条件和注意工作方法等有关教导,认识到: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光严格要求还不行,还必须善于积极引导。要用毛泽东思想去引导,符合毛泽东思想的言行就肯定、支持,不符合的就说服教育,讲明利害,使他们自觉地改正。不能只抓住一些小的缺点,就要去硬管,使知识青年变成谨小慎微的君子。
认识提高后,党支部副书记吴振海多次找赵凤保谈心,和他共同学习“老三篇”,帮助他认识到既要敢于向不良现象作斗争,又要注意方法。吵嘴打架是缺点,要改正;敢于向不良现象作斗争是优点,要发扬。以后,赵凤保在工作中注意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进步很快。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知识青年的好老师
——记女共产党员、老贫农罗金娣教育知识青年的事迹
去年春天,广西梧州市二百多名知识青年,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来到贺县信都公社安家落户。其中蒋敏霞、陈妹妹、郑永平三个女青年,被安排到老贫农、共产党员罗金娣的家里住。罗金娣激动得几个晚上睡不好觉。她想,毛主席把知识青年交给我们这些在旧社会苦大仇深,对帝、修、反有刻骨仇恨的贫下中农来培养,让他们接好革命的班,这是和阶级敌人争夺接班人的大事情。我们贫下中农,一定要让毛主席放心,把青年教育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不变颜色!
罗金娣针对这些知识青年生在红旗下,长在甜水里,没受过剥削和压迫的情况,决定首先对她们进行忆苦思甜的教育。她特意做了一桌“忆苦餐”和这几个青年人吃。她一边吃,一边讲述自己悲惨的经历:十二岁被卖去当童养媳,但婆家生活也很苦,全家七口人从广东讨饭来到广西,丈夫、公公和小叔被饿死,三个儿子被迫卖掉,自己忍辱到地主家当奶妈。接着,她又把旧社会穿的破烂衣服拿出来搞了个“小展览”。在一桩桩阶级仇,一件件血泪史的面前,三个知识青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怒火满腔地摆开革命大批判的战场,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读书做官论”、“下乡镀金论”,决心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风吹浪打不回头。
罗金娣认为,要教育培养好知识青年,首先要教她们读毛主席的书,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可是,她自己没有文化,怎么办呢?她就天天拿一本《毛主席语录》给几个知识青年,叫她们结合当前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实际,给她选读有关方面的语录,学一条用一条。在学用中,她虽然已是近六十岁的老人了,还是处处以身作则,带头做出样子来,影响教育她们。一次,她们同到信都中学去积肥。到了大粪坑边,几个青年人看到粪坑很深,里面碎石、竹片和粪渣混在一起,要下去把杂物清除干净才好掏粪,便踌躇起来了。罗金娣看到这种情景,一边卷起裤腿,一边朗读毛主席关于“艰苦的工作就象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的教导,首先下到粪坑去。这时,陈妹妹说了声“下去”,大家也跟着下去清理竹片和碎石。但是,清理杂物的进度赶不上掏大粪的快,陈妹妹就干脆挽起衫袖用手去拣粪便里的石头和竹片。罗金娣看见她这股不怕脏、不怕苦的劲头,便鼓励她说:“不但要在行动上这样做,还要在思想上清除那些资产阶级的臭东西。”
有一次,陈妹妹发高烧,罗金娣送她到医院,三天三夜守在病床边,送水服药,给病人抹汗换衣。这几个青年很受感动,说:“阿婆,你真好!”罗金娣说:“是毛主席教导的。共产党员要‘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青年们都激动地说:“阿婆,我们一定要好好向你学习。”有一天,蒋敏霞和社员在山上刈草,有个女社员突然病倒了。蒋敏霞丢下自己的活,用木车把病人送到医院去,忙到晚上十点钟后才回家吃饭。饭后,又马上跑去护理病人,连续三天三夜,直到病人能起来走路,她才离开医院。
罗金娣经常想:毛主席把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重担交给了贫下中农,我就要担起这个担子,不管是自己生产队的还是别队的知识青年,我都有责任教好他们。
去年九月,罗金娣从县里开会回来,听说新洪生产队一个姓黄的知识青年和另外几个知识青年吵架,闹不团结。罗金娣就连夜跑去看他。经过罗金娣耐心细致的启发、教育,这个知识青年才暴露了活思想。原来是因为他回梧州去了一段时间,别的青年说他落后,要把他分出去,他想不通。罗金娣当时就对他指出,不应当闹不团结,有了问题应当用毛泽东思想去解决。第二天又征得大队革委会的同意,把这个知识青年带回她的家去,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带他一起劳动。这个青年在罗金娣的耐心帮助下,认识了错误,自动提出回原生产队斗私批修,罗金娣就送他回原生产队去。又对那几个青年进行了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有缺点错误的同志。这个青年回去后,积极参加劳动,搞好了团结,思想也安定下来了。以后,罗金娣经常在休息时间去探望知识青年,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罗金娣还受群众的委托,担任了给知识青年上阶级教育课的义务教员,经常到信都、仁义、甫门等邻近的公社、大队去给知识青年上阶级教育课。大家都称赞她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好老师!
广西梧州专区革委会、军分区报道组


第4版()
专栏:

贫下中农人人关心知识青年
一九六八年十月,三十名知识青年刚到辽宁省锦西县白马石公社牛家店大队落户的时候,大队干部、生产队干部和再教育小组,对知识青年工作都非常重视。但是,由于没有把毛主席关于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最新指示真正在广大贫下中农中落实,再教育工作常常出现漏洞。
在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帮助下,大队革委会分别在各生产队举办了以“如何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为题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提高了贫下中农落实毛主席关于对知识青年再教育指示的自觉性。他们说:“毛主席叫咱们教育知识青年,这是让咱掌大权。咱不挂在心上,就是没有听毛主席的话。”有的贫下中农还提出,在每月的讲评会上,要评议每个人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情况。
贫下中农行动起来了,再教育工作很快有了新的起色。
一、贫下中农人人关心对知识青年再教育,阶级教育就能够经常化。以前,只是在节日、假日或其它时机,由大队或生产队带领青年搞回忆对比教育,阶级教育也不经常。人人关心再教育以后,随时随地都可以针对青年们的活思想,进行阶级教育。
第四生产队有个知识青年,探家回来和老饲养员张会春聊天的时候说:“这次到农村老家去了,那个地方比咱这里强多了。”老饲养员从这个青年的情绪里发现了他的活思想,就给这个青年忆自己和其他老贫农过去的苦,畅谈了现在的甜,颂扬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讲这里贫下中农为毛主席争光,决心夺得农业好收成的雄心壮志。最后,语重心长地开导这个青年说:“毛主席教导我们:‘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可不能图安逸,害怕艰苦锻炼啊!”这一席话,把这个青年的思想从个人的小天地里解放出来。他在日记本上写道:“思想怕苦,不苦也嫌苦;思想不怕苦,有苦不觉苦,敢将苦变甜。我不能为追求个人的甜,忘了贫下中农过去的苦,忘了革命。”
二、贫下中农人人关心对知识青年再教育,活思想摸得准,解决及时。一天,一个当伙食管理员的青年,到贫农王树之家串门。王树之发现他对节约用粮的意义认识不够,就开导他说:
“毛主席教导咱们要‘备战、备荒、为人民’,咱们不能铺张浪费,要为革命节约一柴一米。一顿省出一把米,一年就节约很多;一天少烧一根柴,天长日久堆成山。”这个青年思想通了,注意节俭过日子了。
贫下中农注意把知识青年的一些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地头、炕头、上工、下工路上,都成了再教育的课堂。苗头抓得住,工作做得细,问题不成堆。
三、贫下中农都关心对知识青年再教育,再教育工作就能够不断“更上一层楼”。有的贫下中农看到有些知识青年,一有工夫,就在一起闲扯,心想:农村斗、批、改的大事多得很,这些青年为什么不谈?贫下中农把这个问题提给了大队革委会。通过讨论,大队革委会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把知识青年真正放到阶级斗争的第一线,没有充分调动青年们的积极性。他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伟大教导,根据每个知识青年的特点,除了劳动以外,都分配给他们以不同的工作,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锦革武 锦向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