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坚持政治挂帅不转向
  北京第二棉纺织厂高举《鞍钢宪法》旗帜不断取得革命生产新胜利
本报讯 北京第二棉纺织厂广大革命工人和革命干部,高举《鞍钢宪法》的光辉旗帜,“坚持政治挂帅”不转向,始终以无产阶级政治统帅生产,促进了生产的不断发展。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北京第二棉纺织厂在旧北京市委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控制下,推行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一套“物质刺激”、“业务挂帅”、“专家治厂”、“生产第一”等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厂内走资派为了贯彻这一条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还曾经提出了要在全国纺织工业企业中,争取“产品质量第一、生产效率第一、劳动生产率第一、降低成本第一、节约用电第一、设备维修好第一、操作法先进第一、技术革新成果第一。”但是,由于他们不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不相信群众,靠的是资产阶级的“物质刺激”,相信的是“专家治厂”,工人群众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结果一个第一也没有实现。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革命工人、革命干部掌握了工厂的大权,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全厂革命群众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高举《鞍钢宪法》的光辉旗帜,“坚持政治挂帅”,用革命统帅生产,不断取得了新的胜利。
去年七月,细纱车间有一度因为天气热,出勤率比较低,生产受到了影响。部分车间干部就整天忙于人员调度,没有收到什么效果。车间党支部带着这个问题,重温了毛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教导,提出一定要“坚持政治挂帅”,狠抓人的思想革命化。这个车间的工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徐良英同志得了乳腺癌,动手术后手臂伸展不开。她为了早一天回到生产岗位,在医院里每天两手扶着墙,忍着剧痛,练习伸展胳膊;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锻炼,终于战胜了可能造成的残疾,重新返回生产岗位。车间党支部了解了她的事迹,在全车间表扬了她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车间出勤率大大提高,生产逐步上升。
有一段时间,产品疵点增加了,负责质量把关的整理车间的个别同志,急着要修订制度。车间党支部认为首先应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于是组织有关工人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并访问用户,征求意见。回厂后,他们又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一切产品,不但求数量多,而且求质量好……”的教导,找自己思想上的差距。过去棉布质量标准中规定,一匹布不超过多少疵点就算一等品,因此有些棉布达到一等品以后,有些疵点稍加整理就可以消灭的,有人也不去管它了。大家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还没有牢固地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经过学习,大家以“完全”“彻底”为尺子,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尽可能地把可以消灭的疵点全部消灭以后再出厂,从而使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当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时候,有的同志产生了“差不多”的思想。这种思想一露头,厂革委会就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的教导,使大家认识到,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是永远没有止境的,革命形势越发展,越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他们还组织大家学习北京六厂二校的先进经验,并到针织总厂去参观学习。通过学先进,找差距,大家感到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不是“差不多”了,而是还“差得多”。大家深挖了这种“差不多”思想的根源,认为主要是“满”字和“松”字抬了头。有了“满”字和“松”字,就不能进一步肃清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余毒,革命和生产就会受到损失。就这样,大家经常结合阶级斗争新动向,查思想,查行动,找出薄弱环节,克服“满”字和“松”字,坚持把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成丰满的经济之果。毛泽东思想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这个厂是一九五五年投入生产的,到文化大革命以前,走资派靠“专家治厂”,十一年当中布机平均速度只增加了七转。文化大革命以来,高举《鞍钢宪法》的光辉旗帜,不到三年的时间,布机平均速度就提高了三十三转。而这个速度按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估计,则要五十年左右才能达到。由于全厂性的技术革新运动的蓬勃开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现在,与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比较,这个厂的产值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七,棉纱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一,棉布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工人豪迈地说:“人听毛主席的话,机器就听人的话,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第2版()
专栏:

  贯彻执行毛主席亲自制定的《鞍钢宪法》
  株洲车辆工厂坚持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
充分调动了广大工人群众、革命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斗批改运动不断深入发展,工厂办得越来越生气勃勃
新华社长沙二十五日电湖南株洲车辆工厂革委会认真贯彻落实毛主席亲自制定的《鞍钢宪法》,坚持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工人群众、革命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工厂办得越来越生气勃勃。
这个厂的革委会成立后,便带领全厂工人群众认真学习和坚决落实《鞍钢宪法》。他们坚持以革命大批判开路,建立和健全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吸收大批优秀工人参加了企业管理,并且组织起大批以工人为主体的、有革命领导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小组,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积极慎重地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从而大大加快了企业革命化的进程,使工厂斗、批、改运动不断深入发展。
过去,这个厂的脱产干部占全厂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他们由于很少参加劳动,常常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指挥工作靠表报,结果同群众关系疏远了。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以后,干部经常生活在基层,劳动在班组,遇事同群众商量,碰难题和群众共同解决,干部同群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工人们说,干部和我们汗流在一起,心连在一起,当“官”不象官,我们的社会主义企业就是要这样的人来掌权。
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以后,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群众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革命积极性。大批优秀工人参加了工厂管理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发挥了很大的创造性。
工人、革命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实行“三结合”,更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全厂革命和生产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新景象。现在,全厂已实现较大的技术革新一百多项,搞成了几条加工自动线和流水线,有些还达到先进水平。车辆车间成立
“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后,只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搞成了一条下料自动线,代替了过去的手工下料,提高工效四倍多,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原料。


第2版()
专栏:

  按照《鞍钢宪法》办事无往而不胜
  本溪钢铁公司第二焦化厂革委会主任、军队代表 边孝仁
毛主席亲自制定的《鞍钢宪法》,是我们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大法。
我们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后的斗争实践,雄辩地证明,什么事情只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按照《鞍钢宪法》办事,就无往而不胜;否则,就要受挫折,就要遭到失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厂焦油车间只能生产萘并。但是要使它成为化学工业的原料,还得运往外地加工,每年光往返运费就得上万元。广大革命群众看到眼里,痛在心上,提出自己动手,把萘并在厂里直接生产成工业萘。可是由于厂里的走资派极力推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根本不把群众放在眼里,不相信群众的力量,把工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打入“冷宫”。后来,在群众的压力下,才不得不抽出几个技术人员,冷冷清清地蹲在屋子里搞设计,花费了半年时间,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
今年年初,革命群众为了贯彻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和元旦社论精神,又提出了这项合理化建议,立即得到了厂革委会的支持。厂革委会把任务交给大家,并且按照《鞍钢宪法》组成了“三结合”设计队伍,以《鞍钢宪法》为指针进行设计,从而调动了广大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在设计中出现了困难,大家就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洋奴哲学”、“专家治厂”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材料上遇到困难,就发动群众清理仓库,挖掘潜力;人力不够,就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由于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鞍钢宪法》办事,处处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大搞群众运动,工业萘工程仅用了五十天时间就胜利竣工了。
革命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亲自制定的《鞍钢宪法》。在光辉的七十年代里,我们决心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指示,更高地举起《鞍钢宪法》的光辉旗帜,为夺取工业生产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2版()
专栏:

由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三结合小组,活跃在鞍钢各工厂、矿山生产第一线。他们在《鞍钢宪法》的指引下,树雄心,立壮志,坚决走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这是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在炼铁厂高炉前研究增产节约的措施。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自力更生发展电子工业
  ——记天津市小站工农半导体器件厂艰苦创业的事迹
天津市小站工农半导体器件厂,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建立起来的。这个厂的工人群众,高举《鞍钢宪法》的光辉旗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兄弟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仅用八个多月的时间,就把工厂建立起来,试制并成批生产出具有先进水平的电子工业基础元件——高级晶体管,打破了电子工业的神秘化,彻底粉碎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鼓吹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谬论。
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这个厂建厂时,只有七十一名工人和干部。他们都是从编笊篱、织窗纱和罗底的小站五金线织厂抽调来的,大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一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还有一部分基本上是文盲。那时他们还不知道晶体管是干什么用的。当时的家当,只有少量资金和一辆三轮汽车。
在一无厂房、二无设备、三无技术人员的情况下,能攀登电子工业高峰吗?一小撮阶级敌人到处散布:“织罗底、编笊篱的要生产晶体管,那是苇筒吹肥皂泡——成不了。”工人们听了,肺都要气炸了,说:“我们是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没有技术我们学,没有设备自己造,我们一定要搞出晶体管,以实际行动狠狠打击阶级敌人,为工人阶级争气,为毛主席争光!”工人们满怀信心,以冲天的革命干劲,投入了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火热的建厂战斗。
一九六七年三月,这个厂在小站地区最早实现了革命大联合和革命三结合,厂革委会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狠抓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教育,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全厂工人在厂革委会带领下,顶住了反革命经济主义妖风和无政府主义反动思潮,始终坚守战斗岗位,坚持抓革命、促生产。
他们粉碎了阶级敌人的阻挠和破坏,又面临着发展电子工业的一场两条路线斗争的考验。
一些资产阶级技术“权威”,把电子工业吹得神乎其神,高不可攀。
工厂里也有少数人认为,自己条件差,短时间内不能生产高级产品,只能生产低级产品。厂革委会针对少数人存在的活思想,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的教导,并在全厂开展了革命大批判,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鼓吹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专家治厂”、“技术第一”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谬论。通过学习和批判,大家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增强了攀登电子工业高峰的信心。工人们豪迈地说:我们在阶级斗争中敢于向阶级敌人斗争,在科学技术领域也要敢于同困难斗争。绝不能被“专家”、“权威”和困难吓倒。我们要迎着困难上,顶着风浪行。我们一定要飞跃前进。
为了掌握制造晶体管的技术,他们抽出一部分工人,分别到天津和外地兄弟厂去学习。这些同志把这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为革命刻苦地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不但掌握了生产操作技术,而且掌握了机器、仪表的原理和性能。他们在用兄弟厂的次料独立进行生产实习时,产品合格率达到了那个厂的最高纪录。
三年多来,这个厂的工人增加到一百九十多人。他们身在工厂,胸怀祖国,放眼全球。他们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革命性、科学性和组织纪律性,对待每个生产环节认真负责;对待每项技术操作,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建厂时的几十名工人,现在都能熟练地掌握工艺操作技术,百分之三十的工人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生产原理,能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能维修、安装和制造仪器设备。
永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小站工农半导体器件厂的工人从建厂开始,就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为了使工厂尽快地投入生产,他们和承担建筑任务的当地贫下中农一起,在北风呼啸的十冬腊月里,战冰冻,抗严寒,掘土垫地,搬砖运瓦。厂里没有工具,工人们就从自己家里拿来了铁锨、铁镐。工人们打破洋框框、洋教条,用平房代替了楼房,用水泥地面代替了水磨石地面。为了使地面光滑、洁净,保证产品质量,工人们用小石头一点一点地把地面磨平、磨光。
烧结炉是搞晶体管的关键设备,买一台要一万多元。工人马文杰、姜福林等从兄弟厂学习了烧结炉的结构,自己动手用土办法搞。两次试验都失败了,但他们不灰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找到了原因,突破了难关,制造成功了。这台烧结炉只用了一千八百元,使用效果良好。
烧结炉的制造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信心,全厂掀起了一场自己动手制造设备仪器的“人民战争”。谁在那道工序生产,就负责那道工序的设备仪器的制造和安装。工人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教导,坚持勤俭办企业。他们从一个工厂的垃圾堆里拣来旧云母片,缠上炉丝,制成了电烙铁。厂里没有机床,工人们硬是用手锤、錾子、钢锉造出了齿轮,制成了下料机。在制造设备仪器时,他们不求外表好看,从生产实际出发,尽量做到经济、实用、操作方便。
这个厂由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大搞群众运动,自己动手解决了设备困难,仅用八个多月的时间,就把工厂建成,试制并成批生产出具有先进水平的电子工业基础元件——高级晶体管,打破了电子工业的神秘化。
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这个厂今年决定增设一条生产线,并要试制生产更高一级的产品。这样,原有的厂房和设备就不够用了。怎么办?有的人想盖一幢两层的楼房;有的人觉得现在既要生产又要搞设备,有困难,想向上伸手;还有人觉得已经生产出高级晶体管了,贡献不小,上级应该照顾,多给些设备。
党支部和革委会发现这些活思想以后,认识到,现在条件好了,还能不能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对全厂干部和群众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于是,他们立即组织全厂干部和群众学习了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回顾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厂史,找出了思想上的差距。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决心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盖楼房盖平房。为了少盖房,节约国家资金,党支部和革委会还决定搬到草坯房里去办公,把全厂仅有的两间办公室腾出来作厂房。
现在,这个厂的广大工人,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自力更生增加设备,决心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