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坚决贯彻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
  河南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大力发展地方小型工业
目前,小钢铁厂、小煤矿、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机械厂等“五小”工业,遍及全省各地,有力地支援了农业,支援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本报讯 河南省各地坚决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伟大战略方针。他们充分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办起了一批小钢铁厂、小煤矿、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机械厂。这批小型工业的兴起,有力地支援了农业,支援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省在八个专区和三个市建起了二千多个小型厂矿。新建的二十个小型钢铁厂,已有十个建成投产,使全省生铁产量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一倍,钢的产量增加百分之五十。省、专、县新建和扩建的四十五对小型矿井,有十五对已经投产,全省煤炭产量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五。这些矿井全部建成后,煤炭的生产能力将增加一倍多。此外,许多公社、生产大队还自办了小煤窑近三百处。新建的五十八个小化肥厂,已建成投产的有十六个,这些小化肥厂全部建成后,全省平均两个县就有一个化肥厂。为了满足工农业发展的需要,还新建了五十六个小水泥厂,已有四十二个建成投产,全省水泥产量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二倍。全省每个县都建成了农业机械修造厂,有许多县还建立了县、公社、大队三级农业机械修配制造网。除此以外,全省还建成了大批为人民生活和为工业服务的小型厂矿。把地方工业纳入为农业服务的轨道
河南省“五小”工业,是在两条路线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九五八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制订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广大革命干部和革命群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掀起了群众性大办地方工业的热潮,建成了一批钢铁、煤炭、水泥、机械等小型厂矿。这些厂矿为支援农业、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河南的代理人,疯狂地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在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遭到暂时困难的时期,刮起了一股大砍地方工业的妖风,许多地方工业被迫关闭。留下来的工厂,有些也在“利润挂帅”的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影响下,一度转移了为农业服务的方向。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深入人心。全省广大革命干部和革命群众,在各级革委会的领导下,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联系本省工业战线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通过革命大批判,大大提高了广大革命群众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农业要翻身,离不开工业的支援,地方工业发展的方向就是要为农业服务。他们决心把地方工业的发展,纳入到为农业服务的轨道上来。各级革委会指导思想明确后,在制定地方工业发展规划、安排生产和建设项目、分配资金和原材料时,首先考虑农业的需要,优先安排为农业服务的工厂。
坚持自力更生 大搞群众运动
河南省各级革委会,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方针。他们在发展小型工业时,从资金、设备到原料、技术,都是立足于本地,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解决困难。许多小厂都是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技术的情况下,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先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然后再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还有很多工厂,是自筹资金,自建窑洞和草房,利用废旧设备,很快办起来的。
沁阳县炼铁厂,是由一个十几人的小铁工厂发展起来的。开始建炼铁炉时,他们没有资料,不懂技术,就怀揣红宝书,背上干粮到山西省一个小炼铁厂去学习。这几个人都看不懂图纸,他们完全凭自己脑子一点一滴地把建设和生产的经验记下来。他们在制造小高炉的钢壳时,没有卷板机,就挖个半圆形的土坑,把钢板放在上边用石?轧,用榔头打。建一个烟囱,按照洋办法得花一万多元,但是工人们土法上马,把二十多个油筒焊接起来当烟囱,总共才花了三百多元。这个厂的工人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艰苦创业,很快就建起了两座小高炉,年产生铁能力达七千吨。
很多小厂在建设过程中,遵照毛主席关于“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伟大教导,千方百计为国家节省资金。兰考县化肥厂在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投资和建筑用地,没有修建一间非生产性房屋。他们这样艰苦创业的结果,建设投资比原计划节约了五十多万元,少占用土地二十多亩。
毛主席教导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河南省各级革委会在建设地方工业中,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充分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多厂在建厂过程中,社员群众自带工具、自备干粮,主动到工地参加建设。这是克服重重困难,使地方小型工业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五小”工业需要一定数量的设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河南省全都不能自己制造。省革委会成立后,决心走群众路线,自力更生予以解决。一套小化肥厂的设备,有一百四十多种、三千多台件,而且有些设备要耐高温、高压、防腐蚀。过去,资产阶级技术“权威”一直宣扬,象这样的设备,地方小厂是不能制造的。省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教导,组织了四十三个厂、社,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使设备制造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在这项工作中,他们充分发挥了公社工业和街道手工业社的作用。有些修理自来水管的、做小五金的、织麻袋的、修钟表的小厂、小社,都积极承担了仪表、阀门等部件的制造任务。由于大搞群众运动,一九六八年一年时间,就试制和生产了小化肥厂的全套合格设备。接着,他们又用同样的办法,分别组织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厂、社协作,生产了年产十五万吨煤炭的小矿井设备,年产五万吨至十万吨生铁的小炼铁厂全套设备,年产一万多吨水泥的小水泥厂成套设备。目前,全省建设“五小”工业的成套设备,基本上可以立足本省、独立自主地解决。
“五小”工程的建筑和安装,也是采取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在建厂过程中,很多单位组织了现场审查设计。每项工程的设计,都以老工人为主体,同革命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组成三结合小组,反复审查图纸,讨论确定建设方案,大大提高了设计和建设质量。驻马店地区化肥厂在安装之前,把图纸发到各工段,让工人酝酿讨论,充分发挥工人的聪明才智。经过几次反复讨论,共改进设计一百多处,为降低小化肥厂的建设投资和提高生产能力创造了条件。每一个小化肥厂建成投入生产后,都召集设计、建筑、安装、生产单位的革命工人、革命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开会,总结成绩,找出缺点,挖掘潜力,提出进一步改进设计的合理化建议,以便建设下一个工厂时吸取经验教训。这样,总结一次,提高一次,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就使小化肥厂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由原来年产三千吨提高到四千多吨,建设投资由三百五十多万元降低到二百五十万元。
全面规划 加强领导
河南省革委会在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市、县各级办工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是当地有原料、有销路,能够就地取材,就地销售,又有力量兴建的工业,他们就让各地去办,省有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同时,他们还帮助各地树立全局观点,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这样就大大调动了地、县等各级革委会的积极性。新乡地区革委会在全面规划小型地方工业时,首先对全区工农业需要和矿藏资源进行了调查,他们针对当地原有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自给能力较低的状况,决定首先充实原材料、燃料工业和农业生产迫切需要的工厂。过去全区没有钢铁厂,生产农业机具用的钢铁全部靠国家调拨。为了解决当地用铁问题,一九六八年以来,他们先后建起五个小钢铁厂,去年一年就生产了一万吨生铁。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这个地区建设了八座小化肥厂,其中三座已投入生产。钢铁、化肥工业发展起来后,需要大量的煤炭作原料和燃料,同时人民生活用煤需要量也不断增加。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又新建和扩建了八对小型矿井和二十多个社、队办的小煤窑,去年一年就生产了煤炭九十多万吨。为了满足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这个地区还先后建成十四个小型水泥厂。另外,这个专区还组织各县机械厂,开展社会主义协作,制造机床、刨床、钻床、锻锤、电焊机等急需设备,有计划地武装了不少公社的农机修配厂,使社办工业进一步提高了为农业服务的能力。
河南省“五小”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支援农业、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县的机械厂已开始用本地生产的钢铁,制造出一批农业机械和排灌机械。全省小煤矿生产的煤炭,基本上满足了本省小钢铁厂、小化肥厂生产的需要;有一些专、县,由于煤炭生产成倍增长,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还支援了外地。各地小水泥厂大量兴建的结果,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小型建筑、小型工程维修等所需要的水泥,基本上达到了自给。随着专、县农业机械修配制造厂的兴建,全省农业机械和半机械化农具的保有量已大大提高。两年来,全省机井配套达九万多眼,等于一九六七年前配套机井总数的一倍半。新建农村用电线路三万多公里,等于一九六七年前所架设线路的总和。与此同时,还生产了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五万七千多台。许多县由于建起了县、公社、大队三级农业机械修配制造网,农业机具基本上做到了小修不出队,中修不出社,大修不出县,为夺取农业新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附图片)
河南省巩县回郭镇公社农业机械厂的广大革命工人,为了适应农业用电需要,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土法上马,试制成功了各种型号的变压器。这是工人正在检验出厂的变压器。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贫下中农欢迎的“万宝全”工厂
  ——记山西省沁县农业机械厂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的事迹
山西省沁县农业机械厂自从建厂以来,围绕着要不要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这个根本问题,展开了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斗争的结果,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取得了胜利,毛主席的“自力更生”的伟大方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十多年来,这个厂为农业生产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正确方向
一九五八年,包括蛋品加工、榨油、发电、印刷、农具修配五个车间的沁县地方国营联合加工厂,在毛主席的“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导下,坚持面向农村,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的正确方向,给农业生产解决了许多问题,被群众称为“万宝全”。
沁县农业机械厂,就是从沁县地方国营联合加工厂分出来的。初建厂时,只有四个工人,一部皮带车床,两间破厂房。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到一九六○年,工人增加到三百一十人,有机床三十六部,新盖起四座工房,担负着支援全县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
但是,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有些人背起了“包袱”,认为工厂扩大了,人员增多了,设备齐全了,再干那些零零星星、修修配配的活,太不象话,又没有油水。他们不愿意再按农村的需要组织生产,而是伸手向省、专区要钱,要机器,要任务,要原料。广大革命工人坚决反对眼睛向上,贪大求洋的做法。他们说:“万宝全”的光荣传统不能丢,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是毛主席指引的道路,我们走定了。工人们根据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除大量生产小农具和机械配件以外,着重生产了小钢磨,解决了全县三分之一群众的面粉加工问题;还自造和修理小平车八百多辆,使农村节省了大批劳动力。
一九六二年,晋东南地区的一小撮走资派竭力推行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以不赚钱为借口,下令关闭沁县农业机械厂。旧县委的一些人积极执行这个黑指示,调走了机械厂的设备,压缩了工人,停止供应原料。在这关键时刻,革命工人们针锋相对,坚定地说:管你关门不关门,下马不下马,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指引的道路,我们一定要走这条路。调走设备,不给原料,难不住我们工人阶级。只要我们有一双手在,就要为农业生产出一把力。工人们斗争的结果,工厂没有关门。他们把留下来的四十五人分成两支队伍,一支叫生产突击队,留在厂里,从废料堆里寻找原料,生产农村最需要的山地犁、小钢磨、钢钎、犁铧和农业机具配件;另一支叫流动服务队,背着行李,带着工具、产品,到农村去就地修理和供应农具。这个流动服务队不怕苦,不怕累,风里来,雨里去,在一年多时间里,跑遍全县二十一个公社、三百零一个大队和八百多个自然村,修理各种机具一万九千三百多件,帮助安装水磨三十七座,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厂的广大工人批判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更加坚定了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决心,革命和生产日益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现在,全厂有工人二百二十一人,大小机床五十四部,从过去只能生产山地犁、小钢磨等五十多种产品,发展到能生产碾米机、收割机、粉碎机、面粉机、动力水车、加重平车、水轮泵、链条泵以及机械配件等一千八百多种产品,小农具和机具配件常年生产,样样俱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不断降低。他们在支援农业的道路上,又迈开了新的步伐。
自己武装自己,更好地支援农业
在毛主席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伟大方针指导下,农村有了相当数量的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等各种机具,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修配工作需要紧紧跟上去。要搞好这些农业机器的修配,工厂里需要增添技术力量和机床设备。当时,厂里有的人主张写个报告,请上级调来几个技术人员;有的人主张派采购员出去买几部车床。但是,多数工人说:我们不当伸手派,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自己武装自己。
全厂工人统一了思想,遵照毛主席关于“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伟大教导,本着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从土到洋,土洋结合的精神,首先让破旧机床复活,第二步是加工改制,第三步是自己制造。通过这三种办法,解决了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而且锻炼了技术人员和工人。
在武装自己的基础上,这个厂的工人根据农村需要,生产了大量配件,并且组织流动服务队,到农村去修理农业机器。去年夏季,迎春公社的“东方红”拖拉机在耕地时,后轴弄弯了,要在过去就得送到大城市找工厂修理。沁县农业机械厂的工人知道了,就把后轴带回本厂,只用一个小时就修好了。册村公社南窑上大队的一台柴油机上的活塞磨损报废了,沁县农业机械厂就想办法为他们配制了一个新活塞,只花八元钱,解决了大问题。在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三年多来,这个厂共生产各种机械配件三万二千多件,为农村修理了拖拉机、柴油机、粉碎机、切草机等各种机械二百五十多台。
积极帮助社队发展工业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对地方工业提出了更多、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少数工厂,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沁县农业机械厂的广大工人和干部看到了这种形势,就积极地、有计划地为社、队培养技术力量,帮助社、队发展自己的工业。他们认为,这是贯彻落实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思想,落实毛主席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需要。几年来,他们帮助九个公社和七十五个生产大队建立起自己的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工厂和修配小组。并且为社队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帮助社、队发展工业,不仅为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加强工农联盟作出了贡献;而且大大方便了农民,贫下中农不用出村出社就可以买到农具,生产队修理农业机具也省事多了。沁县革命委员会沁县人民武装部调查组(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