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狠抓革命大批判 破除“贪大求洋”思想
  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在扩建工程中,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在短期内发挥投资效力
本报讯 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革委会,在扩建工程中,牢记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教导,以革命大批判开路,大破“贪大求洋”、少慢差费的思想,大立艰苦奋斗、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力争扩建工程在短期内发挥国家投资的效力。
这个工厂是一九五八年兴建的。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毒害下,在旧北京市委内一小撮走资派的控制下,一开始就搞了个“贪大求洋”、“自成体系”的建设方案。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全厂革命群众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建厂路线,进行了多次的革命大批判。有些人就错误地认为,该批的都批了,“贪大求洋”的修正主义路线再没市场了。
可是,这次扩建工程一开始,又有人把过去已经批判了的那套设计方案搬出来,说什么:“厂房盖宽点,设备多要点,钱多花点,这是生产需要。”还有人说:“办公楼过去没盖上,这回可盼来机会啦!”有人主张把建厂初期已经征购,后来交给公社耕种的土地,趁机多收回一些来。厂革委会认识到,这些思想反映出在办企业的问题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是尖锐、复杂的,是长期存在的。要使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深深地扎根于广大干部和工人群众之中,必须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经常批,反复批,批深批透,使它毫无市场。于是,厂革委会除在全厂广大革命工人中进行广泛深入的两条路线斗争教育外,又组织参加基建的同志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认真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工厂”的伟大教导。在学习班上,结合本厂扩建任务的实际情况,再一次大张旗鼓地批判了刘少奇推行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等修正主义黑货。大家认识到:“贪大求洋”,是违背毛主席关于“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教导的,是违背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的。革命的大批判,提高了基建人员的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他们说:“我们如果只管建厂,不管执行什么路线,必然会迷失方向。建厂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革命大批判,提高两条路线斗争觉悟的过程。”
在基建人员提高两条路线斗争觉悟的基础上,厂革委会根据土洋结合,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作出决定:一、革委会以及所属办事机构,一律不盖办公楼。二、不多占耕地。三、在非标准设备上,本着自力更生的原则,发动群众,自己动手解决。目前准备自制设备上百台、套。
为了使工厂扩建工作做到勤俭合理,这个厂的革委会还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车间班组,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如设计粗加工和热处理车间时,根据洋资料,有一种车床需要高度十米的吊车轨道,经过访问老工人,反复研究后改为九米。这样一来,整个厂房高度可减去一米,仅这一项就可为国家节约投资二万四千多元。


第2版()
专栏:

  福州车辆段发动群众以革命大批判开路
  反对铺张浪费旧习 树立勤俭节约新风
据新华社福州电 福州铁路分局福州车辆段革委会在解放军支左人员帮助下,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伟大方针,放手发动群众,以革命大批判开路,大反铺张浪费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大立勤俭节约的无产阶级思想作风,推动了增产节约活动的蓬勃开展。
福州车辆段革委会成立后,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六亿人口都要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的伟大教导,深刻认识到,在工厂企业中是实行勤俭节约还是铺张浪费,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革委会放手发动群众,以革命大批判开路,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大反铺张浪费的旧习气,大立勤俭节约的新风尚。
在革命大批判中,工人们以班组为基点,针对部分人存在的“铁路家大业大,浪费点不要紧”和“只要能完成生产任务,浪费点算不了什么”的错误思想,把批修和斗私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大家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
在这个基础上,全段开展了群众性的查浪费、挖根源、论危害、订措施、堵漏洞的活动。工人群众遵照毛主席关于“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的教导,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认真节约每一分钱、每一度电、每一滴油。工人们把过去被走资派当成垃圾扔掉的二千多斤白合金,重新清理出来加以利用,为国家节约了近一万元资金。
现在,福州车辆段工人普遍注意勤俭节约,生产任务月月超额完成,修车质量显著提高,原料材料消耗大幅度降低。每辆车的修理费平均降低百分之二十七点四。


第2版()
专栏:

  把节约关,先要把思想关
北京市第二轻工业机械厂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劳动着。可是,老工人张鑫森却手里拿着一杆计算尺,在低着头想心事。
老张想什么呢?他想:自己每次裁切铁板时,总要切下八厘米的一块废料。能不能把这八厘米废料充分利用起来呢?他想来想去没有想出个好主意来,于是,就去找组长提建议,发动群众想办法。
组长冯锁柱,这几天也正在考虑节约的问题。听了老张的建议后,他就马上组织全班工人一起想办法。工人们提出了不少的方案,经过试裁还是不行。这时有的人就不耐烦地说:“每块铁板裁了十八个桶底,剩下八厘米铁片也没有什么,何必费这个劲呢?”组长冯锁柱认为:如果这种思想不解决,这八厘米铁板就利用不起来。他组织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伟大教导,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狠批“浪费有理”论。经过学习和批判,大家说:“浪费不是有理,而是有罪,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把废料用到生产上去。”
思想问题解决了,大家又进行了认真的试验,终于找出了新的裁切法,把八厘米废铁板利用起来了。现在,一次下料四百八十张铁板,就能多出五十一个油桶,为国家节约了九百余元。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十三年不出废品
广东省普宁县机械厂木模班五好工人陈赛怡,十三年来,制作了上万件机械木模,从未出过一件废品。
陈赛怡一心为革命,在工作中克服了许多困难。机械厂要制造多种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机械,要求木模式样复杂多样。这对一个只学过普通木匠活的陈赛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他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工人阶级要在阶级斗争中和向自然界的斗争中改造整个社会,同时也就改造自己”的伟大教导,用革命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每当新的任务到来时,他总是先听取群众的意见,然后自己进行摸索,刻苦钻研。摸清了一件件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构造原理后,再动手制作。这样,每次都避免了浪费,取得了成功。
不久前,厂革委会决定自制一部龙门刨床。陈赛怡心想:这是更好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大事。这么个大家伙,虽然从未见过,但一定得把它造出来。接着,设计人员送来一叠图纸,一看,仅造模型用的木料就需要十立方米。已经深夜了,他独自在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的伟大教导。学着学着,他觉得心明眼亮,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在厂革委会的领导下,他和同志们边学习,边研究。白天,他和设计人员交换意见,和铸造工人一道试验;晚上,自己仔细研究图纸。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反复摸索,陈赛怡终于和战友们一起制成了龙门刨床的成套木模,还节约了八立方米木材。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时刻不忘勤俭节约
广西桂林毛巾厂革委会,在一次研究财务科一张购买自行车的报告时,有的委员说:“咱们厂增加两辆自行车,还不是小意思,批准就是了,讨论干啥!”
也有的委员说:“旧车子修修可以用,把钱省下来用到发展生产上去。”
该不该添置自行车,意见一直没有统一。革委会主任、军队代表老刘从争论中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购买几辆自行车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落实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的方针的大事。但是,他没有直接讲买不买自行车的问题,而是引导大家回忆了革委会成立以后,同铺张浪费行为进行斗争的几件往事。
一九六八年冬天,厂革委会就要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的个别人觉得:成立革委会是件大事,该把附近兄弟厂的同志请来,办桌酒席,热热闹闹庆贺一番。
军队代表感到这不是生活小事,而是关系到革委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问题。于是,在他的建议下吃了忆苦饭。大家一边吃着糠团子,喝着野菜粥,一边听老工人讲厂史,忆苦思甜。同志们说:“革委会是新生的革命政权,一定要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决不能讲排场,摆阔气。”
不久,又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天,一群青年工人来到革委会办公室,要求给演出队添置手风琴、二胡等乐器。说什么“办宣传队嘛,就应该办得象个样子,出门演出光彩点。”革委会主任和青年工人一起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教导,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他们主动提出不添置乐器。后来他们自己动手做了简单的道具和乐器,深入车间、田头宣传毛泽东思想,受到了广大革命群众的欢迎。
大家听完军队代表老刘的这段回忆,思想豁然开朗了,一致决定不买自行车了。
第二天,革委会成员带着买自行车的问题,到群众中去亮私斗私。工人们听了干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发言,都高兴地说:“这样的好带头人,咱们信得过。”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在增产节约中抓紧革命大批判
  清江市胶鞋厂大搞技术革新,提高产量,节省原材料
本报讯 江苏省清江市胶鞋厂革委会,在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竞赛中,坚持开展革命大批判,促进了广大工人的思想革命化,做到了增产节约双丰收。今年一、二月份产品产量超过去年同期的一点二倍,节约了一批原材料。
有一次,厂革委会副主任,看到报刊上介绍了一个橡胶厂制造“浸浆机”的消息,他就和机修组商量,准备试制。当时有人说:“我们厂小条件差,没有一台好车床,全组只有一个三级钳工,能搞什么机器?”针对这种活思想,革委会就带领全组,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散布的“技术第一”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大破“唯条件论”。他们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决定土法上马,制造“浸浆机”。工人们从废铁堆里找来旧料,进行修理焊接。经过二十天的苦干,终于试制成功了自动化乳胶浸浆机。用机械操作代替了手工刷浆,不仅节省了六个劳动力,提高工效百分之八十五,每月还可以为国家节省汽油二千八百公斤。
又一次,革委会成员在劳动中,了解到硫化缸热风循环设备有潜力可挖。他们就和技术人员、炼胶组工人一起研究,提出把天然胶的机械素炼改为热素炼。在试验中连续失败两次,有人就动摇起来,说什么:“这种作法,资料上从未见过,别的厂也没搞过,我们不要白费劲了。”
革委会根据试制浸浆机的经验认识到,解决技术问题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于是就及时组织参加试验人员,学习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伟大教导,狠批了“爬行主义”、“洋奴哲学”,坚定了大家继续试验的信心。他们说:“革命大批判就是解决问题。”他们经过多次的反复试验,在硫化、锅炉等小组的协助下,热素炼终于试验成功了。经过科学试验,这种橡胶的物理性能,超过国家标准。
同时,他们还把沿条出型两道工艺改为一道,不仅节省了七个劳动力,提高工效百分之三十,每月还可为国家节省胶料一千公斤。
通过坚持开展革命大批判,工人群众的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提高了,许多班组还对生产过程、班次、劳动组合进行改革调整,大大提高了产品数量和质量,节省了人力。


第2版()
专栏:

北京第三棉纺织厂革命工人发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克服种种困难,自己动手制造代用物品。他们自制成尼龙牙轮来代替金属配件,不仅质量好,耐磨损,而且成本低,节约了大量的金属材料。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