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毛泽东思想照亮了贫下中农的心
  ——记长山岛张家沟生产队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事迹
在黄海长山岛上,有一个被人们誉为“海岛大寨”的长海县张家沟生产队。在这个只有三十四户人家的山村里,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毛泽东思想照亮了贫下中农的心,偏僻山村发生了深刻变化。颗颗红心向太阳
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已成为张家沟贫下中农的自觉行动。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刚上学的儿童,都把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当做头等重要的大事。每当毛主席的重要指示一发表,不管白天黑夜,全队贫下中农闻风而动,立即到指定的地点收听。回到家里,全家几代人围着小油灯一块学习,一块讨论,一块背诵。
现在,这个生产队不管大人小孩,普遍能背诵“老三篇”和几十条毛主席语录。解放前给地主、渔霸扛过二十八年活的老贫农于成德,今年六十多岁了,他虽然一字不识,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劲头却很大。白天他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晚上摸黑到生产队参加学习。今年春天,有一次他刚吃过晚饭,正准备到生产队参加学习,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别人看他年老体弱,腿又不好使,劝他不要去了。他谢绝了大家的关心,说:少吃一顿饭没关系,耽误一次学习可不行。便冒着大雨坚持到队里参加学习。他不识字,就找别人念毛主席著作。三年多来,于成德凭着一颗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背会了“老三篇”和近百条毛主席语录。由于他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一心为集体,群众热情地称他为“老积极”,选他为县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革命家庭育红苗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张家沟贫下中农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他们说:“不但要俺们这一代不变,也要子孙万代永不修。”因此,他们经常地向后一代灌输毛泽东思想,使孩子从小就热爱毛主席,大公无私,关心集体。
去年秋天,生产队的白薯收获后,地里还漏掉了一些。一天,贫农社员李桂花大娘的小闺女张淑兰放学回家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劲在地里拾了一小筐白薯,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她一进门就说:“妈!我拾了一筐白薯,咱好留着喂猪。”李大娘一听便说:“小淑兰,这是集体的东西,不能要,赶快送到生产队里去喂集体的猪。”小淑兰有点不高兴地说:“队里的白薯有的是,还用得着要我这点小白薯!”李大娘一听,心想:小孩好比禾苗,怎么整理怎么长。要是从小不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她,长大就会变修。
这天晚上,家庭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开始了。李大娘领着全家人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要斗私,批修”的教导,严肃地对小淑兰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斗私,批修’,你今天拾了一筐白薯不愿送回给集体,这就是资产阶级‘私’字,得好好斗斗。”小淑兰的哥哥也批评她说:“东西虽然不多,却暴露你的思想有个‘私’字,有了‘私’字就不能忠于毛主席。”这时,李桂花大娘把小淑兰抱在怀里耐心地对她说:“你不是整天说最爱毛主席,最恨刘少奇吗?你把白薯送到队里就是听毛主席的话,如果拿到自己家里,就是中了刘少奇的余毒,多了一分私心。”接着全家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公私溶化论”。小淑兰也气得握紧拳头喊着“打倒刘少奇!”
从此,小淑兰每次放学回家都到山上拾白薯,一秋天拾了四十多斤,都送给了生产队。社员们都夸她是“一心为公的好孩子”。
继续革命的火车头
张家沟生产队领导班子里有老的、有少的,个个都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分子。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为革命掌好权,用好权。
生产队政治队长肖玉芳,原是个四十多岁的家庭妇女,由于她自觉地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被群众推选为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她担任这个职务以后,牢记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的教导,一直带头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带头学习毛主席著作,带头宣传毛泽东思想。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劳动中她总是走在前,干在前。有时外出开会回来,那怕是还有几分钟,她也要和社员一起劳动。群众身上有多少泥,她身上就沾多少土。饱经风雨的老队长张启玉,为革命勤勤恳恳工作,抓生产首先抓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去年春天,有的人打算抽出三十个劳动力搞副业。正在这时,上级要张家沟抽调二、三十个劳动力参加公社组织的开垦盐碱地的战斗。老队长接到通知后,想到全局的利益,革命的需要,便立即组织全体社员学习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广大社员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自报奋勇参加这场战斗。结果,很快就和兄弟队一起胜利完成了开垦盐碱地的战斗任务。这个生产队的群众都称赞他们的领导班子是“继续革命的火车头”。战天斗地夺高产
广大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的新高潮,有力地推动了抓革命、促生产的新高潮。
张家沟原来的自然条件很不好。人们说:“张家沟穷山窝,荒山秃岭石头多,土无三寸深,地无一块平,灾情年年有,十年九不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在支农解放军的帮助下,全队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从七八岁的小孩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人人口诛笔伐,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提出了“向荒山要粮,实现粮食自给”的战斗口号。他们牢记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决心把海岛建成保卫祖国的战斗堡垒。全队三十多户人家,就有二十多户关门上锁全家上山。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斗志昂扬,一齐投入了改天换地的战斗。六十多岁的王焕芝老大娘,过去是五保户,很少参加劳动。改天换地战斗打响后,她坐不住了,也跟大伙一起上了山。社员们劝她回去休息,她说:“我虽然不能抡大镐,但是为集体多拣一块石头,也是为社会主义贡献了一分力量。”光秃秃的山岗土无三寸深,到处都是坚硬的石头,镐头刨下去,直冒火星。许多社员手上打满了血泡,还坚持刨下去。石头挖出来了,可是土也剩下不多了,怎么办?社员们就从山坡下一担担地往山顶上挑土。
两年多来,张家沟人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全队共挖丰产坑三万三千多个,相当于四十二亩土地面积。挖出石头一千多立方米,从山沟里往山上担土填坑七百多立方米。劈山造田,扩大耕种面积三十多亩。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平均亩产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不仅实现了粮菜双自给,还向国家交售了大量余粮。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虚心向群众学习 进一步做好支左工作
  在贵阳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的解放军紧密联系群众,不断促进自身思想革命化
新华社贵阳二十一日电 战斗在贵阳市“三支”“两军”第一线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的教导,紧密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促进自身思想革命化,把“三支”“两军”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贵阳市各级革委会和广大革命群众,在人民解放军“三支”“两军”人员的帮助下,掀起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的新高潮,革命和生产形势越来越好。面对大好形势,部队各级党委及时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三支”“两军”人员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的教导,用毛主席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提高继续做好“三支”“两军”工作的自觉性。许多单位的支左人员定期开展“小整风”活动,认真总结经验,从进步中找问题,从成绩中找差距,做到继续革命,不断前进。驻贵阳棉纺厂的支左人员深入车间蹲点,和革命群众一起,雷厉风行地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和党中央的战斗号令,推动了革命和生产的蓬勃发展。在一片赞扬声中,他们主动到群众中去征求意见,寻找差距,进一步做好工作。
在贵阳市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的解放军指战员,从实践中体会到,密切联系群众,甘当群众的小学生,从广大群众中吸取政治营养,是促进自身思想革命化的重要途径。驻贵阳钢铁厂、贵州轮胎厂和贵州新华印刷厂的解放军支左人员,把“三支”“两军”的过程,作为自己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向工人群众学习,改造世界观的过程。新华印刷厂有一个七十四岁的老工人,给食堂喂养十多头猪,干劲很大。解放军支左人员和他谈心时,这位老人满怀激情地说:“想起毛主席的恩情,我就浑身是劲闲不住。”支左人员以这位老人为榜样,对照自己找差距,进一步提高了继续革命的自觉性。在贵阳红星机床厂支左的某部一连司务长生了病,上级决定让他离职休养。可是,他在工人阶级革命精神的鼓舞下,继续坚守工作岗位,废寝忘食地工作。
在贵阳市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的解放军指战员,保持和发扬党的紧密联系群众的作风,遇事同群众商量,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每逢要完成一项新的任务,解放军支左人员总要深入车间、宿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这个基础上,再和革委会一起,作出行动计划,贯彻落实。解放军支左人员还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广大革命群众进一步加强了战斗团结。


第3版()
专栏:

新疆军区某部八连战士用毛泽东思想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这是八连战士在军民学习班上讲用学习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心得体会。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学哲学 用哲学

  把经验上升为理论
  北京维尼纶厂革命委员会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他们须知自己的知识是偏于感性的或局部的,缺乏理性的知识和普遍的知识,就是说,缺乏理论,他们的知识也是比较地不完全。而要把革命事业做好,没有比较完全的知识是不行的。”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武装我们新老干部的头脑,特别是学习唯物辩证法,把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对于改进工作方法,促进思想革命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点带面的方法是普遍适用的
前些时候,修机车间领导班子的成员,有的参加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有的有其他任务,只剩下老工人、车间党支部书记王文景同志一个人了。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要不要抓点?他觉得任务一大堆,人手少,面上的事情还照顾不过来,哪儿顾得上抓点?于是放松了抓点的工作,结果费了很大的劲,工作成效不大。
他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他认识到点和面的关系,就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就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两个过程。这是不能有例外的。领导干部抓点,用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就是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进行工作,这个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不管什么时候,工作再忙,任务再重,人手再少,都不能离开这个方法。离开这个方法,也就是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不能认识事物,不能做好工作。
认识提高以后,他踏踏实实地深入到铸模班抓点,带着问题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很快地铸模班就由一个落后班一跃成为全车间的先进班。他又和工人一起认真总结了铸模班的经验,并在全车间推广,把车间的学习班越办越好,推动了整个车间的工作。
解决矛盾切忌表面性
有一度,维尼纶车间的问题比较多。革委会有的同志认为:主要是青年工人多,容易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因此,调入一些老工人,调出一些青年工人。但问题仍旧没有解决。
问题到底在那里呢?革委会成员带着这个问题,到维尼纶车间蹲点,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这才发现,原来认为青年工人多,仅仅是表面现象;这个车间所以会受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主要因为车间领导班子不团结。抓住了这个问题,我们组织领导班子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共同分析领导班子内的问题,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他们。这样,迅速地统一了领导班子的认识,增强了革命团结,充分调动了他们的革命积极性。抓好了领导班子,带动了整个车间。这个车间的革命和生产都生气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通过这样反复的实践,我们重新学习毛主席的教导:“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指挥战争)。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我们就感到非常亲切了。
要从世界观上找原因
维尼纶车间有一个干部,工作方法生硬。在一次全班会上,他根据一点片面的反映,就把一个同志批评了一顿,影响了干群关系。军代表杨旭坤同志发现后,就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他表示愿意改正。可是,事隔不久,这个干部又出现了类似的毛病。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毛主席的伟大教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我们认识到:要改进工作方法,必须和改造世界观联系起来,从阶级教育和两条路线斗争教育入手,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抓到问题的要害,才能从根本上端正思想,转变作风,提高领导水平。
杨旭坤同志找这个干部促膝谈心,发现他工作方法生硬,主要是不能一分为二地对待同志;另外,在他的头脑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专家治厂”的余毒还没有肃清。老杨和他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干群关系的教导,一起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帮助他提高阶级觉悟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从这以后,这个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密切了,受到大家的好评。


第3版()
专栏:

  拣石头中的辩证法
  吉林省集安县财源公社报马大队五队队长 王成连
我们队有四百多亩土地,大部分是山坡地,破开一层黄土,底下尽是石头,大的象碾盘,小的成堆成窝。由于长年受山水冲刷,土越来越少,石头越来越多,有些耕地中间自然形成了石头堆,占去了耕地,影响了耕作,粮食产量很低。
一九六八年,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教导,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改山治水,把山地里的石头拣光!
听说要拣光山地里的石头,有些人把头摇了又摇,说:“要想把山地里的石头拣光,除非把山搬走。咱这岗坡地薄得象一层窗户纸,要想多打粮食除非挪挪窝!”
我们和贫下中农一起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老愚公挖山不止的革命精神,对大家启发很大。我们认识到:山地里的石头再多,总是有穷尽的;自然界变化再大,也是有规律的;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贫下中农的智慧和革命干劲是无穷尽的。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能够拣光地里的石头,就能够征服大自然。我们横下一条心,非要把四百多亩地里的石头拣光不可!
在革命领导小组带领下,全队社员,男女老少,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干了几天,有的人看地里的石头还很多,思想有些动摇,说:“这石头多得叫人眼晕,什么时候能拣净呢?”毛主席教导我们:“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同敌人作斗争是这样,同大自然作斗争也是这样。打仗只能一仗一仗地打,搬石头也得一块一块地搬。我们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把分散到四百多亩地里去的六十个劳力集中起来,一亩地一亩地去拣。这样,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增强了大家改造自然的信心,激励了斗志。
从一九六八年到一九六九年,广大社员发扬老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农闲时集中力量多拣点,农忙时少拣点,每天放工休息时也拣点。四百多亩地的石头,终于被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贫下中农搬走了,留下了一层厚厚的肥沃的土壤。我们把从地里拣出来的石头,在山坡上修起了两道二尺多厚、五尺高的石坝,共一百多米长,保证了耕地不再受山水的冲刷,防止了水土流失,保证了作物茁壮成长。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一九六八年我们队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一九六九年在普遍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我们队的旱田增了产,仅包米就增产了一万斤。现在,全队贫下中农的干劲更足了,决心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发扬继续革命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胜春耕生产这一仗,夺取今年农业生产的新丰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