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


第1版()
专栏:

  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为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新贡献
  浙江农村干部群众力争今年粮棉更高产
各级革委会加强领导,帮助部分干部群众克服“增产到顶”思想,大学先进,大挖潜力。广大群众通过革命大批判,进一步提高了觉悟,牢固树立为革命种田思想。坚决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认真实行农业“八字宪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适时掀起春耕生产高潮
据新华社杭州十三日电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连年夺得农业生产稳产高产伟大胜利的浙江省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大立继续革命、彻底革命的雄心壮志,适时地掀起了春耕生产高潮,力争今年粮、棉高产更高产,为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新贡献。
浙江省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坚持以革命统帅生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战胜自然灾害,在连续多年丰收的基础上,去年又夺得了农业生产大丰收。全省粮食作物平均亩产量达到八百五十斤,棉花已连续四年稳定在平均亩产皮棉一百斤以上,跨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进入伟大的七十年代第一年,全省农村广大革命人民在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和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社论精神鼓舞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进一步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和抓革命、促生产的新高潮。各地的备耕工作搞得扎扎实实。但是,在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下,部分干部和社员群众产生了“保成绩,保荣誉”的自满思想。有的说:产量到一千,再增产比较难。也有的说:粮、棉产量高,贡献不小了。各级革委会认为,这种“增产到顶”的思想,是“革命到头”思想的一种表现,是夺取农业生产新胜利的思想障碍。于是,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领导一定要走在运动的前面,不要落在它的后面”的伟大教导,纷纷深入春耕生产第一线,切实加强领导,狠抓思想教育,针对部分干部和社员中存在的“增产到顶”、“贡献不小”、“差不多了”的活思想,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学习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浙江省建德县一份材料所写的按语中的指示:“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十几倍以至几十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全省广大革命群众通过学习,心情格外激动,决心把毛主席的光辉指示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克服“增产到顶”的自满思想,再接再厉,乘胜前进,夺取今年农业生产的新丰收,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全省各地社队干部和社员群众,大学先进,大破“满”字,大找差距,大挖潜力。大家越学干劲越大,越比越感到不是“增产到顶”,而是大有潜力;不是“贡献不小”,而是贡献太小;不是“差不多了”,而是差得很多。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决心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浙江省农村各级革委会在组织春耕生产中,紧紧抓住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这个纲,结合当前阶级斗争新动向,结合斗、批、改各项任务,发动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狠批“重钱轻粮”、“重副轻农”、“自由种植”、“自由经营”等资本主义倾向,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使他们牢固地树立起为革命种田的思想。在革命大批判中,各级革委会大力推广了德清县下高桥大队深入进行农村两条道路斗争教育的经验,牢牢把住种植计划、产品出售、收益分配三个关口,坚决贯彻毛主席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目前,全省各地都根据国家计划,落实了粮、棉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计划,早稻和棉花种植面积都比去年有所扩大。
在备耕和当前的春耕生产中,浙江省各地进一步掀起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依靠自己的力量,战天斗地,改造自然,为粮、棉高产再高产创造条件。各地针对易旱、易涝以及台风、虫害频繁侵袭的特点,从当地实际出发,预见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做到多方设想,多种准备,发动群众预防和战胜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开展以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活动。平原地区普遍改善排灌渠道,降低地下水位,做到涝来能排;山区半山区大力蓄水,保持水土,提高抗旱能力;沿海地区挖掘地下水源,大力培修加固海堤,及早做好预防台风袭击的准备。目前,全省已完成的大小水利工程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旱涝保收面积显著扩大。各地十分重视培养训练赤脚植保员、虫情员,及早做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准备。有关水文、气象部门也加强了气象、雨情的预报工作,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浙江省各地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不断提高粮、棉及其他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省县、公社和大队普遍建立起一支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三结合”的农业科学技术队伍,大部分社队建立起“一组三田”:科学实验小组、高产试验田、良种繁殖田、品种对比田。各地采用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等办法,大力推广各种优良品种,许多地区实现了良种化,对粮、棉高产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当前的春耕生产中,各地大力精选良种,扩大良种种植面积,推广经过试验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耕作方法,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两熟改三熟,扩种高产作物,力争高产再高产,粮、棉双丰收。
目前,全省农村各级革委会领导成员大都深入到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用毛泽东思想指挥春耕生产。他们牢记毛主席关于“不失时机地掌握生产环节,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的伟大教导,决心打好春耕生产这一仗,为夺取今年农业新丰收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1版()
专栏:

  夺取棉花生产的新胜利
  全国供销总社写作小组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国棉花生产飞跃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棉花生产连年获得丰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棉花的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收购量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棉花生产的飞跃发展,对于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巩固工农联盟,加强国防建设,支援世界革命,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棉花生产有更大的发展。许多先进的典型事实告诉我们,棉花增产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认真落实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论是南方、北方,山区、平原,自然条件好的地区、自然条件差的地区,都能做到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都能夺取粮棉双丰收。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毛主席教导我们:“必须把粮食抓紧,必须把棉花抓紧,必须把布匹抓紧。”我们要全面落实毛主席的指示,一个抓紧不行,两个抓紧也不行,必须是三个抓紧。粮食是宝中之宝,必须抓紧。粮食上去了,就能促进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但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要抓紧棉花生产。棉花生产发展了,才能为布匹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
“粮、棉生产有矛盾,怎么办?”有人主张,“要粮就得少种棉,要棉就得粮食换。”把发展粮食生产和发展棉花生产对立起来,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粮、棉生产是有一定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要全面地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这个方针,反映了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许多地区的实践证明,只要树立为革命种田的思想,从全局出发,合理安排粮、棉种植面积,合理安排粮、棉生产的劳力、肥料,就可以使粮、棉生产互相促进,做到粮、棉双丰收。
要树立为革命种田的思想。那种“重棉轻粮”或“重粮轻棉”的思想,都是与为革命种田的思想相违背的,对发展粮、棉生产都是不利的。我们一定要提高社会主义的觉悟,批判资本主义倾向,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增产一斤粮、一斤棉看作是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多作出一份贡献。
要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只从本地区的需要出发,不考虑国家的需要,是不行的。我们必须遵照毛主席关于“共产党员必须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这一个道理”的教导,加强全局观点,从七亿人口出发,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和棉花生产的关系。
要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许多棉区认真执行毛主席制订的农业“八字宪法”,实行基层干部、贫下中农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改革旧的耕作制度,不仅保证了棉田种植面积,使棉花连年增产,而且发展了粮食生产,做到粮食自给有余。
江苏省启东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九六○年以前,这个县每年虽然向国家交售大量的棉花,但也要国家供应大量的粮食。一九六○年以后,从全局观点出发,摆正粮、棉关系,合理布局,以粮保棉,以棉促粮,粮、棉产量逐年上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县按农业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平均向国家交售近百斤皮棉,百来斤余粮,十多斤食油,为棉区做到粮、棉双高产树立了榜样。南方棉区能夺取高产,北方棉区也能夺取高产。山东省滨县杨集公社杨柳雪大队,每人平均二亩地,棉田面积占耕地面积四分之三。他们从国家需要出发,在不减少原有棉田面积的条件下,在粮田上闹革命,做到了粮、棉双发展,一九六九年平均每人交售粮食一百四十斤,皮棉一百六十四斤。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就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又教导我们: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发展棉花生产,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北方自然条件差,怎能比江南?”这是一种无所作为的思想。
自然条件差,确是发展棉花生产的一个不利因素,但是,条件好和条件差,同矛盾着的一切事物一样,都是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就可以变不利为有利,由低产变高产。
毛主席教导我们:“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贫下中农,能够改变自然面貌,战胜一切困难。我国棉花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就是“人定胜天”的历史。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以大寨为榜样,与自然灾害斗,与阶级敌人斗,棉花生产连年丰收,盐碱地上夺得高产,古长城外超过《纲要》,高山之巅种成棉花,大灾之年获得丰收。
“粮过千,棉过百,再要增产难。”这是一种“生产到顶”的思想。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关键在于要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思想,要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上海市南汇县泥城公社一九六三年棉花亩产就达到百斤,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最高指标。但是,由于他们坚持以革命统帅生产,科学实验找规律,自力更生夺丰收,一九六九年亩产皮棉达到一百九十多斤。贫下中农说得好:“只有停顿的思想,没有到顶的产量。”
我们一定要去掉“无所作为”和“生产到顶”的思想,树立战胜困难,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依靠自己的双手,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自然灾害,夺取棉花稳产高产。毛主席教导我们:“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这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这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又教导我们:“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棉花的分配政策,必须遵守这个原则。
什么是统筹兼顾呢?就是要从全局出发。“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棉花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极大,又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现代化的国营棉纺厂需要集中大量的棉花,纺纱织布,供应全国军需民用。因此,棉花的分配,不能只从本地区的需要出发,而首先要从全国的需要出发,要有全局观点。
加强全局观点,就是要摆正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解放以来,我国棉花生产发展很快,人民穿衣的消费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国家和人民对棉花的需要是不断增长的。我们一定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保证国家和人民对棉花的需要。
棉花丰收了怎么办?我们要从“备战、备荒、为人民”这个全局出发,首先考虑国家的需要,向国家多卖棉花。应当想到,棉花生产连年丰收,是和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分不开的,是和国家的支援分不开的。我们要丰收不忘毛主席,丰收不忘共产党,丰收不忘社会主义祖国,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踊跃向国家交售棉花,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的收购任务,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解放以来,广大棉区的贫下中农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忠诚,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棉花丰收以后,踊跃向国家多交棉,交好棉。“一朵棉花一片心,朵朵棉花献忠心”,这种精神,感人至深,值得大大发扬。
棉花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一小撮阶级敌人总是要寻找机会进行破坏。他们或者散布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破坏国家收购任务的完成,或者破坏国家对集市贸易的管理,投机倒把,牟取暴利。对于他们的破坏活动,必须坚决给以打击。
我们要提倡一个“公”字,为革命种田,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要用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要发家,种棉花”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彻底肃清其余毒。要狠抓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打击阶级敌人的进攻,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使棉花生产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全面规划,加强领导
目前,正值春耕大忙时节,各级领导一定要遵照毛主席关于“不失时机地掌握生产环节,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的教导,把国家的棉花生产计划迅速落实到社、队,做到思想落实,组织落实,措施落实。一定要用革命统帅生产,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在伟大的七十年代第一春,打响夺取棉花新丰收的第一炮。
“要认真总结经验。”在棉花生产上,各地都有许多先进经验。这些经验,应当认真总结,广为传播。在这个问题上,既要反对保守思想,又要防止自满情绪。老思想,老技术,老产量,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相信别人的好经验;或是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看不起外地的好经验,都是非常有害的。只有不断总结本地的经验,又虚心学习外地的经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一定要抓好典型”。各地都要发现和树立自己的棉花生产先进单位,做到县县有“大寨”,层层有典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把面上的问题带到点上去研究,把点上的经验带到面上去推广。只有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才能使棉花生产大幅度增长。
我们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夺取棉花生产的新胜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