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3月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第1版()
专栏:

怎样才能持续发展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驻青海省建工部七局七公司革委会的体会是:
经常地反复地学习毛主席继续革命的学说
本报讯 驻青海省建工部七局七公司革委会,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促进了革命和生产大好形势的持续发展。他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对毛主席的这一伟大理论一定要紧密结合每个时期的斗争实际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反复地学,反复地用,才能不断增强继续革命的自觉性,永葆旺盛的革命朝气,带领群众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这个公司的革委会一成立,就碰到少数人搞无政府主义和山头主义的干扰。当时,在领导成员中曾经出现过一些活思想:有的被结合的革命干部不敢大胆负责任,很多事情往军队代表那里推,自己落个“不担风险”。有的群众代表遇事要看革命干部怎么办,自己不表示态度,说什么“造反是我们的事,掌权我们水平低,天塌下来有革委会顶着!”这都是“政权到手,革命到头”思想的反映。后来他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认识到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阶级斗争的焦点仍然是政权问题,革委会的建立不过是继续革命的新起点,今后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还很艰巨。有困难迎着上,水平低就在斗争中好好学习,这才是一个真正革命者的态度。认识提高了,领导班子以新的战斗姿态为革命掌权用权,使全公司的革命和生产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革命在向前发展,形势在不断变化,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接着出现。当公司清理阶级队伍和整党工作基本结束时,革委会的部分成员认为,革命搞得差不多了,革命大批判可以放一放,集中力量来抓生产了。革委会发现这个苗头,立即组织全体成员带着这个问题,再一次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并且组织全体成员分头深入基层,对全公司的阶级斗争情况和群众中的活思想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在新的形势下,阶级敌人采取的手法更加隐蔽和狡猾了。在事实面前,有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对阶级斗争的新动向认识不足,说明自己头脑中阶级斗争的弦松了,也就证明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的余毒还没有肃清,只有深入持久地把革命大批判开展下去,才能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他们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必须向阶级敌人和一切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继续开展革命大批判,不能因为生产忙,任务重,而放松这项工作。革委会委员带头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狠批革命队伍内部的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精神变物质,革命促进了生产,全公司在去年十月底就胜利地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对待取得的成绩,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找出新的差距,继续前进,还是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停顿不前?这时两种不同的思想又反映到公司革委会内部来。有的同志拿现在的成绩和过去比,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缺点比,认为能够保住现在的成绩就不错了,因而产生了不求上进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革委会成员重新学习毛主席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毛主席教导说:“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失败的阶级还要挣扎。这些人还在,这个阶级还在。所以,我们不能说最后的胜利。”通过学习,使全体革委会成员认识到“安于现状”就是在革命的道路上停止了前进的步伐,是“吃老本”的思想在作怪,就是看不见更远大的革命目标。通过学习,大家的头脑更清醒了,既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成绩,也看到了自己工作中不够的地方。他们制订了一些克服缺点的具体措施,力争先进更先进。革命推动了生产,去年全公司全面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在产品数量、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等方面,都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门头沟煤矿革委会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狠抓带头人的思想工作
据新华社二十八日讯 北京矿务局门头沟煤矿革委会针对矿上各级干部的活思想,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狠抓带头人的思想工作,促进各级领导班子革命化。
这个矿的大部分基层干部革命热情高,干劲足。但是,有时在工作中碰到一些困难,有的同志就认为
“基层干部不好当”,想换换班。
针对这种情况,矿革委会在解放军支左人员的帮助下,办起了新老干部参加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大家带着问题,学习毛主席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检查自己继续革命的觉悟高不高;学习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关于政权建设的指示,检查自己为无产阶级掌权的决心大不大;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检查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得牢不牢。矿革委会成员带头斗私批修。革委会副主任吴士德狠斗了自己原认为“当干部吃亏”的错误思想,干劲倍增,带头下井和工人群众一同采煤,亲自深入车间抓点。矿革委会负责人的模范行动,使广大基层干部很受教育。在学习班上,革委会还引导大家开展忆苦思甜活动。老矿工、革委会委员孙树林在万恶的旧社会里要过饭,下窑背煤,受尽了地主、资本家的残酷压榨。他说:“为什么在旧社会我们穷人这么苦?就是因为没有权。毛主席领导我们翻了身,使我们当家做主人,我们在工作中碰到一点困难,就不愿当干部,这就是忘了本!”通过回忆对比,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教育。由工人提拔为基层干部的李文民,原来也觉得基层干部不好当,想不干。通过学习,他认识到为无产阶级掌好权的重要性,决心努力做群众的带头人。
通过学习和忆苦思甜教育,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深入班组,参加劳动,密切联系群众,带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带头斗私批修,带头抓革命、促生产。矿上的新老干部以身作则,朝气蓬勃地出现在抓革命、促生产的第一线,进一步鼓舞了广大工人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全矿革命和生产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第1版()
专栏:

威海橡胶厂革委会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
狠抓阶级斗争 推动斗批改深入发展
据新华社济南二十八日电 山东省威海橡胶厂革委会和革命群众,在驻厂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帮助下,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同斗、批、改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他们带着斗、批、改中遇到的问题,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大大地促进了人的思想革命化,推动了斗、批、改不断胜利前进。
有一段时间,这个厂有的车间斗、批、改运动生气勃勃,发展很快;有的车间斗、批、改运动却进展缓慢。为此,厂革委会就深入车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运动进展迟缓的车间,有些人对斗、批、改有单纯任务观点。而运动发展顺利的车间则不同,他们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和斗、批、改紧密结合起来,把斗、批、改的过程,看作是破除资产阶级思想,大立毛泽东思想的过程,狠抓人的思想革命化,促进斗、批、改运动不断深入发展。厂革委会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教导,使大家一致认识到,必须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同斗、批、改相结合,用毛泽东思想统帅斗、批、改。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斗、批、改运动始终沿着毛泽东思想的轨道不断胜利前进。
这个厂的革命群众在斗、批、改的过程中,带着斗争中遇到的问题,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例如在清理阶级队伍工作中,厂革委会组织全厂革命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的伟大教导,大大提高了革命群众的阶级斗争觉悟,推动清理阶级队伍工作胜利发展。随着斗、批、改运动不断取得胜利,这个厂炼胶车间三班有些人,产生了“歇口气”的思想,忽视了抓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使斗、批、改受到影响。后来,他们在厂革委会的帮助下,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提高了继续革命的觉悟,狠抓阶级斗争不转向,使斗、批、改步步深入。
厂革委会还遵照毛主席关于“要斗私,批修”的伟大教导,引导革命群众用毛泽东思想排除在斗、批、改运动中的各种思想障碍,不断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


第1版()
专栏:

一心想着为国家多作贡献
——吉林省榆树县小乡生产队艰苦奋斗、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调查报告
小乡原来是个穷山沟。人少、地薄、产量低,吃粮靠返销。一九六二年在这里建立生产队以来,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女共产党员齐殿云带领群众,紧紧抓住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这个纲,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使小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奋战一年,粮食亩产量就达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毛泽东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生产持续跃进。粮食亩产连续四年超过五百斤,向国家交售粮食逐年增加。
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小乡贫下中农和社员把为国家多作贡献作为奋斗的目标、生产发展的方向、前进的动力。
条件不好不甘落后 条件好了力争上游
一九六二年以前,小乡只是公社的一个饲养场,有十二户贫下中农和四户中农。建队初期,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二百零八亩耕地,除了白浆土,就是黄鳅泥,亩产只有一百三十斤左右。全队能下地干活的十九个人里,只有三个青年。队里只有几头老牛,一架破车。
在这种条件下,能不能把集体经济搞好?就在这个时候,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刮起了“三自一包”的妖风,妄图瓦解集体经济,复辟资本主义。小乡贫下中农在齐殿云的带领下,顶住邪风,压倒困难,坚守农村社会主义阵地。他们坚定地说:“我们要在小乡干,让小乡变!把荒山秃岭改造过来,为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那时候,小乡的贫下中农自己打出来的粮食不够吃,要靠兄弟生产队支援。齐殿云对大家说:“同样是在毛主席领导下,分得了土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人家能向国家交售粮食,咱们还得向国家要粮吃呢?”她领着大家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她说:“我们的条件眼下还不好,但是我们贫下中农有志气,王国藩三条驴腿能办起合作社,我们就能用双手去创造条件,天大的困难也能战胜,再穷的山沟也能变样!”齐殿云这一番话,说得大家心里热呼呼的,大家表示:“解放以前,想种地没有地,今天毛主席领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把地种好!”
小乡贫下中农和社员沿着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怀着改变贫困面貌的雄心壮志,战天斗地,用自己的双手治山治水,夺取高产。十冬腊月,天寒地冻,男女老少齐动手,挖草炭,抠麻泡,起圈底,挖地三尺,苦战两个月,积出的粪肥房前房后都堆满了。粪多、车少,送不出去。齐殿云说:“车少,我们用肩膀把粪送出去!”在她的带动下,大家挑的挑,抬的抬,越干劲越足。有的社员一次挑四个筐,扁担压折了,砍棵小树接着挑,不少人的肩膀上压出了血疙瘩。
眼看就要开犁了,种子、农具、饲草样样不足。国家要给他们八百元贷款。要不要?齐殿云组织大家讨论。社员说:“我们要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能给国家增加负担,这笔钱不能要。”贫下中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缺绳少套,这家拿几窝麻,那家送几根绳;种子不足,各家把最好的粮食选出来送到队里。齐殿云还带领群众起早贪黑在山上山下拣柴、搂草,拣回两万多斤干树枝,卖了钱解决生产费用;搂了九车草,解决了牲畜饲草,为适时播种创造了条件。为了多打粮,他们一方面抢时间播种,畜力不足,就用镐培地,二百零八亩耕地,用镐头培了四十多亩;一方面抢时间治山治水,齐殿云还带领七名妇女,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苦战四十五天,挖出排水沟十一条,顺水壕四十五条,长达一千六百五十米,做到了块块地边、地头都有排水沟、顺水壕。
小乡的贫下中农就是这样苦战一年,夺取了大丰收。一九六三年平均亩产粮食四百多斤,达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为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争了气。在打场的时候,打一场冒一场,打一样胀一样。大伙高兴地说:“今年粮食打出神来了!”齐殿云笑着回答:“不是打出神来了,是咱们干出神来了!”
小乡获得了大丰收。大队说,小乡地薄,打出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就行了。兄弟队也说,小乡底子空,头一年丰收,多那点粮食都留下吧。小乡的贫下中农却说:“咱们在穷山沟苦战奋斗,就是为了给国家多作出贡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卫社会主义铁打江山。”大家一致决定,选出好粮一万六千斤卖给国家。
小乡的粮食亩产量上了《纲要》,县里有的干部硬是不信。旧县委的一个负责人对齐殿云说,你们拣了饲养场的粪底,一步登了天,一垧地产粮食六千多斤,到顶了。小乡的贫下中农清楚地看到,这是一种右倾保守思想,是在新形势下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在条件不好的时候,能不能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创造条件为国家作出贡献,是一种考验;条件好了,能不能继续艰苦奋斗,力争上游,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也是一种考验。小乡的贫下中农批判了“增产到顶”的错误思想,大长了革命志气,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一九六五年春天,齐殿云带领社员,修建山塘水库。当时的天气,早晚结冰午间化。社员们光着脚,踩着冰碴,挖淤泥,清坝底,运土打夯。一口气干了十八天,横沟修起了一条底宽二十四米、高七米、长达六十二米的山塘坝。水库修成了,紧接着又在荒沟底开辟水田。在艰苦奋斗中,小乡贫下中农力争上游的革命志气越来越大。迈过一道山,登上一层天。一九六八年夏天遭受严重干旱,小乡的贫下中农以同天斗、同地斗的英雄气概,男社员肩挑桶,妇女小孩手端盆,连续苦战五昼夜,浇活了七亩稻苗。这一年粮食垧产近万斤。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四年,是小乡生产大发展的四年。每亩单产是:一九六六年五百零九斤,一九六七年五百四十六斤,一九六八年六百六十六斤,一九六九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然达到六百二十斤。向国家交售粮食也逐年增加。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把劲使在增产粮食上
毛主席教导说:“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小乡的贫下中农和社员在斗争实践中体会到,要为国家多作贡献,不仅要有革命志气,而且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小乡获得了丰收以后,自己粮食够吃了,还向国家交售了余粮。在这种情况下,劲往那里使?是先想着国家富强,继续艰苦奋斗,在增产粮食上下功夫,还是只想着个人富足,在钱上打主意?在这个问题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一直很激烈。小乡贫下中农不断批判“金钱挂帅”、重副轻农等修正主义黑货,坚决地同资本主义倾向作斗争,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不走只图赚钱的歪道,主意打在增产粮食上。一九六四年,队里正在紧张送粪的时候,一个受了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的生产队长,趁着齐殿云外出开会的时候,不顾贫下中农的反对,把车打发出去拉椽子。在山里一根椽子五角钱,拉回来就是一元五。齐殿云回来以后,质问这个队长:“大家正着急粪送不出去,你怎么把车派出去倒腾木头呢!”那个队长还满有理地说:“多送粪就是盼一个秋呗,拉几车房木卖,一天一个秋,几千斤粮食的钱不费劲就到手了。这么办社员出力不大,收入不少,咱们要精打细算呀!”齐殿云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一天一个秋?你这是弃农经商,不守本份找外快。我们要算革命的大账,不打自己的小算盘。”
通过这件事,小乡的领导成员和社员认识到,主意打在那里不是一个小事。一心想着为国家多作贡献,在增产粮食上下功夫,走的是社会主义阳关大道,代表了贫下中农的根本利益,就有使不完的智慧用不完的劲。反过来,只顾盘算自己富,在钱上下功夫,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就会目光短浅,“私”字冒尖。我们贫下中农的责任,是为革命种好田,为革命多打粮,在这上下功夫越多,对国家贡献就越大。有了这个明确的认识,小乡贫下中农增产粮食的劲头就更大了。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小乡的贫下中农大力发展养猪事业,大搞过圈粪,年年利用水坑、泥泡子压绿肥,精心管理农家肥料。每年冬季,还开展一次拣粪活动,男女老少一齐干,有的走出十几里以外拣粪,从早晨出去,天黑以后才回来。有的社员一家一冬就拣了四千多斤。每年积攒优质肥四百车到六百车,每种作物都做到底肥、口肥、追肥“三肥”下田。
自然灾害吓不倒小乡的贫下中农。有一年遭受严重旱灾,眼瞅着要减产。有人对收成失去了信心,议论说:看来年成是不行了,别在地里白搭工了,应当想点别的办法,不能一条道跑到黑。听了这种议论,生产队领导成员感到这又是一次考验。在自然灾害面前,丢了地,丢了粮,去搞邪门歪道,就是丢了方向。应当动员群众战胜自然灾害,叫它有灾不成灾,争取好收成,做到灾害大,贡献不小。领导成员和贫下中农商量,提出要向锄板要水,坚决抗旱保苗。他们不惜投工,勤铲勤趟。由于受灾不转向,加强了田间管理,战胜了干旱,夺得了比上年还好的收成,交售给国家的粮食也比上年增多,社员收入也比上年高。要为革命种田,就不怕多费工、多流汗。小乡贫下中农种地、铲趟,精益求精,用工量不断增加。每垧地一九六二年是七十多个工,一九六九年增加到四百三十多个工。贫下中农对大块地和小块地,好地和薄地都下功夫耕种,能多打一粒粮食就多打一粒粮食。
不能只顾眼前,要争取年年丰收。小乡的地,多是黄土包子,要稳产高产,就必须改良土壤。这是个长远建设,要打持久战。有人觉得这个活又重又累,见效慢。这种思想没有影响小乡贫下中农改良土壤的决心。他们说:“我们干在眼前,要想到长远。革命就要跟苦打交道,我们就是要凭双手搬山治水,靠双肩改地换天。大寨贫下中农能够在石板上造田,我们就能够把黄土变黑土!”他们每年坚持抠麻泡,掘河底,挖草炭,一块地一块地地改良土壤。冬天的麻泡里冻得梆梆硬,一层冰,一层土,一镐刨下去一个白点,很多社员虎口震裂了,手腕子震肿了,有的人棉衣被汗水湿透了,就脱掉棉衣干,边刨边拉。就这样,一镐一镐地刨,一冬一冬地干,从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九年七年时间,一百三十多亩山坡地普遍改了两遍,其中有的地块还改了三遍,总共用了三千多个工,拉了六千一百八十多车土,使这些地块都铺上了一犁厚的优质土。
小乡的贫下中农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还开展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山山水水,造林、养鱼、栽果树,以农带副,以副促农。小乡向国家交售的猪、鸡、蛋等副业产品年年增加。
“革命不分季节,种田没有农闲。”在小乡,为国家多作贡献已经变成了社员的自觉行动,不论春夏秋冬,没有闲时。去年,全队一百一十七口人,有八十二口人参加集体劳动。有的社员一年干了三百五十六天活。人人争取为革命多出力,个个努力为社会主义祖国作出贡献。
一锄一犁想着世界革命
一心一意为着人类解放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要牢固地树立起为革命多作贡献的雄心壮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深扎为革命种田的根子,打好群众基础。毛主席教导说:
“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遵照毛主席这一伟大教导,小乡人坚持活学活用“老三篇”,坚持天天听广播,坚持做活的政治思想工作。由于他们抓住了根本,贫下中农都有最饱满的政治热情,最大的自觉性,最高的主人翁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革命种田。
时时想着为国家多作贡献,一锄一犁想着世界革命。青年社员金文科,一次铲地,伤了一棵苗,没有补上。老贫农问他:“你为什么不补苗?”他说:“吃饭还掉饭粒呢,少补一棵苗算个啥?”晚上,家里人在家庭学习班里对他进行帮助。他哥哥说:“一棵苗看来是个小事,反映了我们的思想不过硬。要是大家都象你这样,你砍一棵,他砍一棵,损失就大了。砍的是苗,丢的是贡献。”金文科提高了认识,从此把多保一棵苗看成是对国家多一分贡献,铲地宁肯被拉下,少休息,也要把地铲好、铲细。有时伤了一棵苗,就移来一棵补上。
把个人的命运和社会主义前途联系在一起,一分一厘用于巩固、壮大集体经济上。一九六八年,小乡获得了大丰收,在全大队亩产最高,收入最多。怎么分配?贫下中农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他们说:“为革命种田,分配要想着革命,路线斗争觉悟要跟高的比,生活水平要向低的看。”一致决定在保证社员收入逐年增加的原则下,更多地增加集体积累。
小乡的贫下中农为社会主义积累资金,主要用在不断扩大生产上,对于非生产开支,能不花就不花。干部到公社开会,自带干粮,不花补助费。一九六八年,小乡生产队的管理费只占总开支的百分之一点二。由于积累逐年增加,集体经济越来越厚实。建队时,全队家当价值不到二千元,七年时间增加了五十倍。现在有骡马七匹、牛四头,胶轮车两辆,还有手扶拖拉机、粉碎机、脱谷机、铡草机、磨米机等五台机器。队里贮备粮年年增加,现在已贮备了一年的口粮。这就为巩固集体经济,打下了物质基础。
使自己的思想紧紧跟上革命形势的发展,一心一意为着人类解放。小乡的贫下中农想国家大事,站得高,看得远。
社员王显忠在建队初期嫌小乡穷,收入少,搬走了。走后,每年都回来看几次。小乡不断发展变化,他又要求搬回来。社员说:“他过去换地方,就是因为没换思想,这回得让他好好换换思想。”在他搬回来的那天晚上,队干部和几位老贫农在一起跟他谈心,给他讲小乡的发展变化,讲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形势,也批评了他的错误。对他说:“你回来我们欢迎,但是,你是带着‘私’字走的,不能带着‘私’字回来。脑袋里不能光有个小家,要装上世界革命的大事。”王显忠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他经常把红小兵请到自己家来,给他读毛主席著作。他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主动干脏活、重活。他怕早晨起来晚了耽误活,总是提前来到队里。有时半夜里看到月光,以为天亮了,就忽地爬起来跑到队里。群众看他真正把心用在集体上了,就选他当打头的。他在会上表示决心说:“我要为革命当好这个打头的!”
在小乡,一心为公,热爱集体,自觉地为革命多出力,在人们中已经形成风气。集体的活大家想、大家干、大家管。干部在家,干部领着干,干部外出,就有人主动出来代替。有一次队里正在铲地,三个队干部都出去讲用,老贫农说:“干部不在家,咱们要商量着办事,要把活干得更好。”在老贫农带领下,地铲得又快又好。社员说:“我们这个队,干部是模范社员,社员是不挂衔的干部。”对集体的事人人抢在前面去做。去年九月的一天,广播预报有霜冻,队里作了防霜准备。老贫农王彩臣把这事记在心上。半夜出来一看天气变了,就把家里人招呼起来,到地里点火薰烟。小乡的社员,满眼都是集体的活,地里的庄稼被风刮倒了,不知道是谁去扶起来了;下雨了,队里晒的麻秆,有人自动给捆起来。小乡的社员对集体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爱惜。一九六八年打完场分到各家的豆秸,掉下来的豆粒,社员都一个个拾起来,送到队里。这种热爱社会主义、干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鼓舞、激励着小乡贫下中农继续前进。 吉林省革命委员会解放军某部长春市革命委员会调查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