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泥腿子”能够降伏“电老虎”
——河南林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农村小型水电的调查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河南省林县人民在毛主席这一光辉思想指引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在兴修水利建设的同时,掀起了兴建小型水电的群众运动,取得了显著成就。
农村水电大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境内层峦叠障,山岭起伏,解放前“十年九旱”,是个穷透了的地方。解放后,直至公社化前,林县在山区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缺水、缺电,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
公社化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展以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广大贫下中农充分依靠人民公社的力量,掀起了兴修水利、水电的群众运动。经过十年艰苦奋战,兴修了大小水库九十九座,大小渠道二千九百多华里,旱池二千八百多个,旱井五万三千多眼,排灌站九十六处,水轮泵站一百多处,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能蓄、能排、能灌、能泄的水利网。水浇地面积由解放初期的一万二千四百亩,发展到现在的六十万亩。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为了综合利用水利,在兴修水利的同时,还兴建了中小型水电站十四处,发电量达四千多瓩。全县十五个公社,已有十三个公社,一千七百多个生产队有了电。在这基础上,他们兴建了电灌站一百五十四处,电机井一百九十四个,农产品加工站二百四十四处;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农户点上了电灯。
小型水电站的发展,也推动了山区有线广播网的普遍建立,促进了农村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现在凡通电的队,都利用电力办起了粮食加工、果品加工、粉坊、作坊、油坊、弹轧花、饲料粉碎等各种农副产品加工厂。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小店公社东油村、三井、桂林、元家庄四个大队,仅粮食加工一项,一年约可节省出八千至一万个劳动日,用于农业生产或其它多种经营。
“泥腿子”就是要“异想天开”
林县农村水电建设的过程,广大贫下中农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坚决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所推行的“爬行主义”、“洋奴哲学”进行了不断的斗争。
早在一九五二年,林县广大贫下中农就提出了办电的要求。但那些忠实推行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人,对于群众这种社会主义积极性,不仅不给予支持,反而诬蔑说“泥腿子异想天开”。广大贫下中农气愤地说:“上边不支持咱也要干。”他们自己设计,自己施工,把原来河南园村的一盘水磨,改建成电机房,并设法培养了几个自己的电工。
一九五八年,是林县人民向兴建农村小型水电站大进军的一年。
这一年,林县广大贫下中农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指示鼓舞下,发扬敢想、敢说、敢干、敢革命的精神,提出了“大办农村小型水电站”的战斗口号。一小撮走资派又向群众大泼冷水,诬蔑贫下中农办电是
“吹牛皮”,“得不偿失”。一些资产阶级技术人员,也散布“办电神秘论”,叫喊什么:“农民办电,简直是胡来。”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不怕讽刺打击,决心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一个兴修水利、水电的群众运动迅速在全县展开。
位于太行山之巅的石板岩公社高家台大队,只有几十户人家。他们决心要利用老山石缝里的一股泉水,在悬崖陡壁上修建一座小型发电站。没有水轮机,就用木头仿制,没有配电盘,就买上电表自己装置,经过不到两个月时间的艰苦奋战,终于在海拔二千多米的山顶上建成了一个电站。
临淇公社小岭电站的前身,原是个水泥厂。淇北渠修成了,把水引来了,这里正好是个落差。当地的贫下中农决心办一个小型水电站。他们遵照毛主席“从战争学习战争”的伟大教导,施工中遇到困难,就召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安装设备不懂技术,就请进来教,派出去学。经过多次实践,终于把电站建设成功了。
这一年,全县一共兴建了后坡、李家寨、河头、党街、合涧等七处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达一千七百多瓩。
一贯敌视革命群众的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对这个群众运动怕得要死。他们趁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强令小型水电站要下马停办。农村的地、富、反、坏、右等牛鬼蛇神,也公开跳出来破坏水电建设。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广大贫下中农,一眼就识破了阶级敌人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阴谋。他们针锋相对,奋起回击,说:“停办水电,就是阻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我们坚决不答应。”经过一场激烈的搏斗,广大贫下中农终于依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坚决顶住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破坏,煞住了阶级敌人刮起的一股邪风。农村水电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红旗渠分水岭红旗发电站的建成,集中反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在农村水电发展问题上的尖锐激烈斗争。
分水岭红旗发电站,由国家拨给两台机组,装机容量三千一百二十瓩。一九六六年破土动工的时候,从上边来的技术人员,一到就抬出一叠图纸说:这就是办电的资本,光图纸就足够两个人抬。象这两台进口发电机组,没有高级工程师、高级技术员、高标准器材,就别想建成发电站。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燃烧起来了。林县广大贫下中农奋起毛泽东思想千钧棒,勇敢地起来造了一小撮走资派的反。他们坚持同革命干部、革命技术人员相结合,团结战斗,决心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
制造两根内径一米二,长一百零五米的进水管道,是修建这座电站的关键工程。一个资产阶级技术“权威”说:这管道必须用钢管才行。工地上的老石匠、老泥水匠,没有听他那一套。凭着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用本县制造的水泥成功地制成了两根巨大的钢筋混凝土管道,经过多次检验,证明完全合乎质量标准。
这两台机组是进口的破烂货,有几十样设备没给配齐。一个中“爬行主义”“洋奴哲学”的“刘毒”较深的技术员,搬着图纸,死啃洋教条,主张等待设备配齐全后再安装。另一个坚持走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年技术员,不同意他这种看法。他根据贫下中农的意见,提出:决不迷信洋框框,自己动手来解决。他和贫下中农一起研究,一起革新,先后自制了空压机、手摇泵、拦污栅等十多样设备、器材,革新技术二十多项。在三门峡安装队工人同志的具体帮助下,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机器安装任务,于一九六八年一月正式投入了生产。
坚持大搞群众运动
林县在办电中,坚持大搞群众运动。为了解决设备器材不足的问题,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光辉思想指引下,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土法上马,就地取材。通过改(改革旧的)、制(自己制造)、修(修复坏的)、代(废物利用)等项措施,有效地克服了种种困难,保证了农村水电的迅速发展。
深山区石板岩公社农民出身的电工杨根启,文化程度不到小学毕业。虽然他不懂办电专业技术,可他有一颗红亮的心。在办电过程中,他处处注意因陋就简,勤俭节约。设备器材能用木制品代替的,绝不用铁制;能自己制造的绝不掏钱买。买个铁制的配电盘,得二千三百多元,他一核计,花钱太多,就自己买电表,仿造了一个木制配电盘,才用了不到二百元。贫下中农都说:“别看俺这‘土’电工,造的这木制配电盘土里土气,可同样顶用。”现在,绝大多数社队的机械厂、修配站,一般都能制作担木等几十种架设内外线使用的设备、器材。有的公社机械厂,已经能够制造变压器、电动机等。这就为农村小型水电站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有利条件。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小店公社西油村大队,依靠群众办电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说明。
西油村大队,是全县有名的穷队。过去,他们曾和几个队合办过电,因为没有把广大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参加办电的人并不多,结果没有办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开展,毛泽东思想的大普及,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一九六八年四月份,大队革委会一成立,就以“咱穷队能不能自力更生办起电”为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把群众充分发动了起来,开展了一个“人人为办电尽一分心,出一分力,办一件事”的活动。会窑匠技术的自报奋勇去烧石灰,烧砖瓦;会铁匠技术的就动手制作架线用的担木、圆木、槽板、金具等各种设备器材;为了减少运费,一伙青壮劳力乘雨后不能下地的时间,来回四十多里,把二十根高压电杆,一根根抬了回来;负责施工的老石匠史双成、韩金伏、郭才启等,一核计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水管道造价太高,时间又长,决定用本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头垒砌。他们奋战一个月,就把电站建成了。发电的那天晚上,人们纵情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在群情激昂的鼓舞下,广大贫下中农在革命干部的带领下,又一鼓作气,建成了一个扬程四十多米高的电灌站,把水抽到山顶上,扩大浇地一千一百多亩,使全队基本上实现了水利化。
一支新型的水电技术队伍在成长
随着农村水电事业的发展,一支新型的水电技术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壮大。全县能工能农的电工,已发展到一千一百八十人。凡是通电的大队,每队都有一至两名电工。
照广大贫下中农的说法,走自力更生办电道路,在生产实践斗争中培养的这支新型的水电技术队伍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贫下中农的子女或有实践经验的老农。由于他们无限忠于毛主席,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心山区社会主义建设,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肯学善钻,不耻下问。因此,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复杂的技术。
第二,他们头脑里没有洋教条、旧框框,敢想、敢干、敢革命。在生产斗争中,是向技术领域进攻的闯将;在阶级斗争中,是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的先锋。
第三,他们最少保守思想,互教互学的精神特别强。
第四,他们是工人,也是农民,不脱离农村,为农业服务,队里记工分,收入和一个中等劳力差不多,生活不特殊,工作积极、肯干,同贫下中农保持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因此深受贫下中农欢迎。
这支新型的水电技术队伍,现在已成为林县农村水电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为了不断提高这支新型技术队伍的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加快农村小型水电站的建设速度,以适应“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需要,从林县革委会成立以来,就注意了对这支能工能农的水电技术队伍的培训工作,通过现场举办学习班、请进来、派出去、能者为师、互教互学等方式,使这支新型的技术队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现在他们都能独挡一面的工作。这就为加速林县农村电气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河南省林县革委会、人武部通讯组


第4版()
专栏:

东莞县加强对养猪事业的领导
全县实现一人一猪,粮食亩产达到一千多斤
新华社广州电 广东省东莞县各级革委会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生产的一系列指示,对养猪业加强领导,发动各公社生产队和社员为革命大养其猪。到去年年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七十六万头,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增长百分之十九点八,按农业人口计算,实现了一人一猪。
由于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去年这个县积集的猪粪肥达到两千二百八十万担,平均每亩稻田二十五担,相当于粮食生产所需基肥的百分之七十。猪多,肥多,粮多,去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一千零八十斤,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增长百分之三十以上。
东莞县各级革委会成立后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生产的一系列指示,加强了对养猪业的领导。他们发动群众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使大家认识到为革命大养其猪的意义,决心大力发展养猪业,为革命作出更大的贡献。全县从县到生产队,各级都有人专管养猪工作。许多领导干部亲自深入猪场参加劳动,发现、培养先进典型,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这对推动全县养猪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发展养猪生产的过程中,东莞县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贯彻落实党的养猪政策。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除了合作社公养以外,每个农家都要劝他们养一口至几口猪”的指示,在大力发展集体养猪的同时,积极鼓励社员家庭养猪。全县百分之九十七的生产队都有了集体猪场。为了鼓励社员家庭养猪,他们积极为社员解决养猪饲料问题,并通过信用社贷款和由集体廉价优先供应仔猪等办法,扶助困难户养猪,使能够养猪的农户都养起猪来。由于正确贯彻了党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养猪业的蓬勃发展。


第4版()
专栏:

陡水二队社员为革命养猪
积极解决饲料问题
保证养猪生产发展
新华社沈阳电 辽宁省凤城县汤山城公社陡水大队第二生产队遵照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生产的一系列指示,努力发展养猪事业。到去年年底,全队公养和户养的猪共达二百九十头,实现了一人一猪。由于养猪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粪肥,促使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
陡水二队的养猪生产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发展起来的。一九六七年夏天,这个队的干部和社员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生产的指示,大大提高了为革命养猪的积极性。当时正是挂锄农闲期间,队里就组织人力大搞建圈和寻找猪源。集体饲养和社员户养的猪发展起来以后,遇到了缺少饲料的困难。这时,队里便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干部和社员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教导:“猪的饲料是容易解决的,某些青草,某些树叶,番薯藤叶和番薯都是饲料,不一定要精料,尤其不一定要用很多的精料”,决定从多方面扩大饲料来源,加强饲料管理。结果胜利地解决了饲料不足的问题,保证了养猪生产的发展。


第4版()
专栏:

常山县自力更生大办小型水电建设
稳产高产田越来越多,去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跨过《纲要》
新华社杭州电浙江常山县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带领广大革命群众充分利用山区水力资源,自力更生地大搞小型水电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到目前为止,他们在最近几年之内已建成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两百多处,小型水电站的总发电能力已达到一千二百多瓩。随着水利水电建设的迅速发展,全县稳产高产田越来越多,去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跨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这个县在大搞水利水电建设中,始终坚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广大群众遵照毛主席“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的伟大教导,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狠批刘少奇的“洋奴哲学”、“物质刺激”、“专家治水”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把工地办成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大课堂,使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方针深入人心。在建设过程中,广大革命群众自行筹集资金,自行制造材料,自己培养能工能农的赤脚技术员和电工、木工、石工,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智慧。


第4版()
专栏:

马骡“结症”有了新疗法
北京部队某部军马科创造成功“捶结术”,治愈率达百分之百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 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某部军马科的同志,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发扬敢想、敢干、敢于创新的革命精神,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成功地创造出一种治疗马骡“结症”的新疗法——“捶结术”。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有关部门,在不久前召开的会议上,向全军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捶结术”是一种治疗马骡“结症”的先进技术。用这种方法治疗马骡“结症”,疗效高,奏效快,操作简单,不要复杂设备,不用服药,容易在部队和农村普及。几年来,这个军马科运用这种方法为部队和农村人民公社医治了患了“结症”的病马一千五百多匹,治愈率达百分之百,一匹病马用十至二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治好。
“结症”是马骡的一种常见病,它发病率高、死亡率大。过去,我国农村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十结九不治”。把“结症”叫做“绝症”。在此以前,虽然有一些治疗方法,但疗效不高。军马科的同志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深入到有马单位和广大农村,同饲养员、驭手同铡草,同拌料,同喂马,同打扫马厩,同出车,并召开座谈会,了解对马骡的饲养和使役情况,了解马骡结症发病和治疗情况,并向具有实践经验的老饲养员学习,从中发现预防和治疗马骡“结症”的办法。他们经过反复实践,终于成功地创造了“捶结术”,为农村发展马骡生产和部队发展军马生产作出了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