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从三麦丰收看辩证唯物论的威力
江苏省盐城县大冈公社解放大队党支部
我们大队位于里下河下游,是个稻麦两熟地区。但是历史上三麦(大麦、元麦、小麦)产量很低。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唯物辩证法,在大搞思想革命化的同时,大搞思想科学化,破除“三麦低产论”,通过实践,摸索三麦高产途径,今年终于在六百一十六亩三麦地上,实现了平均亩产六百三十七斤的高产纪录。其中第四、第五两个生产队一百六十四亩三麦平均亩产八百五十一斤。广大贫下中农高兴地说:千胜利,万胜利,是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的伟大胜利!
破除“三麦低产论”
一九六九年秋播时,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提出了“三麦赶水稻,为革命夺高产”的战斗口号。这个口号一提出,多数社员积极拥护,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三麦这种“小熟”作物,要想赶上“大熟”(指水稻),难上难。
三麦能不能赶水稻?“小熟”能不能变成“大熟”?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地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引导大家辩证地看待“小熟”和“大熟”的关系,使大家认识到:在旧社会,广大贫下中农受尽压迫和剥削,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越种越薄,排灌仅靠几条小沟,肥料也很少,造成三麦产量低,因而被称为“小熟”。但是,现在是社会主义大农业,广大群众依靠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水利、肥料、地力等生产条件起了根本的变化,许多田块的三麦产量已经赶了上去,所谓三麦“低产”、三麦是“小熟”作物的论调,已被客观事实所打破。经过学习,社员们提高了认识,便自觉地、主动地去争取三麦高产。
积极浇水,认真防水
在我们这里,群众中长期流传着“麦干不要怕,三棵打一斗”、“大麦长在火坑里也能收”的习惯说法,存在着三麦越旱越好的形而上学观点,因而不管天多旱,从来没有灌水的习惯。
三麦到底要不要灌水?能不能灌水?毛主席教导我们:“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认识到,三麦的主要特性是耐旱、怕涝,但是耐旱不等于不怕旱,怕涝不等于不需要水。三麦既有怕水的一面,也有要水的一面。从三麦生长的全过程和本地区雨水分布的情况来看,冬季和初春的雨水往往不能满足三麦生长的需要;而三麦生长后期,雨水又比较集中,容易受涝。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打破常规,普遍对三麦采取积极浇水、认真防水的措施。去年秋种时,天气干旱,我们就毫不迟疑地浇水种麦,保证适时播种,一次齐苗。接着又遇冬旱,麦苗发黄,我们又充分发动群众,上鲜河泥和浇水粪抗旱,保苗越冬。今年二月间,正当三麦返青需水的时候,天气又久旱不雨,我们就针对三麦后期生长要水、怕渍的特点,采取快灌、速排、晚上灌半夜排的办法。灌水后麦苗很快返青,生长旺盛。
合理密植
过去,我们这里三麦习惯稀植,并且有“稻打稠,麦打头”的说法,认为水稻要密植,麦稀才能丰收。
稀麦丰收的说法究竟对不对呢?我们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进行分析,认识到“麦打头”的说法是片面的,不符合三麦增产的客观规律。因为三麦产量是由穗多、穗大、粒饱三个因素组成的,要夺取三麦高产,主要靠穗多,在穗多的基础上,再争穗大,粒饱。“麦打头”只看到穗大的一面,却忽视了穗多、粒饱的一面,因而不能高产。“麦打头”的说法也是小农经济思想的反映。过去由于受小农经济的束缚,土质差,肥料少,种子劣,管理又跟不上,所以,往往把丰收的希望寄托在争几棵大穗上。现在是社会主义大农业,集体经济力量大,田越种越肥,肥料越来越多,又推广了高产良种,在这种条件下,就要既抓“头”又抓“稠”,达到穗多、穗大、粒饱,充分发挥三麦增产的潜力。这几年,我们大队根据品种、土质、肥料等条件,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坚持三麦合理密植,对促进三麦增产起了很大作用。
晚茬精管促早发
这几年,我们大队由于两熟改三熟,扩种双季稻,晚茬麦的面积逐年增加。去年秋播三麦六百一十六亩,晚茬麦就有二百二十亩,占百分之三十五点七。能不能保证晚茬麦高产,对三麦丰收关系很大。有人认为:晚茬麦不能高产。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的教导,发动群众认真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找到了过去晚茬麦不能高产的三个原因:一是播种过迟,晚茬麦比早茬麦一般迟播二十多天;二是由于播种迟,幼苗生长不壮,过冬易受冻害;三是春季迟发,延长了生长期,后期易受高温影响,逼熟早衰。我们就在适时播种争早苗和晚茬精管促早发上狠下功夫,促进晚茬麦稳产高产。
为了保证晚茬不晚种,去年秋播前我们组织广大群众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不失时机地掌握生产环节”的教导,联系实际,狠批过去“种麦种到年”的忽视季节的陋习,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狠抓晚茬麦的早播。全大队二百二十亩晚茬麦普遍改晚茬耕种为稻田寄种,播种期比往年提早十五天左右,基本做到适时播种,一次全苗。晚茬精管促早发,主要是保证麦苗过好“三关”:一是立苗关,晚稻离田后突击施灰铺盖,开沟压板,及时追施提苗肥,保证全苗壮苗;二是防冻关,晚茬麦过冬前,普遍施一次灰肥,浇一遍稀河泥,点一遍水粪,既防寒又防旱;三是返青关,重施返青肥,每亩用粪肥四十担左右。同时,防涝防渍、防虫灭病等工作都相应跟上。这样,就有力地促进了壮苗过冬,春季早发和早熟高产,夺得了丰收。
(新华社稿,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白杨河大队第四生产队用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指导生产
科学种田治沙碱 戈壁滩上夺高产
据新华社兰州电 甘肃省玉门市清泉公社白杨河大队第四生产队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的教导,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指导科学种田,把盐碱重、沙石多、土地干旱的穷下湾,变成了一个年年增产的好地方。为在戈壁滩上实现粮食作物的高产稳产树立了榜样。
白杨河四队地处祁连山下的戈壁滩上。这里,海拔两千多米,无霜期只有一百一十天。全队五百多亩高岗地,全是一些不渗水的“板结层”,灌不满的“漏沙坑”和草苗不长的“碱窟窿”。
一九六二年,贫农出身的生产队长李志岐,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实践论》、《矛盾论》。毛主席教导说:“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毛主席的教导,打开了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智慧的大门,人们认识到:条件是由人来创造的。坏条件如果有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加以改造,就会转化为好条件。从一九六三年冬天起,以掏沙改碱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开始了。每年隆冬季节,全队的贫下中农、社员群众,不顾大雪纷飞,狂风呼啸,总是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地投入农田基本建设,劈埂、运土、拉沙,干得热气腾腾。他们连续奋战了三个冬天,终于把占全队耕地面积四分之一的一百四十一亩盐碱、漏沙、板结地,改造成了高产稳产田。到了一九六五年,全队平均亩产粮食,由一九六三年的三百八十斤,增长到五百一十三斤。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白杨河四队掀起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新高潮,他们进一步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指导科学种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
有一次,他们从外地引进一种高产的蚕豆品种。据外地的实践,这个蚕豆品种的产量要比白杨河本地品种高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可是他们第一年大面积种植这种高产品种的结果,不仅没有增产,反而比本地蚕豆品种的产量低。
为什么高产的品种不高产?他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的教导,第二年就把这个品种拿到小田里试种,仔细观察和记载它的生长情况,发现这个蚕豆品种出土以后比本地蚕豆品种长得快,成熟期早,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田间管理办法,即多下种,早浇水,早除草。他们把在小田里摸索出来的这套管理经验,及时用于指导当年的大田生产;同时又把大田种植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拿到小块实验田里来研究。这样,一九六八年和一九六九年种植的这种高产蚕豆品种,分别达到了六百八十斤和七百斤,比本地品种增产一倍多。
白杨河四队贫下中农坚持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科学种田,现在已经掌握了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他们分块、分片地施肥、浇水,控制旺苗,促进弱苗,发展壮苗,使作物长得整整齐齐,年年增产。贫下中农豪迈地说:“人听了毛主席的话,庄稼就听人的话。”


第2版()
专栏:

废苗变壮苗
辽宁省桓仁县苗圃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 董德本
我们苗圃过去每年都有那么几百万株苗长得矮矮的,瘦得干干的。技术员用尺子一量,说:“不合格!”这就得拔掉。俺们革命工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我提出:“把废苗再培育一年,让不合格转化为合格。”听了这话,有的人“噗哧”一笑,说:“废苗就是废苗,该扔掉就得扔掉,这是老规矩了。”
老规矩就不能改变吗?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植物和动物的单纯的增长,数量的发展,主要地也是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和“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等教导,认识到苗矮、苗小、苗瘦不是静止不变的,只要给它创造一定的条件,就会转化为高苗、大苗、壮苗。废苗还有生命,还能成长,这是内因,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创造一定的外因条件,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促进废苗向壮苗转化。于是,我们抓住三个环节,一抓栽植适宜,保证苗木成活,为转化提供前提;二抓适量施肥浇水,给苗木增添营养;三抓拔草松土,活跃土壤组织,刺激苗根功能,促进苗木生长。这样一来,每年都有几十万株废苗被培养成合格苗。光是今年,就有一百六十六万株废苗长成合格苗,可以造林五千五百三十亩,节约资金四千元。
可是,出了废苗再做转化工作,要用不少人力、物力,能不能想办法不产生或少产生废苗呢?我又学习毛主席关于“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的教导,认识到,苗木的习性不同,这就得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我琢磨,红松幼苗喜欢荫凉,用什么把日光遮起来不就妥了吗?大伙一合计,在苗圃里套种高粱,既可以给苗木蔽荫,促进生长,少出废苗,又可以打下粮食,一地双收,对革命有利。我们就采取四垄苗木间一垄高粱的办法进行套种。毛主席说:“一切对立的成份都是这样,因一定的条件,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苗木、高粱在同一块地里“争食”,有矛盾。这是对立的一面。因此,我就多给它们施肥浇水解决矛盾。这样,苗木给高粱通风透光创造了好条件,高粱又给苗木遮光蔽荫创造了好环境,互相依存,相辅相成。这一年,苗木长得黑墩墩的,胖乎乎的,比没有套种的苗木强多了;高粱长得秆粗,穗大,籽粒满。真是一地多用,苗粮双收。


第2版()
专栏:

五次嫁接大枣树
山东省平阴县安城公社张天开大队小官庄民兵连副连长 邱中河
俺小官庄是个山村,荒山上长着很多酸枣棵子,过去漫山遍野都是葛针窝。
一九六四年,在毛主席关于“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号召鼓舞下,我们决心把酸枣棵子,都接成大枣树。怎么个嫁接法?大伙都没干过,心里没个数。于是,就向毛主席的书请教。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主席的话象一盏明灯照亮了俺们的心。于是,我们组织了实验小组,边实践边总结,探索酸枣嫁接大枣的成活规律。
一九六四年春,搞了第一次试验。但是嫁接了五百棵,一棵也没有成活。什么原因呢?我们根据毛主席关于“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的伟大教导,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只有把苦干精神和巧干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把事情办好,取得嫁接枣树的成功。我们找到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嫁接大枣的技术要领,没有弄清嫁接成活的必备条件。
原因找出之后,我们就改进嫁接方法。第二次一气嫁接了五千棵,结果只成活一棵。大家围着这棵枣树,仔细观察讨论,分析成活的条件,是嫁接时扎得紧,包得严。大家看着这棵成活的枣树,充满信心地说:今天接活一棵,明天就会接活多棵。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继续试验下去。
第三次嫁接了四千棵,成活了五棵。大伙都很高兴。我们认真总结了三次嫁接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了动作快(保持接穗水汁不干)、扎要紧、包要严(易于保持水分)的嫁接方法,并找到了适宜嫁接的时令和季节。
在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增强信心的基础上,我们进行第四次试验。这次嫁接了一万八千多棵,成活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思想的飞跃带动了嫁接大枣树的飞跃。干部社员看到一棵棵嫁接的大枣枝长成小树,都高兴地说:毛主席哲学思想放光辉,给了我们力量和智慧,多年的葛针窝,长出了大枣树。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这年,一场大风,把我们接的大枣树刮断了三千多棵。我们赶到现场观察、分析。发现枣树所以被大风刮断,是因为接茬太高,长得不结实。根本原因找出之后,我们便决定变高接为矮接和根接。全体林业队员又投入了紧张的试验。矮接,“砧木”只留几厘米。根接,则刨去树干,直接把接穗接在根上。这样,就成功地解决了风折问题。
六年来,我们踏遍九个山头,在二千三百多亩荒山上嫁接了十多万棵大枣树,使昔日的葛针窝,变成了今天的大枣园。(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图为甘肃省临夏市折桥公社李孟家大队科学实验小组的成员正在鉴定优良品种。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