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一个优秀的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辅导员
湖南省活学活用毛主席哲学著作的先进集体汨罗公社,在活学活用毛主席哲学著作的群众运动中,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学哲学辅导员,共产党员、东风大队十七生产队领导小组成员何献军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失败到成功的三堂课
何献军出身于贫农家庭,被推选为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的辅导员后,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满腔热忱地辅导社员学哲学。
头一次给群众讲“矛盾”这一课时,他凭着从学校学来的一点文化知识,花了几个晚上,写了十几页讲义,满以为第一炮准能打响。结果,群众说:扯得宽,听不懂,记不住。
何献军以为这次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按照书本讲。上第二课前,他弄来好些哲学书籍,一股劲的一章一节地抄,讲课时照着稿子念,效果仍然不好。群众说:“你讲的课,干巴巴的。”
听了这些议论,何献军坐立不安,他想,为什么自己满腔热忱,群众满腹意见呢?思想上有了矛盾,他就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毛主席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毛主席的伟大教导,象一盏明灯,使何献军心里豁然开朗,他想,毛主席指示我们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本里和课堂上解放出来,我不正是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吗?失败的原因找到以后,他就坚持紧密结合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实践,联系群众的活思想,辅导群众抓住毛主席哲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反复学、反复用,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
一九六八年春天,公社革委会作出进一步发展养猪的决定,生产队领导小组发动群众积极筹建养猪场。但是,一部分人有畏难情绪,说:办猪场一缺砖瓦,二缺木材,不好办。领导小组针对这种活思想,让何献军辅导群众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建猪场中的困难。
何献军吸取前两次上课的教训,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找到这种畏难情绪的思想根源,主要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估计不足,把物质上的困难看得太重;核心问题是对人和物的辩证关系认识不清。在辅导大家学哲学时,他就引导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的伟大教导,批判见物不见人的错误思想。这样就提高了大家的觉悟,调动了人的积极因素,大家说:“我们缺少的不是砖瓦、木材,缺少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群众认识提高了,但何献军觉得这堂辅导课还没有上完。他认为,辅导员的任务不仅是帮助群众转变思想认识,更重要的是带动群众一道进行革命实践。没有木料,何献军带头把自己准备盖房用的木料借给队里,没有砖瓦,发动群众一起动手烧。在他的带动下,群众也纷纷找木料,烧砖瓦,猪场很快就建成了。
一次出色的辅导工作
十七生产队有个名叫何立寒的贫农社员,从土改到公社化时期都是冲锋陷阵的积极分子。可是,自一九六三年以来,由于受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和“公私溶化论”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加上有病,革命意志逐渐衰退,有时还说怪话,发牢骚。有的人把他看成“老落后”,说他是“长老了的杉木,定了型难得变。”
果真是这样吗?何献军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哲学思想,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何立寒进行分析,感到大家对何立寒的看法缺乏全面观点,只看到他消极的一面,没有看到他积极的一面;只看到他一个时期表现不好,没有看到他的全部历史、全部工作。他想:何立寒出身贫农,过去工作积极,本质是好的,只要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他是可以转变过来的。
何献军第一次上门找何立寒谈心就碰了钉子,但他不灰心。他遵照毛主席关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教导,从阶级教育入手,同何立寒一起忆苦思甜,激发何立寒对毛主席无限热爱的阶级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何立寒逐步认识到自己的消极思想不对。在这个基础上,何献军又针对何立寒感到自己错了、抬不起头的消极情绪,启发他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革命意志衰退的一面,也看到自己过去紧跟毛主席干革命,立场鲜明,做过一些革命工作的一面。鼓励何立寒克服消极情绪,振起改正错误的勇气。但是,何立寒感到自己差距很大,不知从那里改起。针对这种活思想,何献军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抓主要矛盾的教导,一起分析产生消极思想的原因,使他认识到这种错误思想的主要根源是“私”字。在何献军的帮助下,何立寒在队里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上,把自己革命意志衰退的思想根源,象“竹筒倒豆子”般地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批判。经过这次斗私批修,他放下了包袱,开始为集体做好事。
何立寒可喜的转变,并没有使何献军产生自满情绪。他想:要使何立寒彻底转变,关键在于调动他内在的积极因素。于是他俩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教导,使何立寒认识到在三大革命斗争中,只有既把自己当作革命的对象,又把自己当作革命的动力,才能搞好思想革命化。在何献军的鼓励下,何立寒在会上大胆地批判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批评了有人私砍竹子的错误行为。既帮助了私砍竹子的人,又教育了自己。
何立寒的转变,得到了多数群众的热情欢迎和积极鼓励。从此,他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认真改造世界观,从一九六八年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大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第4版()
专栏:

江苏省吴县龙桥大队广大贫下中农,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上工前带着问题学一学,劳动中针对问题用一用,休息时联系思想议一议,收工后结合实际讲一讲。这是他们在田头学习毛主席著作。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纱头和人头
天津国棉四厂三布场丙班络经小组
我们厂在提高细纱机转速之后,一时出现了细纱成型不好、断头率高等问题,使我们络经小组打纱的产量降低了;可是布场呢,则需要我们打出更多更好的筒子。两头这么一挤,我们小组就受不了啦,矛盾就尖锐了。
这些矛盾怎么解决?前一阵子,因为产量上不去,组长很着急,就大抓产量。班后讲评的时候,看谁产量高,就表扬谁。不少人对组长的作法有意见,说:“光产量高打轴多有啥用?她产量高,质量还差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的教导。我们认识到:产量高,轴打得多,这只是现象,一个人用什么思想作指导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有人只是为了受表扬,打纱的时候只顾产量,不顾质量,推困难,抢方便,这种只顾自己、不顾整体的人,产量再高也不应当表扬。为了给毛主席争光,给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抢困难,让方便,一心为革命多打纱,打好纱,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对于这种好思想、好风格的同志就应当表扬,而不能单纯去表扬产量高的。
认识提高了,方向明确了,组里重新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同志们用“老三篇”的三个光辉形象对照自己,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件事进行分析,一致认为,产量、质量的高低也要看,但更主要的是看思想、看风格。我们就应该表扬按“老三篇”办事的同志。从此,小组按照这个标准表扬人,情况就变化了。
由于我们在表扬中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矛盾就向有利于革命方面转化了。现在大伙主动地抢困难,让方便,风格越来越高,团结越来越好,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为革命多打轴,为革命快接头,做到了优质、高产、低消耗。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抓好纱头,首先必须抓好人头,组织大家认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在改造世界观上狠下功夫,促进思想革命化。


第4版()
专栏:

一分为二看自己
湖南省汨罗县汨罗公社向阳大队第十生产队老贫农 吴伯清
没有学哲学以前,有些道理就识不透,跟毛主席总跟不紧。就讲改造世界观吧,我觉得自己祖祖辈辈是贫农,有什么改造的?其实呢,我的私心蛮重,有时不管队上农活多忙,总想背上渔网,坐上渔盆(小划子),为自己去打鱼捞虾。队干部批评我不关心集体,我还不服气。学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我就用来分析自己。我是人民公社社员,这是一件事的一个方面;可我想的、做的,有的地方又不完全符合社会主义,这是一件事的又一个方面。这不是矛盾吗?有了矛盾如何办?就要开展思想斗争,做转化工作,达到革命的目的。我又一次学习了“老三篇”。我想,张思德为革命牺牲是为了什么?他是为人民,为公。我总想打鱼捞虾,懒得出工是为什么?是为己,为私。“公”是社会主义,“私”是资本主义,要是不破私立公,就会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越来越远,就会小洞不堵大堤崩,量变引起质变,滑到资本主义的邪路上去。
我没学哲学以前,对什么科学总是不大相信。学了《实践论》,旧脑筋开了窍。譬如说良种吧,有些矮秆稻硬是比高秆稻强。高秆长得好看,就是受不得肥,又受不得风,一倒伏就不结谷。再说稀植和密植,稀植的禾有时虽然长得高又壮,可打起谷来,硬是打不赢密植的。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我,使我对科学种田有了正确认识。今年队上推广蒸气催芽,要个大木盆,我说:“不要找啦,我有个鱼盆正合适。”干部说:“那使不得,浸种催芽要在盆底打个眼,打漏了你用什么去打鱼呀!”我说:“浸种催芽是集体的事,为了公把盆底打烂了都行。”
今年双抢任务大,劳力紧,虽说我上了点年纪,也要尽自己一份力量,向队里提出:“我来用牛!”队上小伙子怕我老手笨脚,误了季节,说:“吴爹,犁耙工夫最累人,你做得下么?”我不服这个气,不信这个邪,就是要用牛。有时累了,刚想歇歇气,马上又想:这口气歇不得。我光是在犁地吗?不,是在为消灭帝、修、反贡献力量!光是在翻泥巴吗?不,是为了解放全人类!想到这里,劲头就上来了,这样,我们队就抢在季节前犁完了田。我体会,这就是精神变物质。
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就是干革命的道理。懂得革命的道理,就能紧跟毛主席,风浪再大,不迷方向。
(新华社发,本报有删节)


第4版()
专栏:把老三篇作为座铭来学

“老三篇”给我智慧和力量
苏州市五十七粮店营业员 徐雪珍
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是破私立公改造人们灵魂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引我们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的灯塔。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活学活用“老三篇”,头脑里有了毛泽东思想,就能为人民服务,就能出智慧,出力量。
受过冻的人,最知道红太阳的温暖;受过苦的人,最热爱毛泽东思想。没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就不能学好“老三篇”,就不能全心全意地为工农兵服务。过去,由于受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我认为粮店营业员是侍候人的,又麻烦,还没啥出息。因此,上班常迟到,服务态度也不好,顾客说我卖粮时是“一副夹生面孔”。领导和同志们发现我的思想问题后,一次一次地和我谈心,进行忆苦思甜,并引导我学习“老三篇”。那几天,我一连好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觉,我家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一幕幕出现在眼前,我越想越感到对不起共产党,对不起伟大领袖毛主席。毛主席他老人家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而我却翻了身忘了本,只看到个人的小圈子,看不到粮店工作的重要。
无产阶级感情增强了,阶级觉悟提高了,我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劲头就大了。从此,我天天学习“老三篇”,事事对照“老三篇”,站在柜台上,心中有方向,心想工农兵,浑身有力量。上班提前到,下班推迟走。小孩来买粮,我帮他上肩。老人来买粮,我送他出门。发现顾客的粮袋漏了,我就找来针线,帮着缝好。为了方便工农兵,我和同志们一起送粮上门,设点供应。同志们都说:“毛泽东思想威力大,小徐这个‘老大难’也变了样!”
毛主席在“老三篇”中批评了“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的人,要我们象白求恩同志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利己”和“利人”,虽只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两种根本不同的思想和世界观。利己,就是利资产阶级的“私”;利人,就是利无产阶级的“公”。只有斗掉“私”字,才能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一次,我们到基层送粮,已到午饭时候还有不少没有送完。这时,同志们叫我回去吃饭和照顾孩子。我想,是先回家去,还是坚持到送完呢?我想起毛主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导,心里顿时感到热乎乎的。心想,我回去吃饭和照顾孩子是小事,可是头脑里如果有了利己的思想却是个大问题。我坚持把粮送完,虽然很晚了,身体也比较吃力,但心里觉得很踏实。从这里我体会到:只有狠斗“私”字,才能变“利己”为“利人”;只有狠斗“私”字,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
我为人民做了一点工作,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我曾经认为:站好柜台卖好粮,做好本份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了。可是,有一件事却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店一位营业员,在送粮上门时,发现一个单身老太太,眼睛不好,行动不便,她便多次上门帮助老人搞卫生,买东西,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从这位同志的行动中,我看到了自己在为人民服务方面的差距。我带着这个问题,又一次学习了“老三篇”。我想,有些事看来是“份外事”,却是人民的需要。站在局部本位来看是份外,站在全局整体来看就是份内。只要是革命的需要,对人民有利,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利的事,都是革命者的本份事。明确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不论什么事都主动做。有一次,我和同志们去送粮,发现一个单身退休老工人病在床上几天了,我及时把老人送进了医院,给他治好了病。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我们营业员要为毛主席争光,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就应该站在柜台里,看到天安门,胸怀全世界,想到全人类,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世界革命联系起来。过去,店里卖完面粉,就把面粉袋往厂里一送,沾在袋上的面粉,就白白地浪费了。我想,粮食是宝中之宝,虽然每只袋只有几钱粉,但积少成多,节约的精神不可丢。于是,我就把积起来的面粉袋,一只只地翻过来刷干净,一天刷了五百多只,刷下了二十多斤面粉。虽然干得很累,呛得难受,但想到这是为革命出了一分力量,心里感到很高兴。
这件事以后,我又反复学习“老三篇”,深刻认识到:我们社会主义商店的营业员,就要一心想着工农兵,一切为着工农兵,为工农兵想得周全,为工农兵服务到家,打破柜台的界线,投身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的广阔天地里去。有一次,一个女孩来买三十斤大米,装好上肩,发现米袋漏了,我赶紧帮她把口袋缝好扎好,等我把漏在地上的米扫起来,这女孩已经走远不见了。第二天,轮到我休息,我带了这一两半米,寻访了女孩家,诚恳地向女孩的家长作了自我批评,并反复宣传节约用粮的重要意义。他们非常激动地说:“你不光给我们送来了一两半米,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毛泽东思想教育课,我们今后一定听毛主席的话,节约用粮,备战备荒。”从此以后,我们就经常地深入工厂、里弄、学校,宣传毛泽东思想,组织群众开展节约粮食的活动,把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指示落实到每家每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