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搞好“天天读”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
  ——七里营公社刘庄大队党支部领导社员坚持“天天读”的体会
如何搞好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天天读”?河南新乡七里营公社刘庄大队党支部的体会是:关键在于加强领导。
这个大队的“天天读”制度,是从一九六八年九月开始建立的。两年多来,由于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带头用,敢于同自己头脑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斗,敢于同阶级敌人斗,抓住阶级教育不放,并在实践中摸索了一套适合当地特点的学习制度,保证“天天读”坚持不懈,使“天天读”的水平不断提高。
突出政治,端正“天天读”的态度
这个大队的“天天读”制度建立不久,便碰到“三秋”大忙季节。一天,“天天读”还没有开始,不少社员就下地去了。党支部书记史来贺一了解,原来是有些干部看到农活忙,放松了学习,影响了群众也不坚持“天天读”。
有的干部说:眼下庄稼活都挤在一块,大家自觉地学就中了,用不着“天天读”。等到收罢秋、种完麦,再正经地学。
有的干部说:咱刘庄是个老先进,先进单位靠的就是高产量。学习再好,产量上不去,说起话来理不直,气不壮,老先进也谈不上了。
干部中出现的这些活思想,集中到一点,这就是对政治和生产的关系还没有摆正。于是,大队和生产队领导班子成员,便利用晚上时间,集中办了一期学习班。大家摆了许多事实,说明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重要,不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危险。其中一个事例是:有一年“三夏”期间,有的干部放松了政治,规定一段时间内不学习,单纯搞生产。结果,使一些人迷失了方向,只想多得工分,干活一味追求进度,影响了生产质量。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有一个技术员把种籽浸坏了也不报告,二百五十多亩玉米下种有十天,还没有出苗。没有办法,只得第二次播种。秋季收打的结果,这二百多亩玉米和同样条件的地比较,少收了三万多斤。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大队和生产队的领导班子成员,用毛泽东思想对这些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有了先进思想,才会有高产量。刘庄大队所以连年稳产高产,说到根子上,是突出了无产阶级政治,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指导生产的结果。如果对这个根本问题缺乏自觉性,对二百多亩玉米减产的教训缺乏认识,盲目地背上“老先进”的包袱,才是真正的“理不直,气不壮”呢。第二,越忙越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抓紧“天天读”。农忙时,活茬多,时间紧,劳动强度大,“公”与“私”的斗争比较激烈,阶级敌人也乘机捣乱。因此,必须加强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特别是武装领导班子成员的头脑,才能使大家永远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随时识破阶级敌人的破坏阴谋,保证生产胜利进行。那种认为“农忙时用不着‘天天读’,等到收罢秋、种完麦再正经地学”的思想,是政治和生产轮流突出的表现,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生产第一”谬论的反映。这一“刘毒”不肃清,不但农忙时“天天读”保证不了,农闲时“正经地学”也是一句空话。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刘庄大队领导班子成员在统一认识后,又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对“三秋”大忙季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学习时间重新作了安排。他们提出:学习时间随着季节变,学习地点随着活茬变,保证“天天读”雷打不散。在这一基础上,他们不断总结经验,两年多来,逐步形成了适合当地情况的学习制度。主要是:
(一)“天天读”一般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必要时全大队集中,如传达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大范围的讲用等。
(二)大忙季节,以临时作业小组为单位“天天读”。各小组都配有骨干,统一领导学习和生产。学习地点和时间,由各组根据不同情况决定,可以在村内,也可以在田头;可以在干活前,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
(三)冬、春两季,早晨下地干活比较冷,一般在七点钟左右“天天读”。夏、秋两季,中午下地干活比较热,学习时间一般安排在下午两点钟左右。
(四)逢年过节放假时,“天天读”在起床后进行,以便于社员走亲访友,或从事其他家务劳动。
(五)饲养棚、养猪场、果木园、菜园、队办工厂等,学习时间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学习内容,一般由大队统一规定。
加强阶级教育,提高“天天读”的自觉性
刘庄大队党支部认为,通过阶级教育提高群众阶级觉悟,激发贫下中农无限热爱毛主席的阶级感情,是搞好“天天读”的思想基础。这一工作抓好了,干部和群众就能自觉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
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个大队早就安上了电磨,贫下中农也住上了新的瓦房。为了向社员进行阶级教育,使他们不忘阶级苦,每年春节前后,全大队都抽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展忆苦思甜活动。大队和生产队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忆苦思甜。在月小结、季总结时,也从阶级教育入手,启发大家带着无产阶级感情,选学毛主席语录。
阶级教育的效果非常显著。共产党员赵修身,负责领导林业和菜园生产。旧社会,他家饿死了五口人。解放了,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普照下,赵修身翻了身,当了干部,日子越过越好。但是,由于他不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逐步走了下坡路,劳动不积极,工作不努力,生活不艰苦。“天天读”的制度建立后,大队党支部叫他领导林业组学习,他借口抓紧生产,经常放松学习。
阶级教育,使赵修身焕发了革命青春。他含着眼泪诉说了自己的苦难家史,满怀喜悦地谈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说:“我是共产党员,但却忘记了旧社会的苦,忘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这样下去,就不符合共产党员的称号,就没有贫下中农的感情了。”现在,他不但自己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而且积极组织林业组和菜园的同志“天天读”。人变,地变,生产变。去年,每亩笋瓜只收八百斤,今年达到五千斤。去年,他们管理的苹果一共摘了一万多斤,今年已超过二万斤。
刘庄大队不断提高忆苦思甜活动的水平,现在,他们都能通过忆苦思甜,自觉地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支援世界革命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每次忆苦思甜后,大队党支部都经常组织群众,利用“天天读”的时间,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如果不能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就不能最后地得到解放。”“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每学习一次,大家的思想境界就提高一步。他们说:普天下劳苦人民都有一本血泪账。咱们不能搞“一口观”,心里要想着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自己翻身了,要是忘掉解放全人类,那就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思想,这不是毛主席领导的中国贫下中农的革命思想。
狠抓阶级斗争,推动
“天天读”不断深入
刘庄大队党支部在实践中体会到:坚持“天天读”是一场大革命。它不仅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干扰,阶级敌人也会利用各种机会进行破坏。因此,只有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不放,才能巩固和发展“天天读”的成果。
有一段时间,少数青年突然对“天天读”不那么积极了。他们或者迟到早退,或者人在心不在。有的干部看到这些现象,批评了几次,效果也不大。在党支部组织的忆苦思甜会上,有些青年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教育,主动揭开了这个盖子。原来贫下中农在“天天读”时,经常用毛泽东思想分析阶级敌人的动向,批判资本主义思想,阶级觉悟不断提高,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更加坚定。一个没有改造好的富农分子看到自己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便以讲故事为名,向一些青年灌输资本主义思想,妄图破坏“天天读”。
现实的阶级斗争,教育了干部,也教育了贫下中农。“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天天读”的重要,因而更加自觉地带着无产阶级感情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
现在,刘庄大队的贫下中农和干部,都把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紧紧的,敌人一有破坏活动,就立即把它揭穿。
今年棉花播种时,旱象严重,任务艰巨。大队党支部就在“天天读”的时间,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教导。贫下中农提出:“下定决心排万难,精心种好千亩棉,彻底消灭帝、修、反”。在播种技术上,他们采取了“点一坑棉种、盖一把湿土”的办法,力争一次全苗。一个没有改造好的地主分子公开对抗贫下中农落实毛主席的指示,故意往棉花坑里撒干土。党支部委员边秀英一眼看穿了敌人的阴谋,便立即召开了田头批判会,对阶级敌人进行了批斗。通过斗争,大家的劲头更足,仅三天时间,就把一千亩棉花播种完毕。
现在,刘庄大队的绝大多数社员群众都养成了“天天读”的习惯。他们经常带着问题选学毛主席语录,经常进行讨论。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公报发表后,他们立即响应公报提出的“要继续深入开展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的号召,决心把继续革命的觉悟提到新高度,为抓革命促生产作出新成绩,为支援世界革命作出新贡献!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学哲学 用哲学

  谦虚与自觉
  旅大罐头食品厂二车间革命领导小组
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对待一切工作,既要看到成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足的一面,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能不断前进,永远前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罐头原料“淡季”的不利情况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不利情况下看到有利因素,充分发挥人的因素,大挖水产品潜力,大搞综合利用,结果提前一个月完成国家计划。在成绩面前,我们又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以为下半年水果、蔬菜已大量上市,条件这么好,完成跃进计划十拿九稳。由于我们眼睛里看到的是顺利,心里装着的是成绩,因而工作抓得不紧,一度走了下坡路。
为什么“淡季”能够变旺季,旺季反而不旺了呢?我们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的伟大教导,认识到,在胜利面前,盲目乐观,只看到条件好,没有看到前进的道路上仍有困难,仍有新的斗争,放松了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思想准备,才处于被动地位。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革命化。如果“骄”字领先,“满”字当头,必然停滞不前,导致落后。
认识提高后,我们在群众中不断斗私批修,听取批评,和大家一起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我们走出去,请进来,虚心向其它车间和外厂学习经验,找思想差距,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们深深感到: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中,条件顺利时要看到不利的因素,取得成绩时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地有所前进。


第3版()
专栏:学哲学 用哲学

  “变”与“不变”
  原驻天津八十九中学工人宣传队负责人 沙源海
八十九中学原来有个学生,因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屡犯错误。一提起他来,不少人都摇头说,他变不好啦。他真的不能变了吗?
毛主席教导我们:“客观事物中矛盾着的诸方面的统一或同一性,本来不是死的、凝固的,而是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暂时的、相对的东西,一切矛盾都依一定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着。”
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我就联想到,铁由于受空气腐蚀氧化就会生锈,变成废铁,而废铁再经过加工冶炼,还能炼成好钢。我想,人也是一样,犯了错误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于是,我对这个同学做了“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这个同学出身很好,由于背上了“自来红”的包袱,放弃了思想改造,在阶级敌人腐蚀面前丧失了抵抗力,所以犯了错误,但他的本质还是要革命的。我们应该遵照毛主席关于“对犯错误的好人,要多做教育工作”的教导,做促进他向进步方面转化的工作。此后,我就找他个别谈心,从启发他的阶级斗争觉悟入手,对他进行忆苦思甜教育,领他到烈士陵园去扫墓,并和他一块学习了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这对他触动很大。后来,我又经常和他在一起学习、谈心,抓住他的活思想做工作。我和同志们经过几个月细致的思想工作,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教育他,终于使这个同学有了转变。
可是,在一片赞扬声中,这个同学不能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对待自己,滋长了一种盲目自满情绪。这种情况使我们认识到,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当这个同学向进步方面转变以后,如果我们不继续抓他的思想工作,他就有可能往回“变”。因此,我们要不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他的头脑,引导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帮助他克服自满情绪,提高他继续革命的自觉性,从而使他在思想革命化的大道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第3版()
专栏:

  “挑刺”与“护短”
  包头第二热电厂 南玉杰
以前,我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同志们给我提意见时,不是脸红脖子粗,替自己“护短”,便是说提意见的人爱“挑刺”,有意给自己“难看”,总要设法把人家顶回去。后来,虽然改了一些,但并没有从思想上彻底解决问题,每当别人给自己提意见时,心里总是嘀咕:“这人干么老跟我过不去。”为这事,同志们对我意见很大,我也感到自己这个毛病需要彻底改一改。
我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一分为二”的教导,心里豁然开朗。原来我的病根就出在自己思想上的绝对化,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和对待别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揭“短”挑“刺”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只有不断地揭“短”挑“刺”,才能丢掉自己身上的包袱,得到不断前进的力量。相反,如果护“短”保“刺”,矛盾就会转化。其结果,“短”越护越“短”,“刺”越扎越深,必然要一害革命,二害自己。
认识提高以后,我的态度也随着起了变化。在整党建党运动中,我抱着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的态度,向群众征求意见。没想到,有些同志回答是“没意见”!这一下子,又出乎我的意料。我想,自己身上的毛病很多,平时群众意见也不少,为什么这时又不给提呢?我把自己和群众的矛盾作了一番全面的分析,发现这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向群众交心,矛盾的主导方面仍在自己身上。
思想一通百窍开。打这以后,我经常走到群众中去,主动亮私斗私,诚恳地要求同志们给予批评帮助。大家见我是真心实意地征求意见,于是有什么意见也就乐意提了。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迈进了一步。
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敢于把自己当做革命的对象,欢迎同志们批评,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并不断地自我揭“短”挑“刺”,自觉地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才能当好革命的动力;怕别人揭自己的“短”,挑自己的“刺”,自己又不揭自己的“短”,不挑自己的“刺”,不革好自己的命,就会变成革命的阻力。所以,要干一辈子革命,就要揭一辈子矛盾,斗一辈子“私”字,革一辈子自己的命。 (据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