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破除形而上学 发展林业生产
潜江县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根据水网湖区特点植树造林
据新华社武汉电 湖北省潜江县认真贯彻执行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指示,打破水网湖区不能发展林业的旧框框,在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努力发展林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
潜江县过去一直是“树木稀少不见林,村内村外一展平,用木用材靠别人”的地方。现在全县植树四千六百多万株,平均每人有树八十八株。一九六八年开始,改变了依赖国家供应木材的局面,并且第一次向国家提供了商品木材。
林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植树造林后,保持了水土,控制了风沙,改良了土壤,保护了堤防,防御了洪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的增产。同时,林多,叶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绿肥。
林业的发展,促进了畜牧业的大发展。不少地方利用枸树叶、紫穗槐叶作牲畜饲料或制作糖化饲料,促进了生猪和耕畜的发展。猪多,牛多,又为农业生产增加了肥料。
林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活。社员生活用材和日常烧的柯枝已基本解决,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生活用煤。
潜江县在发展林业生产中,首先组织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发展林业生产的一系列指示,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不断排除了各种干扰。
解放后,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大肆散布“用材靠山区,吃粮靠平原”的谬论,潜江县一部分干部中存在着“水网湖区不能发展林业”的思想,一直没有把林业生产放在应有的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木材需要量急剧增加,水网湖区究竟能不能发展林业?县里的领导组织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的伟大教导,使大家认识到,发展不发展林业生产是关系着是否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指示的大问题。接着,县领导深入全县不同类型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水网湖区,河边、路边、沟边、村边、荒地、荒坡植树造林潜力很大,发展林业生产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例如,地处汉江之滨的沙街公社美丽大队,解放初期,每人只有三棵树。从一九五六年以来,他们利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植树二万五千多株,荒滩上造林一百一十亩。树木成林,防风固沙,过去被流沙淹没的七百多亩田全部复耕,粮、棉产量逐年上升,粮食亩产由三、四十斤增加到四百多斤,棉花亩产由三十多斤提高到一百六十多斤。
县里总结、推广了美丽大队的经验,解决了“水网湖区不能发展林业”的认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动群众,反复讨论,制定了全县发展林业的规划。
确定大规模发展林业后,树种从那里来?有的人主张要国家投资到外地购进苗木。县领导又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通过学习,大家根据水网湖区的特点,明确了“三自、三为主”的原则。即: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以乡土树为主,速生树为主,用材树为主。这样,全县用本地的枫柏、苦楝、香椿、早柳、桑、槐等优良树种,很快地掀起了造林热潮。在发展乡土树种的同时,他们还有计划地引进一些水杉、杉木、川柏等树种,经过试种、培育,这些树种现在也已在潜江生长成材。
潜江县在发展林业生产中,还根据水网湖区特点,把植树造林和兴修水利、修路筑堤、开垦荒地、园田化和改造村庄等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做到渠成、堤成、路成、林成。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潜江县在发展林业生产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有力地调动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毛主席亲自主持制订的关于人民公社的各项政策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认真执行林业生产、收益、分配政策,妥善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坚持了林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他们对全县百亩以上的大片沙滩荒地,大、中型干渠和汉江、东荆河两岸,以及主要公路的造林,采取国有队营。小型河流、渠道、百亩以下的小片河滩、荒地、废堤,以及村前村后队有的零星土地,不适合种农作物的,按行政区划分,由所在地的生产队自采种、自育苗、自栽、自管、自受益;社员房前屋后造林,属社员私人所有,自栽、自管、自受益。


第2版()
专栏:

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李天佑同志逝世
中共中央、国务院机关和中央军委等负责同志参加了追悼会
新华社四日讯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天佑同志,因病久治不愈,于一九七○年九月二十七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李天佑同志,于一九二九年十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十一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连长、团长、师长、纵队司令员、军长、兵团副司令员、广州部队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务。
李天佑同志一贯忠于毛主席,忠于党,跟随毛主席干革命,几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对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今天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指战员一千多人在八宝山举行了追悼大会,追悼李天佑同志。
中共中央、国务院机关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追悼会。
中央军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国防科委、军事院校、北京部队、北京卫戍区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追悼会。
李天佑同志的生前战友以及他的亲属也参加了追悼会。
黄永胜总参谋长主祭,吴法宪副总参谋长致悼词。(附图片)
李天佑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


第2版()
专栏:

坚决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
云南省秋粮喜获丰收
新华社昆明二日电 云南省秋粮作物陆续登场。水稻、玉米、杂粮都获得了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将比历史最高水平的一九六九年还要增产两成左右。这是云南省各民族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坚决落实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的成果。
云南省秋粮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在夏粮、早稻丰收之后,目前秋粮又获丰收。从澜沧江河谷,到乌蒙山区的广大农村,到处呈现一派五谷丰登的景象。各族干部和社员起早贪黑,在紧张抢收抢打各种秋粮作物。全省城镇各行各业每天有数十万人下乡帮助秋收。城乡一片喜气洋洋。许多贫下中农、社队干部谈到粮食丰收时都高兴地说:人听毛主席的话,庄稼就听人的话。今年夏季、秋季收成这样好,全靠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云南省各族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为了多打粮食,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的领导下,去冬今春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治山、治水的群众运动。一百多万劳动大军,在东起南盘江,西到怒江的广大山区、半山区和干旱坝子地区,劈巉岩、钻山洞,架渡槽、削山筑坝,使一百多万亩“望天田”变成了水浇地。在西双版纳、临沧、文山、红河、怒江等兄弟民族聚居地区,许多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为了改变“有雨则涝,无雨则旱”的低产田面貌,男女老少一齐上山,凿石垒埂,造出了大片良田。
在夺取农业丰收的战斗中,云南省先后涌现出上百个“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中甸县东旺公社新联大队“创大寨业”的先进经验,今年在金沙江两岸的丽江专区许多生产队生根开花。现在,新联大队周围又涌现出一批“农业学大寨”的先进集体。被人们誉为“阿佤大寨”的沧源红九公社建设大队的佤族干部和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哲学著作,破“吃老本,守旧业,保先进”的思想,继续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精神,今年农、牧业生产更上一层楼。一批低产的生产队,急起直追,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或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云南省革命委员会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今年还狠抓了推广良种、合理密植和防治病虫害等项工作。由于耕作技术的改变,劳动量需要多了,广大社员用革命加拚命的精神,争时间、抢节令,使全省一半以上的稻田和玉米地都使用了良种,并且实现了合理密植。防治病虫害和田间管理工作也做得及时。全省出现了许多大面积高额丰产田。宜良、江川、玉溪、澄江等县粮食平均亩产量达到和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目前,云南省各族贫下中农、社员群众一边抢收,一边选晒最好的粮食交售给国家。


第2版()
专栏:

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家乡——河南省许昌县桂村公社水道杨大队,在夏季丰收的基础上,又获得秋粮作物大丰收。这是四队社员在精选玉米良种支援兄弟社队。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坚持“农业学大寨”就能稳产高产
温江地区夺得中稻丰收
新华社成都电 四川省温江地区的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高举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狠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广泛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粮食产量“稳而不高”的局面,今年夏粮比去年增产近三成。最近,全区五百多万亩中稻又获丰收,产量比去年增加一成半。
温江地区农业生产出现的大好形势,是广大革命群众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四川的代理人所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大破“增产到顶”、“潜力挖尽”等思想的结果。这里处于都江堰自流灌溉区,自然条件较好,过去号称“天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刘少奇及其代理人推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妄图把农村引向资本主义的歧途,使这里的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温江地区广大农村到处摆开革命大批判的战场,向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猛烈开火。随着革命大批判的深入发展,广大群众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大大提高,精神振奋,干劲冲天。他们大破“增产到顶”、“潜力挖尽”等错误思想,迫切要求迅速改变生产上“稳而不高”的局面。贫下中农说:“增产到顶”实质上是“革命到头”,“潜力挖尽”实质上是“不干革命”。我们坚决听毛主席的话,以大寨大队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定把农业生产推向一个新水平。
温江地区的新都、广汉、什邡、郫县、温江等县,去年粮食产量就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温江县永胜公社、新都县清流公社、广汉县北外公社,去年粮食亩产都超过千斤;新都县马家公社六大队第八生产队,连续五年稳产高产,去年粮食平均亩产一千五百零四斤,小麦亩产六百零九斤,油菜籽亩产三百三十五斤。他们以铁的事实,粉碎了“增产到顶”的谬论,在“稳产高产”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温江地区各级革命委员会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抓好典型”的教导,层层抓典型、树样板,认真总结、推广这些先进单位的高产经验,多次召开现场交流会,做到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全区“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今年,温江地区在生产上还采取了两项比较重要的改革,一是推广矮秆良种,二是实行合理密植。各社、队开展了群众性的科学种田活动,层层加强领导,大力推广矮秆良种,使矮秆良种的种植面积达到百分之九十,基本实现了矮秆良种化。同时,全区普遍实行了合理密植,彻底改变了多年来种“稀大窝”的旧耕作制度,给今年水稻的较大幅度增产创造了条件。
在夺取今年水稻丰收的过程中,温江地区广大革命群众学习大寨大队贫下中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了育秧期的低气温和后来的病虫害。育秧期间,遇到了持续不断的寒潮,第一批播下的谷种烂掉了八百多万斤。广大贫下中农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认真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多种多样的防寒保暖措施,日夜精心管理,终于战胜了低温的危害,保证了大面积的适时栽插。临近成熟的时候,又发生了严重的病虫害,面积达三百多万亩。各级革委会充分发动群众,大打人民战争,开展了一场“虫口夺粮”的顽强战斗,终于把病虫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证了丰收。
在欢庆丰收的日子里,广大干部、社员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公报的鼓舞下,热烈地讨论明年的生产计划。他们决定彻底改造都江堰的灌溉渠系,逐步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大力改造低产田,狠抓养猪积肥等增产措施,高举“农业学大寨”的旗帜,为实现粮食稳产高产而努力!


第2版()
专栏:

坚持自力更生、土洋结合的原则
福建农村小水电站迅速发展
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农副业生产大发展
据新华社福州四日电 福建省各地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在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方针指引下,充分利用水力资源,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土洋结合,多快好省地兴建农村小型水电站。一年多来,全省新建农村小型水电站近二千座,装机容量相当于解放后农村小型水电站装机总容量的一点三倍。
福建省山多,水力资源丰富,适合兴建农村小型水电站。可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型水电站的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在各级革命委员会的带领下,福建省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大忆、大查、大讲在水电建设中两条路线的斗争史,狠批了刘少奇推行的“贪大求洋”、“专家路线”、“技术第一”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兴办农村小型水电站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党的“九大”以来,各级革委会认真落实“九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在发展农村小型水电事业中,坚持自力更生、多办小型,土洋结合的原则,掀起了群众性兴办农村小型水电站的热潮。公社办,大队办,生产队也办;山区办,平原办,丘陵地区也办。使小型水电站在全省遍地开花。
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办农村小型水电站取得很大成绩的永春县,自去年十月南方山区小型水电现场会召开以后,县革委会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找差距,挖潜力,鼓干劲,各社队又兴建小型水电站五十七处,装机容量近二千瓩。加上原有的一百二十四座小型水电站,全县已有小型水电站一百八十一座,装机容量近六千瓩。贫下中农说:“专家办电,贪大求洋,越办路子越窄;群众办电,土洋结合,路子越走越宽。”
永定、光泽、闽清、龙溪等县,去冬今春以来,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兴办小型水电站,使农村小型水电迅速发展起来。他们自制大批木制水轮泵,用毛竹管、松木管、条石管、水泥管当压力水管,用铁线代替铅线,多快好省地建成了一百八十五座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达三千六百四十四瓩。
福建省各地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还采取先办水利,后办水电的办法,把发展水利和水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水利、水电并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水电的发展。
目前,福建省各地已经建成的农村小型水电站,绝大多数实现了一站多用,既用于灌溉、广播和照明,又用于农副产品加工和饲料粉碎等。由于农村小型水电站用处广,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队养猪事业的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