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使广大革命群众都知道。


第1版()
专栏:农业学大寨

  山东广大干部和群众以大寨精神学大寨
  狠抓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这个纲
  今年全省粮棉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各地都涌现出一批大寨式的先进单位
本报讯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指引下,今年以来,山东省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迅猛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大寨精神学大寨”,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行动的口号。他们以实际行动,创造了农业全面丰收的成果。
今年,全省粮食和棉花总产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后进状态的聊城、德州、惠民三个地区,除给国家提供大量的棉花以外,都已初步做到粮食自给。全省各地都涌现出一批大寨式的先进单位,一批县(市)、公社和生产大队,粮食产量达到或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二百多个生产大队闯过了千斤大关。另外,还有一批县(市)亩产皮棉八十斤以上,昌潍地区一跃成为亩产皮棉百斤以上的地区。
最近,山东省革委会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在会上进一步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指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九大”和九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总结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经验,对于学大寨学什么、怎么学、怎么推广大寨经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进一步解决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路线问题和干劲问题,全省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新高潮。
这次运动的显著特点是,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带头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抓住了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这个根本。广大干部和群众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提高了学大寨的自觉性,许多干部体会到:“学大寨不抓纲,越抓越转向”,“只有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改造人,才能真正学大寨。”旧济宁地委在领导学大寨中,不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只抓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结果是“路”歪了,“线”偏了,尽管本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大寨式的先进单位,但是大寨经验还是推不开,生产还是上不去。最近地区革委会负责人在全区干部中,把自己摆进去,带头进行革命大批判,总结经验教训,分清两条路线的界限,带动了全区各级干部,掀起了群众性的揭矛盾、找差距、挖根源、订措施的路线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发展,现在全区已有七十多万劳力开赴农田水利建设第一线。
这次运动规模大,行动快,群众发动广泛深入。先进单位比大寨,找差距,继续前进;后进单位树雄心,立壮志,急起直追。全省著名的学大寨先进单位栖霞县,粮食产量已经三年连续超过了《纲要》指标。今年秋前,县革委会就带领广大群众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了全县形势,对比昔阳找差距,批判了那种认为“栖霞是山岭薄地,跨过《纲要》不简单,现在是本事使尽了”的到顶思想,进一步鼓舞了革命干劲,全县提前十天完成秋种计划,结合秋种修整“大寨田”三万五千亩,短期内使全县一百多个后进大队赶入先进行列。惠民地区一千多名干部,满怀着“大寨能办到的,我们一定能办到”的豪情壮志,深入基层,同社队干部群众一起,战天斗地,决心为改变本地区农业落后的局面而奋斗。
山东省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是在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中前进的。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斗争的焦点是各级领导班子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执行什么路线的问题。历史的经验是这样,现实的斗争也是这样。过去,就是因为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许多地区和单位没有把大寨经验学到手。而象厉家寨、陈家庄、下丁家、杨柳雪、夏家村、聂家、李雅庄这些单位,就是因为有一个好的党支部,能够抵制修正主义路线,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成为大寨式先进单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夺了走资派的权,建立了革命委员会,但是仍然存在一个执行什么路线的问题。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有了一切,反之,就受挫折、失败。鱼台县农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文化大革命初期,广大群众斗志昂扬,狠抓了阶级斗争,学大寨群众运动蓬勃发展,自然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后来,在一段时间里,县革委会没有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遭到破坏,粮食产量下降。今年县革委会加强了思想革命化和组织革命化建设,执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又前进了,农业生产又出现了一个大幅度的跃进。群众说:“大寨经验千好万好,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学不了。”
山东省革委会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始终抓住解决领导班子这个关键问题,加速各级领导班子革命化,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推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年来,各级干部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自觉地改造世界观,认识到,对大寨经验是“怕字当头不敢学,难字当头不能学,右倾保守不想学,骄傲自满不愿学,一心为公才能学。”许多同志面对本地区、本单位农业长期没有过关的状况,深感对不起毛主席,对不起人民。今春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如何做到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大学习、大讨论,使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伟大教导,深入人心,成为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强大推动力。即墨县在烟台地区十七个县(市)中是长期的“老落后”、“老十七”,县里有些领导干部,背着“老包袱”,低头拔慢步,自己缺乏继续革命思想,又压抑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今年,他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带头开展革命大批判,带头抓阶级斗争,甩掉了“包袱”,带动了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搞了个水利会战,全部发挥效益后,可以浇地四十多万亩,等于该县二十年所搞的水浇地的两倍多。他们说:天还是即墨的天,地还是即墨的地,人还是即墨的人,有了继续革命的思想,就天变、地变、生产大发展。
大寨大队只是个生产典型,还是方向道路问题?学大寨是学根本,还是学表面?这是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两条路线斗争的核心,不解决这个问题,学大寨就是一句空话,甚至要学歪了。安丘县凌河公社的石家庄大队和林家大队,条件一样,因为走的道路不同,面貌两样。石家庄大队坚持走大寨路,人变、地变、产量变,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一小撮阶级敌人进行三次大较量,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粮食亩产由一九六四年的四百斤提高到一千斤。林家大队不学大寨,经不起阶级斗争风浪的考验,亩产粮食还是“老四百”。大队的干部说:“我们和石家庄是屋连山,地连边,因为走的道路不一样,产量比人家少一半。”全省各地经过一年的斗争实践,大家认识到:“学大寨就是走社会主义大道,不学大寨就是搞邪门歪道”,“靠力气举不过千斤,靠毛泽东思想就能翻天覆地”。
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创社会主义大业,还是胸无大志,消极守业,当懒汉懦夫?这是学习和推广大寨经验中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平原县有个野庄大队,是一个盐碱窝,一九六五年,亩产粮食一百零九斤,皮棉二十九斤。后来学大寨的革命精神,靠“一颗红心,两只铁手”,搬走了碱土埂,修建了扬水站,实现了水利化,今年亩产粮食一跃为五百五十斤,皮棉一百四十一斤,五年时间粮棉产量增长了四倍。这个县的黄河崖公社土地条件比野庄好得多,文化大革命前是旧地委的“点”,全靠国家支援,搞水利化、电气化、畦田化、良种化,就是不搞自力更生,不搞人的思想革命化,结果生产一直上不去。贫下中农批判说:“空中一条线,浇地用电灌,路线不对头,面貌难改变。”德州地区革委会就抓住这两个典型,在全地区开展路线教育,批判了“落后有理论”、“低产应当论”等懒汉懦夫思想,大长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雄心壮志。现在是“干部有决心,群众有信心,战天斗地有恒心,不改变农村面貌不甘心”。全区县以上领导班子成员,绝大多数都深入到后进单位,面向基层,做扎实细致的工作。他们决心高举红旗学大寨,急起直追赶昔阳,坚决打好农业翻身仗。
当前,全省农村形势一片大好,到处呈现着一派热气腾腾的革命景象。全省已有一千多万劳力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进度大大超过往年。包括省、地、县三级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在内的近七千名干部,已经深入到农村三大革命运动斗争的第一线,决心“当好阶级斗争的铁拳头,生产斗争的硬骨头,学大寨的火车头”,和广大群众一起,为迅速改变山东农村面貌而奋斗。(附图片)
河北省宣化县姚家坊公社东坊子大队广大贫下中农,以大寨为榜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今年又获丰收,粮食亩产跨过了“长江”。 本报通讯员摄


第1版()
专栏:

  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 树立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福鼎县学大寨粮食亩产超《纲要》
据新华社福州八日电 福建省福鼎县革委会在学大寨群众运动中,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夺得今年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了近一倍,平均亩产由去年的四百二十九斤提高到八百一十七斤,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福鼎县地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差。全县农业生产面貌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直依靠国家供应一部分粮食。
党的“九大”以来,县革委会认真总结了过去领导农业生产的经验教训,找到了农业生产上不去的关键问题在于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的程度不高。于是,县革委会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大家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彻底批判了无所作为的思想。大家一致表示:狠下决心学大寨,一年摘掉“缺粮县”的帽子。
福鼎县百分之七十的耕地在山区和半山区。这些耕地能不能大面积改种连作稻,是全县粮食能不能大幅度增产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革委会领导成员分别深入到点头公社的大坪、白琳公社的棠园、南溪公社的玉石等大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他们总结了松阳大队红心生产队学大寨创造山区粮食高产的典型经验。这个生产队的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大搞思想革命化,在条件很差的高山顶上实现了水稻连作,一九六九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零一十九斤。他们的经验使县革委会领导成员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发,进一步增强了夺取粮食高产的信心。原先主张“小步走,慢慢来,一年增一点,又稳又保险”的人,通过调查,深有感触地说:“差距在田头,根子在人头,关键在头头。”他们主动在群众中斗私批修。为了把领导的愿望变成群众的行动,县革委会发动全县干部和社员反复讨论,制定了今年的粮食增产计划,并带领群众苦干实干。
今年全县双季稻面积扩大以后,肥料跟不上。为了解决缺肥问题,在县革委会领导成员的带动下,春节期间全县掀起了一个积肥、备耕的热潮。经过一个冬春的艰苦奋战,全县共兴修大小水利工程六千处,修建山塘水库六百多个,扩大了旱涝保收田三万多亩,改造了五万亩低产田,为实现全年粮食跨《纲要》创造了条件。
县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抓好典型”和“面上的工作要先抓好三分之一”的教导,总结了学大寨创高产的红心生产队的先进经验后,在全县大造革命舆论,反复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多次组织基层干部和社员到这里来学习,使全县掀起一个“远学大寨,近赶红心”的热潮。在抓典型的同时,县革委会还抓了粮食产量占全县一半的五十个重点产粮大队的工作,派出一百八十多个干部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驻队蹲点,切实加强领导。这样用“一面旗”、“六个点”,抓“五十个大队”带全县的办法,推动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不断深入开展,终于夺得了农业全面丰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