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8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苦战奋斗的小乡人
在吉林省榆树县东南边缘上有一个光明公社东方红大队小乡生产队。过去这里土质瘠薄,人少畜弱。广大贫下中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发扬“苦战奋斗”精神,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贫困面貌。
林副主席说:“毛泽东思想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无穷无尽的力量,变成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小乡人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把“穷小乡”变成“富小乡”,把“富小乡”变成“红小乡”。
立下愚公志
小乡地区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岭上土质瘠薄,草木稀疏;沟底常年浸水,荆棘丛生。过去这里只有两户人家,一九五九年,为了开发、利用秃山沟,公社在这里办饲养场,由一些妇女和老弱劳动力饲养猪禽,耕种饲料。一九六二年,饲养场撤走后,留下十二户贫下中农和四户中农,建立了生产队。当时,全队只有十九名劳动力,八名老汉,八名妇女,三名年轻人,全部家底是六头老牛、两头毛驴和一辆破车。二百零八亩耕地,分布在十沟、六岭、三道坡的五十五块土地上,亩产只有一百三十斤左右,粮食不能自给,是全县有名的穷队。
在严重的困难面前,有的人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有两户中农已搬走。有些人决意不走,说小乡人穷志不穷,要靠自己两只手改造穷山沟。社员的一言一行,都刻在女共产党员、政治队长齐殿云的心上。她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想共产党员的责任,想怎样把贫下中农团结在一起,战胜困难,改变穷困落后面貌。毛主席说:“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齐殿云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带领黄继福、董喜彬、常纯政等几户坚决不走的贫下中农,挨家挨户去做要搬家的人的工作。她把全队人找到一起,反复学习《愚公移山》和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让大家讨论是扔掉这个荒山沟不管,还是把它改造过来为社会主义做出贡献?齐殿云说,过去咱贫下中农跟着毛主席靠“苦战奋斗”,推倒了三座大山,斗出个新中国;现在,我们紧跟毛主席靠“苦战奋斗”,也一定能克服困难,在这穷山沟里斗出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毛主席的教导使贫下中农看到了光明,提高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要走的不走了,动摇的坚定了。他们说,咱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当闯将,决不能在困难面前当逃兵。
毛主席教导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小乡人怀着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迎着困难一步一步地前进。为了改造瘠薄地,一九六三年冬天,男女老少不畏天寒地冻,大搞积肥运动,两个月积肥八百多车,队里没有运输工具,往地里运又遇到了困难。社员们七拼八凑,修好了一台破车,做上一副爬犁。小乡全是山坡零散地,送一趟粪,远的要过六道岭,近的要爬三道坡。靠一副驴爬犁和一台老牛车,春节已过了,粪还没送出一半儿。齐殿云第一个挑起扁担,她说,老愚公能靠双手刨土搬山,咱要靠双肩挑粪改田,决不让一挑粪剩在家里。全队男女老少齐动手,连七十三岁老贫农李春禄也担起了土篮。四十多天时间把全部粪肥送到地里。
邻队的社员看到小乡人这种“苦战奋斗”的情景,感叹地说,小乡人真能吃苦啊。小乡人的回答是,要革命就不能怕苦,怕苦就不能革命。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的教导,开犁后,八名妇女组成一支治水专业队。年长的四十五,年小的十四岁,齐殿云担任队长,她们扛着铁锹,带着镐头,提着板斧,走遍了十沟六岭三道坡,挖鳅泥,刨黄土,砍树根,坡田挖排水沟,沟底修顺水壕,脚下扎破了鞋,手上磨起了泡。齐殿云领大家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讲苦难家史。社员们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他们说,我们斧头砍断的不是树根,是旧社会留下的苦根;铁锹挖掉的不是草根,是旧社会留下的穷根。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苦再累也甘心。苦干四十五天,块块田边都挖出排水沟、顺水壕。这一年获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四百零七斤。小乡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一万六千斤商品粮。
胜利鼓舞了小乡人,他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前进,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苦战奋斗”。六年间,坚持不懈地修田造田,把原来的五十五块耕地连接成二十八块,平均每亩地拉进五十多车粪土,改良了土壤,增强了地力。排水沟、顺水壕不断加深、延长,坡田防止了水土流失,洼地免除了水冲泥淤。荒山上栽起了十五亩用材林,秃坡上培植了四千多棵果树。小乡的面貌改变了,外地人迁入四户,搬走的又搬回来了。
踢开绊脚石
革命接近胜利,阶级斗争仍然是不会停熄的。一九六三年,小乡人“苦战奋斗”夺得第一个大丰收之后,县里一小撮顽固不化的走资派立即跳了出来,他们以两面派的手法企图把小乡压垮,他们背后讲,兔子不拉屎的地还能打那么多粮?小乡一定有“黑地”。一九六四到一九六五的两年间,先后六次派人丈量土地。经过反复丈量,也没查出分毫黑地。小乡人气愤地说:我们穷的时候你们看不起,打出粮来又信不着,你们那条破绳子只能量量地,量不出我们“苦战奋斗”的革命志气。小乡人又制定了战天斗地五年规划。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抓得更紧,“苦战奋斗”的革命精神更强。一九六五年,二十多名男女社员冒着春寒修水库。政治队长齐殿云怀揣“老三篇”,把思想工作做到人。社员们踏碎冰凌,赤脚站在泥水中,挖淤泥、清坝底、运土修堤,连续奋战十八天,修起一条底宽二十四米、高七米、长六十二米的山塘坝。
水库修成后,放养了万尾鱼苗,开垦了五亩稻田。小乡人正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时候,旧县委内的人来到这里竭力推行大叛徒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他在小乡山上山下兜了一圈,对干部说,小乡这个地方不错,有粮,有鱼,有水果,要实行包产包工,生产会搞得更好。小乡的干部、群众针锋相对地驳斥说,我们种田是为革命,为了社会主义,咱不走那条歪歪道。小乡人顶住了刘少奇的黑货,坚决贯彻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大搞科学试验,不断地提高耕作技术。几年来,他们按照“八字宪法”,改善了经营管理。
毛主席说:“世界上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小乡人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同大叛徒刘少奇及其代理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踢开了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他们为了使革命政权永不变颜色,在齐殿云的带动下,干部主动给自己写大字报,引火烧身;小乡的群众,积极参加运动,给干部提意见,经常开展革命大批判,清算大叛徒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流毒,革命生产搞得火热。这时,有人在群众中煽风点火,散布什么“齐殿云年岁大,能力低,光能苦干,不会盘算”等等,企图排挤齐殿云,篡夺生产队的大权。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贫下中农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老贫农黄继福说:“齐殿云是我们的好干部,旧社会她讨过饭,当过童养媳,苦大仇深;解放后,她翻了身,入了党,最热爱毛主席,搞土改,办合作社,毛主席指向哪里,她就走向哪里。这些年又领导咱们风里行,雨里闯,使穷小乡变成富小乡,谁说她没有能力,这不是帮助干部革命,是想夺咱贫下中农的印把子!”贫下中农一致同意齐殿云继续当政治队长。
齐殿云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革命自觉性更强了。她已是五十岁的人,总以普通社员的身份出现,和青壮年一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领导班子经常开门整风,队干部主动到社员中亮私斗私,听群众的批评意见,干部和群众关系更密切,同心协力“苦战奋斗”。一九六八年遭受严重干旱,小乡人连续苦战五昼夜,浇活七亩稻田,战胜了灾害,夺得了大丰收,这一年平均亩产达到六百七十斤,成了全县旱田单产最高的生产队,每个劳动力向国家提交了二千三百斤商品粮。
继续干革命
小乡人“苦战奋斗”,五年规划三年完成,穷队变成了富村。全队除存有近万元公积金外,还有十四头大牲畜,三辆车,一台手扶拖拉机和脱谷、锄草、磨米等机械设备。社员收入逐年增加,生活也有很大改善,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这时,部分人开始讲排场、图阔气,大手大脚起来。一些青年人骑上自行车,戴上了手表,连队里的马棚也想安上玻璃窗。这些现象引起了齐殿云的警觉,她想起毛主席的教导:“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更感到问题的严重。她觉得丢掉“苦战奋斗”的精神,就是忘本,是不想继续革命的表现。于是她跟干部、社员一起学习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讨论小乡富了还要不要“苦战奋斗”?这个问题对小乡人震动很大,田间学习组、家庭“小课堂”,处处展开学习讨论。越学习,头脑越清醒,眼睛越明亮。老贫农刘玉才说,过去咱们是穷则思变,如今咱们要富了防修,“苦战奋斗”这个“法宝”什么时候也不能丢!社员们提高了觉悟,马棚的玻璃不上了。有人建议把窗框摘下来,齐殿云说:“留着吧,看到它,我们就不会忘记这个教训。”
这个教训,使小乡生产队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是最高的觉悟。有了这个觉悟,才能永远保持“苦战奋斗”继续前进的革命精神,才能条件好了不变质,遇到困难不动摇。小乡人学习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开展了“四好”运动,使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经常化、制度化。社员们胸怀革命,眼望世界。一九六八年小乡是全大队十三个生产队中产量最高、收入最多的一个队。可是小乡人没有多分,他们说,路线斗争觉悟要跟高的比,生活水平要向低的看。为给夺取更大胜利做好物质准备,社员讨论决定在保证社员收入逐年增加的原则下,按全大队三等分值中的低标准分配,把积累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一。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队里还储备了六万斤粮食。
党的“九大”,给小乡人“苦战奋斗”、继续前进以无穷的力量,他们反复学习毛主席的一系列最新指示和林副主席的政治报告。毛主席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后胜利,不但需要本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而且有待于世界革命的胜利,有待于在整个地球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使整个人类都得到解放。”小乡人学习党的“九大”光辉文献,胸怀更开阔,眼睛更明亮,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过去他们不想再开荒造田,扩大耕地,认为能开垦的地都开了,剩下零零星星的费工不少还会影响单产的提高。学习了“九大”文献,贫下中农社员提出开荒造梯田的建议,他们说,多造一分田,多打一斤粮,就是为解放全人类多一分贡献。社员们起早贪黑,抠树根、翻荒地,“苦战奋斗”在山沟。从红小兵,到六十多岁老人都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英勇奋战。全队社员苦干半月,开出二十八亩荒地,在陡坡上造了三亩多水平梯田,扩大了小乡耕地面积。
在“九大”精神鼓舞下,小乡人决心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乘胜前进,夺取革命和生产的更大胜利。
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第4版()
专栏:

  摇铁臂 挥银锄 送瘟神
  上海郊区各县今年上半年防治血吸虫病取得很大成绩
新华社上海电 上海郊区各县广大贫下中农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摇铁臂,挥银锄,在今年上半年打了一场猛攻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取得了很大成绩。最近,各县交流了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先进经验,决心再接再厉,在秋季进一步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
今年三月份上海召开郊区各县“血防”工作会议以后,郊区广大贫下中农、革命干部和革命医务人员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向血吸虫病展开了猛烈进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消灭钉螺面积达二千多万平方米,治疗血吸虫病人十万多人。不少县、区普遍开展了粪便检验工作,建造了一批无害化粪池和打了一批水井,有效地进行了血吸虫病的预防,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
今年上海郊区各县“血防”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各级革委会坚持毛泽东思想挂帅,用毛主席的“送瘟神”的光辉思想,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使广大贫下中农和干部认识到搞好“血防”工作对保护劳动人民健康,加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金山县各公社普遍举办了三期到五期“血防”专题学习班。南汇县坦直、六灶两个公社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广大贫下中农开展了“一学、二摆、三算、四讲”的活动。“一学”,是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对“血防”工作的指示,宣传毛主席的“送瘟神”的光辉思想;“二摆”,是摆血吸虫病的危害;“三算”,是算政治账,算长远利益账,使大家认识到消灭血吸虫病是长远之计,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把这个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四讲”,是大讲特讲两条路线斗争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生产观点,正确处理生产与“血防”的关系。通过这一活动,大大推动了灭螺工作的开展。
在这次防治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中,各县革委会还大抓新旧社会的回忆对比,大大激发了贫下中农的阶级感情,增强了消灭血吸虫病的信心和决心。青浦县徐泾公社有个南庄生产队,解放前,全村七十五人,都患有血吸虫病,两、三年内就死了十多人,全村连续九年没有出生过一个小孩,劳动力大批丧失。当时流行着一首歌谣:“反动派如虎狼,血吸虫病赛魔王,穷南庄,苦南庄,十年倒有九年荒,不见生,只见丧,有女不嫁南庄郎”。解放后,南庄生产队广大贫下中农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与血吸虫病展开顽强斗争,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钉螺已经接近消灭,劳动力已增加到六、七十人,人人精神焕发,个个身体健康,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气蓬勃的景象。许多公社广大贫下中农通过回忆对比,大大激发了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他们说,毛主席最关心我们贫下中农的健康,我们坚决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一定要把血吸虫病彻底消灭。
十多年来,上海“血防”战线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郊县各级革委会在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充分发动群众,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华东地区和上海的代理人在“血防”工作上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开展“血防”工作的积极性。
毛主席教导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在这次血吸虫病防治热潮中,上海郊区各县充分发动群众,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因此这次群众发动之广,行动之快,完成任务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松江县在这场战斗中,动员了大批群众,查螺面积达一百八十多万平方米,铲土和药物灭螺一百四十多万平方米,多快好省地完成了原定的灭螺任务。金山县朱行公社团结大队在缺乏材料的情况下,本着自力更生、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发动群众想办法、出主意、挖潜力,用三合土代替砖头,只用了十三天时间,造了九个无害化粪池,实现了队队粪便无害化。漕泾公社培养不脱产化验员,四十多天完成了原来一年时间都完不成的粪便化验任务。
上海郊区各县的各级革委会把“血防”工作都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狠抓思想、组织、人员三落实,切实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嘉定县各级干部妥善安排了“血防”与生产的关系,做到四个统一:在制订农业生产规划的同时,制订“血防”规划;在安排农业生产的同时,安排“血防”工作;在检查农业生产的同时,检查“血防”工作;在总结农业生产的同时,总结“血防”工作。这样,既保证了农业增产,又使“血防”工作顺利开展。
消灭血吸虫病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有一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具有高度革命精神的专业队伍。现在,上海郊区已经形成一支以贫下中农和贫下中农子弟为主体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血防”专业队伍,据九个县的不完全统计,就有“血防”员、粪便管理员和“赤脚医生”三万多人。他们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在“血防”运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第4版()
专栏:

  乘胜前进 誓夺晚稻更大丰收
洞庭湖平原各县交流抓革命促生产的经验
湖南省洞庭湖平原广大革命群众和革命干部,正在认真总结“抓革命,促生产”夺得早稻丰收的经验,决心更好地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乘胜前进,夺取晚稻丰收。
滨湖地区广大社员在党的“九大”精神鼓舞下,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狠抓革命,猛促生产,战胜了低温、冰冻、暴雨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夺得了今年早稻丰收。早稻丰收之后,许多县、公社立即召开了抓革命、促生产的经验交流会,评选和表扬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并且迅速掀起了一个抢种晚稻、争取更大丰收的群众运动。
目前,广大社员和干部,正在继续深入学习毛主席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进一步提高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决心在胜利的新形势下戒骄戒躁,狠抓阶级斗争,彻底肃清大叛徒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狠狠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保证晚稻生产的胜利进行。


第4版()
专栏:

  广大社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东胜大队营造防沙护田林带
宁夏中卫县镇罗公社东胜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在古长城脚下腾格里沙漠风沙线上,挑水浇树,三年来营造了四百多亩防沙护田林带。
东胜大队地处腾格里沙漠的风口,每年风期长达六七个月,而全年降雨量却不到五十毫米。在这里植树造林,困难很大。狂风卷着黄沙,打得人睁不开眼。有时,前面挖坑,后面就被沙子填平。有时,树苗刚刚栽下,就被一阵旋风连根拔了出来。在这些困难面前,东胜大队的贫下中农牢记毛主席的教导:“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从一九六六年开始,他们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思想指导下,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强大动力,清算了大叛徒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罪恶,以不断革命、彻底革命的精神,坚决同风沙作斗争。
第一片防沙护田林带刚刚营造起来,东胜大队的贫下中农立即组织了一支防沙造林专业队。他们吃在风沙线上,住在风沙线上,担负起常年防沙造林的任务。风沙线上,酷热干旱,威胁着树苗的成长。造林专业队的同志,每人一副铁桶,以老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的坚韧不拔的毅力鼓舞自己,从几百米外的水沟里挑水浇树,经过三年的奋战,终于在干旱的风沙线上,营造起全长约五华里的防沙护田林带。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