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工人阶级一定要占领科学技术阵地
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厂发动机分厂的工人阶级登上科技舞台,掌握科技大权,取得显著成就
在伟大的斗、批、改运动中,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厂发动机分厂的革命工人,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
“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教导,经过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彻底摧毁了修正主义的技术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工人为主体、有革命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科研组织,由工人阶级直接领导、管理整个工厂的技术工作。“三结合”的科研组织把技术管理的基点牢牢地放在生产第一线,根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需要,扎扎实实地从事科学研究,进行技术革新,使产品的设计、试验、试制和生产有机地统一起来。从此,工人阶级登上了工厂的科学技术舞台。
工人阶级登上工厂的技术舞台,只是无产阶级在技术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开始。无产阶级要把技术阵地牢固地占领下来,必须用毛泽东思想把它们改造过来。一年多来,“三结合”的科研组织狠抓根本方向,狠抓革命大批判,狠抓群众运动,狠抓无产阶级技术队伍的培养,取得了从政治、思想、组织上改造技术阵地的新经验。
抓根本方向,把科学技术纳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轨道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过去,拖拉机厂把持技术大权的资产阶级“权威”竭力推行大叛徒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头脑里没有贫下中农,没有社会主义。他们对技术上的小毛病不想治,大毛病又治不了,把工厂技术工作引上了邪路。工人同志说,工人阶级占领技术阵地,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他们坚定一个方向——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立下一个志愿——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迅速改变全厂生产面貌而奋斗。一年多来,参加“三结合”科研组织的同志兢兢业业干革命,一不为名,二不为利,急社会主义所急,想贫下中农所想,在技术工作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拖拉机发动机上有一个关键性的零件叫喷油嘴,精密度高,容易损坏,许多拖拉机都因喷油嘴出了故障而不能使用。这是农民早就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但一些资产阶级技术“权威”从个人名利出发,认为喷油嘴是“小玩意儿”、“没啥搞头”,长期不研究、不解决。“三结合”的科研组织成立后,工人们立即着手研究,经过短时期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修复喷油嘴的好办法,几个月内就修复五千多件。一位老贫农从几百里外赶来,换到两个修好的喷油嘴,如获至宝,十分高兴地说:“有了它,俺的铁牛就活了!毛主席的好工人真是和俺贫下中农心连心。”厂里旧设计处五年没有解决的发动机漏油、漏气、漏水的问题,“三结合”的科研组织十二天就解决了。他们还遵循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出发,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设计试制成功了资产阶级技术“权威”十几年来没有搞成的单缸发动机,试验效果稳定、可靠,精度高,为系列化产品的试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抓革命大批判,与修正主义技术路线实行彻底的决裂
工人阶级登上技术舞台后,反映在技术领域中的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并没有结束。无产阶级要改造技术阵地,必须与修正主义技术路线实行彻底的决裂,与资产阶级和旧的习惯势力一刀两断,真正确立毛泽东思想的统治地位,从思想上巩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正如毛主席教导的:“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要从旧制度的基地上建立起来,它就必须清除这个基地。”
参加“三结合”科研组织的同志始终把革命大批判当作改造工厂技术阵地的开路先锋。他们以毛主席亲自批示的“鞍钢宪法”为武器,向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和一切资产阶级思想发动进攻。在这里,现场批判会、班前班后批判会不断开,大批判文章人人写,大批判专栏经常办。大批判的内容,一是结合本厂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揭发走资派和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罪行;一是结合出现的活思想,进一步肃清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流毒。
“三结合”的科研组织刚成立时,有些同志急于先在技术上打个漂亮仗,以回击阶级敌人和旧的习惯势力的挑战,从而出现了重技术、轻政治的思想苗头。他们立即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的教导,严肃批判了刘少奇“技术第一”的谬论,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要在科学实验和生产斗争中打胜仗,必须先在阶级斗争中打胜仗,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以革命统帅生产,以政治统帅技术。此后,他们与阶级敌人斗,与资产阶级思想斗,与旧的习惯势力斗,取得了一个个胜利,产品设计和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成绩也越来越大。
有一次,“三结合”的科研组织在讨论试制新产品计划时,有的技术人员迷信洋本本、洋专家。工人们当即摆事实,讲道理,一针见血地指出,脱离我国实际情况的洋本本不能迷信,我们中国工人阶级有志气,有能力试制出适合我国气候和地形、能综合利用的新产品。目前,工人们正在把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
抓群众运动,依靠广大群众占领和改造技术阵地
毛主席教导我们:“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参加“三结合”的科研组织的同志从自己的战斗经历中深深体会到,无产阶级占领和改造技术阵地,靠“三结合”的科研组织的几十个人不行,靠少数工人或者少数技术人员也不行,必须充分发挥“三结合”的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工人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结合”科研组织里的工人来自各个车间,和广大工人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凡是技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要召开各车间工人代表会进行研究。产品设计和技术革新的课题,大都是先由各车间的工人提出,经过“三结合”的科研组织研究,商量出初步意见,再交给广大工人讨论,充分发扬民主,人人献计策,个个出主意,最后由革委会集中正确意见,确定方案,交“三结合”的科研组织具体组织力量投入战斗。工人们说:“三结合”的科研组织象一条鱼,各车间都有水,离开广大工人群众,就不能掌好技术大权。“三结合”的科研组织还特别注意同用户相结合。去年以来,他们曾几次派出“三结合”的调查组,到中南、华东等地区的工厂、矿山、轮船、农村,广泛征求用户对设计和改进发动机的意见,也经常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和农村拖拉机手、贫下中农共同研究解决技术问题。
在“三结合”的科研组织内部,革命工人、革命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紧密配合,取长补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都由三方面人员参加。过去设计产品时,几个技术人员碰到一块,本本来,本本去,闭门造车,一晒蓝图,就叫工人照着试制,不管工人有什么意见。现在设计产品,首先由老工人根据实践提出方案,同时技术人员也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经过反复讨论,作出决定。然后,他们在一起画图,一起试制,一起生产。技术人员说,以前搞设计,由于脱离实际,脱离工人群众,心里象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现在到生产第一线搞设计,有工人阶级撑腰,就象吃了定心丸。
抓技术队伍的培养,从组织上保证无产阶级占领和改造技术阵地
参加“三结合”科研组织的同志认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无产阶级的技术队伍,是巩固无产阶级在技术领域中的领导权所必需的,是保证无产阶级在技术领域内建立完全的统治地位所必需的。他们培养这支队伍从两方面着手:第一,走上海机床厂的道路,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第二,对原有的技术队伍进行改造,对从旧学校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给以再教育,使他们与工人结合起来,改造世界观,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服务。
毛主席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最聪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三结合”的科研组织里有二十名老工人,他们在长期的辛勤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老工人经常和革命的技术人员一起,探讨技术问题,进行产品的设计和试制,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许多重大的技术关键问题都由他们主持解决。系列化发动机的试制方案就是几位老工人提出的。有一个小学毕业的电焊工,原来看不懂发动机的图纸,到“三结合”的科研组织后,边学习,边实践,不仅学会看图纸,而且懂得了发动机的原理、结构和计算方法。此外,他们还抽出五名青年工人,跟革命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和制图。现在,已有三分之一的工人掌握初步的设计知识,一批工人出身的技术人员正在迅速成长。
“三结合”的科研组织遵照毛主席关于“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的教导,坚持对技术人员进行再教育,把他们改造成为无产阶级技术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三结合”的科研组织有十名技术人员。工人同志说:“他们过去上的是旧大学,受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教育;现在我们要让他们再上一次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再教育就是要让技术人员彻底改变旧思想,懂得社会主义。要让他们在搞设计时,一笔一划都能设计出社会主义的东西来。工人们首先帮助技术人员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彻底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克服轻视工农、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克服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并把他们推向阶级斗争和革命大批判的第一线,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经受考验和锻炼,提高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与此同时,“三结合”的科研组织组织技术人员经常参加体力劳动,放手让他们搞技术工作,使他们的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作用。他们选拔了与工人结合得好的技术人员担负一定的领导工作,充分信任,大胆使用。有一个技术员,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这个工厂的设计处,十多年来参加过十几项产品设计,大部分没有成功。来到“三结合”的科研组织后,他拜工人为师,向工人学习,和工人一起设计出了一项他十多年没有搞成的新产品。许多技术人员都说:“过去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害苦了我们,现在工人阶级这样帮助我们,我们一定要虚心接受再教育,彻底改造世界观,用自己的双手,在蓝图上画出社会主义,在劳动中建设社会主义。”
一年多来,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厂发动机分厂“三结合”科研组织在领导和管理工厂技术工作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贯彻执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创造了很好的经验,显示出工人阶级用毛泽东思想占领并改造科学技术阵地,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强大力量。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狠抓革命,猛促生产
宁夏夺得春小麦丰收
自治区春小麦主要产区的产量普遍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以上
新华社银川二十一日电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坚决贯彻执行伟大领袖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战略方针,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夺得今年春小麦丰收。今年,自治区春小麦主要产区的产量普遍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以上。
宁夏今年春小麦获得丰收,是全区农村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新成果。在春小麦生长过程中,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结合农村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实际,大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进一步开展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公社农民“也要批判资产阶级”的伟大教导,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深入持久地开展了革命大批判,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大大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进一步树立了为革命种田的思想。
今年春季以来,宁夏一些春小麦产区分别遭到风沙、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给春小麦生长带来很大危害。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气概,同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石咀山市的许多公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己动手修建抽水站,直接引黄河水灌溉。遭到风沙、冰雹袭击的一些公社,农作物受到了严重损害,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排除万难,几翻几种,保证了春小麦的正常生长,夺得了好收成。


第2版()
专栏:

计划用粮 节约用粮
菊花岛大队在增加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年年储备粮食
据新华社沈阳十八日电 辽宁省兴城县新立屯公社菊花岛大队的贫下中农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在积极增加粮食生产的同时,坚持计划用粮,节约用粮,实行粮食储备。现在各生产队和很多社员家庭都有了储备粮。
菊花岛是渤海北部辽东湾的一个小岛。这里山高土地少,地薄石头多,贫下中农过去一直过着半农半渔的生活。合作化以后,这里的农业生产有了发展,但是每年还要靠国家供应粮食二十多万斤。为了改变吃粮靠国家的面貌,广大贫下中农热烈响应毛主席的“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开山辟田,改良山地土壤,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经过艰苦奋战,粮食大幅度增产,从一九六五年开始,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还向国家交售了余粮,队队还普遍建设起粮仓,留了储备粮。
菊花岛大队在实行粮食储备过程中,经常对社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一九六五年粮食增产,各生产队发动群众酝酿留储备粮时,有人不同意。贫下中农坚定地说:“丰年不忘灾年苦,有粮要想缺粮难,一定要留储备粮!”广大社员回忆了在旧社会一到灾年,岛上渔霸囤积粮食不卖给渔民,渔民打鱼换不到粮食,被逼向外逃荒的痛苦,回顾了解放后的一九四九年,因阴雨连绵,山洪暴涨,海啸为灾,岛上没有储备粮,渔船不能出海运粮,以致生活发生困难的情况,从而树立了储粮备战、备荒的决心,使粮食储备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菊花岛大队在储粮工作中,认真贯彻了毛主席的“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的教导,坚持年年储备粮食,做到丰年多储,平年少储,丰产队多储,受灾队不储,集体储备的粮食逐年增多,现在全大队集体储备粮食达二十余万斤。社员普遍树立起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的新风尚,家家户户做到计划用粮、节约用粮。现在全大队有百分之五十的社员家庭都储备了粮食。
菊花岛大队对集体储备粮加强了管理,十一个生产队都自力更生新修建了粮仓,做到粮食分仓保管,并制订了收粮、开仓、检查、晾晒、用粮的管理制度。大队还经常组织交流管理储备粮的经验,保证粮食不霉、不烂、不变质。


第2版()
专栏:

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
建丰大队依靠群众储粮建仓
据新华社杭州十八日电 浙江省兰溪县永昌公社建丰大队各生产队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从一九六五年以来,年年都留储备粮,并且建起土仓库,选出保管员,对储备粮加强了管理。
建丰大队各生产队建立储备粮是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中进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在粮食分配问题上竭力推销修正主义黑货,千方百计阻挠落实毛主席的“一定要有储备粮”的伟大指示。这个大队的贫下中农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落实了毛主席的光辉指示,粮食储备逐年增多。
这个大队各生产队有了储备粮后,即着手修建粮仓。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以大寨为榜样,在缺材少料的情况下,坚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创造了一种省钱、省力、容量大、储粮效果好的泥谷仓。全大队到目前为止,已建了三十多个大小泥谷仓,达到了队队有仓库。
各生产队为了管好储备粮,还由社员民主推选了一批思想进步,群众信得过,关心集体的贫下中农社员,组成了一支红色保粮队伍。并请了当地粮管所同志来队传授保粮技术。与此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一套简易可行的账册和保粮制度。几年来,由于保管人员坚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积极负责,辛勤劳动,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粮食损失霉烂事故。第六生产队粮食保管员徐奶奶,从一九六五年担任保管员以来,四年如一日,从来没有霉烂过一颗粮食,受到了贫下中农的一致赞扬。
建丰大队建立储备粮和兴建泥谷仓的先进经验,在全公社得到重视和推广,目前全公社已有二十二个大队留了储备粮,兴建了泥谷仓一百五十多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