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北京新华印刷厂革委会在解放军宣传队的帮助下
  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已解放的干部
  既做革命的动力又做革命的对象
不少干部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革命斗志越来越旺盛,已经成为斗、批、改和抓革命、促生产的一支骨干力量
据新华社十九日讯 北京新华印刷厂革命委员会在驻厂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帮助下,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必须善于爱护干部”的伟大教导,教育和帮助全厂犯了错误而又有了觉悟已经获得解放的干部,既要把自己当做革命的一份力量,同时又要不断地把自己当做革命的对象,要求他们坚定地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不断革命,不断前进。
北京新华印刷厂革委会在实践中体会到,正确对待犯了错误而又有了觉悟已经获得解放的干部,是落实毛主席的干部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他们批判了“解放了事,下放完事”的错误思想,对已经获得解放的干部,采取严格要求和大胆使用相结合的办法,把他们放到抓革命、促生产的第一线上,一方面让他们继续接受群众的帮助,在革命风浪中接受锻炼和考验;另一方面大胆依靠和放手使用他们,鼓励他们为革命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样做的结果是,不少干部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不论是参加了各级革命三结合领导班子的,或者是到连队当一名普通工人的,革命斗志都是越来越旺盛,已经成为这个厂斗、批、改和抓革命、促生产伟大群众运动的一支骨干力量,同时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
厂革委会和解放军宣传队认为,对于一些得到了解放已经结合进领导班子的干部,必须教育他们要用毛泽东思想统帅自己的言行,要牢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念念不忘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要帮助他们不断克服各种私心杂念,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敢于革命,善于革命,把工作做得更好。开始,这个厂有一些得到解放的干部刚进领导班子时,因为怕再犯错误而不敢大胆挑担子负责任,对于一些问题自己心里虽然有比较正确的意见,但不愿意从自己嘴里讲出来,形成了互相推诿或者把矛盾交给解放军宣传队的不正常现象。也有一些同志不善于走群众路线,他们有的害怕群众掌握不好党的政策;有的借口走群众路线而放弃领导,甚至连群众中正确的意见也不敢集中。针对这些活思想,厂革委会和解放军宣传队对这些同志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帮助教育工作,同他们一起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要斗私,批修”和有关敢于斗争,敢于革命,善于斗争,善于革命的教导,用“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帮助他们克服私心杂念,使得干部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只要是符合毛泽东思想的,就要大胆坚持,大胆支持,不符合毛泽东思想的,那怕暂时是多数人的意见,也要大胆地耐心地做思想政治工作,用毛泽东思想帮助群众提高认识,最后把事情办好。这个厂被结合进各级领导班子的干部,在厂革委会和解放军宣传队帮助下,通过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克服了各种私心杂念,进一步加深了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的理解,革命干劲越来越大,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毛主席教导说:“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北京新华印刷厂把那些获得解放但未被结合的干部,全部分配到各个连队当普通工人。厂革委会十分关心这些同志的进步,注意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同样把他们看成是革命的宝贵财富。厂革委会和各连队领导班子,经常主动找这些同志谈心,帮助他们解决活思想,鼓励他们不断革命,征求他们对领导班子工作的意见。平印连队有一个小组,原来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连队领导班子有意识地派一位干部去当工人,结果这个组在这位干部的积极带动和影响下,革命、生产面貌有了很大改进。群众赞扬说:“干部当工人,革命不泄劲,处处带头干,志高心更红。”
北京新华印刷厂早在解放犯错误的干部的过程中,就十分强调对干部的教育和帮助,他们采取了一清、二批、三改、四解放的办法,提高了犯错误干部的觉悟,为使用这些干部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一清就是弄清干部的问题,分清是非,使犯有错误的干部从思想上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做到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划清界限;二批是发动群众,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和干部一起,严肃批判干部所犯的错误,加深干部对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理解,提高干部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三改、四解放是在干部真正有了觉悟,有了悔改决心和悔改表现的时候,及时地把他们解放出来。这个厂的经验证明,这样解放出来的干部,不论放在什么岗位上,他们都能发挥革命积极性。这个厂有一个原党委副书记在凹印连队当了工人之后,在群众的帮助下,很快就成了这个连队抓革命促生产的骨干分子。由于他能够用毛泽东思想严格要求自己,思想觉悟迅速得到提高,最近已被革命群众推举到厂革命委员会。
北京新华印刷厂的事实证明,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干部是热爱毛主席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有些干部过去虽然程度不同地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经过教育多数都是愿意改正的,他们经过党的多年培养和教育,经过历次政治运动的锻炼和考验,有着比较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因此充分调动他们的革命积极性,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这个厂由于注意了这一方面的工作,使得不少获得解放的干部,在当了工人之后,成了群众中的骨干分子,有的还被评为五好工人。这个厂的广大干部表示:不论当领导还是当工人,都要以满腔的革命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老老实实当群众的小学生,一心一意地干革命,永远自觉地听毛主席的话,读毛主席的书,永远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第3版()
专栏:

  驻人民大学宣传队帮助革命师生在解放干部时狠抓革命大批判
  促使犯错误干部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一批犯错误的干部在革命师生热情帮助下,和群众一起狠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同时认真批判自己的错误,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及时得到解放
本报讯 驻中国人民大学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领导全校革命师生员工,在解放犯错误干部的工作中,始终狠抓革命大批判,使犯错误的干部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真正从思想上获得了解放。
在解放犯错误干部的工作中,宣传队发现在群众中存在一些活思想:“犯错误的好人迟早得解放,干脆宣布解放算了。”
“已经批了两年多,没有什么可批的了。”等等。宣传队针对以上活思想,组织广大革命师生反复学习领会伟大领袖毛主席“对犯错误的好人,要多做教育工作,在他们有了觉悟的时候,及时解放他们”的教导。通过学习,广大革命师生认识到:“多做教育工作”就是要多做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工作。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不破不立”,只有通过革命的大批判,对干部所犯的错误进行认真的批判,才能使犯错误的干部真正从思想上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彻底决裂,回到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上来。革命群众说:“解放犯错误的干部时,搞不搞革命的大批判,是关系到能不能挖掉修正主义的根子,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问题。”
在用毛泽东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宣传队进一步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政策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对犯错误干部的错误展开了严肃、认真的批判。他们的做法是:
抓住要害,重点批判。宣传队带领革命师生,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为纲,对犯错误的干部进行全面分析,抓住他们的要害问题,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针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有关谬论,以及干部所犯的错误,进行深入的批判。这样做,批在要害处,帮在根本上,效果很好。
忆苦思甜,狠触灵魂。林副主席指示:“不懂得什么是阶级,不懂得什么是剥削,就不懂得革命。”在批判犯错误的干部时,宣传队的工人师傅、解放军战士和革命师生同犯错误的干部一起,忆旧社会的苦,思新社会的甜;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罪恶,颂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丰功伟绩。由于把大批判和阶级教育结合起来,越控诉,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越恨,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越忠;越批判,犯错误的干部对自己背离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错误越痛心。这样,很快促使犯错误的干部在灵魂深处爆发了革命。有一个中层干部,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从小参加革命,进城后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毒害下犯了严重错误。开始,他觉悟很慢,群众对他很不满意。通过忆苦思甜、大批判,他痛哭流涕地说:“我忘了本,毛主席挽救了我。我一定痛改前非,今后永远跟着毛主席闹革命。”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宣传队带领革命师生遵照毛主席“必须善于爱护干部”的教导,带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对干部过去所犯的错误进行批判时,该上“纲”上“线”的坚决上“纲”上“线”,决不含糊敷衍;同时,又注意对他们的错误进行全面的分析,把斗争矛头指向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广大革命师生还耐心帮助犯错误的干部分析犯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有一个犯错误的干部说:“在批判会上,我一阵子冒冷汗,一阵子冒热汗。大家越批,我越感到自己错误的严重,发展下去非常危险,这时候就出冷汗;大家越批,我越感到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无产阶级政策的英明、伟大,是党和群众挽救了我,这时候我浑身就冒热汗。我决心跟着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至死心不变。”
帮助干部自觉革命。毛主席教导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了使犯错误的干部对群众的批判能听得进,真正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宣传队还特别注意发动革命师生员工和犯错误的干部谈心,进行家庭访问,在开批判会前后进行个别谈话等方式,热情帮助犯错误的干部正确对待群众的批判,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鼓励他们放下包袱,端正态度,和群众一起批判自己的错误,控诉和批判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罪行。
在对犯错误的干部进行批判时,宣传队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批判,并把自己摆进去,把批修和斗私结合起来。通过革命大批判,使一批犯错误的干部迅速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及时获得了解放,同时,也教育了广大革命师生员工,使大家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红宣


第3版()
专栏:

  老干部的新考验
  ——记成都热电厂革委会主任李洪
四川省成都热电厂革委会主任李洪,原是这个厂的厂长,去年六月底,厂革委会成立时站出来工作。他在这段工作中深深感到:老干部参加“三结合”以后,如何正确对待群众,仍然是一个新的考验。只有时时刻刻用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统帅自己的言行,“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才能促进自己的思想不断革命化,为党贡献一份力量。
从怕听批评到怕听不到批评
李洪站出来工作后,突出地感到群众和过去大不相同了。他们对领导干部不符合毛泽东思想的言行,敢于提出尖锐的批评。李洪认识到,这是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应当大加发扬;过去他自己所以犯了许多错误,和不能接受群众的批评有关。因此,他经常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工作有了一些成绩后,他的思想又开始起了变化。当他听到来自群众和新干部的批评时,心里又感到不那么舒服,甚至有所抵触了。
思想一“回潮”,行动就有反复。正是在他不再愿意听批评和慢慢听不到批评的时候,厂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厂革委会的生产组忽然搬出生产区,组里还增加了一些人员,其中两个是尚未受到深刻批判、群众也未谅解的犯了错误的干部。据说这样变动的理由,是为了加强对生产的领导,便于和革委会设在生活区的其他办事机构联系工作。这样一件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事,事先并没有征求工人群众的意见,仅由生产组的负责人决定,征得李洪同意就办了。结果,消息一传出,群众反应很强烈,纷纷提出批评:你们只想到便于和领导联系工作,为什么不想想是否便于和广大工人的联系?搬出生产区,不是一般桌椅板凳的搬家,而是领导思想从群众中搬了“家”。生产组需要增添人员,为什么不首先考虑工人中的优秀分子呢?群众的尖锐的批评,触动了革委会成员的思想。
厂革委会认真研究了工人的意见,认为群众的批评完全正确,很快纠正了原来的作法。这件事给李洪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使他看到了自己思想上的危险苗头。从此,他对待来自群众的批评,态度不同了。他虚心地随时听取群众的批评,主动地促使这种批评形成一个群众监督的力量。他说:“群众性的监督是改造自己思想的重要力量,也是搞好领导工作的可靠保证。”现在他怕的不再是群众批评多,而是怕听不到群众的批评;每当群众批评少的时候,他就自觉地检查自己是不是脱离了群众,主动征求革命群众的批评和帮助。
从看不惯新干部到向新干部学习
李洪最初参加革委会工作,有一件事看不惯:就是每次开会,总是“吵”得很厉害。他记得文化大革命前,厂里开会研究问题,总是“井井有条”,他的话说完,基本上就算作了结论。李洪习惯于那种情况。现在革委会开会,新干部多,各抒己见,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争到半夜。开始时,他坐在一边看他们“吵”,感到很不习惯。慢慢地,他听出“吵”字里面的道理,自己也参加进去,和他们一块“吵”起来了。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通过“吵”,各方面的意见得到充分的反映和交流,便于集中正确的意见,认真贯彻执行。李洪认识到:自己原来所以不习惯,正是毛主席所指出的:“我们工作作风中的一项极大的毛病,就是有些工作人员习惯于独断专行,而不善于启发人们的批评讨论,不善于运用民主作风。”他深深体会到,这个“吵”,正是新干部的一大长处,也正是自己必须注意克服的缺点。
李洪在和新干部的接触中,经历了一个由看不惯到向他们学习的过程。这个变化是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一次,厂内检修锅炉,有的工人委员建议把厂内两个技术、劳力都有较大差别的检修队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开展劳力和技术协作,加快检修速度。李洪却认为队小便于管理;还认为劳力、技术强的队一定不愿合班,需要花费很多口舌和时间说服他们,不同意合起来。工人委员坚持自己的看法。结果两个班的工人只开了两个钟头的会,就解决了合班问题;大家同心协力,提前三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检修任务。这件事引起了李洪的深思:为什么自己的看法错了呢?关键是自己还习惯于照原来的规章制度考虑问题,看不到工人群众中蕴藏着的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新干部和群众息息相通,联系密切,他们的建议正反映了群众的要求。
在大量事实的教育下,李洪对这些从两条路线斗争中冲杀出来的新干部的看法,不断在变化。过去他看到的大多是他们工作缺少经验,办事毛手毛脚,作风简单生硬等现象。到后来,他越来越多地看到了本质的一面:这些新干部两条路线斗争觉悟高,朝气蓬勃,联系群众密切;而这些正是他自己最缺乏的。他反复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我们党如果没有广大的新干部同老干部一致合作,我们的事业就会中断。所以一切老干部应该以极大的热忱欢迎新干部,关心新干部。”从此以后,他和新干部在斗争中、生产中,彼此学习,取长补短,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从油和水的关系到鱼和水的关系
李洪过去当厂长时,坐在办公室里,高高在上,和群众很少接触,并且喜欢训人。他进入革委会之后,作风改变较大。他带头在常委值班室里办公。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车间,遇到问题就在现场和工人一起研究解决。他选择了全厂最脏最累的燃料运输车间作为劳动“基地”,每星期都要在这里坚持劳动一天。李洪的这些改进,大大增进了和工人的联系。但李洪真正和他们在思想感情上融合,是经过多次战斗的结果。
有一次,燃运车间的传送带上,由于温度过高,煤粉突然自燃起来。这是个危险的事故,煤粉燃烧可能引起爆炸,威胁到整个厂房的安全。这时,李洪和工人一道,飞奔上二十多米高的车间,用锄头把燃烧着的煤粉掀开。在掀煤粉的过程中,脚踩在炽热灼人的铁板上,烧得很痛。飞起的煤粉使对面看不清人,脸和身上全被煤粉弄得一片黑。煤粉继续燃烧,随时可能发生爆炸,造成生命危险。但是,李洪想到了全厂的生产,看到了工人的英勇行动,他想到毛主席的教导:“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我们人人要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我们不要有一时一刻脱离群众。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我们就一定会胜利。”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更应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他忘掉了自己的安危,和工人一块战斗,直到把火扑灭,避免了一次更大的事故。从这以后,工人对李洪的看法有了很大转变。他们之间进一步有了共同语言、共同思想,他同工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
经过几次锻炼和考验,在工人的心目中,李洪不再仅仅是革委会的负责人,而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李洪才深深感到:过去,自己脱离实际,脱离劳动,和工人群众不是心连心,好象隔了一堵墙。那时候,自己和工人群众的关系是油和水的关系;现在,自己和群众之间,正在从油和水的关系逐步变成鱼和水的关系了。
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