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英雄的工程兵战士,怀着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颗颗红心,长年累月艰苦战斗在风雪高原、丛山峻岭。他们依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用自己的双手,开辟了一条条革命大路,修筑了一座座钢铁长城,为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保卫祖国国防和支援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里发表的是他们战斗生活的几个片断。
统一在毛主席的伟大号令下
朵朵葵花朝太阳,颗颗红心向着伟大统帅毛主席。工程兵某部特务连的干部战士,长年累月分散在二十多个地方,执行着不同的任务。可是,每当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的时候,全连同志,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不管在什么环境下,不管任务多重,时间多紧,总是以最高的热情、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决心和干劲,来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毛主席的伟大号令,统一全连的行动。
在渤海滩上
为了贯彻、执行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工程兵某部党委决定在渤海滩上建个盐场,连里把紧急的测绘任务,交给了测绘排刘俊生、张云亮和吴大维三个同志,要求他们在三天之内,把两千五百亩盐滩测量出来,绘制成图。
张云亮等三个同志接受任务以后,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打起背包,扛上仪器,满怀战斗豪情,来到了茫茫无垠的渤海滩。就在这天晚上,党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公报和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发表了。三个人不顾行军的劳累,围坐在广播喇叭下,听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深夜。他们决心把完成测绘任务,当成锤炼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落实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实际行动。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们就背上语录板,扛上水准仪,投入了紧张的战斗。
这天,雾特别大,整个盐滩象蒙上了一层纱,一直到中午还没散。平时,一个测点可以测几十米,现在离开八九米远就看不清塔尺了。茫茫的大雾,给他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大困难。但是,测绘排的同志向来是迎着困难前进的。他们没喝一滴水,没吃一口饭,一刻不停地干到掌灯时才回去。可是一计算,一天测量的还不到五百亩。这样下去,三天怎么能完成任务呢?
测绘排是部队的二等功臣排。这些年来,走了多少地方,啃过多少“硬骨头”。依靠着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每一次都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难道眼前这一点困难就不能克服?共产党员、五好战士刘俊生、张云亮和入伍才几个月的吴大维一起,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学习了《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每个字、每句话都说到他们的心坎上,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和无比的信心。
第二天,突然刮起了七、八级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透不过气。更麻烦的是,测绘仪器的三角架,根本立不住。他们就把三角架降到最低限度,跪在湿泥上观察。三个人的裤腿都被泥水湿透了,脚冻得发麻,手冻得不听使唤。他们就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天越冷,困难越多,他们越是要为施工部队着想。他们按照毛主席“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的教导,常常是同一个地方,反复测量几个点,绘出图来,相互比较,找出最少的土方量。
就是这样,在毛主席最新指示的指引下,在党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公报鼓舞下,三个战士在渤海滩上,又打了一个硬仗,胜利地完成了艰巨的测量任务。
在丛山峻岭中
架设排的二十几名同志,在维修通信线路时,听到晚上有重要文章广播的消息,大家兴奋极了。可是,在这人烟稀少、群山重叠的大山沟里,又没带半导体收音机,怎么能听到呢?这下可把大伙急坏了。颗颗红心向北京。长年奋战在丛山峻岭的工程兵战士,多么渴望听到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啊!他们急中生智,把宣传用的半导体喊话筒对准电话手机,从电话串音里收听广播,让每个同志都能同时听到这令人鼓舞的消息。
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二十几个人紧紧地围拢在一起,守在电话机跟前,屏住呼吸,认真地听着。虽然声音很小,大家却听得十分真切。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党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公报,一字一句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听完广播,全排同志站在毛主席像前,情不自禁地唱啊跳啊,一遍又一遍地尽情欢呼:“毛主席万岁!”“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深夜,大家打着手电,高举着毛主席最新指示的语录牌,敲锣打鼓,把这最幸福的消息,把毛主席的最新指示,送到每一户社员家里,送到每一个贫下中农的心坎上。偏僻的山区,顿时沸腾起来,乾沟河两岸百十来户贫下中农,也打着灯笼、举着火把赶来,和架设排的同志一起庆祝、游行。
在 支 农 前 线
在豆营大队支左的李增等同志,和贫下中农开完了欢呼党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公报发表的庆祝大会,已经是半夜一点多了。可是,他们激动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把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和公报,反复学习了好几遍。
“两年多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贯串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剧烈斗争。斗争的中心,是政权问题,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问题,是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或修正主义者手里的问题。”公报的这一段话使他们想到了豆营大队的情况:大队革委会早就成立了,但是,革委会常委之间常常意见不一致,锣鼓敲不到一个点上,步子迈不到一条线上。前几天在研究冬季生产时,大多数常委的意见是扩大耕地面积,把那百十亩沙滩荒地开出来,在大后坡山上修起“大寨田”。可是有一位同志却提出要开个缝纫店,说什么这样可以增加集体收入,改善社员生活。学习了公报,支农小组的同志们反复琢磨起这件事来:为什么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来?这说明革委会成立后,在一片叫好声中,有的同志脑子里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这根弦松了,有点转向了。这样下去,是十分危险的!支农小组研究决定:和常委一道办学习班,用毛泽东思想来统一大家的认识,提高大家两条路线斗争觉悟。
第二天吃罢晚饭,学习班开始了。同志们带着问题,首先学习了毛主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和“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最新指示。大家联系豆营大队最近阶级敌人搞投机倒把,破坏生产,散布反动言论,反对整党建党的一些活生生的事实,联系自己的思想,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同志们深有感触地说:“尽管大队革委会已经成立八个月了,但是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忘记了阶级斗争,忘记了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革委会可就要领错路啊!”那位同志听了大家的批评,也沉痛地作了检讨。
毛主席的指示统一了大队领导班子的思想。豆营大队的贫下中农在革委会带领下,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掀起了斗、批、改的新高潮,“抓革命,促生产”搞得热火朝天。他们决心在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的战斗中,作出新的贡献!


第5版()
专栏:

戈壁滩上的“红色矿工”
“怀揣宝书走天下,祖国到处都是家,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哪里需要哪里把根扎。”
初冬,工程兵某团来到了千里戈壁。全团指战员以他们过去征服二郎山,打通雀儿山,在世界屋脊上修筑康藏公路的英雄气概,同大自然展开了英勇搏斗。没有淡水喝雨水,没有房屋自己垒,天大的困难,也挡不住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程兵战士。
大雪封山、滴水成冰的严冬,眼看就要到来。不解决冬季取暖问题,部队就不能在这里站住脚、扎下根。全团需要几千吨烤火煤,怎么办呢?向上级要吗?不能!煤从外地运来,要经过一千多里的铁路运输,几百里的公路运输,这需要多少个车皮,多少辆汽车!要给国家增加多大负担!
团党委带领大家一次又一次地学习了毛主席的伟大教导:“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
“五·七”指示的光芒,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他们决心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自己动手,向千里戈壁要煤!
一望无边的戈壁滩,找煤真象大海捞针一样困难。可是回顾一下部队十九年所走过的道路,从高原到边疆,从雪山到草地,哪一程不闪烁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哪一步不是迎着千难万险闯过来!只要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给我们指路,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顶着呼啸的北风,冒着飞舞的大雪,战士们和请来的老矿工一起,爬过一山又一山,越过一岭又一岭。渴了,嚼几口冰雪;饿了,啃几口冻馍;累了,齐声朗读一段毛主席语录。经过二十多天的奋战,终于在这浩瀚无垠的戈壁滩上,找到了煤床。战士们一个个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双手捧着这宝石般亮晶晶的煤块,千遍万遍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困难再大,没有毛泽东思想威力大;地层再硬,没有毛主席的战士思想过硬。戈壁滩上的第一代“红色矿工”们,怀着一颗颗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这里的煤层很薄,有的地方仅有一米多厚,根本直不起腰来,战士们就两手着地,拖着筐或是背着麻袋,一步步把煤运出来。有时不小心,碰破了头划破了手,谁也不哼不响,生怕把自己调到“后方”去。坑里顶盖的水,象下雨似地落个不停,棉衣很快湿透了,战士们干脆把它脱掉再干。开工时,井下空气稀薄,有时连煤油灯都点不着,有的同志下去头晕、恶心、呕吐,昏倒了,休息一下,爬起来再干。每当结束了一天紧张劳动,战士们从坑下上来,互相看着那油渍渍的黑脸,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同志们说:多背一筐煤,就是为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增加一分成绩,就是为社会主义大厦多添一块砖瓦,就是为世界人民解放多贡献一分力量,就是向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多献一份忠心!


第5版()
专栏:

淡水映红心
夏天,一支工程兵部队开进一片万年干壑的
“海底”——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为了挖掘水源,干部、战士纷纷抡起锹、镐,开动马达,投入了打井取水的紧张战斗。一口井打成了,没有水,又一口井打成了,还是没有水。当第一百口井打到二百米深时,渗出了一些又臭又腥的黑水,根本不能食用。面对这个困难,部队党委率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背诵最高指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经过艰苦的奋战,终于在离驻地二十里外的地方,打出了四口咸水井,在一百二十里外的地方,打出了一口淡水井。
水源解决了,大家欢欣鼓舞。可是同志们高兴的时候,并没有忘记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导。大家算了一笔账,端在自己手中的每一杯咸水,要合半分钱;每一杯淡水,要合三分钱。施工中,每人每天按十五公斤淡水、三十公斤咸水供应,就得花一元多钱。这对于一向具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光荣传统的人民子弟兵来说,可是一次前所未有的
“浪费”啊!
为了突击工程任务,党委成员和机关干部首先带头喝咸水,千方百计地节约淡水,以保证伤病员和施工部队的战士们食用。戈壁滩的咸水,含有大量的氯化物,又苦又涩。可是同志们一想到这是在执行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要节约闹革命”的指示,就觉得苦在嘴里,甜在心头。
十四连炊事班,是连续七年的四好班。他们在用水的时候,提出了三个想一想:一是想一想毛主席“要节约闹革命”的伟大教导,二是想一想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三是想一想上甘岭战斗的情景。他们爱水如油,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的作用。战士张友林外出放羊的时候,班长怕他渴着,总要灌一壶淡水让他带在身边。可是他每次都要带回来,自己渴得嘴唇干裂,脱皮出血,而把水省给小羊羔喝。
戈壁滩,风沙大,卫生队的同志们从盖“干打垒”病房的工地回来,个个都成了土人。可是他们每人只用半盆咸水洗脸。咸水洗脸还可以,洗头就不行,越洗越粘,越洗越脏。有次要动手术,党支部从工作需要出发,分配给参加手术的五个同志每人一盆洗头用的淡水,可是谁也不肯用。他们懂得,淡水对伤病员来说,有时比药还重要。为了节约淡水,军医阎兆华等同志都推了光头。
党委分工副部队长抓部队用水的工作。为了水,他在三个月内跑遍了驻地的每一个沙窝,每一片凹地。雨季到了,一场倾盆大雨下来,他喜出望外,从凹地里捧了捧雨水喝起来,觉得比井里的咸水强多了。经过卫生队化验,完全可以食用。于是,大家就在他的带动下,投入了一场抢积雨水的战斗。这次积存的雨水,足足供部队食用了二十九天。仅仅这一项,就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开支。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上级党委的关怀下,部队用水基本上有了保障。滴滴淡水映红心,红心永向红太阳,战士们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投入了新的战斗。


第5版()
专栏:

驯服机械的战士
在一个深山沟里,红旗招展,机器隆隆,歌声飞扬。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强劲东风,使工程兵战士焕发出冲天的革命干劲。工地上呈现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
装碴机手段昌福敏捷地推着斗车,穿过人群,只听得“卡擦”一声,斗车自动地连结在装碴机上。紧接着,装碴机伸起长臂,张开大口,迅速地把砂石送上斗车。段昌福往前一跨,右脚猛地一蹬,斗车自动脱离装碴机,趁着惯性,飞也似地退出现场。两个战士跑步赶上斗车,轻巧地把碴运走了。看起来,笨重的装碴机在战士手里,是那么驯服、听话。
过去,装碴机和斗车连结,全靠一根大插销。装碴时,由于机器运转的冲击力,常常把插销别歪了。同志们不得不抡起大锤把它敲开,这样不仅耽误时间,有时把斗车上的石块震落下来,还会砸着人。面对着这种情况,战士们议论纷纷:“这样老牛拉破车,怎能落实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党支部组织全连同志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大搞技术革新,打倒奴隶主义,做机械的主人。
副连长赵连永负责领导技术革新小组。仅仅上过三年小学的机械手段昌福,是这个小组的一员虎将。他们根据群众的意见,下定决心,要攻下改革装碴机挂钩这个“碉堡”。赵连永领着大家,多次到远离工地的小火车站,了解火车自动挂钩的性能。但是,由于火车自动挂钩是蒸气控制的,他们仿照着回去一试,不行。
在失败面前,有的人失去了信心,说:“装碴机要是能搞自动挂钩,出厂时早给安上了。有这个时间,倒不如多推几车碴!”这时,党支部组织技术革新小组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同志们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决不能让奴隶主义束缚住手脚,一定要攻占这个‘碉堡’!”段昌福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观察和试车,终于设想出了制造自动挂钩的方案。可是做出来一试,能插不能拔。后来经过群众集体“会诊”,原来是自动挂钩旋转轴的两头没有固定牢。
原因找到了。段昌福又主动承担了固定轴钻眼的任务。工地没有钻眼的机械设备,离城市又远,他就用人工在直径只有二厘米粗的轴上钻眼。钻头碰到圆轴,老往下滑,不但使不上劲,还老啃着手。
在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工程兵战士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段昌福在同志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把战胜每一个难关,当作锤炼对毛主席的忠心的好机会。他不顾手上磨起血泡,不怕钻头戳破皮肉,边钻眼边背诵毛主席的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经过一次又一次失败,他终于以顽强的革命毅力,硬是把眼钻穿了。
装碴机自动挂钩试验成功了。这一项改革,使机械工效一下子提高六倍。消息传遍工地,“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在山谷里响成一片。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最聪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人们从段昌福破除迷信、驯服机械的事迹,又一次体会到这一条真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