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一定要永远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
上海皮鞋厂革委会的新老干部始终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保持了同广大革命职工的密切联系,有效地保证了用毛泽东思想实现五个“统一”
新华社上海电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的伟大教导,上海皮鞋厂革委会的新老干部始终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保持了同全厂广大革命职工的密切联系。通过参加劳动,他们更及时地听到了群众的要求和意见,从而更有效地保证了用毛泽东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上海皮鞋厂革委会在一九六七年五月成立以后,十八名委员和常委,就一直坚持每星期抽一天到一天半的时间参加生产劳动的制度,其中不少委员和常委每星期都坚持有两天到三天时间参加劳动。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他们深深体会到,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关系反修和防修的大事,是永远不脱离群众、永葆无产阶级革命青春的根本途径。他们一致表示,一定要永远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永葆革命青春。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厂革委会的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密切联系群众,更充分地发扬民主,用毛泽东思想集中群众正确意见的好途径。有一阵,厂里有少数人对革命大批判产生了“到顶”的思想;而在同时,在装配车间劳动的厂革委会委员发现,装配第一班组的革命大批判搞得越来越出色。他们运用“一抓、二学、三批”的方法,即狠抓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新动向;带着对这些新动向的各种看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把阶级敌人的桩桩罪行和句句黑话,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挂上钩,天天坚持开展革命大批判。在这个班组参加劳动的革委会成员就把这一先进经验介绍给革委会,大家经过研究,一致认为这个经验有利于克服“批判到顶”的思想。于是,他们很快召开了现场会,请装配第一班组的代表作了经验介绍。这个班组的先进经验推广到全厂以后,全厂革命大批判的烈火越烧越旺。
这个厂的革委会认为,要使干部能经常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必须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发动工人群众积极参加管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大小权都在厂部和车间干部手里,班组工人对任何事都无权过问,结果许多干部忙于事务,根本没时间参加劳动。去年八月份,他们实行了精兵简政,并且通过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革命大批判,破除了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更好地发挥了班组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广大工人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干部参加劳动的时间也有了保证。
为了保证干部更好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这个厂的革委会还采取了以下的有效措施:第一,插班落户。厂革委会十八个委员中的新干部,都回原班组劳动;老干部按他们工作的特点,分别固定到有关的班组去参加劳动。他们和班组工人同劳动,同学习,同战斗,生活也由班组管理,成为班组中普通的一员。工人们对此很满意,他们说,这样做,才合乎毛主席“既当‘官’,又当老百姓”的教导。第二,建立严格的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有一段时间,个别领导成员有时工作一忙,就忘了参加劳动,而且为了研究工作,往往把已经在参加劳动的干部一起找上来。工人们批评说:“刚进车间椅子还没坐热,又走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厂革委会作出了严格的规定:除特殊情况外,厂的星期三这一天,干部必须参加劳动。在这同时,厂革委会还提倡干部有空就要回班组去劳动。
要保证干部能经常坚持参加劳动,发挥工人群众的监督作用也很重要。在这一方面,工人群众采取了三种做法:一是口头批评。干部参加劳动少了,工人就主动提醒干部;看不到干部去参加劳动,工人就主动跑到厂革委会来问;对参加劳动不够的干部,工人就在班组的学习会上当面提出批评。二是表扬先进。干部参加劳动好的,班组就及时进行口头表扬,有的在黑板报上进行宣传。三是把班组里的各项任务、生产要求和困难等等,都及时向“落户”干部交底,使干部树立起和班组工人群众同命运共呼吸的责任感,提高了干部到班组参加劳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上海皮鞋厂革委会的新老干部由于坚持参加生产劳动,更紧密地联系了群众,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厂斗、批、改的蓬勃发展,在一九六八年提前二十七天完成了国家生产计划,取得了革命生产的双胜利。进入新的一年后,他们又重温了毛主席有关干部参加劳动的伟大教导,认真检查了前一个时期参加劳动的情况,决心戒骄戒躁,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把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4版()
专栏:

地位变了,劳动人民本色
永不变浙江省诸暨县东溪公社皂溪大队革委会主任 韩元黎
我从一个普通的社员成了大队的干部,地位变了,怎样使劳动人民的本色永不变,和贫下中农永远打成一片?从我当了干部那天起,脑子里就考虑着这个问题。
革委会刚成立,工作实在忙,开会也特别多,好多日子社员白天出工了,自己还在大队里瞎忙。这件事贫下中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老贫农韩和丰、韩和焕就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当了干部,千万不要丢了劳动。过去有的干部垮了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脱离了劳动。不劳动就不能当好干部。”
老贫农的话给我敲起了警钟。我重新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的教导,更深刻地认识到:当了干部丢掉劳动,就会逐渐变成人民的“老爷”。去年上半年,我到大寨去参观,看到陈永贵同志在地里劳动,和社员完全一个样。人家当了省革委会副主任,工作多,任务重,还坚持参加劳动,这一点给我的教育很大。学习大寨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干部参加劳动要过硬。
为了促使干部参加劳动,永不变质,我们革委会根据贫下中农的意见,对干部参加劳动作了三条规定:一是干部带头参加劳动,做到出工在前,收工在后,难活、重活、脏活抢先干;二是干部争取多劳动,大队白天一般不开会,干部提早到田头,上县、区、社开会做到会前多劳动,会后直接到田头;三是干部要带头在田头做思想工作,带领社员开展“三忠于”活动,随时随地组织社员学习毛主席著作。这三条规定,月月检查,并请贫下中农监督。广大社员见我们坚决执行毛主席指示,都很高兴。他们说:“有这样的干部,我们贫下中农就放心了。”
过去我当社员,有十分力出十分力,就觉得蛮不错。当了干部,我感到十分力出十一分力,还不满足。道理很简单,也就是社员经常说的,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你当干部的,晚上工作,白天劳动,还多出力,社员看在眼里,也就更积极为集体多出力。你出力,我出力,干部、社员就越干越起劲,越干越齐心。每次抬石头我抬最大的,社员也拣大的抬;挑沙土我挑大畚箕,社员也就把小畚箕换成大畚箕。有一次河水冰冷,要下去搬石头造溪滩田,我带头把鞋子一脱,跳下水去,社员也一个接一个争着下水。从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干部带头参加劳动的重大意义。
当干部白天要带头参加劳动,晚上要带头工作,这样不是太“辛苦”,有点儿“吃亏”了?开始,我也有过一闪念:认为当了干部,劳动、工作都要走在前头,有点吃不消。革委会有的干部也有这种想法。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老三篇”,又请贫下中农上阶级教育课,忆过去没有权的苦,讲今日有权的甜;然后对照自己是否做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经过学习和检查,大家认识到,认为当了干部多劳动、多工作就是“吃亏”,这是刘少奇“入党做官论”的反映,这就是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过硬。什么叫“吃亏”?不参加劳动,不好好革命,最后落得人变质,党变修,国变色,劳动人民丢了权,吃二遍苦,这才是真正的吃了大亏。从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当干部要劳动过硬,工作过硬,首先还要思想过硬;思想不过硬,不能坚持参加劳动,革命还是搞不好。
要使自己思想过硬靠什么?就是靠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统帅自己的灵魂,大破一个“私”字,大立一个“公”字。我天天读毛主席的“老三篇”,用“完全”、“彻底”衡量自己,劳动时与“愚公”比劲头,工作时用白求恩的两个“极端”来对照。天天学习“老三篇”,心里就会亮堂堂,革命越干越坚决,劳动越干越起劲。


第4版()
专栏:

同志们又叫他老范了
“老范!老范!”淮南发电厂革委会副主任范德义,正在锅炉检修现场和工人群众一起紧张地干活,听到这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他那沾满油污的脸上出现了由衷的喜悦。
范德义原来是淮南发电厂电气开关班的工人,同志们都习惯叫他“老范”。去年五月革委会成立时,他被选为革委会副主任。在这以后,他参加生产劳动少了,和工人群众的直接联系少了。有的同志见了就叫他“范主任”。
范德义听了感到很刺耳。他想,能不能通知大家不要叫我“主任”呢?
这个问题被革委会副主任、军队代表林爱群同志发现了。他在一次革委会的常委会上尖锐地指出:“叫‘老范’还是叫‘主任’,这是个现象;但这个现象说明了我们与群众的联系不够密切了,说明了群众对我们这种作风是有意见的。我们的革委会如果不加强自身的思想革命化建设,大兴党的三大作风,就有脱离群众的危险。”接着,大家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和“既当‘官’,又当老百姓”等一系列教导,对革委会的作风问题有了统一的认识,明确了方向。
从此以后,老范十分重视经常参加生产劳动,加强和工人群众的联系。他原来是电气分场的工人,可是他觉得锅炉分场的活更累,就经常到锅炉分场去劳动。在精简机构、人少事多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和工人一起劳动,从不间断。在劳动中,老范还注意依靠工人群众,充分发挥工人群众的聪明才智,同工人一起进行技术革新,取得了很大成绩。
毛主席关于“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的最新指示发表后,老范越读越兴奋,越读越感到自己的路子走对了。他决心永远同工人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永远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
红英兵 永忠东


第4版()
专栏:

不能让斧头生了锈
木工师傅刘向阳当了河北省涿鹿县农具厂革委会主任以后,一度因为工作忙,参加劳动少了,他使用的那把光亮的斧子开始生了锈。厂里有的同志认为,刘师傅反正当革委会主任了,往后坐办公室的日子多,这把斧子给他的徒弟用算了。
这件事传到了在这个厂支左的解放军某部战士黎明的耳朵里,引起了他的重视。当天晚上,黎明找到了刘师傅,两人围坐在灯下,共同学习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这篇光辉著作。毛主席教导说:“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接着,黎明把群众的意见告诉了刘师傅,并且满怀革命感情地说:“刘师傅,党和群众信得过我们,让我们掌工厂的大权,我们可万万不能脱离群众,不能脱离劳动啊。”
毛主席的教导,黎明同志的帮助,使刘师傅在思想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不禁回忆起有关这把斧子的一段段往事来。这把斧子,三十多年来一直没有离开过刘师傅。刘师傅出生在一个苦大仇深的贫苦农民的家庭。十二岁那年,父亲就交给了他这把斧子,领着他去给地主家干活,饱受了万恶地主的残酷剥削和打骂。这把斧子,是刘师傅在旧社会血泪斑斑的苦难史的见证。解放后,刘师傅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他又用这把斧子和工人兄弟们一起为国家做农具,建房子,修桥梁。这把斧子,又成为刘师傅同工人兄弟汗流在一起,心连在一起的见证。现在,斧子生锈了。刘师傅越想心里越难过。他想起毛主席的教导:“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越想越感到:自己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成了干部,这是工人兄弟对自己的信任。为了替工人兄弟掌好权,思想不能变修,斧子也不能生锈;斧子生锈了,思想就有可能变修。
从此以后,刘师傅每天都坚持和群众一起劳动。有时,别人劝他休息,刘师傅说:“我提惯了斧子,摸惯了木头,丢了斧子,就会丢掉劳动人民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地位变了,劳动人民的本色可不能变。”
现在,除了开会研究事情以外,人们在办公室里很少见到刘师傅。大伙称赞他说:“刘师傅的斧子越来越亮了,他真不愧是我们厂的好主任。”秦汉生


第4版()
专栏:

北京摩托车制造厂革委会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进一步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意义,制定了密切联系群众的革命化措施。革委会主任、军代表李诚(中)身体力行,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群众之中,同群众建立了鱼水情。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