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


第1版()
专栏:

随时监督 定期评议 经常考核
天津货车修理厂工人积极支持、热情帮助干部参加劳动
新华社天津八日电 天津市交通局货车修理厂工人群众,从爱护干部出发,对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随时进行监督、定期评议、经常考核,促进干部不断提高参加生产劳动的自觉性,真正通过劳动加速思想革命化。
货车修理厂革委会建立了委员不脱产、常委半日跟班劳动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交给工人群众,请工人群众监督执行。工人们对于革委会这样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非常满意。他们说: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这是反修防修的根本措施。我们工人一定要积极支持,热情帮助,让干部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勤务员。工人们和革委会成员研究后,从三个方面帮助干部认真执行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
一是随时进行监督。工人们发现干部在参加劳动中有了活思想和问题,本着爱护干部的态度,随时向干部本人或革委会提出,及时帮助解决。如有的干部在参加劳动的时候,常常离开生产岗位去处理日常事务,不能很好坚持。工人们看到这种情况,立即提出了意见。厂革委会和驻厂解放军支左人员听到工人的意见,便组织干部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等教导,回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有些干部由于长期脱离劳动,从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犯了错误的历史教训。大家通过学习和回顾深受教育,认识到参加劳动是干部的本份,一定要努力坚持下去。
二是定期评议。工人们对干部参加劳动的情况每个月进行一次评议。干部在那个班组参加劳动,就由那个班组的工人评议。干部在劳动中的表现,工人们最了解,最能做出中肯的分析和恰当的评价,工人们的评议,对于帮助干部不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很有好处。有一个革委会常委认为自己是工人出身,从小就参加劳动,现在不劳动也变不了,因此,在劳动时不踏实,怕脏怕累。工人们在评议的时候,严肃地批评他说:“衣服上沾了油泥,容易洗掉,思想上沾了‘油泥’,可就危险了。”这个常委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他认识到,参加劳动的自觉性少一分,思想变修的危险就多一分。只有经常不断参加劳动,才能在思想上筑起反修防修的钢铁长城。从此以后,他就积极到引擎装合组参加劳动,同时帮助这个组做好工作,工人非常满意。
三是经常考核。干部到班组参加劳动,他的出勤、劳动纪律和完成生产任务等情况,都由班组工人进行考核。有的干部在刚开始参加劳动的时候,常常进进出出,甚至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实行班组考核的办法以后,这种现象没有了。首都钢铁公司提出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竞赛的建议以后,这个厂又进一步实行了干部参加生产劳动要做到定工、定时、定量、定质的办法,这就更便于班组进行考核。现在,干部在车间里参加生产劳动,同班组的工人一样,有事要向班组长请假,遵守劳动纪律,完成自己生产定额,没有任何特殊。


第1版()
专栏:

北暮盐场第一工区革命领导小组成员带头参加劳动
坚持“四定”促进领导班子革命化
据新华社南宁八日电 广西合浦县北暮盐场第一工区革命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自觉性,两年多来一直坚持定工、定时、定量、定质参加生产劳动,不仅促进了自身的思想革命化,还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了“一班人”,使领导班子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推动革命、生产蓬勃发展。
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中,这个工区的革命领导小组组长、原工区主任黄秀颜,遵照毛主席关于“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伟大教导,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他认为当了干部不劳动不仅自己会变修,还要带坏“一班人”。因此,他把带头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长期坚持不懈。起初,有人准备给他找个办公的地方,他说:“我是个盐工,盐池就是我办公的地方。”有人建议他搬到工区小楼宿舍去住,他说:“脱离了群众,慢慢地就会忘记群众。”还有人见他工作忙,要他少劳动一点,他说:“你们能代替我劳动,但代替不了我继续革命。”他坚持和盐工同住在一个集体宿舍,同吃一锅饭,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和盐工一样定工、定时、定量、定质参加盐田劳动。有时他到场部开会也不放弃劳动。在这样的时候,他就提早在凌晨三、四点钟起床,到盐池里挑完晒出的盐,才到场部去开会,中午休息时,又赶回去同工人一起把卤水车进结晶池,下午散会后,他回到工区也不休息,就又和工人一起干活。工人们说,全区盐田都有他的脚印,全区的盐池都有他洒下的汗水。从一九六七年革命领导小组成立,到现在为止的三十个月时间内,黄秀颜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共八百四十三天。在他的带动下,这个工区革命领导小组其他八个成员,在同一时期内,平均每人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达八百五十二天。工人们称赞说:“领导小组的同志工作比我们多,担子比我们重,还同我们一样参加劳动,有这样忠于毛主席的好干部,我们放心了!”
革命领导小组成员把每天的劳动都作为继续革命的起点,联系实际,向工人学习。工人苏学仪在夏天的烈日下,赤脚到灼热的卤缸中去维修,双脚烫伤了,还坚持干。黄秀颜在这个盐池参加劳动,看见工人这种一心为公的大无畏精神,受到深刻的教育,他向苏学仪学习,也赤脚下卤缸去维修。在他们的带动下,广大工人不怕热,不怕累,用七天时间,修好了被暴雨破坏的卤缸工程。领导小组成员从这些事实中,深有体会地说,在工人群众面前,我们永远是不毕业的小学生。
北暮盐场第一工区革命领导小组从实践中体会到,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做好工作的保证。他们劳动到那里,就工作到那里。工作越做越主动,越干越出色。今年三月下旬,领导小组成员、老盐工欧广才在同工人一起堵海造盐田的劳动中,发现五·七堵海队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天天读”和红哨兵活动结合在一起,开展“一人一事一对照一总结”活动,不断提高了“天天读”的水平,就立即总结推广了这个经验,推动全工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
北暮盐场第一工区领导班子成员在坚持劳动中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促进了领导班子革命化,九个成员分别被群众评为自治区、专区、县和盐场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全工区抓革命、促生产取得很大成绩,提前三个月二十天完成了全年产盐任务。


第1版()
专栏:思想评论

论干部插队落户
江建农
一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的重要指示,我们江西省各级革命委员会,闻风而动,迅速掀起了一个下放干部插队落户的热潮,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和干部的热烈欢迎。贫下中农说:“过去干部往上调,青年往城里跑;现在他们到乡下来,当农民,干革命,风气变了!”
干部下乡插队落户,同办好各种类型的“五·七”干校、干部下厂当工人一样,是干部下放劳动的一种好形式,是实现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和贯彻执行“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有些同志由于对干部插队落户这一新生事物不了解,或者受剥削阶级思想和旧习惯势力的影响,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我们现在就来讨论一下这些思想问题。
有的同志提出:“插队落户,岂不埋没了干部?”这种提法,反映了他们对干部插队落户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篇光辉著作中教导说:“我们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文学家、艺术家、教员和科学研究人员,都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机会去接近工人农民。”“还有些人可以长期住下去,比如两年、三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就在那里生活,叫做‘安家落户’。”毛主席说的就是“落户”。遵照毛主席这个教导,我们组织机关工作人员下乡插队落户,让他们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分出现在群众之中,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战斗,直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干部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经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见群众斗争的大世面,事事有老师,处处是课堂。一年的时间不算长,但实践已充分证明:插队落户能够有效地使干部不断加强无产阶级感情,磨练继续革命的坚强意志,加速思想革命化。这决不是埋没干部,而是培养和锻炼了干部,使大批干部在毛泽东思想阳光的哺育下更迅速地健康成长。许多插队落户的老干部深有体会地说:“插队落户使我重新回到贫下中农中来了!它是前进路上的加油站,继续革命的新起点。和贫下中农同劳动、共战斗,担子磨出了劳动人民的本色,汗水冲掉了资产阶级的官气。”许多原来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门的新干部说:“由‘三门’走进贫下中农的门,才真正找到了革命化的门。”
农村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阵地。组织大批干部下乡插队落户,好比把一颗颗红色的种子,撒到农村的大地上,真正生根开花结果。他们一方面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方面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一起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开讲用会,为贫下中农读报纸,办夜校,搞宣传,推动农村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群众运动,可以成为一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他们在社、队革委会的领导下,和贫下中农一起狠抓阶级斗争,开展革命大批判,认真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为巩固农村无产阶级专政作出贡献,可以成为农村斗、批、改的一支战斗队。他们和贫下中农一起,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抓革命,促生产,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开展科学实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可以成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总之,插队落户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干部的革命积极性,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革命才智,为人民立新功。这怎么能说是“埋没了”干部呢!
过去,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鼓吹“入党做官论”,让干部长期呆在城市,坐在机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劳动,同工农群众心想不到一起,话说不到一块,不能在实际斗争中改造思想,增长才干,发挥作用,这才是真正埋没干部。现在,我们坚决执行毛主席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组织干部到农村插队落户,正是为了把他们从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埋没”中解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担心插队落户会“埋没干部”,这些同志实际上是在思想深处认为,干部只能当“官”,不能当老百姓,只能坐在机关,不能到工农群众中去。这是刘少奇“入党做官论”的余毒在作怪。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一些同志认真深思。
“大批干部撒到农村去插队落户,会影响国家机关的进一步改革。”
这种把插队落户和改革机关对立起来的看法是不对的。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斗、批、改阶段,组织大批干部下乡插队落户,达到“精兵简政”的要求,这本身就是国家机关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上层建筑领域斗、批、改的胜利产物。
毛主席指出:“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在改革国家机关的时候,对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最根本的一条”,我们必须抓得很紧很紧。大批干部下乡插队落户,正是在这方面提供了新的经验。干部下乡插队落户,在思想上和作风上来一个革命性的转变,一竿子插到底,直接生活在群众之中,就能及时地掌握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深入地了解和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有事同群众商量,通过群众路线解决问题。这为国家机关密切联系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
干部下乡插队落户,对上层机关来说,是精兵简政,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对基层单位来说,则是大大加强、充实了领导力量和骨干力量,是对基层工作的一个大促进。我们各项工作都要落实到基层,扎根于基层。基层工作搞好了,上层机关的工作就有坚实的基础。无论从革命和生产的需要或战备的需要看,都要加强基层。因此,加强基层正是机关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大批干部生活在群众斗争的第一线,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积累了群众工作的丰富经验,这就为向国家机关不断地输送和轮换干部创造了条件,逐步使机关的工作人员,变成一支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文能武的坚强队伍。毫无疑问,这些对实现机关的革命化,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会起巨大的作用。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怀疑大批干部下乡插队落户,会妨碍机关进一步改革,那是片面的、错误的。
“插队落户好是好。但是,面广分散难领导。”有的同志这样担心。
这里有思想问题,也有客观存在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的确,许多公社、大队、生产队都有下放人员插队落户,他们所处的地区是比较分散的。但是,就一个公社范围来说,下放干部、下放教师、下放医务人员和下放知识青年,打破了原来单位与单位、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界限,“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他们按生产队、大队、公社分别设立班、排、连组织,这是相对的集中。它有利于加强对下放人员的领导。我们江西在县以下各级革委会还成立了由领导干部、贫下中农代表和下放人员代表组成的“三结合”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教育和管理工作,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对下放人员的领导。各级领导小组坚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组织下放人员大学解放军,发扬“三八作风”,大兴“四个第一”,抓典型,树样板,使下放的广大革命干部朝气蓬勃地在革命化的道路上胜利前进。有些地区在下放人员生活安排方面,一度出现的某些问题,由于加强了领导,很快得到了解决。也有的地区抽调下放干部搞中心工作太多,影响了干部参加集体劳动的时间,但这只要根据情况作出具体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也是可以解决的。这就说明,插队落户虽然分散面广,只要领导跟上去,下放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生活管理等工作,都是可以做好的。
“田少人多的地区怎么办?干部到那里插队,不会增加群众的负担吗?”还有的同志提出这样的问题。
田少人多的地区看起来是有劳动力过多的矛盾,但是,每个地区的实际生产潜力都是很大的。毛主席教导我们:“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干部到田少人多的地区插队落户,他们可以和贫下中农一道,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样,在经济上不但不会增加群众的负担,而且会促进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具体办法,使这些地区的贫下中农不会因干部插队而影响他们的收入。
干部插队落户,决不仅仅是为了给农村增加几个劳动力,而是肩负着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双重任务。我们应该首先根据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需要,来作出安排。如果把下放干部仅仅作为劳动力来安排,那就低估了干部下放劳动的政治意义,就不能够更好地发挥下放干部的作用。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干部插队落户这一新生事物的成长也是这样。我们一定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定不移地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在实际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和发展插队落户这种形式,使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本文作者为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工作人员)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六九年第十二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