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继续革命 千锤百炼 精益求精
——赞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修改
中国京剧团《红灯记》剧组
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经过精益求精的加工修改,以更加光彩夺目的面貌在首都上演了。这是上海京剧院的革命文艺战士,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九大”精神的鼓舞下,在江青同志的亲自指导下,发扬继续革命的精神,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所取得的新胜利。
《智取威虎山》是革命样板戏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典范。它越改越好:越改越突出了毛主席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的光辉思想;越改越深刻地体现了毛主席“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伟大思想;越改越突出了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智取威虎山》这颗无产阶级光辉的艺术明珠,经过修改,放射出了更加灿烂的异彩。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智取威虎山》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塑造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群象。幕一拉开,追剿队穿林海、跨雪原,矫健挺拔的舞蹈动作,威武雄壮的英雄气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休息时,战士相碰,跺脚取暖,表现了人民军队蓬勃的革命朝气,严肃活泼的战斗气氛。整队时,少剑波讲述了追剿队的战斗任务,鼓励大家要象毛主席教导的那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战士们立即齐声高呼:“去争取胜利”,豪迈的声音震醒了深山老林。这高昂的声音,表现了追剿队战士无限忠于毛主席的一颗红心,表现了追剿队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表现了追剿队战士要压倒一切敌人的必胜信心!第九场追剿队战士向敌人巢穴进军的“滑雪”舞蹈,战斗气氛很浓,艺术感染力很强。漫天大雪,山高坡陡,但是革命战士无所畏惧,一个个抖擞精神,披风冒雪胜利前进,那挺拔优美的滑雪舞蹈,那攀山越岭的精采的翻扑表演,深刻地展示了人民军队有压倒一切敌人,不怕任何困难的英雄气概。
在人民军队的英雄群象中,《智取威虎山》突出地塑造了主要英雄人物杨子荣的高大形象,深刻地展示了他“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拣重担挑在肩”的无限忠于毛主席的赤胆红心,“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的宏伟理想和彻底革命精神。
杨子荣一出场就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顶朔风、破飞雪英勇顽强的战斗雄姿。在嘹亮高亢的乐曲声中,杨子荣迎着风雪,急驰上场。他身着草绿军装,肩披白色斗篷,帽徽和领章放射着鲜艳夺目的红色光芒,多么峭拔,多么英武!他接受了少剑波给予的战斗任务后,率领战友在雄伟的进军号音乐声中昂首阔步走向前场,三人结成一个画面,稳定亮相;少剑波率领追剿队在后面成一列横队,向着林海纵深挺进,有力地衬托了杨子荣。这一亮在舞台正中的无产阶级的英雄塑象,犹如挺立在风雪中的青松,倔强挺拔,非常高大。
“打虎上山”一场更突出地歌颂了杨子荣“气冲霄汉”的豪情壮志。幕前曲非常强烈,由远及近,有深度,有气魄,渲染了朔风凛冽的意境,抒发了人民战士踏上艰险征途的战斗豪情。幕启,林海茫茫,透过参天松柏照进雪原的万道霞光,时隐时现,非常舒展,非常开阔。杨子荣一句高亢的“二黄导板”,突破了老的唱法,不拘泥于旧的形式,铿锵宽广,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杨子荣“气冲霄汉”的革命胆略和壮志豪情。随后是纵马奔驰在崇山峻岭的优美舞蹈,那难度很大的转身飞跃,那矫健利落的勒马“蹉步”“劈叉”大跨腿的下马动作,那抒发壮志凌云的成段唱腔,充分展现了他“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的宏伟理想,抒发了他“一颗红心似火焰,化作利剑斩凶顽”的坚强决心。打死老虎以后,他又以傲岸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挫败了大麻子一伙匪徒,赢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下场时,杨子荣带着胜利的微笑,提着大衣,甩开大步,在气氛强烈的音乐伴奏声中,迈步插入匪窟。这几步极有感染力,充分表现了他为革命“刀丛剑树也要闯”的大无畏精神,揭示了人民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本色。
“计送情报”是塑造杨子荣的重要场子,通过载歌载舞的单独场面,用完美的成套唱腔,尽情地抒发了杨子荣的革命情怀,抒发了他对毛主席、对党的赤胆忠心,创造了光辉的音乐形象。杨子荣在坚实嘹亮的“二黄导板”过门后,唱道:“劈荆棘战斗在敌人心脏”,迈步唱出前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革命乐曲在耳畔回荡。他目光灼亮,凝望前方,脸上露着深情自豪的笑容。“望远方想战友军民携手整装待发打豺狼,更激起我斗志昂扬”,这句“回龙”长腔,在“昂扬”二字上跃起,热情奔放,表现了他身在匪巢,心向革命根据地;想念战友,更激起了他顽强的革命斗志。随后是一大段成套的唱腔,更完整地展示了杨子荣崇高的无产阶级精神境界。行前战友们“语重心长”叮咛嘱咐的动人情景,如在眼前。“一颗颗火红的心暖我胸膛”这一句拖腔,在“膛”字上平稳渐进,非常亲切,感人肺腑。他牢记党的教导,这是他力量的源泉,这是战胜敌人的锐利武器。面对敌人的增哨加岗,层层屏障,他不犹豫,不彷徨,下决心闯刀山下火海。“抗严寒化冰雪我胸有朝阳”的唱腔,把音域推到高八度,激越高亢,结尾收在雄壮的《东方红》乐曲中,把全剧推到新高潮,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杨子荣对革命的必胜信心,歌颂了他那一心为革命,一切为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者的高贵品质。这场戏的舞台美术,经过了努力修改,焕然一新,更好地为主题思想服务,为塑造英雄形象服务。杨子荣上场后,那险峭的岩石耸入群峰之巅,缤纷的彩云展于万里晴空,开阔明朗,层次鲜明,更强烈地烘托了杨子荣“胸有朝阳”的无产阶级精神世界。
少剑波这个英雄形象是作为党的领导出现的。修改后,他的唱词虽然减去了一些,但这个胸有全局,深谋远虑,坚强果断,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非但没有减色,反而更加集中、更加突出地刻划了他正确执行毛主席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的优秀品质,充分发挥了他作为一个指挥员的应有作用。如第四场“定计”中一段“二黄”的成套唱腔,更突出地歌颂了毛主席、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他拿起红宝书,方向明确;想起毛主席,斗志更坚。这一段改得好!有气势,有力量,突出地表现了他“誓把那反动派一扫光”的彻底革命精神。下面一段“西皮原板”转“快板”,非常生动感人。面对剿灭顽匪座山雕这场“特殊”的战斗,他经过详细侦察,集中群众智慧,决定派“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屡建功劳”的杨子荣去完成任务,他坚信杨子荣“心红红似火,志坚坚如钢,定能够战胜顽匪座山雕。”这段唱,表现了少剑波坚决执行毛主席指示的无产阶级坚强党性,沉着果断的革命胆略,同时也为杨子荣立了传,使这个主要英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完美。在剧中,少剑波和杨子荣的关系安排得恰到好处,既塑造了一个成熟、老练的指挥员的英雄形象,又对杨子荣起了很好的陪衬与烘托作用。这两个英雄形象,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智取威虎山》在军民关系上越改越好。毛主席说:“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智取威虎山》充分体现了这一伟大思想,满腔热情地歌颂了革命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革命战士在群众中热情宣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宣传毛主席、党中央的英明领导,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教育群众用革命的武装去消灭反革命的武装。修改后的第七场“发动群众”很动人。追剿队来到铁路工人李勇奇家,少剑波发现李母病重,立即脱下大衣(原来是卫生员脱大衣)给大娘披上。由指挥员脱大衣的这个改动,更加强了军民鱼水情的关系。而后他拿起米袋倒米、烧火、熬粥,非常熟练,非常亲切。解放军嘘寒问暖的感人行动,一件件地印在李勇奇的心里;那土匪杀人、放火、欺压、抢粮的罪恶行径,一幕幕地浮现在他的眼前,形成鲜明的对比,教育着苦大仇深的李勇奇。他开始认识到是“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感到“羞愧难言”。面对桌上自己插着的刀子,想起三十年来不见天日的牛马生活,抚疮疤,压怒火,自己又深沉地把刀子按下去,向人民军队倾述阶级血泪史,控诉那万恶的“无底深渊……。”这个按刀子的动作,原来是少剑波按的,经过江青同志的指导修改,由李勇奇自己按下去,改得好,为李勇奇对革命军队由不认识到认识,拿起枪杆子自觉地进行武装斗争的成长过程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两段戏,经过江青同志的精心设计和修改,更深一步揭示了毛主席亲自缔造亲自领导、林副主席直接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的阶级本色;更进一步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光荣传统和革命作风。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毛主席的这一伟大思想在这出戏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智取威虎山》以鲜明的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正确处理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江青同志指示的要突出正面人物,反面人物要让路的创作思想与创作原则,对以座山雕为代表的反动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笞,深刻地揭露了他们残暴、虚弱的丑恶本质和必然灭亡的命运。在艺术处理上,英雄人物始终处于高屋建瓴的主动地位,始终压倒反面人物;把一小撮阶级敌人安排在靠边的地位,让他们龟缩在舞台的一角,作为工农兵英雄形象足下的历史小丑而存在。这样,腾出了更多的时间、更广阔的舞台位置让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来充分抒发革命的豪情。在表演上,摈弃了反面人物的滑稽可笑之处,着力刻划他们日暮途穷、垂死挣扎的反革命本质,以激起群众对反动阶级的仇恨与蔑视。
林副主席说:“我们的一切成就,一切胜利,都是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都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上海京剧院革命文艺战士,在江青同志的领导下,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努力实现思想革命化,经过艰苦奋战,取得了丰硕成果。只有努力做到思想革命化,深入生活,练基本功“三过硬”,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对《智取威虎山》演出的成功,表示最衷心最热烈的祝贺。我们要向革命的战友们学习!让我们携起手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苦练深入工农兵的基本功,苦练表现工农兵的基本功,为捍卫无产阶级专政,为创作更多更新的革命样板戏而努力战斗,把伟大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进行到底!


第4版()
专栏:

声情并茂
——赞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唱腔的加工
北京京剧团《沙家浜》剧组
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在江青同志的亲自指导下,经过精益求精的加工修改以后,更紧凑,更集中,更丰富,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这是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新胜利。上海京剧院《智取威虎山》剧组的战友响应“九大”号召,发扬继续革命的精神,在文艺革命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我们向战友们致以热烈的祝贺!
毛主席教导我们:“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智取威虎山》就是这样一部成功的革命样板戏。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这里只就唱腔的加工,谈谈我们学习的初步体会。
《智取威虎山》在音乐唱腔方面有很多革新,很多创造。音乐构思完整,唱腔声部齐全,全剧音乐布局妥贴匀称,音乐形象鲜明而且丰富,本来就是《智取威虎山》的特色。经过最近的加工,线条更清楚,色彩更浓烈,很多地方都是画龙点睛的传神妙笔,使全剧的唱腔在原有基础上又提高了一步。
《智取威虎山》歌颂了毛主席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深山问苦”一场写得非常成功,它对于揭示人民战争的正义性、群众性,表现主要英雄人物杨子荣,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杨子荣的精采唱段之一“管叫山河换新装”,这次在关键的地方又作了点染。“普天下被压迫的人民都有一本血泪账”一句作了变调处理,“血泪账”在西皮当中揉进了反调因素,延长了旋律,更加深沉有力,表现了杨子荣强烈的阶级感情。紧接着,把“要报仇,要伸冤”重复了一次,在原来的旋律前面垫了两小节较低的旋律,使这个重句形成上行推进,大大增强了“血债要用血来偿”的力度。先后两句,悲怆激愤,对比强烈。“从今后跟着救星共产党,管叫山河换新装”,“救星”二字听起来更为突出,“党”字落在高音上,自然地推出“山河”的升高的旋律,显得非常明朗。“新”字较原来提高了三度,又延长了一眼,更为鲜明突出,感情丰富。这样,就生动地展现了杨子荣的开阔胸怀和对于美好革命前景的无限向往。
“打虎上山”是展示杨子荣大无畏英雄气概的很重要的一场戏,但它很可能被处理为过场戏。在江青同志的指导下,恰恰把这一场作为一个重点场子,使杨子荣面对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大抒革命之情。这一场中杨子荣由“二黄”转“西皮”的唱段,从深厚到激越,在板式结构上,是一个大胆的突破,为今后的创腔闯出了一条新路。转调处原来只用“望家乡”锣鼓过渡,这次加工,在锣鼓之前加了弦乐,情绪的变化衔接就更为鲜明而自然了。
尤其突出的是这一段“导板”的加工。《智取威虎山》中的两个主要英雄人物——杨子荣、少剑波,共有三个成套唱腔。这三个成套都用“二黄导板”、“回龙”开头,然而都非常贴切,既合人物,又合情景。三个导板,完全不同,各有特色。加工后的“打虎上山”的导板,在前场闭幕之后,很快转入强弱分明、富于节奏感的进行曲式的幕间音乐,形象地描绘出均匀稳健的快马蹄声,时而交织着掠耳的风声,风卷雪花的呼啸声,连绵不断。就在这连绵持续、节奏鲜明的音乐声中,远远地听到:“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使人仿佛看到一位矫健的英雄,在一望无际的雪原林海之间,扬鞭跃马,意气风发,疾驰而来。“导板”从来是自由节拍的,这个导板创造性地运用了“紧拉慢唱”手法,是“上板”的。这样,唱腔和音乐就完全合拍,始终没有离开快马奔驰的节奏。“霄汉”二字翻高八度,因为保持均匀的节奏,在冲上高音之后,又装饰了一个“擞音”,增加了跌宕,显得更加轩昂挺拔,表现了杨子荣意气风发的革命斗志。
“披荆棘战斗在敌人心脏”一段,板式繁复,层次鲜明,表现了英雄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一次在唱法上又增强了力度和速度的对比,更加显得遒劲坚实。“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一句后的过门,发展了旋律,加强了音量,配合着演员的大幅度的圆场动作,更充分地表现出毛泽东思想给了英雄无穷的力量,情豪志壮,气吞山河。
少剑波的成套“二黄”,表现出他和杨子荣不同的年龄、身份和性格。开幕前,奏出了深沉稳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乐曲,描绘了指挥员少剑波深思熟虑、统察全局的形象。当中两度用胡琴奏出“二黄三眼”的过门,预先暗示下场将有一段从容、舒展的好唱,手法很巧妙。几个简练的音符,很自然地引入导板,恰到好处。这次修改,把这一段的“二黄原板”删了几句,使全段更加洗练,也更加厚重,更好地表现了少剑波的稳重成熟。
小常宝控诉土匪罪状的唱腔作了一些改动,更感人了。“座山雕杀我祖母掠走爹娘”,“座山雕”三个字原来唱得比较低,“雕”字下有一个小腔,现在删去这个小腔,唱得高,唱得硬,突出了一个“恨”字。“爹逃回我娘却跳涧身亡。娘啊……”,“娘啊”二个字延长了旋律,揉进了哭腔,更加悲壮,加重渲染了小常宝对于仇人、亲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使全段感情更强烈了。“到夜晚爹想祖母我想娘”下面,原来是重复唱腔旋律作为过门,延续了唱腔的情绪,现在又增加了几小节激动的音符,把情绪又推高了一步,为下面“盼星星盼月亮”这一句打好了基础。“急速出兵”一场,增加了小常宝请战的一段唱,用的是小生“二黄”娃娃腔,以唢呐伴奏,节奏变化鲜明,很好地表现了这个苦大仇深的猎户女儿烈火燃胸的激动心情。“风雪里,峻岭上,狼窝虎穴我敢闯”,“风雪里,峻岭上”一句低唱,一句拔高,一起一伏,旋律延长,是对娃娃腔的突破。因为增加了这段唱,使小常宝的坚强性格更加突出鲜明了。
李勇奇的“早也盼晚也盼望穿双眼”一段唱腔中,“只说是苦岁月无边无沿”一句,“无边无沿”的节奏放慢了,这样,一方面烘托了长夜难明、无尽无边的情景,又和下面的“谁料想铁树开花、枯枝发芽竟在今天”强烈对比,造成一个非常有力的转折。“纵有千难与万险”去掉尾腔,和“扫平那威虎山我一马当先”连成一气,显得更为简洁紧凑。
《智取威虎山》中英雄人物的唱腔做到了声情并茂。演员们不只是唱字、唱腔,更重要的是唱情。唱的是人物,唱的是人物的精神气质,唱的是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些腔本来不一定很复杂,比如杨子荣的“血债要用血来偿”,“誓把座山雕,埋葬在山涧”,都是普通的腔,但是由于演员用了充沛深厚的阶级感情来唱,“血来偿”,“埋葬”,都唱得高亢有力,使观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如“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霄汉”二字的高八度上增加了“擞音”,难度很大,为从来的“二黄”翻高的导板所不能比拟。但是,扮演杨子荣的演员知难而进,成功地完美地塑造了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
《智取威虎山》剧组的同志不断革命、精益求精的精神使我们非常感动。这是他们在江青同志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加速思想革命化,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的具体表现。我们一定要向上海京剧院《智取威虎山》剧组的同志们虚心学习,为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