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月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驻国防科委某研究机关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大兴党的三大作风,深入群众,和他们促膝谈心,共同研究落实毛主席一系列最新指示、认真搞好斗批改的措施。  胡维标摄


第4版()
专栏:

毛主席发出了“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伟大号召以后,首都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北京石油学院。几个月来,在工人阶级领导下,这个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们兴奋地说:“毛泽东思想阳光照,石油学院展新貌。”很多同学谈起自己的进步时都说:“这是工人师傅帮助了我。”
“永远走毛主席指引的路”
在工人宣传队领导下,石油学院革命师生深入展开革命大批判,猛烈地荡涤着资产阶级的污泥浊水,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深入人心。
机械系有一个姓王的女同学,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时候,是班里的“尖子”,一心一意考虑的是“知识”、“专业”。文化大革命以来,她的思想觉悟虽然有了提高,但是总觉得“掌握专业技术是过硬的东西”,对政治斗争仍然不够积极,批判会上也很少发言。工人宣传队张师傅看在眼里,想在心上。他不是责备这个青年,而是首先想到刘少奇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罪恶。要不是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这场文化大革命,这些青年是多么危险呀!想到这里,张师傅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他第一次找小王谈话,小王没有显著转变。
有一天,系里召开批判大会,同学们满腔怒火,揭露、批判刘少奇和他的代理人宣扬“公私溶化论”的滔天罪行。会后,张师傅趁热打铁,找小王谈心。张师傅从个人苦难的家史讲到解放后幸福的今天;从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讲到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意义;从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青年的毒害讲到青年人不问政治的危险。他说:“刘少奇虽然被打倒了,但是他的流毒还没被肃清,如果我们不彻底肃清其流毒,提高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就会有眼睛分不清敌我,有鼻子闻不出香臭。学到专业技术也不知为谁服务,到那时可真是脑袋掉了还不知怎么掉的!”
张师傅语重心长的一席话,深深地教育了小王,她沉痛地说:“以前听了一些鼓吹‘业务第一’的谬论,觉得很入耳,现在才知道,这是拌着白糖的砒霜。工人师傅帮助了我,我一定永远走毛主席指引的路。”从此,小王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把毛主席的书当作最重要的必修课。每逢开批判会,她都争着发言。


第4版()
专栏:

“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
木城涧煤矿老工人吴国生进入石油学院以后,处处表现了工人阶级的高尚品德。每天早起,他坚持洗刷厕所,打扫楼道。一次,厕所堵塞,脏水冒了出来。吴师傅找不到工具,就挽起袖子用手掏。有两个同学见了说:“这么脏,你怎么用手掏呀?”吴师傅说:“手脏了不要紧,思想脏了危险。”吴师傅的话,使这两位同学联想到毛主席的教导:“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他俩深深感到,这时吴师傅的手虽然脏,可是他的思想却比知识分子不知干净多少倍。他们两个也立即挽起袖子,和吴师傅一起干了起来。
在工人阶级的教育下,广大革命师生的思想感情正在起变化。过去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知识分子,现在开始参加各种体力劳动。往年冬天,检修暖气设备、烧锅炉,需要雇请八十名临时工,花费数万元。现在,革命师生轮流担负检修和烧锅炉的任务,在劳动中锻炼自己,改造自己。开发系五名同学深有体会地说:“过去住在大楼里,不是埋怨暖气送的不及时,就是埋怨温度低。现在才知道,供上暖气,工人同志们要付出多少辛勤的劳动。参加劳动和不参加劳动,感受大不一样。”
广大革命师生员工回顾近几个月来思想感情上的变化,深有感触地说,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劳动人民出身的子女也会沾染上资产阶级思想;工人阶级掌握了学校的领导权,带领我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我们的思想感情就会朝着无产阶级这方面转变。工人阶级领导学校,我们一千个赞成,一万个拥护。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本溪钢铁公司总医院南地门诊部,过去群众批评它是“房小规矩大,人少毛病多”。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以后,领导医务人员批判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改变旧作风,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使门诊部面貌大为改观。如今群众称它是:
工人阶级领导的好医疗所
本溪钢铁公司总医院南地门诊部,过去群众都说它是“房小规矩大,人少毛病多”。现在,群众对它的看法变了,称赞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热情为群众服务的好医疗所。
这个变化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从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这个门诊部说起:
工人宣传队刚开进门诊部的时候,发现这里有三种怪现象。一是“等”:医生坐在病室里等病人,病人排队等看病,不管大病小病都要等几个小时。二是“推”:把疑难病、重病号推给别的医院,连发高烧也送总院。三是“拖”:对慢性病患者采取应付态度,不认真治疗。
工人宣传队把这些事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感到:这是两条路线斗争在这个门诊部的反映,必须彻底克服这些“老爷”作风,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把门诊部变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疗单位。
但当他们发动群众进行改革的时候,有些人却信心不高。工人宣传队便组织大家深入学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狠批叛徒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帮助医护人员很快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改变了旧作风,迅速消除了“等”、“推”、“拖”的现象,并且建立了为工农兵欢迎的昼夜挂号看病和综合门诊的新制度;还建立了接待室和临时观察床,免费接待病人;另外,建立了街道医疗点,派出巡回医疗队,方便群众看病。
本溪钢铁公司汽车队工人李月华的五岁的女儿,过去患急性脑炎,留下了严重后遗症,又聋又哑,又瘫又傻。李月华跑遍了东北几所大医院,满希望“名大夫”能治好女儿的病,谁知得到的却是一张张“不治之症”的纸条。去年十一月份,李月华带着女儿来到这里,语重心长地对宣传队说:“我把孩子交给咱工人阶级自己管理的医院,我相信能治好。”
宣传队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郑春荣。郑春荣虽然已经在门诊部工作了七、八年,但是这样的病别说没治过,就是连看也没看见过。她心里一个劲地翻腾:大医院诊断的“不治之症”,我能治好吗?宣传队的老工人袁进峰看出了她的心思,立即和她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用医疗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史对她进行教育,鼓足了她克服困难的勇气。她精心针灸,耐心护理,经过二十多天的治疗,终于把这个小孩治好了。孩子出院的那天,非常高兴,激动地跳了一个刚学会的“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舞蹈。
钢工轩 军向阳


第4版()
专栏:

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校以后
“老大难”不难了
驻兰州师范学校的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员胥耀宗,一进校就和六八级五班的革命师生生活在一起。他看到有些学生开会、学习时,随随便便,迟到早退,习以为常,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到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出身工人和贫下中农家庭。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他们勇敢地起来造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反。但是,后来有一部分学生滋长了吃老本的思想,抱着自己的小山头不放;有的同学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学校里有些革命师生,就认为这个班是个“老大难”的班级。胥耀宗同志决心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把五班的革命小将带动起来。
林副主席指示我们:“不懂得什么是阶级,不懂得什么是剥削,就不懂得革命。”胥耀宗心里想,我们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要好好地爱护红卫兵小将,要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使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在革命师生中迅速落实。根据这个班的思想情况,他多次向革命师生讲自己的苦难家史。当他袒露出自己在九岁讨饭时被地主家的恶狗咬伤的伤疤时,同学们都感动得泪水盈眶,泣不成声,同声高呼:“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打倒万恶的地主阶级!”“打倒刘少奇!”有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胥师傅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过去,我们总觉得自己家庭出身好,在学校又是造反派,但是忘记了自己的苦难家史,这样就使得我们不能很快地铲除山头,还在山头上添砖堆瓦。这是对毛主席最大的不忠!我们决心在工人阶级领导下,认真搞好学校的斗、批、改。”
由于胥师傅因势利导,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同学们的头脑,使五班的情况很快地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朝气蓬勃的景象。
兰州师范学校革委会通讯组
煤核的故事
一天中午,北京朝阳中学学生李克英打扫完教室,漫不经心地把一块煤核扫进簸箕,随手一扬,倒进垃圾堆里去了。
这时,工人宣传队丁师傅从垃圾堆旁经过,发现垃圾堆里的这块煤核,再低头一看,炉灰里还有许多没有烧透的煤核。丁师傅看到这些国家财产被白白扔掉,感到一阵心痛。接着他拿来一个簸箕,把那些没烧透的煤核,一块块地拣了起来。
丁师傅正蹲在垃圾堆旁拣着煤核,小李又端着一簸箕炉灰走了过来,看到丁师傅在用手一块块地拣煤核,便说:“啊呀!丁师傅,你拣那干啥?咱们学校煤多着哩。”丁师傅连忙站起来,亲切地对小李说:“咱校的煤是很多的,但是咱们不能因为煤多就铺张浪费,不听毛主席要节约闹革命的伟大教导啊。”丁师傅的话,说得小李低下了头,认识到自己错了。小李激动地走到毛主席像前,向毛主席宣誓:“一定坚决听毛主席的话,认真学习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从此,小李每天很早就来到学校打扫教室,每次掏炉灰都把没有烧透的煤核拣出来。学校的桌椅、板凳、扫帚坏了,小李也马上修理好。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按照工人阶级的面貌改造剧团
无锡市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无锡的长征文工团(原名锡剧团)以后,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领导革命的文艺工作者进行斗、批、改;按照工人阶级的面貌改造这个剧团。他们在狠抓文艺改革方向问题的同时,很注意抓住演员在思想行动中暴露出来的带根本性的问题,组织全团的革命群众开展革命大批判,同时对演员及时地进行政治思想工作,肃清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流毒。下面是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领导这个文工团斗、批、改中的几个小故事。
把“调门”转过来
有一天,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同演员们一道唱《不忘阶级苦》这首歌。可是,同一首歌,却唱出了两种不同的“调门”。工人同志唱起来很有感情,有的边唱边流泪;演员呢,有些人唱得软绵绵的,个别女演员还边唱边笑。工人宣传队从两种不同的“调门”里,马上发现了问题,决定抓住这个“小事”对演员进行教育。
林副主席指示说:“不懂得什么是阶级,不懂得什么是剥削,就不懂得革命。”遵照林副主席的指示,工人宣传队请苦大仇深的老工人江阿根给大家作忆苦报告。接着,阿根和工人宣传队的其他老工人一起,怀着满腔仇恨唱起了《不忘阶级苦》。当唱到“地主鞭子,抽得我鲜血流……”时,阿根和其他老工人都流出了眼泪。字字血,声声泪,触动着演员的灵魂。听着听着,有几个女演员抽泣起来;听着听着,有几个男演员站了起来,高呼:“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这件事引起了演员们的反复深思:一年到头,天天唱歌演戏,为什么连这首歌都唱不好?他们气愤地说:千笔账,万笔账,要向刘少奇算;这个家伙,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使我们长期脱离劳动人民,脱离无产阶级政治。缺乏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怎么能唱得出劳动人民的声音!毛主席教导说:“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我们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决心向工人阶级学习,老老实实拜工农为师,接受再教育,彻底抛弃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把“调门”转过来!
锡剧音乐改革的序曲
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统治下,锡剧舞台长期来被才子佳人、老爷太太统治着,锡剧的伴奏曲调一直是软绵绵、轻飘飘、酸溜溜的。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党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公报提出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决心攻开这个死角,提议立即着手改革音乐伴奏。
对于工人宣传队的提议,乐队革命的同志坚决拥护。但也有部分人认为锡剧应当充分体现“地方色彩”,要“抒情”。还说什么“锡剧的传统就是‘一把二胡一个板’,改不得;否则,就会改成个‘四不象’”。
这件事,使工人同志意识到,改革音乐,同样存在着一场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
一天晚上,乐队同志在工人宣传队的领导下,首先回忆了“一把二胡一个板”的来历。解放前,锡剧名叫滩簧。滩簧班子经常出没在地主、资产阶级的亭台、楼阁、厅堂上,为冬抱火炉、夏执羽毛扇的老爷和太太们服务,他们所爱好和欣赏的就是软绵绵的一套,锡剧的音乐也就形成了这个样子。解放后,剧团的走资派推行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以锡剧音乐要保持“地方色彩”为幌子,想方设法使锡剧的音乐继续抒发剥削阶级的感情,保持剥削阶级的“色彩”。
通过回忆对比,乐队的同志深受教育。他们说:“工人同志提得对!我们要彻底改革音乐!”紧接着,他们以混进乐队里的一个反动音乐“权威”为活材料,狠批刘少奇及其代理人推行的“锡剧特殊论”。音乐组进一步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光辉著作,决心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打破“一把二胡一个板”的旧框框。几个拉胡琴、敲小锣的“小人物”组成的作曲小组,对曲调进行了改革,制作出了高亢、雄壮的新的锡剧伴奏曲调,从而更好地烘托出了工农兵的光辉形象。
在工人宣传队领导下进行的锡剧音乐改革,受到广大工农兵观众的好评。工人宣传队的同志说:这只是我们长征文工团在文艺改革长征途中的一个序曲!
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改)(附图片)


第4版()
专栏:

驻国防科委某研究机关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大兴党的三大作风,深入群众,和他们促膝谈心,共同研究落实毛主席一系列最新指示、认真搞好斗批改的措施。  胡维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