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搞好预防,巩固合作医疗制度
河北省兴隆县革命委员会 尹志恒 解放军北京部队某部 王发运
河北省兴隆县北水泉公社广大贫下中农,在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帮助下,高举革命批判大旗,狠批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掌管了卫生大权,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践证明: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有利于贫下中农身体健康,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巩固发展合作医疗制度。
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必须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关心群众,最爱护群众。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明确指出:“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一九六五年,毛主席又指示卫生部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些教导为卫生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
可是,大叛徒刘少奇及其同伙出于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狼子野心,推行了一条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他们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难、深的疾病上,而对于如何预防、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则很少过问。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毒害下,一些医务人员走到了重治疗,轻预防;重洋轻土,追求名利的资产阶级邪路上去。一九六二年,大叛徒刘少奇在农村大肆推行“三自一包”的同时,还在农村的卫生部门中,大刮“自负盈亏”的黑风。从北水泉公社卫生所看,由于实行了刘少奇鼓吹的“自负盈亏”的制度,不少医务人员只愿“盈”,害怕“亏”。治病能“盈”,就只抓治病;预防没收入,就放任不管。这样,“预防为主”的方针不能贯彻,给贫下中农造成了很多痛苦。
因此,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是“预防为主”,还是“轻防重治”,是关系到卫生工作是否为大多数人服务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两条路线斗争的大问题。
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要依靠和发动贫下中农大搞卫生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是靠少数专业人员去搞,还是依靠广大革命群众去搞?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两种认识。一种是:搞预防工作要靠防疫专业人员,光靠贫下中农是搞不起来的;另一种是:必须依靠广大革命群众,贫下中农是能够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做好预防工作的。这两种认识,实际上也是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
在北水泉公社有这样一件事:前几年旧县委内一小撮走资派,派来个防疫工作队,去人参沟大队搞爱国卫生。他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搞了一个规划方案,让群众按他们的统一规格办事。贫下中农根本不理他们那一套,结果不了了之。这时,旧县委内的走资派还不死心,在这个公社的另一个大队投资五千多元,搞了一个所谓“标准卫生村”。可是专业班子一走,预防工作也就没人管了。这就说明,只靠少数人开展预防工作,花钱再多,费力再大,也是白搭。只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让群众知道预防工作是自己的事,群众就会想办法把预防工作搞起来,坚持下去。
一九六七年冬天,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到北水泉公社,宣传毛主席关于卫生工作和有关积极预防的教导,贫下中农非常激动。人参沟大队七十多岁的老贫农刘顺说:“毛主席这样关心咱贫下中农身体健康,毛主席怎么说咱就怎么办。”他不但自己带头搞好卫生,还到处宣传,帮助别人搞卫生。现在北水泉公社一个群众性的预防工作搞得热火朝天,人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卫生工作出现了一片新气象。
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要认真调查研究常见病多发病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哪里入手?北水泉公社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关于“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教导,经过一年的实践,他们认为,首先是搞好三改(改猪圈、改水井、改厕所)四灭(灭四害)工作。
北水泉公社广大贫下中农和“土”医生一起,认真地调查研究当地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情况,分析发病原因,主要是吃水不干净,粪便管理不好。为了教育群众,许多生产大队还组织群众在显微镜里看水中细菌,有的大队把从井里捞出的脏东西进行展览。这样就有力地促进了贫下中农搞好“三改四灭”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改四灭”的预防工作,是在公社和大队革命委员会领导下进行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广大贫下中农利用业余时间,将原有的七百八十六个“猪狗乐”的厕所改成卫生厕所;改修了一千三百多个旧猪圈;把一百六十四眼水井,改成了口小、有盖的台井。同时还深入发动群众,大搞环境卫生,消灭四害。目前在群众中开始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卫生为光荣,以不讲究卫生为耻辱的新风尚。
贫下中农总结大搞预防工作有三大好处:一、有利于移风易俗,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二、减少疾病,保证了身体健康,有利于巩固合作医疗制度;三、增加了肥料,提高了出工率,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土”医生是骨干力量
为了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北水泉公社革命委员会组织“土”医生学习班,通过革命大批判和讨论,清算了“轻防重治”的流毒,增强了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仇恨,提高了对毛主席无产阶级卫生路线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衡量“土”医生的工作标准,不但要看他治好了多少病人,更重要的是看他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态度和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情况。
一年来,北水泉公社的“土”医生,已经成为农村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一支骨干力量。他们背着药包为贫下中农治病,还积极地宣传毛泽东思想,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向不卫生的旧习惯、旧风俗作斗争,切实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巩固合作医疗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4版()
专栏:

实行合作医疗制度以后,怎样做好防病治病工作,永红大队的经验是——
充分发动群众 利用土医草药
广东省龙门县龙城公社永红大队地处半山区,有五千七百多人,广大贫下中农向来就有用土医草药防治疾病的习惯。去年十一月初,大队在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后,充分发动群众,发掘民间土医草药,开展群众性献草药方和学医认药活动,获得显著效果。
开始,有些掌握草药技术的社员存在着怕“打烂铁饭碗”、“怕吃亏”的思想,不愿把特效土医草药方献出来。大队合作医疗领导小组针对这种活思想,狠抓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大批特批刘少奇宣扬的“重洋轻土”“技术第一”的反动谬论,群众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大大提高。贫农刘吉其,首先献出祖传六代的有特效的跌打药方。半农半医的贫农社员赖旭求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我却死抱住疳、疔、痔、柳四大症药方不教人,真对不起广大贫下中农,也是对毛主席最大的不忠!”于是他把祖传四代的药方献了出来。在他们的带动下,全队掀起了献药方热潮,十多天时间,十九个草药医生献出药方一百五十三张,草药二百五十四种。
与此同时,永红大队还在贫下中农中挑选政治思想好、热爱劳动的青壮年社员六十五人学习草药土医,组织他们和老土医生共同学习。通过互教互学、学用结合、边学边用的办法,使这批土医生很快地掌握了医疗技术。他们回到生产队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几天之内,他们就办起了三十二个草药医疗站,采摘的草药,少的一百多种,多的二百多种。他们还在各医疗站分门别类搞展览,组织广大贫下中农认药学医。牛栏头生产队的土医生伍容波在村头大路口悬挂黑板,每三天教群众学一、二种草药标本,说明用途和使用方法。这样使广大贫下中农很快就学到了防治疾病的知识。大塘生产队刚刚学会的土医生徐九枚,半个月来就为十八个社员治好了包括赤痢、胃病等十一种病症。
永红大队发动群众,土法上马,充分利用民间土医草药防治疾病,收到很好的效果,并且降低了药费开支,节省了合作医疗费用。如塘角生产队过去每月都有四十多人次看病,现在,由于经常做好预防工作,看病的人次下降了一半,绝大多数是土医草药治好的。


第4版()
专栏:

“中西医结合”就是好
去年三月,解放军某部卫生队全体医务人员,适应部队指战员和广大贫下中农关于用中药治疗疾病的迫切要求,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做到了少花钱,不花钱,能治病,治好病。
开始进行“中西医结合”,就出现了不少思想问题。有的认为:中医是土生的,西医是外来的,中医没有科学根据,西医经典成堆,“土”的没有“洋”的好,中管中,西管西,井水不犯河水。也有些人认为:我是西医,一不懂中医草药,二不能配制,三不会应用,万一出了意外,怎么办?有一些卫生员认为:医疗改革,搞“中西医结合”是啃洋书本的人干的事,我们文化低,只能擦红汞、抹碘酒、包纱布。
针对这些问题,党支部先后组织了四次学习班。他们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狠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通过学习,大家提高了对中医中药的认识,决心把西医西药的知识和中医中药的知识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为了充分利用中药,他们还实行党支部、群众、卫生人员三结合的办法,建立采集组和加工组。他们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深入农村,走访老草医,拜群众为师,收集民间验方、土方,了解当地产药的种类,并学会采用。然后就地取材,自采、自种、自制,在临床上广为应用。通过反复实践,到目前为止,他们自采自制八十多种中草药品,达二千斤左右。有一次,一个贫下中农的子女因折伤踝关骨,曾先后到过县、专、省大医院用西药治疗一年多仍无效,后来部队医务人员采用中医草药散血药等十多种药,仅仅花了十几天的时间,就使他恢复了健康。
从去年三月到现在,他们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好了两个急性阑尾炎病人、四十个折伤病人,还抢救了三十个食物中毒者的生命。许多指战员和贫下中农一提起“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总是热泪盈眶,万分感激伟大领袖毛主席,同声称赞“中西医结合”就是好。
解放军某部调查组


第4版()
专栏:问题和建议

是公社办,还是大队办?
根据长阳县乐园公社实行合作医疗的经验,我们深入农村进行了重点调查,广泛听取了贫下中农对实行合作医疗的意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讨论。关于合作医疗的体制问题有三种意见:
一、队办。以大队为单位实行合作医疗。好处是:便于做政治思想工作和加强领导,一个大队的医疗卫生工作,可以由这个大队的贫下中农直接管理。但是,由于人口少,资金有限,遇到一些重大的疾病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
二、几个大队联合办。由几个附近的大队联合实行合作医疗。这对于队小、人口少或经济条件比较差的队,也能尽快地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由于是几个大队联合办,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制度,必须加强领导,搞好协作。
三、社办。以公社为单位实行合作医疗。指标到队,公社提成,分级管理。好处是:能够充分发挥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也有条件来解决队办和几个队联合办解决不了的重大疾病的治疗问题。但是,由于目前各队之间的差别较大,经济上不便于统一管理。
看来,这三种办法各有长短,希望大家讨论。
河北省阳原县人民医院调查组


第4版()
专栏:

我们是怎样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卫生面貌,才能使广大农村移风易俗,也才能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制度。
我县没有实行合作医疗制度之前,办的是联合诊所,经济上“自负盈亏”。有的医务人员只图赚钱,只抓治病,对预防工作不闻不问。一九五八年,我县实行合作医疗制度,正确处理了防与治的关系,认真做到从防着手,防治结合。十年来,我县在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方面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与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预防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只有人人动手,才能防之有效。我们经常向广大群众宣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和党的卫生工作的方针,并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向群众宣传预防疾病的知识,发动广大群众来做预防工作。我们还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每逢节日,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周;发现流行病,就发动群众,大造声势,打“人民战争”,及时控制流行病的发展。
二、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与生产相结合。平时“赤脚医生”深入到田头、水库工地,有病治病,无病宣传,把预防工作做到生产第一线。到了冬季,我们大搞积肥运动,既积了肥,又除了病虫害,一举两得。在日常预防工作中,我们着重抓了“二管”“三改”工作,即管水、管粪,改灶、改窗、改变环境卫生面貌。我们这样做了之后,大大减少了粪便对水源的污染,群众饮水卫生有了很大改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大大下降,也为农业提供了优质肥料。
三、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土洋结合。我们不但用土方、土法治病,而且还经常用行之有效的土方、土法防病,既节约经费,效果又好。
四、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建立严密的医疗卫生防疫网。我县医疗卫生防疫网是在实行合作医疗制度以后逐步健全起来的。全县每个区有卫生院,公社有卫生所,生产大队有“赤脚医生”,生产队有卫生员、接生员,由这些医务人员组成一个医疗卫生防疫网,上下呼应、通风报信,一旦发生病情就能及时扑灭。在防疫网中,我们特别注意发挥“赤脚医生”的骨干作用,他们都是贫下中农自己挑选的贴心人,生活在群众之中,他们最清楚贫下中农的病情,最了解当地疾病的防治规律,对做好预防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对地方病、常见病开展经常性防治工作。以前,医务人员只重视研究罕见病,轻视常见病和地方病的预防和研究。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后,对地方病、常见病加强了调查研究,积极开展大面积的防治工作,发病率大大下降,增强了贫下中农的体质,节约了合作医疗经费。
十年来,由于我们坚决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了“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贫下中农体质显著增强,发病率大大下降,保护了劳动大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农村的卫生面貌都出现了新气象。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医疗基金普遍有节余,使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不断巩固和加强。贫下中农热烈赞扬说:“合作医疗办得好,‘预防为主’贯彻了,阶级友爱大发扬,人人都把健康保,人寿年丰疾病少。”
湖北省麻城县革命委员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