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过细地做工作,在抓典型上狠下功夫
云南省宾川县革命委员会
我们县革委会成立后,为了更深入地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提出革委会成员要下去抓点,运用典型指导一般。但是大家感到事情多,下不去,怕抓了点丢了面。结果大家浮在上面,忙于处理日常事务,听汇报,发一般号召。“飘”而不实,工作缺乏生气。
我们带着问题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挖出了“飘”的根源。一种情况是怕艰苦,觉得抓典型是一件艰苦细致的工作,费力气;另一种是认为现在革委会已经成立,大权到手,有“歇一歇”的思想;还有的同志犯过错误,现在不敢抓点,怕负责任。
通过反复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大革命虽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要发展胜利,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还要艰苦细致地做工作。鞭炮声中骄不得,胜利面前歇不得,前进当中飘不得。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继续革命的先锋战士。
大家还认识到:革委会领导成员深不深入群众,抓不抓典型,是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的领导方法,还是实行资产阶级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的问题;是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事,还是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问题。原来怕犯错误而不敢抓点的同志认识到:过去所以犯错误,并不是因为按照毛主席指示抓点,而恰恰相反,是因为没有认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现在,只有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深入到群众中去改造自己,改变作风,才能避免重犯错误,并真正改正错误。
县革委会主任带头到红星公社抓点,发现了红星六队贫农社员罗义学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非常刻苦,觉悟高,思想高,风格高。几年来,罗义学和广大革命群众一道,坚决跟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和社会上的资本主义势力作斗争,誓死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捍卫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为革命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县革委会主任经过先后三十多次和贫下中农座谈及个别访问,确认罗义学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便及时帮助公社革委会加以总结推广,进一步推动群众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全公社涌现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一百四十六人和一批先进集体。
这个事实,使革委会同志受到深刻的教育。认识到榜样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用典型指导群众运动,最有说服力。领导工作费力就要费在点上,点上使劲,面上丰收。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革委会成员除少数值班搞面上工作外,都深入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向贫下中农学习,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推广各方面的典型经验。
有了典型如何推广?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找几个“笔杆子”,整理成文,印发下去,叫各社队各单位参照执行了事。这是官僚主义的方法。我们采取的是另一种方法,领导与群众相结合进行总结,开展群众性的比学赶帮运动,过细地做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的作用。
今年五、六月间,我们县在落实“九大”精神,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群众运动中,涌现出一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心红志坚,团结战斗,夺取更大胜利的先进集体。红星公社采凤大队井头营生产队,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队三年来一直坚持天天学习毛主席著作,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使广大社员树立了为革命种田的思想。在“九大”精神的光辉照耀下,为了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他们扩大栽种面积,把田头地角、房前屋后、箐边沟旁的零星土地全部利用起来,开垦出八亩多水田。采凤大队准备推广井头营的经验,但有的队干部怕劳动力紧,忙不过来。在这节骨眼上,县革委会同志深入下去,和他们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指示,一起和社员座谈研究。贫下中农说:“多栽一把秧,多打一斤粮,就是多一颗打击敌人的子弹。为了革命,我们不怕苦,不怕累。”于是各生产队一齐动手,把大片坡地改成了水田,连河边的沙滩也垫上土栽了秧,几天就增加了一百三十七亩水稻田。
为了推广这个先进经验,县革委会在采凤大队召开了全县性现场会,请采凤大队贫下中农当教员,介绍经验。这一天,采凤大队成百上千的贫下中农,挑肥的、运土的、犁地的、垒埂的,站在他们新开出来的田头,大讲他们是怎样靠毛泽东思想斗出这一大片良田来,使到会代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各社队代表用采凤大队的经验对照检查找差距,认识到主要差距还是在于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做得不够,回去后一定要狠抓人的思想革命化。在推广先进经验过程中,县革委会还不断检查各社队学赶采凤大队的情况,帮助后进单位解决问题。这样,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下,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增产运动掀起来了。全县共扩大了栽种面积一万多亩,增加灌溉面积九千多亩,接连战胜了旱灾、洪灾和各种病虫害,夺得了今年粮食棉花都增产两成左右的大丰收,其中仅扩大栽种面积部分,就可以多收五百万斤粮食。
通过采凤大队的经验的推广,使我们认识到,总结和推广典型,要过细地做工作。开现场会是推广典型的好方法,但如果工作不细,仍然只能起到一般号召的作用。只有在会前会后充分发动群众,并且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真正做到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点上的经验才能迅速而有效地在面上推广。


第3版()
专栏:

“点头”还是“摇头”
吉林省敦化县农业机械厂一车间,准备开会批判无政府主义。有些同志主张在会上要狠狠批评一个青年工人。理由是他曾经几次带头闹过无政府主义。他们就去找厂革委会副主任、群众代表蓝斌,希望他点头同意。蓝斌听了汇报,感到这样的提议,应当点头;又一想,这件事较大,应当向上级请示一下。正在这时,工业管理站革委会主任、军队代表郑邦柱来了。郑邦柱听了蓝斌的汇报,没有正面答复他应当点头或是应当摇头,而是要他一面向毛主席著作请教,一面直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商量。
蓝斌说:“情况已经由车间领导小组掌握了,车间等着开会,只要我们点一下头就行了。”
老郑说:“我们点一下头很容易,但要点对头并不容易。我们是代表群众掌权的人,我们的头一点或一摇,关系极大。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采取什么态度,不是由我们个人的感想来定的,而是要用毛泽东思想来定,由广大革命群众来定。”
老郑的话音刚落,这个青年工人所在的车间来人找蓝斌,说工人们有话要对他说。
蓝斌来到了这个车间。工人们先给他读毛主席语录:“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接着工人们就详详细细地向他介绍了这个青年工人的现状和历史。这个青年工人,虽然中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毒,头脑里有“私”字,行动上有过无政府主义表现,但所谓他“几次带头闹无政府主义”却不是事实。他曾经和车间个别干部有过争吵。有的干部看重了他态度偏激、语言尖刻的缺点,忽视了他敢想、敢说、敢于批评建议的优点。
一位老工人对蓝斌说:“这个青年工人是我们车间的,他哪好哪歹我们心里最分明。你是我们选举的代表,我们不把情况介绍给你,就是没尽到爱护阶级兄弟、爱护革委会的责任。”
蓝斌坐在车间的工人群众中间,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听着工人群众意味深长的话,感到心里热辣辣的,就象这个车间红炉里的铁块一样,渐渐被烧热烧红。他感到烧得及时,烧得痛快,烧掉了自己身上沾染的“官”气。这时他感觉到军队代表老郑刚才的话很对。要不是到群众中来,自己就会有耳听不到群众的声音,有脑辨不明是非,自己就失去了代表群众的资格。
听完车间群众的意见以后,蓝斌怀着老老实实当小学生的心情,直接和这个青年工人谈了心,又到各车间直接向广大群众请教。掌握了大量的事实,听到了各种意见,经大家共同用毛泽东思想分析,蓝斌和一些同志对这个青年工人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问题调查明白了,正确解决的办法也就有了。
老郑和蓝斌共同主持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干部深入学习毛主席关于群众路线的教导,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又发动干部和群众共同批判无政府主义,使干部和群众共同提高了在新形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为了革命,为了人民,为了同志!
——记海军某部共产党员刘曰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事迹
在革命的征途上横亘着无数艰难险阻,每个人随时都可能遇到苦与死的严峻考验。怎样对待它呢?具有不同世界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答案。
“不怕苦,不怕死,见难上,见险抢。”
“干革命必须象革命先烈那样,心中全然无我!”
这是海军某部鱼雷班长、共产党员刘曰敬同志的响亮回答。
今年五月底,长白山地区连续下了几天大雨,山洪暴发。吉林省临江大湖矿区的一条鸭绿江支流,河水猛涨。
河上一座刚刚修了半截的大桥,眼看就要被洪水冲塌了。两个多月前来到矿区担任采煤队副排长的刘曰敬同志带领同志们,冒着大雨跑到工地。站在桥边一望,只见浑浊的洪水,发出震耳的吼声,奔腾直下。护桥堤随时有被洪水冲垮的危险,大桥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刘曰敬意识到,眼下正是考验自己的关键时刻!一定要叫水涨堤也长,人在桥也在!他带领同志们齐声朗读毛主席的伟大教导:“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他们奋不顾身地投入了加高加固护桥堤的战斗!
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护桥战斗中,刘曰敬同志一马当先,见困难就上,见危险就抢,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爱护大桥胜过爱护自己的生命。堤面窄,人员来往不便,为了加快护堤速度,他带头跳进齐腰深的河水,从最近的距离把沙袋送上河堤。河水冰凉刺骨,冻得他关节发痛,嘴唇发紫,浑身发麻,甚至说话都感到吃力,但他全然不顾,他想的是多扛一袋沙,大桥的安全就多一分保证。他知道新战士小朱体力比较弱,和小朱一起抬沙袋时,总是把绳索尽量拉向自己一端,减轻小朱肩上的重量;走在堤上,他总是紧靠急流一侧,让战友们安全通行。
正当刘曰敬同小朱再一次抬着沙袋走上护桥堤的时候,突然,小朱一脚踏在一个已被洪水冲松的沙袋上,滑落到激流中去了,扁担、沙袋劈头盖脑地向小朱身上砸去。这时,刘曰敬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洪水,向小朱扑去。在每秒七米的急流中,要想拉着小朱游上岸来是不可能的。就在刘曰敬游近小朱的一刹那,他突然用尽全身力量,把小朱向堤边猛推了一下。
小朱被战友们拉上岸了,可是,刘曰敬却由于这一推,离岸更远,被奔腾的洪水卷走了。
堤坝上的战友们纷纷跳下水抢救刘曰敬。一班战士申联江,顾不得脱下笨重的雨衣和水鞋,喊了一声“副排长!”便纵身跳入水中。申联江游近刘曰敬,一把抓住了他的衣襟,还没有来得及往回游,一个漩涡把他俩一起卷了下去。就在这个时候,刘曰敬不顾自己安危,又一次毅然把申联江推开,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申联江安全出水,被救上岸了。刘曰敬却被卷进一个接一个的漩涡里。
“鲜血染红革命旗,红心献给毛主席!”刘曰敬以自己的英雄行为实践了这一钢铁誓言。
刘曰敬同志出身贫农。一九六三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哺育下,他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越树越牢。他把“老三篇”作为改造世界观的思想武器,自觉地破私立公,自觉地锤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不断攀登思想革命化的高峰。
刘曰敬刚入伍的时候,第一次出海就碰上了大风浪,刘曰敬晕船呕吐非常厉害,一天没有吃东西。出海回来,头昏脑胀,浑身无力,他躺在床上暗暗地想:“这样长期下去受得了吗?”这个念头刚在脑子里一闪,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就震响在他的耳边:“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翻身起来,打开了金光闪闪的“老三篇”。他想:无数革命先烈,为人民利益流血牺牲,今天我刚刚吃了一点苦,怎么能打退堂鼓呢?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向革命先烈和老同志学习,自觉地把艰苦的环境当作改造世界观的大课堂,锤炼革命意志的大熔炉。从此,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困难哪里冲,事事走在前面。
刘曰敬在与艰难困苦作斗争中,毫不退缩;在和自己头脑里的“私”字作斗争时,也从不让步。一九六六年上半年,上级党委为了培养干部,准备送刘曰敬去海校学习。正在他准备出发的时候,情况有了变化,要他继续留在部队当战士。刘曰敬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原来不让我去就好了,这样一来多难为情啊!”他马上意识到这是私心杂念在作怪。他带着这个问题又学习了“老三篇”,越学越觉得自己的思想不对头。他下定决心,要象无数革命先辈那样,把自己的一切完全交给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他深有体会地说:“私心会不知不觉地产生,红心可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对头脑里的“私”字,要经常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逐步树立起来。
有一年夏季,刘曰敬所在的潜艇进坞抢修。内壳水柜除锈刷漆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水柜又窄又小,人在里面干活,只能蜷缩着身子;里面又闷又热,一进去就象进了蒸笼一样;干起活来锈末飞扬,呛得人喘不过气来,油漆的气味又熏得人头脑发胀,时间一长就要中毒晕倒。刘曰敬遵照毛主席“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的伟大教导,每次都抢着钻到水柜里最窄小的地方去工作,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同志们叫他上来透透风,他总是说自己能坚持。有一次,同志们看他在里面干的时间太长了,硬把他拖了上来,一上来他就晕倒了,好半天才苏醒过来。又有一次,他紧张地工作了一天,还值了半夜更,已经十分疲劳。可是,他发现鱼雷发射管里有的地方生了水锈,心想:武器装备必须随时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不及时除掉,势必影响战备。于是,他不顾疲劳,又悄悄地钻进发射管除起锈来。他怕发出声响吵醒别的同志,便把后盖轻轻地合上,一直干了三个小时。天快亮时,值更的同志听到发射管里有声音,打开后盖一看,只见刘曰敬满头大汗,浑身沾满了油水,两只眼睛熬得通红,发射管里的水锈却已经除得干干净净。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刘曰敬继续革命的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他深刻地认识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法宝,因而,更加自觉地培养和锻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今年三月,刘曰敬和同志们一起来到大湖煤矿采煤,刘曰敬看到推车的活重,又有危险,就抢着去干。当时,他的胃病又犯了,经常便血,但他从来不告诉别人。推车的时候,要爬上几百米的斜坡,每走一步都很吃力。刘曰敬一手捂着肚子,一手用力推车。时间长了,觉得头昏脑胀,他默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直坚持到最后。
在一次抢修大桥的战斗中,哪里活重刘曰敬往哪里跑,哪里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爬上高高的桥墩,在连脚都站不稳的地方去抬木头的有他;悬空坐在旧桥梁上去锯钢筋的也有他。大梁刚刚拆完,他又带领几个同志,爬到河中心又高又窄的桥墩上去,抡锤掌钎,清除已经风化了的水泥块。桥墩北侧没有脚手架,他不时叮嘱同志们:“要注意安全!”可是他自己却把比较安全的地方让给同志。
“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刘曰敬同志时时刻刻用这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高标准要求自己,直到他为抢救阶级兄弟而英勇献身!人们以无限崇敬的心情称赞他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先锋战士。英雄的名字,鼓舞着人们为落实党的“九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而奋勇前进!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