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7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伟大崇高的形象 光辉壮丽的诗篇
——江西萍乡矿务局革命职工代表赞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出席全国煤炭工业战线抓革命、促生产会议的江西萍乡矿务局革命职工代表,在会议期间,两次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庆祝党诞生四十七周年的光辉日子里,他们又兴奋地看到了光彩夺目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他们都众口一词地称赞这幅革命油画:非常好,好极了!他们爱不释手,久久地注视着这幅闪烁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油画。
在本报邀请他们参加的座谈会上,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出了煤矿革命职工特别是安源煤矿工人的心里话。
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赞歌
贾志扑(安源煤矿革委会主任):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七周年的节日里,看到这幅革命的油画,看到了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在四十六年前,身穿一件蓝布长衫,手拿着一把旧雨伞,迈着雄健的步伐第一次去安源煤矿的光辉形象,我们安源工人的心里非常激动、非常高兴。这幅画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曲赞歌!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安源工人运动的开拓者。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大罢工是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就象这幅革命油画所表现的那样,早在一九二一年秋,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就迎着革命的急风暴雨,沿着铁路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安源。第二天,毛主席就串茅棚,下矿井,访问洗煤台、修理处、翻砂房和工人吃住的地方。毛主席到处跟咱们工人谈心,宣传革命的道理,教育工人要抱成一个团,拧成一股绳,一个心眼跟资本家斗,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工人当家做主的新世界。毛主席的话句句刻在我们心坎上,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得我们工人心里亮堂堂。安源的老工人还编了歌谣,热情赞颂毛主席的丰功伟绩:
直到一九二一年,忽然雾散见晴天。
有个能人毛润之,打从湖南来安源。
他和工人把话谈,解除苦难不为难。
提议要给办工会,劳动工界结成团。
工人听了是真情,个个难舍又难分。
这幅革命油画给了历史的篡改者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赫鲁晓夫和他的吹鼓手为了复辟资本主义,对安源的革命历史进行了恶毒的篡改和颠倒。他们通过毒草影片、回忆录、黑画等各种文艺形式,有计划地大塑特塑中国赫鲁晓夫的形象,把这个地地道道的大工贼、大叛徒吹捧成工人运动的“领袖”。我们矿上,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一直有个黑展览馆,为中国赫鲁晓夫大树“功德碑”,把毛主席领导工人运动的丰功伟绩都硬往中国赫鲁晓夫身上拉,甚至连工人栽的树也说成是他栽的。历史的本来面目完全被掩盖住了。《毛主席去安源》是第一幅画出了毛主席领导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真实历史的革命油画,画得多么成功啊!这幅画画出了毛主席的高大光辉形象,画出了我们安源煤矿工人对伟大领袖的热爱。
李开禄(萍乡矿务局革委会主任):
老贾说得很对,这幅画的确说出了我们萍乡矿务局革命职工的心里话,因此我们看了感到格外亲切,格外喜爱。我们那里的革命职工都要求得到这幅油画!
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是在一九二一年秋天,正是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结束后不久。那时候,三座大山压在我们头上,真是黑沉沉的天,黑沉沉的地,安源也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正在这个时候,人类的救星毛主席肩负着中国革命的重担,怀着世界革命的希望,沿着铁路一步一步走到安源来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安源每一口煤井里,都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在安源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印上了他闪光的脚印。毛主席去安源是安源工人运动历史的伟大转折,从此,安源的工人运动走上胜利的道路。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使人感动的历史事实啊!这幅油画把这一伟大的历史事实真实地记录下来了,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在这幅雄伟壮丽的油画面前,为中国赫鲁晓夫歌功颂德的反动影片《燎原》和吹捧中国赫鲁晓夫的黑画,显得多么渺小,多么可耻!我们煤矿工人禁不住为这一幅闪烁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革命油画拍手叫好!
伟大领袖革命实践
的光辉写照
苏元冬(安源煤矿老工人):
画上毛主席的光辉高大的形象,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非常真实,非常亲切,使人看了心情特别激动,不禁回想起过去艰苦斗争的革命时代。过去,安源煤矿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家合伙吃人的魔窟。我们工人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每天要爬在低矮阴暗的矿井里为资本家干十四小时以上的苦工,挨打受骂,忍饥挨饿,受尽折磨,吃的是猪狗食,住的是牛马棚。年老或病了时就被撵出去讨饭。我自己就讨过饭。矿工们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喘不过气来,那悲惨的生活真没法说了。当时工人曾编了一首民谣描述我们的痛苦生活:
少年进炭棚,老年背竹筒;
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狗。
就在我们受苦受难,不见天日的时候,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来到了安源,给我们讲革命道理,告诉我们:工人受苦不是命里注定的,而是帝国主义、资本家残酷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他们象一块大石头压在我们头上。毛主席教导我们要组织起来,结成团体,攥成一个拳头,把压在我们头上的大石头掀翻。毛主席的话使我们开了窍。我们这些被人唤作“煤黑子”、“炭古佬”的煤矿工人觉醒了,跟着毛主席同国民党反动派和资本家七斗八斗,终于掀掉了压在头上的大石头,由旧社会的牛马变成了新社会的主人。新旧对比,我们打心眼里感到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是我们老工人的大恩人。我们老工人一定要永远跟着毛主席闹革命,学习门合同志,一切想着毛主席,一切服从毛主席,一切紧跟毛主席,一切为着毛主席。我们一定要把中国赫鲁晓夫在安源的流毒彻底肃清,把被中国赫鲁晓夫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抓革命促生产,以革命和生产的新胜利来回答毛主席对我们的关怀。
李开禄:
这幅油画集中而突出地刻划了毛主席青年时代的光辉形象。你看,毛主席手持旧雨伞,身穿蓝布长衫,脚穿布鞋,紧握拳头,雄姿英发,精神抖擞,坚毅的目光注视着前方,表现出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坚强革命意志。这充分体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革命胆略和豪迈的革命气魄。
这幅画生动地刻划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神采。我们从画里可以看出毛主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可以看出毛主席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坚韧毅力;可以看出毛主席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革命作风。毛主席就象擎天柱一样出现在画面上,使我们强烈地感觉到跟着毛主席,革命一定胜利,跟着毛主席,世界一片红。这幅画是珍贵的历史记录,是红色的教科书。我们看了受到极大鼓舞,感到浑身是劲。
贾德平(高坑煤矿采煤四区革委会主任):
当年毛主席一到安源,就下矿井、进工棚,启发矿工的阶级觉悟,深入了解矿工疾苦。有位安源老工人曾经告诉我,一见毛主席的这把伞,就使他回想起了毛主席当年布鞋套草鞋,一到安源就开了个群众大会的情景。
青年时代的毛主席,跋山涉水走到安源煤矿,领导工人对封建势力和资本家作坚决的斗争,千辛万苦播下革命火种,燃起革命烈火。以后,又率领一部分革命矿工上了井冈山,把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从井冈山到延安,从延安到北京,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我们工人才摆脱了做牛马的困境,当上了国家的主人。我看了这幅画,激动得流了眼泪。想当年,我们都是矿区的苦孩子,少吃没穿,受冻挨饿,要不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先辈闹革命,我们哪有今天。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作者用生动的画笔塑造了毛主席的高大形象,说出了我们广大工人的心里话,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无产阶级革命文艺
的新成果
王厚福(巨沅煤矿革委会主任、老工人):
画毛主席到安源,画的是革命历史。我们煤矿工人早就盼望着这样的画了。这画画得很好,深刻地刻划出了青年时代的毛主席,不顾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官僚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昂首阔步,迎着时代的急风暴雨,走向安源去领导工人革命。这画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对伪造历史的中国赫鲁晓夫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过去,周扬等文艺黑帮不让我们工农兵画伟大的毛主席形象,说我们画得不象,结果让油画专门去歌颂牛鬼蛇神。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按照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英明指示,在和反革命文艺黑线的斗争中冲杀出来了。他们敢于革命,敢于创新,按照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让外国传来的油画,也能为我们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是值得重视的可贵的成就。我们非常喜爱这种充满了革命气概和中国民族风味的油画,我们要好好学习革命文艺工作者这种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指示的革命精神。
喻梅生(萍乡煤矿生产办公室负责人、老工人):
这幅革命油画的内容不仅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短短二年多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在毛主席的领导下,革命小将们和革命工人一起,已经把安源工人运动中被颠倒了的历史颠倒过来了,而且开始用革命的文艺来反映这一历史事件。这使我们感到非常兴奋、幸福、自豪。
革命文艺战士创作这幅油画的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立场观点是正确的。他们无限热爱毛主席,他们敢想敢闯敢胜利。他们敢于藐视反动“权威”,冲破一切束缚,用画笔向反动“权威”挑战,用画笔塑造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为工农兵服务,为毛主席革命路线战斗。他们不愧为毛主席培养起来的红色文艺战士。江青同志坚定地贯彻毛主席的文艺路线,率领无产阶级文艺大军,亲自培育出了八个革命样板戏,现在又亲自培育和关怀钢琴伴唱《红灯记》和油画《毛主席去安源》两朵大香花。我们工人看到无产阶级文艺队伍一代新人在成长,心里非常高兴。在毛泽东思想的雨露阳光下,在江青同志的培育和关怀下,文艺花苑里一定会有更多的鲜花盛开!
尹树明(高坑煤矿革委会副主任):
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要画好画,首先要改造好思想,要站在工农兵的立场上来。这幅画所以成功,所以能达到那样高的思想水平,就是因为这幅画的作者的无产阶级立场、观点鲜明,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有着无限深厚的阶级感情,他把歌颂毛主席当作最大的幸福,所以才画出了这样成功的画。
代表们久久注视着油画里毛主席的崇高形象,兴致勃勃地畅谈感想。他们说:在北京两次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现在又看到了表现毛主席青年时代革命事迹的油画,受到极大鼓舞,感到浑身是劲。他们表示要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忠于毛泽东思想,永远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参加座谈会的革委会成员们都一致表示要永远学习毛主席艰苦朴素、联系群众的革命作风,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最经常、最密切的联系,永远扎根于群众之中,使革命委员会成为革命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有代表性的战斗指挥部。


第2版()
专栏:

光采夺目的历史画卷
解放军某部电影放映员 乔世民 杨全生
《毛主席去安源》,是热情歌颂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革命实践和革命气魄的无比雄壮的诗篇,是一幅热情歌颂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艺术珍品。
从这幅画里,我们看到了早在一九二一年,毛主席长途跋涉步行到安源工人当中去的情景。他一手拿着一把旧的雨伞,这说明毛主席在风里雨里,不怕艰苦,不避危险地走遍了许多地方,访问过无数的劳动人民,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毛主席一手紧握着拳头,表明了毛主席领导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翻身求解放的坚强意志。伟大领袖的坚强意志,鼓舞着千百万遭受剥削和压迫的工农大众,决心去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毛主席一到安源,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便照遍了整个矿区。安源的山川增色,大地沸腾,革命形势立即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你看,那壮丽的山巅上映照着朝霞的光辉,毛主席正走在朝阳初升的道路上,显示着无限光明的革命前途。你看,那高高的碧空辽阔万里,风云激荡,象征着这是一个急风暴雨的革命时代,千百万工农大众被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了,革命的风雷滚滚,胜利就在前面!
这幅油画有力地表明,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安源开辟了革命的道路,领导了工人革命运动。这是真正的历史,是永载革命史册和永远记在革命人民心头的丰功伟绩。我们工农兵就是要看这样的历史,就是要看反映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美术作品。《毛主席去安源》这幅油画满足了我们的要求,说出了我们心里很久想说的话。这幅油画给了贪天之功、篡改历史的中国赫鲁晓夫以猛烈的一击,剥去了他伪装“老革命”、“工人运动领袖”的画皮。其实中国赫鲁晓夫是跟资产阶级穿一条裤子的,他是个大叛徒、大工贼。他在安源投降资本家,推行“劳资合作”的机会主义路线,把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引向单纯的经济斗争,给革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只有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才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才能引导我们走彻底解放的道路。这幅油画极其有力地表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中国人民的解放,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过去,在反革命文艺黑线的统治下,一小撮党内走资派窃踞了重要的文化阵地,他们不许我们工农兵歌颂毛主席,歌颂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他们利用职权,开动机器,大肆吹捧中国赫鲁晓夫和他代表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为复辟资本主义大造反革命舆论。革命文艺工作者只有在毛主席领导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在江青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才能创作出这样为工农兵所喜爱的,热情歌颂毛主席伟大形象和伟大革命思想的好画,因此这幅油画是两条路线斗争的产物,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胜利的成果。
《毛主席去安源》在艺术上也是过硬的。油画本来是一种外国传来的艺术形式,过去在文艺黑线的统治下,油画很少反映工农兵的斗争,很少反映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文艺界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还诬蔑工农兵不懂油画,其实对于他们画的油画,我们广大工农兵确实不爱看,他们在画布上东抹一块颜色,西抹一块颜色,近处看太杂乱,远处看模模糊糊一大片。这一幅《毛主席去安源》,主题很明确,构图很简练,人物很突出,色彩很鲜明,画面上没有复杂的背景,一眼就看到了画面中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作者深知我们工农兵的心愿,把毛主席的神采表现得很充分,有力地证明了油画是可以用来为工农兵服务,并为工农兵所喜爱的。这又一次体现了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英明指示的无比正确,这是毛主席文艺思想的伟大胜利。
作者刘春华等同志,是红卫兵革命小将,他们这种热爱毛主席,一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敢于创造,敢于革命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江青同志指示我们要建立一支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队伍。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红色文艺战士正在逐渐成长。我们热烈地为《毛主席去安源》这朵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新花的出现而欢欣鼓舞,拍手叫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