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把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是农村教育革命的方向
  山东嘉祥县马集公社马集大队贫下中农、革命教师座谈纪要
《人民日报》发表了小学教师侯振民、王庆余两同志关于把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革命建议,并且为此加了编者按,这一喜讯传到侯振民、王庆余所在的山东省嘉祥县马集公社马集大队,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师生无不欢欣鼓舞,千遍万遍地高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他们心潮澎湃,连夜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座谈。
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我们前进
侯振民、王庆余(小学教师):我们两个公办小学教师的建议,能够得到党中央机关报这样重视,提出要在全国展开讨论,这使我们万分激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最信任群众,最支持群众,最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毛主席教导我们:“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我们马集公社马集小学在马集大队革委会的领导下,围绕着依靠什么人办学、学校向什么人开门、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等问题,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所推行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行了大揭发、大批判,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感觉到农村公办小学如果不下放到大队来办,就不能真正全面地落实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最新指示。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农村小学应当是大队的一部分。我们认为,这是农村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有必要向毛主席和党中央汇报一下这个情况和我们的看法,所以就写了这封信。我们这两个普通教师的建议得到《人民日报》这样重视,进一步证明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今后我们一定要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继续前进,在农村教育革命中作出新的贡献。
必须把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
朱光运(小学教师):长期以来,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各地的代理人推行了一整套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使广大农村公办小学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贫下中农,脱离生产劳动,成了培养资产阶级接班人的阵地。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刘少奇却竭力散布“读书做官论”。在这种反动谬论的毒害下,教师为“升官”而教,不少学生为“做官”而学。学校本来是在农村,但学生的心却向往着城市,想的是当干部,挣工资,住大楼,不劳动。
我们农村公办小学教师虽然整天与贫下中农见面,但感情、作风、思想都和贫下中农格格不入。贫下中农不欢迎我们教出来的学生,说:“高小毕业生,干啥啥不中”,更不欢迎我们这样的教师,称我们是“洋先生”。要改变这种“三脱离”的现象,就必须把公办小学下放到生产大队,让贫下中农直接管理学校,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局面。
马广田(贫农社员):过去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可不是为咱贫下中农服务的。咱贫下中农的子女上学可真不容易啊!他们规定什么分数考不够就得退学,学费缴不起就得退学,年龄大了也得退学。真是花样百出,处处同咱贫下中农作对。由于这些不合理的规定,一九六一年俺村的这所公办学校招收了四十八名五年级学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他们退得只剩十一名了。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下,有的贫下中农的子女就是上了学,也不能接我们的班,他们越学和贫下中农的感情越远,甚至来到家看到他母亲做的饭也嫌脏了。这就值得我们想一想:过去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到底是为那个阶级服务的,培养的是谁家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批臭这条反动路线,大立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我们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就是要贯彻毛主席的教育路线。但是,农村的学校如果不由大队来办,就不能真正实现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伟大指示,不利于贯彻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所以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这条路非走不可。
大队办比公办好得多
权廷怀、权志太(贫农社员):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上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就可以把农村教育大权,牢牢掌握在贫下中农手里,彻底改变那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统天下的局面。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后,能更好地贯彻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使学生“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文能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马汉君(贫农社员):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太好了。这样,教师就可回到本队,既当教师,又当社员,跟大家一样,评工记分,没有一点特殊的地方,给学生毕业后当农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这样,老师教的、学生学的和实际做的,就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彻底改变公办小学教学脱离实际的现象。
孙兴瑞(民办教师):根据我的亲身体会,农村小学教师只有工作在大队,生活在贫下中农之中,不脱离劳动,才有利于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民办教师,现在绝大多数是上午上课,下午在生产队劳动,晚上又向社员宣传毛泽东思想。这样,就经常有机会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和帮助,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后,教师就能和我们一样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不但对公办小学教师是一件大好事,对培养下一代更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咱们一定能把下放的小学管得更好
马志全(大队革委会主任):把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好处很多。但现在还有人对大队能不能办好下放的小学表示怀疑,这种怀疑是毫无根据的。我们希望有这种错误看法的人到农村来走一走、看一看,听听咱贫下中农的意见。贫下中农的回答是坚定的:有毛主席给咱们撑腰,咱们不仅能办小学,而且一定能够办得比公办时更好。从政治方面来说,咱们贫下中农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最恨,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最忠,执行得最坚决、最认真。因此,祖祖辈辈的血泪史深刻地告诉我们,文权掌不牢,政权就保不住;文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里,就为那一个阶级培养接班人。有了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颗红心,贫下中农就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困难也能克服。再从经济方面来说,现在集体经济越来越发展,大队是能够负担得了的。咱们大队约有二百个学生,公办小学下放给咱大队后,一年只要三四百元经费,供给教师二千斤左右的口粮就够了。这些开支,从咱们大队来看,是完全能够负担的。同时,三、四年前,咱大队就办了两所民办小学,贫下中农已经积累了不少办学经验,对领导好下放的公办小学是完全有把握的。我们大队积极支持侯振民、王庆余两位革命教师的倡议,一定要把下放到咱们大队的马集小学办得好上加好!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整理


第2版()
专栏:

  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 坚定不移地依靠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谷城县农村教育革命迅猛发展
  全县实现了“上小学不出本大队,进中学不出本公社”
据新华社武汉十四日电 湖北省谷城县革命委员会坚定不移地依靠、发动、组织贫下中农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手里夺回农村教育大权,实行由贫下中农直接办学,使全县农村教育革命迅猛发展,到处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大好革命景象。
目前,谷城县广大贫下中农已经全面接管了农村的中、小学,砸烂了旧的教育制度、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原来这个县的农村有三百一十五所公办小学,一百五十三所民办小学,八所中学。广大贫下中农从便于自己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管理学校出发,全县又由公社、生产大队新办起了三百三十一所民办小学,其中包括一批七年一贯制即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学校,实现了“上小学不出本大队,进中学不出本公社”。这批由贫下中农亲手创办、直接管理的新型学校,正沿着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指引的光辉道路阔步前进。党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公报发表后,谷城县的社、队纷纷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公报精神,对照全会提出的必须完成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伟大任务,查找自己工作中的差距,制订措施,决心推动农村教育革命进一步发展。
今年元月,谷城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县革命委员会和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思想,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决定由革委会成员带领工作人员,组成学习组、调查组,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意见,向群众学习,并注意发现、培养农村教育革命的典型,树立农村教育革命的样板,用这些典型、样板来推动全县农村的教育革命。
谷城县的广大贫下中农早就恨透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恨透了统治学校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旧的教育制度,决心创办符合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学校。在这场革命中,红旗公社走在了前面。这个公社的贫下中农,大破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大立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社办、队办学校问题,有条件的应该允许办”的教导,从便于自己按照毛泽东思想管理学校出发,决定把全公社范围内的学校都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手中接管过来。他们以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为指针,迅速地办起了由贫下中农管理的一所二年制初中、一所七年一贯制的学校和十三所五年一贯制的小学。
县革委会在下面调查研究的人员,认为红旗公社教育革命的成就,是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思想的硕果;他们的做法,完全符合广大贫下中农的要求。于是县革委会决定以区为单位,组织各公社、生产大队的贫下中农代表、革命干部和革命师生,到红旗公社举行现场会,推广红旗公社的经验,发动贫下中农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手里夺回农村教育大权,并把公办学校改为队办,以便贫下中农管理。现场会议的召开,推动了农村教育革命,一个“学红旗,赶红旗”的群众办学活动,迅速在全县农村掀起。解放后十几年来没有一所中学的大山区粟谷区,过去学生到外地念中学得翻山越岭跑一百多里路,贫下中农子女很少入学。学习红旗公社的经验后,这个区的贫下中农以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为武器,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行了大揭露、大控诉、大批判。他们采取“公社办七年制小学附设初中班,生产大队办小学”的办法,迅速地办起了一批学校,为贫下中农子女入学开了方便之门。


第2版()
专栏:

  一所“抗大”式的民办渔业中学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思想的光辉照耀下,战斗在福建海防最前线黄岐半岛上四个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和渔民,冲破大叛徒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重重阻挠,于一九六五年创办了一所“抗大”式的民办渔业中学。三年来,这所新型的学校培养出了一批能文能武,亦渔亦农,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广大贫下中农和渔民非常欢迎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赞扬他们是“毛泽东时代的新型渔民”。
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诞生
黄岐半岛,与美蒋盘踞的马祖列岛只有一水之隔,是对敌斗争的前哨阵地。解放前,这里的广大贫下中农和渔民世世代代过着“大海为铺浪作被,一片渔网半遮身”的苦难生活,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权力。解放后,广大贫下中农、渔民翻身当了主人,过上了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半岛上办起了一所小学,他们的子女破天荒地进了学校。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培养渔业生产科学人才的需要,广大贫下中农、渔民迫切要求在半岛上办一所中学。但是,由于大叛徒刘少奇及其在当地的代理人疯狂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把中学办在离半岛一百二十多里远的连江县城里,广大贫下中农和渔民的子女仍然被拒于学校大门之外。据海建、海新、海英、海丰四个大队的调查,解放以来,三个大学毕业生中,没有一个是贫下中农的子女,上高中的四个学生中只有一个是贫农的儿子。绝大多数贫下中农、渔民的子女小学毕业后不能远离家乡去上中学;就是一部分上了中学的,也被考试、留级、年龄等道道关卡卡住,弄得中途停学。
一九六五年,黄岐半岛上海建、海新、海英、海丰四个大队的贫下中农和渔民,在轰轰烈烈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遵照毛主席“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伟大教导,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办起了一所渔业中学,掌握了学校的教育大权。
旧连江县委内的走资派和社会上的一小撮阶级敌人对这一革命行动,怕得要命,恨得要死。他们到处煽阴风,点鬼火,千方百计想搞垮这所中学,胡说什么:“民办民办,迟早要散。”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一小撮阶级敌人又公然跳出来进行破坏,叫嚷什么“民办学校必须立即解散”“教育大权不能由泥腿子来掌”,企图把这所民办渔业中学冲垮、压散。面对阶级敌人的猖狂破坏活动,广大贫下中农、渔民牢记毛主席“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的伟大教导,更加坚定了办学的信心,组成了一个有贫下中农、渔民、技术员代表、大队干部和革命师生代表参加的管理委员会,把教育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阶级敌人挑动一些不明真象的干部要收回学校的海带生产基地,贫下中农、渔民坚决不让,斩钉截铁地说:“渔业中学是我们自己办的,海带地是我们自己的!如果学校需要,我们还要再划给一片!”
三年来,这所由贫下中农、渔民亲自创办,直接管理的渔民中学,就这样,在阶级斗争的风浪里不断成长壮大。
  发扬毛主席倡导的革命学风
黄岐渔业中学管理委员会遵照毛主席关于一个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的伟大教导,挑选了成份好,思想好,经过劳动锻炼,有生产实践经验的革命知识青年担任专职教师,邀请有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丰富经验的老贫农、渔民、技术员、解放军指战员和革命干部担任兼职教师。他们确定这所学校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以阶级斗争教育为主课,以渔船、养殖场、田间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能文能武,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校管理委员会就发给每个革命师生一册革命宝书《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念的第一篇是《为人民服务》;上的第一课是阶级教育课,请老渔民向革命师生讲述渔民血泪史和创办这所中学的艰难曲折的战斗历程;做的第一件事是自己动手修建校舍。
学校管理委员会还根据发展农、渔业生产和海防对敌斗争的需要,和四个大队贫下中农、渔民的意见,设置了以学习毛泽东思想为主的政治课、军事课、技术课、劳动课等四门功课。课程按照农、渔业生产季节特点和对敌斗争的需要进行适当安排。闲时多学,忙时少学,大忙季节全部师生参加生产劳动,边劳动,边学习。课堂遍及渔船、海区、养殖场、田头、靶场。
学习政治课,师生们就带着毛主席著作,到群众中去,到阶级斗争大风大浪中去,和贫下中农、渔民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一起斗私批修,一起开展对敌斗争。
学军事课,师生们就直接参加海防对敌斗争。他们按照民兵组织形式,编成班、排、连,成立基干班、基干排,请驻军指战员讲军事知识,进行作战训练。学校师生都学会了一套杀敌本领,白天遇到敌情,能迅速集中,迎接战斗;夜间,他们回到本大队,和民兵一起站岗放哨、巡逻,保卫海防。现在,渔业中学的学生已成为一支海防对敌斗争的骨干力量。
技术课是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进行教学的。教材内容主要是轮机、捕捞、海带养殖、农业技术、财务会计等基本知识。上课时,到实践中去边实践,边学习。
这所学校革命师生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学,校舍塌了自己盖,船漏了自己修,渔网自己织,破了自己补,缺少桌椅自己造,头发自己理。由于这所学校革命学风好,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能参加生产劳动,又有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贫下中农、渔民十分满意这样的学校,赞扬它是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
做一个新型的农民和渔民
今年七月,黄岐渔业中学第一批五十二名学生毕业了,毕业前夕,举办了一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狠批大叛徒刘少奇的
“读书做官”、“为名为利”的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个个向毛主席表示决心,自觉地要求回到生产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他们说:“我们是毛主席培养出来的贫下中农和渔民儿女,我们的志愿就是做一个新型的农民和渔民。”
这批贫下中农、渔民的儿女毕业后,除一人参加人民海军外,其他全部回到生产大队,有的当轮机员、有的当海带养殖员、有的当外海捕捞队员、有的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他们都成为大队里农、渔业生产的骨干力量。其中有六名毕业生被贫下中农选为大队、公社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成为生产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辅导员。
从渔业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同旧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完全两样。当地贫下中农、渔民对比了两种学校毕业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到县上读书的学生有二气:骄气和娇气;渔中学生也有二气:革命朝气和劳动力气。有渔中这样的学校为我们培养接班人,我们就放心了!”
(据新华社福州十四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