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下放劳动使干部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江西分宜县革命委员会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入斗、批、改的新时期中,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又发出了极为重要的最新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这一光辉指示下达得多么及时啊!完全说出了我们广大干部的心里话。它是照耀广大干部前进的光辉灯塔,是全面搞好斗、批、改的最新武器,也是反修防修的百年大计。我们全县广大干部听了以后,万分激动。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的当天晚上,县革委会和县直机关的干部就敲锣打鼓,向正在这里召开的省革命委员会扩大会议送喜报。已经到农村安家落户的干部,也纷纷向革委会表决心,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自觉地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一辈子和工农兵结合,一辈子为工农兵服务。
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精兵简政”的伟大教导,我们县在精简机构、下放干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县革委会的机构设置已经由刚成立时的三部十七个组,精简为政治部和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两个部,工作人员由一百二十四名减少到四十名,比原县委、县人委的工作人员减少了百分之八十七。县属五十一个企业、事业单位,也合并成了十四个,人员精简了百分之四十。我们采取边精简、边撤并、边下放的“三边”办法,把精简下来的三百八十多名干部,除老弱病残和少数充实基层领导外,都已分批下放到农村安家落户,和那里的贫下中农一起参加文化大革命,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留在革委会工作的干部,也实行了“三三制”,三分之一的人员在家主持工作,三分之一的人员跑面,三分之一的人员蹲点劳动。
分宜县大批干部下放劳动,时间虽然不长,干部的面貌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旧机构的影响下,长期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劳动的“三脱离”干部,一接触到群众,就发现自己的确变了。有个劳动人民出身的干部,过去在农村,生活朴实,热爱劳动,到了机关由于长期脱离劳动,和贫下中农的感情越来越淡薄了。这次下放以后,他深有体会地说:“过去高高在上怕蹲点,生活要求好一点,工作要求少一点,任务要求轻一点,职务要求高一点,权力要求大一点,要不是这次下得快,革命气味就慢慢地没有了。”有些从家门到学校门到机关门的没有或很少接近工农群众的“三门”干部,这次下到农村,走进了贫下中农的门,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热情帮助。许多社员拉着他们的手,教他们扶犁、掌耙,他们对比自己过去对待贫下中农的冷淡态度,感慨万分地说:“由三门迈进了贫下中农的门,这回真正摸到了革命化的门”。原县人委有两个犯了错误的干部,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下农村,一个说:“我的大字报上了街,威信扫了地,这回下农村,作一个时期干干净净的农民。”另一个说:“我发狠干,当一个时期‘老老实实’的社员。”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思想,根本没有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打算。可是,当他们一到公社、大队、生产队,社员们就敲锣打鼓欢迎,生产队贫下中农还特地给他们组织了谈心会,诚恳地对他们说,犯错误有什么要紧,只要认真改了,我们贫下中农就欢迎。他们万万没想到贫下中农会这样热情地关怀他们,帮助他们,这两个干部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天,他们步行九十里赶回县城,把全家都迁到了这个生产队,安家落户。他们表示: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不辜负贫下中农的期望,决心在集体生产劳动中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努力改造思想,为人民立新功。
精兵简政,下放干部,是一场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要和阶级敌人斗,和旧的习惯势力斗,和头脑里的私字斗。不斗倒这些拦路虎,机构简不了,干部下不去,下去也放不下“官”架子。我们在干部下放劳动工作中,遇到了阶级敌人的疯狂破坏,他们看到我们精简机构,下放干部,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就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方面来挑拨干部和革命委员会的关系,挑拨干部和广大贫下中农的关系,妄图阻拦干部下放劳动锻炼。正当大批干部要求到农村去时,一小撮阶级敌人就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干部下放是革委会要卸‘包袱’,是打击一大片,推行新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在农村,一小撮阶级敌人还挑拨说:“下放,下放,不犯错误的不会放”。洋江公社由于阶级敌人的破坏,一些机关、单位干部下放工作迟迟进展不了。后来,把那些破坏精兵简政的敌人揪了出来,干部提高了政治觉悟,工作才顺利地开展起来。实践证明,干部下放工作,是一场尖锐的公与私的斗争,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大革命,这个斗争集中表现在是做官当老爷,还是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有的认为:精简机构后,“留在机关不好办,下到农村不好看”。有的不是自觉地要求下放,而是感到“大势所趋,不能不随”。个别人甚至认为:“干部下放当农民不如干脆回家”。我们在解决干部这些思想问题时,曾经走过一些弯路。开始我们采取了干部“关门斗私”的办法。原县委、县人委的干部,先后办了四期精兵简政学习班,由于是“关门斗私”,因此往往出现“会上讲得好听,会后思想返生”。后来,我们把精兵简政学习班搬到农村去办,让干部和贫下中农在一起,共同批判中国赫鲁晓夫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听取贫下中农对精兵简政的呼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广大贫下中农对毛主席的指示理解最深,对旧的机构最痛恨,对干部脱离劳动、脱离群众最不满。这些对干部触动很大,有些干部深有体会地说:“关门斗私,斗不彻底;开门斗私,才能斗彻底。”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了大批判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狠批干部能“官”不能民,能上不能下的资产阶级思想,一方面把长期没有下乡的干部放到农村去蹲点,使他们在和贫下中农接触的过程中,尝到深入实际的甜头,这就为干部大批下放劳动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我们县下放干部的工作所以能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一定成绩,是由于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毛主席教导说:“须有一个大的革命热潮,才能鼓动成千成万的群众,形成一个大的力量。”广大贫下中农的力量在促进干部下放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开始我们也搞了几次小规模的下放,声势不大,热气不高,进展不快。最近,我们在全县大讲特讲了干部下放的伟大意义,很快在干部中形成了一个争下放、争到最艰苦的地方、争当一辈子农民,为贫下中农服务一辈子的“三争”热潮,在广大贫下中农中,也出现了一个热烈欢迎下放干部的热潮。许多公社、大队派人到县里来,要求把干部下放到他们那里去,有的写信到革委会来请求,有的还敲锣打鼓来迎接,全县社社队队贫下中农都为下放干部准备了安家落户的房子。这些都给干部极大的鼓舞。
我们在实践中还深深体会到,干部下放是机关斗、批、改的重要关键之一。抓住了这个关键,突破了这个口子,对机关的革命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县有些企业、事业单位的斗、批、改,为什么进展得比县革委会慢,就是因为只裁并了机构却没有下放干部。比如商业系统的五大公司,有个时期虽然合并了,但因为精简的人员还没有下放,结果,逍遥派增多了,扯皮的事增多了,正常的营业时间都不能保证。贫下中农批评说:“菩萨不搬走,破庙拆不了,你们的干部早该下放了!”后来,这些单位边精简、边下放,下去的人员在群众中受到教育,又迅速地把群众对本单位的意见、要求反映上来,这样,就大大促进了这些单位的斗、批、改。事实证明:狠抓干部下放这一环,不仅有利于加速干部思想革命化,也有利于促进机关革命化,是推进整个斗、批、改的关键措施。


第4版()
专栏:

抚顺市红旗矿采煤区革委会副主任、军代表周培义,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发扬解放军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经常深入阶级斗争第一线,虚心向工人学习,主动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这是他在劳动间隙主动向工人们征求意见。   丹卫东 红石山摄


第4版()
专栏:

实现干部革命化的必由之路
河北省怀安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陈荣
在全国山河一片红,工人阶级登上上层建筑斗、批、改政治舞台的大好形势下,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最新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对我们革命干部的最大关怀,最大爱护,最大鼓舞,最大鞭策。毛主席的这一最新指示,对反修、防修,对搞好斗、批、改,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是我们革命干部实现思想革命化的必由之路,它象指路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在毛主席的培养教育下,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我担任了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随着地位的变化,不知不觉地思想上也逐渐起了变化。过去在和广大革命群众并肩战斗的时候,我穿的是沾满油泥的工作服,整天同工人劳动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和工人群众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后来到了县革委会工作,有一段时间经常浮在上面,开会多了,参加劳动少了;坐办公室多了,接近群众少了;跑跑转转多了,蹲在基层少了,并把沾满油泥的工作服脱掉换上了料子服。我这一换,在工人中引起了很大反应,有的说:“陈主任抖起来了。”还有的说:“官大架子也大了。”
有一次我回原单位去,有的同志一见面就说:“陈主任又视察工作来了。”我猛一听,觉得挺刺耳,但仔细想想,却觉得这话意味深长。阶级弟兄的批评,真是一针见血!这时解放军支左同志也找我谈话,指出我的缺点。在一次斗私批修会上,革委会其他常委也对我提出批评。同志们的批评,使我猛醒过来,我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给了我极大的教育,它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衣服上的油泥虽然没有了,可是思想上却沾上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油泥。我换掉的不是一套衣服,而是把劳动人民的本色给换掉了,把党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给换掉了,把同劳动人民的无产阶级感情给换掉了。我认识到生活上的特殊化,就是脱离群众的开始,发展下去,就会变成高踞于群众之上的“官老爷”。于是,我又重新穿上了那身沾满油泥的工作服,下到车间,和大伙一起劳动。这时,工人们马上亲切地说:“老陈回来啦,咱们还一起干吧。”我说:“我一定听毛主席的话,永远和你们劳动在一起,革命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当一辈子人民的勤务员。”
实践使我尝到了参加劳动的甜头,使我真正懂得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教导是多么英明正确!我深深体会到:干部参加不参加劳动,是贯彻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还是执行中国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干部路线的试金石,也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分水岭。我们的干部只有经常参加生产劳动,才能和广大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做到想群众之所想,爱群众之所爱。我们的干部只有经常参加劳动,才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永远不改变颜色。
学习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使我更加坚信经常参加劳动是干部实现思想革命化的必由之路,我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在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光辉照耀下,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经常参加劳动,认真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做一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第4版()
专栏:

在下放劳动的过程中重新学习
民航江苏省局局长 刘金福
毛主席最近指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我通过最近两年经常到群众里面去参加劳动,深切体会到毛主席的话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去年年初,我们民航客货运量大幅度增长,局党委分工我重点抓一抓运输服务室的工作。下去以后,我决定参加搬运工作,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一方面通过参加劳动来锻炼自己。起初,工人同志总是客客气气地把我当局长照顾,不让我搬重货。我想,既然我是来劳动的,为什么工人还这样对待我呢?找找原因,是自己还没有放下架子,搬货时,穿的整整齐齐,人家一看就不象个劳动的样子;搬起货来也是别别扭扭不象个样。这样下去怎么能和工人同志真正建立感情呢?我决心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彻底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地当一名普通的搬运工。从那以后,那里活重,那里艰苦,我就到那里去,和大家一起抢着干。
去年夏天,客货运量猛增,任务非常繁重。一天中午,有三架飞机停场,装卸量比较大。干了一上午之后,腰痠背痛,身体有些不舒服。吃过午饭,我刚躺在床上休息,就听到楼下运输服务室的同志在搬货的声音。这时,我思想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是继续休息,还是去参加劳动?我想,我的年龄比较大,体力也比他们差,已经干了一上午了,休息一会也是应该的。但是,楼下同志们搬货的吆喝声,特别是他们背诵毛主席语录的声音,不断地传来,我再也睡不下去了,立刻翻身下床,跑下楼去,和同志们一道干起来。那天,我们共送走了八架飞机,连续装卸了十五吨货物。
经过这一段劳动实践的锻炼,我向工人同志学习了不少东西,和群众的关系也逐渐密切了,阶级感情也深厚了。在装卸货物的时候,搬运工人同志叫我:“喂,把这个货搬过去。”“喂!把那个货搬过来。”大家很随便,很亲热。在机舱里劳动,有时我插不上手,就拿起芭蕉扇,给同志们扇,轮到我搬货时,他们也给我扇。这小小的一把扇子,虽然降低不了高温,但是我们的心里都感到格外的舒畅。这不是一般的凉风,这是劳动人民感情的交流,是阶级兄弟之间互相爱护,互相关怀之风。它有助于我们克服官僚主义,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我出身在一个贫农家庭,十三岁就给资本家当童工,一九四五年参军。以后虽然当了干部,但一直和战士生活在一起。行军时给战士背枪,宿营时给战士打洗脚水,这样使我向劳动人民,向普通的战士,学到了不少东西,一直保持了革命战士的本色。入城以后,由战争环境转变为和平环境,自己的职务也提升了,薪水也多了,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在中国赫鲁晓夫所散布的修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十多年来,渐渐脱离了劳动群众。这样就使我减少了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机会,对劳动人民的阶级感情也逐渐疏远了。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啊!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触及了我的灵魂,使我又回到了普通战士中间,能经常跟他们一起劳动,这真是我重新向他们学习的极好机会。我决心不辜负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殷切期望和关怀,在劳动中好好学习毛泽东思想,永远保持无产阶级朝气勃勃的革命青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