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密切联系群众的好机会 进行社会调查的好形式 实现机关革命化的好途径
黑龙江省革委会干部轮流定点到农村参加劳动
参加劳动的干部,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战斗,恭恭敬敬地向贫下中农学习,同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新华社哈尔滨二十二日电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的干部,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的教导,分批分期轮流定点到农村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贫下中农一起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有力地促进了在职干部的思想革命化和机关革命化。到农村参加过定点劳动的干部深有体会地说:干部直接到农村参加定点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新生的革命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密切联系群众的好机会,进行社会调查的好形式,实现机关革命化的好途径。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政治委员会,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实行干部定点劳动的制度,到现在已有半数以上的干部先后分六批到五常县双兴公社兴胜大队参加过定点劳动,有的人已经下去参加了两次劳动。
到基层参加定点劳动的干部,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战斗,恭恭敬敬向贫下中农学习,很快同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个参加过土改的革命老干部说:“刚进城时还带一身贫下中农的泥土气,高楼大厦住久了,染得一身坏习气。这次又往贫下中农炕头一坐,家常便饭一吃,镰刀锄头一拿,官气丢了,暮气走了,朝气有了,感情变了。真是阶级斗争观念淡不得,路线斗争觉悟低不得,思想改造松不得,无产阶级感情变不得,参加劳动懒不得,追求享受要不得,和平演变了不得,贫下中农忘不得。”一些从家门到学校门,又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同贫下中农一起参加劳动后,深有体会地说:“农村是个大澡塘,用劳动的汗水冲洗一下,身上就轻松了;贫下中农中间有最新鲜的氧气,到那里去呼吸一下,头脑就清醒了。”一个曾经当过工人的女干部,过去认为自己既不是领导干部,又不是“三门”干部,似乎不存在参加生产劳动和改造思想的问题。可是这次到农村参加劳动之后,发现自己思想与贫下中农的差距很大。她说:“靠贫下中农越近,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理解越深。真是参加劳动一刻也忽视不得,联系群众一刻也忘不得。”
参加定点劳动的干部,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他们向贫下中农学习的精神没有变,不嫌脏累的劳动态度没有变,不辞辛苦的工作作风没有变,改造思想的决心没有变。贫下中农看到这些干部同他们心连心,非常高兴。有什么知心话都肯同他们讲,有什么要紧事都愿找他们商量,彼此结成了鱼水之情。每当一批同志进点时,贫下中农就把他们迎上门,亲切地说:“你们可多呆几天啊!”每当一批同志离开时,贫下中农紧握他们的手,深情地说:“你们可再来啊!”
这些干部同贫下中农一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可以及时地听到贫下中农的呼声和要求,及时地掌握当地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新特点、新问题。这样,他们就把劳动的点,变成了从事社会调查的点。从点上获得的新情况,总结的新经验,对指导全面很有好处。兴胜大队原是双兴公社中的一个薄弱队,阶级斗争尖锐复杂,革命和生产一直上不去。来这里参加劳动的干部,深入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第一线,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帮助这个队很快揭开阶级斗争盖子,狠狠地打击了阶级敌人,使这个大队的革命和生产出现一片大好形势。兴胜大队的变化,对周围的大队促进很大,许多贫下中农表示:兴胜跃到前边去了,我们要紧紧跟上。在这里参加劳动的干部说:薄弱队里存在着积极因素,这里孕育着先进人物、先进思想、先进经验。只要和贫下中农劳动在一起,战斗在一起,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用毛泽东思想武装革命群众,薄弱队可以很快变成先进队。同时,革委会干部在劳动中从事调查研究,获得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感性知识,研究问题、指导工作时,也就能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一个参加定点劳动的干部,参加了起草关于全省如何改变薄弱队面貌的报告,他深有体会地说:“过去蹲在大楼里写报告,只讨领导点头不问下情。这次深入基层直接依靠群众,对薄弱队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变薄弱队的面貌有了切身体会,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做到了有的放矢。”
毛主席教导说:“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革委会的干部分批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带回了贫下中农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质、好传统,特别是带回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成为机关工作革命化的动力。原来负责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同志,对待来访的群众有时不热情不耐心。这些同志从农村劳动回来后,作风大变,干劲倍增,在接待群众来访时,处处表现出对人民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他们宁可不睡觉、不吃饭,也要做到群众什么时候来访,就在什么时候热情接待。有时,他们工作到深夜,还要把来访的群众送到车站,或者送到很远的住所。有的来访群众感激地说:“新生的革命委员会真是为咱贫下中农服务的,你们不愧是毛主席教导的好干部。”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的机关干部,由于积极搞好思想革命化,所以在工作重、人员少的情况下,不仅连续抽出干部下基层参加定点劳动,而且各项工作完成得很好。毛主席关于“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的指示发表后,他们更加狠抓落实,坚决照办。未参加定点劳动的同志,坚决要求下基层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已经参加过定点劳动的同志,又强烈要求参加第二期;留在机关工作的同志,决心发挥更大的革命干劲,把各项工作完成得更好。


第5版()
专栏:

桃林矿广大工人很好地肩负起毛主席交给的光荣任务
用毛泽东思想对下放干部进行再教育
许多老工人和下放干部一道学习《为人民服务》,随时对他们进行阶级教育。在工人群众的亲切帮助下,下放干部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
新华社长沙二十二日电 湖南省桃林矿广大产业工人,对下放劳动的科室干部进行热情的帮助和耐心的再教育取得了初步成绩。
桃林矿从今年七月份开始下放科室人员,现在绝大部分原科室干部都已下放到生产班组参加劳动。两个多月来,他们在工人群众的关怀和帮助下,多数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干部说:“下放两个月,胜读十年书,工人群众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桃林矿革委会在开始下放科室人员时,就组织工人群众反复学习毛主席有关干部问题的论述和一系列最新指示,提高了大家对下放干部的意义的认识。毛主席关于“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一切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和知识分子要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最新指示的发表,更加激发了全矿工人群众的责任感。他们说,我们一定要很好地担负起毛主席交给我们的对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的光荣责任,不但要把科室干部放下去,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毛泽东思想把他们“教出来”,帮助他们在劳动中,在同工人群众的结合中彻底改变旧思想,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这个矿的工人群众,把自己队伍中的优秀分子推荐出来,对下放干部进行具体帮助。许多老工人把同干部一道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当作对下放干部进行再教育的第一课。他们还根据每个下放干部的特点,随时注意向下放干部进行阶级教育,帮助干部提高阶级觉悟。他们热情欢迎下放干部的每一点进步,严肃而诚恳地批评干部的缺点,同时热情地帮助干部们克服生产劳动中的实际困难。有个干部在精兵简政中随大流下到工地,由于他对下放劳动的意义认识不足,每天劳动八小时就走,也不和工人接近。工人们觉得这个干部出身劳动人民家庭,毛主席领导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后,他才上了大学,当了干部。但是由于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毒害了他,使他长期脱离劳动,脱离群众。于是,就通过阶级教育启发他的觉悟,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这个干部有了很大的转变,很快就同工人打成一片,最近还被工人推选为生产技术民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许多下放干部都象这个干部那样,在火热的阶级斗争和集体劳动中,在工人群众的亲切帮助下,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
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发表后,矿革委会立即为下放干部举办了有工人群众参加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他们学习毛主席的这一光辉指示,总结在劳动中,在同工人群众结合中的收获和体会。在学习班里,工人群众充分肯定了下放干部的成绩,同时还根据他们在下放过程中的一些活思想,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帮助。通过学习、总结,广大干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他们说:“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一定要沿着毛主席给我们指出的光明大道走到底,和工人结合一辈子,改造一辈子思想。”(附图片)
吉林省东丰县各级干部,遵循毛主席“既当‘官’,又当老百姓”的伟大教导,以柳河“五·七”干校的学员为榜样,积极主动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自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断促进思想革命化。图为下放到黄泥河公社的原县直属机关干部和贫下中农一起兴修梯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致中 江海摄


第5版()
专栏:

他永远是普通一兵
——记福州部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战斗英雄黄象和的新事迹
福建省福安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半年了。革委会里的一位常委,一直和大家住集体宿舍,睡单人木板床。这位常委,就是福安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战斗英雄黄象和。
被人称为“革委会里的‘老八路’”的黄象和,参加革命队伍已经二十八年。在战争的岁月里,他身经大小战斗二百多次,曾荣获一次英雄、八次模范称号。在担任福安专区革委会常委以前,他是寿宁县人民武装部的政委,并担任过寿宁县革委会主任。他从寿宁县来福安专区革委会的时候,带来了毛主席著作,还带来了两样东西:一把锄头,一个用一床黄被子打的背包。他从寿宁翻山涉水步行来到福安,就把“老八路”的光荣传统带进了革委会,为人们做出了新榜样。
在革委会,他住在集体宿舍;下乡,他住在贫下中农家,和贫下中农吃住在一起。夏天乡下蚊子多,他就用军衣蒙着头睡觉。有一次,他冒雨到甘蔗镇甘蔗大队检查工作,到那里后已经快半夜了。他想到干部们白天劳动了一天,已经很累,不能再打搅他们了,便在办公室里找了两条长凳,用雨衣作枕头,在长凳上睡到天亮。大队干部发现他睡在凳子上,很过意不去。他却笑着说:“这有什么过意不去?睡板凳,越睡腰杆越硬!”至于吃,更随便,贫下中农吃什么,他吃什么,从来不搞特殊化。那还是在寿宁县当革委会主任的时候,有一次他到坑底公社检查工作,公社干部准备的饭他没吃,竟跑到十里外的一个生产大队,叫老贫农给他煮地瓜干吃。他说:“贫下中农的饭最甜,菜最香,也最有营养。经常吃贫下中农的饭,就不会忘本。”
黄象和走到哪里,把手中的锄头带到哪里。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中,他拿着锄头赢得了劳动英雄的称号;今天,他又用锄头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牢牢记住毛主席的教导:“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在革委会里,不管什么劳动,他都积极参加,从擦窗子,抹桌子,到倒痰盂,扫厕所,他样样抢在先,干在前。到了农村,就和社员一起下田,一起劳动,社员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有多少泥,社员流多少汗,他流多少汗。有一次,他到寿宁县屏峰公社西山大队了解工作,看到社员正在烂泥田里割稻子,他把行李往田埂上一放,挽起裤管下了田。大家知道他走了很远的路,劝他休息一会再干。他说:“累不着!好久没来你们大队了,‘官’架子又搭起来了,今天,我要把‘官’架子踩到烂泥田里,叫它烂得发臭!”他同社员一气把稻子割完,才进村休息。
黄象和每参加一次劳动,都作为一次战斗来进行。他说,在战争年代,拚刺刀,拚手榴弹,是战斗,那战斗的目的是消灭拿枪的敌人,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今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也是“战斗”,这场“战斗”的目的,是为了用劳动的汗水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修正主义,使干部保持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青春,密切联系群众,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黄象和处处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群众面前。人们从这位老战士的身上,看到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就是他象工人、贫下中农、连队战士一样,处处把毛主席的教导,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象学雷锋、学门合,他就放在一个“干”字上。他说,干部越老,就要学得越好,做得越好。他当了福安专区革委会常委以后,更是严格要求自己,象雷锋、门合那样,把革命利益摆在第一位,并且处处、时时关心群众。今年七月间,他和群运组小李、小谢出差,在柘荣县车站遇到一个探亲的家属。这位家属带着两个孩子,两大捆行李,下了汽车简直不知怎么办。黄象和看到后,立刻帮助这位家属扛行李。小李和小谢很感动,也主动帮她拿东西、抱孩子,三个人一直把这个家属送到目的地。还有一次,他在山上遇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挑着一大担杉木,累得满头大汗,就抢上前去帮老人挑,一气挑了六、七里,一直把老人送到村头。
黄象和把向广大革命群众传达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每当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一传来,他就踏着晨露,迎着风霜,翻山越岭,从一个公社走到另一个公社,从一个山村走到另个山村,把毛主席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为了传达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去年他在寿宁长途跋涉一千多华里,跑遍了全县十三个公社、一百多个生产大队;今年以来,他又跑遍了五个县,大半个专区。一些年轻同志见黄象和跋山涉水、徒步奔走,关切地说:“老黄啊,你年纪大了,往后,远路的地方你别去,让我们跑吧。”黄象和笑着回答说:“不跑远路,跟毛主席练出的这双铁脚板,就要生锈了,在战火中烧红的这颗心,就会变‘修’了。”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