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坚决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
承德蚕桑研究所助理技术员刘廷印同工农结合研究成功蓖麻蚕休眠越冬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指出:“从旧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或大多数是能够同工农兵结合的,有些人并有所发明、创造,不过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之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这样的知识分子,工农兵是欢迎的。”
河北省承德蚕桑研究所助理技术员刘廷印,就是一个同工农结合得好,并有所发明、创造,为工农所欢迎的知识分子。他在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以来,坚持走毛主席指引的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中接受工农的再教育,不断改造思想,培育成功了蓖麻蚕休眠越冬新品种。
这项研究的成功,解决了国内外这方面科学研究中一直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为发展我国蓖麻蚕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现在,全国已经有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的许多科学研究和生产单位,从承德蚕桑研究所引去这种新产品,正在向广大农村普及,用于生产。从此,只能在热带大量饲养的蓖麻蚕,在气温较低的北方安家落户了;那些资产阶级“权威”老爷们认为
“蓖麻蚕不能休眠过冬”的谬论,被彻底粉碎了。这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的成果。
世界观的改造是根本的改造
刘廷印从一九六一年开始搞蓖麻蚕休眠越冬试验的四年间,经历了三年失败、一年成功的曲折过程。前三年,他引来一万多粒蚕种做试验,蚕虽然熬过了冬天,可是大多数失去了繁殖能力,头一年只出了五百多条小蚕,到一九六三年便减少到七十二条。惨重的失败,使得他不能不回过头来看一看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找一找失败的病根在那里。
刘廷印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可是,在旧学校里,在中国赫鲁晓夫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毒害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给他灌输了“读书做官”等个人名利思想。毕业分配的时候,他听说要到研究单位工作,心里暗自高兴,他曾想:“好,研究单位升得快!”
刘廷印搞蓖麻蚕休眠越冬试验,是他主动提出建议的。那时,他下乡工作,发现当地种蓖麻很多,联想到发展蓖麻蚕是一项用力小、收入大的副业生产,对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和发展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有好处。他提出搞试验,思想动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掺杂了个人主义的成分,觉得一旦试验成功,“升得快”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
毛主席说:“知识分子在其未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打成一片,在其未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空虚的,他们的行动往往是动摇的。”刘廷印带着试验一再失败的问题,学习了毛主席这一伟大教导,感受格外深切。他想:自己带着“私”字闹革命,一心想“升得快”,不为群众的利益服务,这纯粹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正是在这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自己从书本到书本,从实验室到实验室,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刘廷印开始觉悟到:为公还是为私,同工农结合还是脱离工农,这是两种世界观、两条道路的斗争。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解决,社会主义革命这一关过不去,工作中将一事无成。他下决心到工农群众中去,走毛主席指引的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只有同工农结合才能有所作为
试验重新开始了。刘廷印把工作地点由实验室搬到养蚕室,放下架子,与工人同劳动,同商量,同试验,向工人学习。他从采叶、喂蚕到上簇、结茧,不间断地参加劳动。他养了夏蚕养秋蚕,夜以继日地边干、边学、边想,观察蚕的习性,调查研究蓖麻蚕的现状和历史,探索越冬的关键。
蓖麻蚕不休眠的习性,是在热带形成的,它适合在热带生活。怎样才能让它休眠越冬,适合在温带生活呢?刘廷印翻开了《矛盾论》。毛主席说:“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毛主席的教导使刘廷印开窍了,他决心从蓖麻蚕本身寻找影响越冬的矛盾,创造越冬的条件,让蓖麻蚕发生从不休眠到休眠的变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广泛接触群众,接触客观实践。他向所内的工人请教,还跑到邻近的生产队访问老农。在工农群众的热情帮助下,经过多次的试验、研究,终于试验成功了,不但使蓖麻蚕能够休眠越冬,而且可以保持正常的繁殖能力。
在试验过程中,刘廷印深刻地体会到了工农群众的聪明和智慧。譬如,为了给蓖麻蚕创造一个秋天的环境,他们把实验室设在温度较低的一座三十多米深的山洞里,并要把气温控制在十七度左右。怎么控制呢?这个难题是女工高致淑解决的。办法是:在洞口和中间各挂一个门帘相隔,用以控制温度。为了解决试验中人们经常走进走出,洞外面的热空气流进洞内,使气温增高的问题,高致淑又提出把里边的门帘掀起一角,保持一条小缝,放进适量的冷空气。这样冷热互相抵销,就可以保持正常温度。这个办法好极了!一不花钱,二不用电,控制温度的要求圆满实现。刘廷印激动地说,这样的好办法,只有工人、农民才能想得出。
同工农一起捍卫无产阶级科研路线
在研究蓖麻蚕休眠越冬过程中,刘廷印坚决走出研究室,同工农群众结合起来,勇敢地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科研路线,同中国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科研路线,同资产阶级“权威”,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一九六一年,刘廷印的试验刚刚开始,就遭到了那些把持着蚕业科学阵地的资产阶级“权威”们的疯狂反对,他们胡说什么“没有学位不能设计课题”,“没有仪器设备不能进行科学研究”。
在那些“庞然大物”的恫吓面前,刘廷印一想起毛主席的“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的教导,一听到那些工农群众和本所革命干部的鼓励和支持,就信心倍增,决心勇敢地、坚定地搞下去,在同工农结合中完成任务。
刘廷印他们搞试验,论设备只有两间房子,几个蚕匾,几盏煤油灯。按资产阶级的“唯设备论”那一套,进行蓖麻蚕越冬这类的科学研究,没有电冰箱,没有温度、光照控制器等一整套洋设备,是搞不成的,也根本不允许搞。刘廷印反复学习毛主席“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的伟大教导,虚心请教工农群众,自己动手设计、制造。没有光照控制器,刘廷印就和工人一起研究制造了一个特制的小木盒,使用起来比洋设备还好用。他们这种革命的精神,气坏了资产阶级的“专家”、“权威”,他们骂刘廷印“瞎胡闹”。刘廷印和参加试验的工人、技术人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就是要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闹出个红彤彤的新天地来。”
一次,从省里的农业科学研究单位来了一个“钦差大臣”,到承德蚕桑研究所检查工作,极力反对蓖麻蚕休眠越冬试验。刘廷印毫不畏惧,排除干扰,挺直腰杆坚持干下去。研究所的走资派也设置重重障碍,竭力阻挠和破坏蓖麻蚕越冬试验。他竟用不给饲料地,不让种蓖麻等恶劣手段,妄想使试验夭折。这更加激怒了刘廷印和工人们,他们一边据理斗争,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在沟边道沿抢种蓖麻,坚持试验。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在承德蚕桑研究所燃烧起来了。刘廷印同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一起,把这个所的走资派揪了出来,并对他进行了彻底的揭发和批判。
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八年,刘廷印先后出席了在湛江、北京、广州和镇江等地召开的几次全国性蓖麻蚕学术研究和生产会议。在这些会议上,刘廷印这个不出名的“小人物”,以自己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所获得的丰硕成果和战斗实践,狠狠地批判了中国赫鲁晓夫所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科研路线,为贯彻毛主席的无产阶级科研路线做出贡献。
刘廷印深有体会地说:“搞科学实验,同样贯穿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在这样的政治斗争中,只有同工农群众相结合,依靠工农群众,才能取得胜利。也只有提到这样的高度,才能真正认识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伟大意义。”坚持在劳动中接受工农再教育
蓖麻蚕休眠越冬试验成功以后,刘廷印十分重视推广工作。他说:“试验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推广出去,为农民群众所接受,用在发展生产上,才算达到了试验的目的。”
今年一开春,刘廷印走出研究所,到衡水地区蹲点,学习那里工农群众的革命精神,培育和推广蓖麻蚕越冬新品种。刘廷印到农村,第一件事就是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和贫下中农一起落实毛主席最新指示,一起斗私批修,一起狠抓革命,猛促生产。
广大贫下中农无限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阶级感情和生动事例,农村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给了刘廷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他依靠工农群众建起简易养殖场,培育出适合本地情况的原种、杂交种、青点青皮、黄点黄皮等越冬蓖麻蚕新品种,奋战三个月,使全区原种自给有余。同时,还推广了小蚕共养、集体催青、防干纸育、大小蚕分养、提高蚕质等防病高产新技术。
几年来,刘廷印跑了不少地方。他还通过信件和座谈,与省内外一些研究和生产单位交流经验。遇到外地需要他帮助做些什么,他都热情支持。这样,蓖麻蚕越冬新品种,正在广泛推广。
刘廷印走到那里,就把那里当作自己的家。他放下行李就同社员们一起干活。有时,他一天要跑几十里路,走上三五个地方,到了那里都照常干活。他说:汗和贫下中农流在一起,心和贫下中农贴在一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就更牢靠了。
“这样的知识分子,工农兵是欢迎的。”刘廷印工作过的单位和走过的地方,工农群众无不欢迎,都把他看作自己人,工人见了亲切地喊他“老刘”,贫下中农见了亲切地叫他“土专家”。
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要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最新指示发表后,更加坚定了刘廷印走同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的决心。刘廷印激动地向毛主席宣誓:毛主席啊,毛主席!您老人家挥手我前进。我坚决在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更高地举起您光辉思想的伟大红旗,走同工农兵结合的道路,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把自己锻炼成为革命化、劳动化的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为人民再立新功。
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第3版()
专栏:

矿工们欢迎的大学生
——记阜新平安煤矿选煤厂技术员任国珍同工人群众相结合的事迹
傍晚,一群刚刚交班的矿工,手捧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从车间涌向学习室。这时,人群中有个穿着油污作业服、脸上沾满煤粉的女青年,在学习室同矿工们一起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这个女青年是阜新市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平安煤矿选煤厂革委会委员、技术员任国珍。她从大学毕业来到选煤厂后,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坚定不移地走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自觉地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在革命化、劳动化的大道上迈出了一大步。矿工们赞扬她说:“看她那沾满煤粉的黑脸,和咱矿工一个样。这样的大学生,咱们矿工打心眼里欢迎。”
一九六四年夏,任国珍从鸡西矿业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阜新矿务局平安煤矿选煤厂工作。来厂前,她想:到实际工作中好好深造,搞点发明、创造,当一名大有作为的工程师。她来厂后,发现选煤厂是个规模不大的小厂,设备简陋,机器陈旧,办公室是一排矮小的土房,心里就凉了半截。
正在她苦恼的时候,连续发生了两件事,使她受到很大震动。一天,煤质班筛大块煤的筛子坏了,厂里让她设计一个五十毫米圆孔筛子。她满不在乎地接受了任务。心想,自己念了十几年书,又学的选煤专业,设计这么一个小东西算个啥。她翻开技术资料,按规定很快设计出一个筛子。过了几天,她到现场一看,工人们还是用那个破筛子,新筛子立在那没人使用。她奇怪地问:“你们怎么不用新筛子?”一个工人笑了笑说:“你想把我们压死?”任国珍还以为工人们在开玩笑,又一本正经地说:“这可是按规定设计的标准筛子。”听她这么一说,有的工人生气地说:“设计这个标准筛子的人准是个官僚主义者,你试试,这能用吗?”任国珍掂掂新筛子,试试旧筛子,果然新筛子又大又重,很不实用。她红着脸,走了出来。
时隔不久,厂里发生了一次煤质事故,粉煤含灰量过大,车发不出去,严重影响了生产。厂里决定叫任国珍去查找原因。任国珍没有到现场去,却一头钻到了日报表里,来回计算、分析,好久找不出原因,急得她满头大汗。正在这时,一个老工人跑来告诉她:“技术员同志,甭算了,原因我们找到了,是粉煤里面有砂子。”听了这话,任国珍脸上象挨了一烙铁,火辣辣地难受。她不由地联想起煤质班工人的批评,心里更感到惭愧。老工人象看出了她的心思,就对她说:“技术员哪,你到车间看看啊,老蹲在办公室里你给谁服务哇!”
晚上,回到家里,她翻来复去睡不着,老工人语重心长的话,使她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她回想起来厂后所走过的一段路程,越想越觉得路子走得不对。她激动地翻开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主席说:“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毛主席这段教导她过去也学过几遍,可是今天学起来觉得分外亲切,好象毛主席专门对自己讲的。任国珍认识到,过去不是设计的筛子大,而是头脑中的“私”字大,同工农兵的距离大;粉煤里面的砂子不是不好找,而是成名成家的思想蒙住了眼睛。只有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走和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对革命作出贡献。
任国珍到工人中去,起初和工人没话可说,生怕碰钉子、出笑话。工人们看出了她的心情,于是主动接近她,鼓励她,帮助她,使她进一步坚定了向工人阶级学习的信心。有一次,因为天冷,手选车间辊轴筛底下的溜子道,被冻成坨的碎煤堵住了。任国珍正在这个车间劳动,她和老工人一起,用钎子捅冻煤。这是个脏活,钎子一捅,崩得煤粉满脸都是。开始,任国珍虽然手上用劲,嘴却闭得紧紧的,生怕把扬起的煤尘吸进肚里去。她身边的老工人看见后,就诚恳地对她说:“干活可不能怕脏啊,人要怕脏,思想就不会健康。”老工人语重心长的话,使任国珍很受感动。她想:自己虽然人在工人之中,并不等于和工人结合了,思想感情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脱胎换骨,从灵魂深处彻底改造资产阶级思想,才能真正同工人相结合。以后,她把办公室搬到车间、现场,同工人一起参加劳动,虚心向工人请教,甘当工人的小学生。有一次,她上现场取样,工人们说:“小任啊,取样工作,工序太多,太耽误事了,你帮咱改改吧。”她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马上和工人一起研究。经过多次试验,终于解决取样工序多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效。
在工人阶级先进思想的熏陶下,任国珍的思想感情一天天地在发生着变化。矿里有个老工人的爱人因病死了,家中剩下两个小孩没人照顾。但是,这位老工人没有让困难吓住,从没有因为家务而影响工作。任国珍知道这件事后,深深为老工人这种一心为公、一心为革命的崇高精神所感动,就主动到这位老工人家拆洗缝补,帮助料理家务。有一次,任国珍从矿里办事回来,看见厂子附近一条脏水沟旁,有两个小孩张大着眼睛,急得团团转。脏水沟里不时传来“扑通、扑通”的击水声。她急忙跑了过去,只见一个小男孩陷在脏水沟里,脏水已吞没了头部,情况十分危险。刹那间,张思德的光辉形象闪现在任国珍的眼前,她奋不顾身地跳了进去,把孩子抱了起来。脏水沟里积满了烂泥,拔腿十分艰难,她用尽全身力气拔出了双腿,鞋子陷在烂泥里也顾不得拿,抱着孩子就向厂里飞跑。到厂后,她和几个老工人用棉被把孩子包好,送进了医院。经过抢救,孩子很快脱险了。
刚刚迈开同工人结合步伐的任国珍,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广大革命矿工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高举“对反动派造反有理”的革命大旗,起来大造党内一小撮走资派的反。任国珍坚决支持矿工们的革命行动,同矿工们一起投入了捍卫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战斗。她和革命矿工们贴出的一张张大字报,象炮弹一样击中了党内一小撮走资派的要害。走资派怕得要死,恨得要命,就捏造罪名把任国珍打成“反革命”。许多老矿工积极支持她。他们对她说:“小任,我们坚决支持你,天塌下来有我们顶!”工人阶级的声音,给她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她和矿工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向一小撮阶级敌人发动了更加猛烈的进攻。
在人民解放军支左部队的帮助和支持下,平安煤矿选煤厂新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在阶级斗争的暴风雨中胜利诞生了。矿工们一致推选任国珍同志为厂革命委员会委员。他们说:“小任和咱们风里来,雨里去,始终战斗在一起,这样的知识分子我们信得过。”
新华社通讯员
(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