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编者按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说:“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的义务。”
我国援外人员遵循毛主席的教导,不远万里去帮助各国人民进行建设。他们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各国人民极端的热忱,把各国人民的建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同各国劳动人民同甘共苦。他们把所在国的劳动人民看作自己的阶级兄弟,给以巨大的关怀,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知识,在必要时甚至不惜为这些阶级兄弟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全心全意为世界各国人民服务,不愧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士,不愧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女。
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我国援外人员同当地劳动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受到各国人民热烈赞扬。各国人民异口同声称颂他们是“毛主席派来的好专家”,热情地说:“从中国专家身上看到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我国援外人员在援外工作中取得巨大的成绩,是由于他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结果。我国援外人员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认真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他们把“老三篇”作为座右铭反复学,时时处处以白求恩、张思德等英雄人物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他们从毛主席著作中汲取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我国援外人员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范例,值得我们学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
——悼念为坦桑尼亚人民献身的国际主义战士张敏才烈士
去年十月四日上午,设计鲁伏河克洞达水库工程的几位中国水利专家来到坦桑尼亚东部鲁伏河下游河谷草丛地带,进行最后一项测量工作。中国水文工程师张敏才,为了取得最后一项工作所需要的第一手材料,亲自参加了这项测量工作。这天,他们在烈日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一人多深的茂密草丛中测量河谷横剖面。突然,大群毒蜂扑来,势头凶猛不及躲避。在场的中国专家全被蜂螫,营救的同志赶来时发现张敏才同志被毒蜂严重螫伤昏厥在深草丛中。
在达累斯萨拉姆,穆罕比利医院的一间病房里,医生们开始了紧张的急救。中坦两国医生和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废寝忘食,连续进行了四天四夜的抢救。但张敏才同志终因中毒过重,医治无效,不幸于一九六七年十月八日逝世。
坦桑尼亚人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把为帮助坦桑尼亚进行经济建设、增进中坦人民友谊而牺牲的国际主义战士张敏才烈士的骨灰,安葬在达累斯萨拉姆市非洲人区依拉拉公墓。
尊敬人民,热爱人民
张敏才同志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的义务。”一九六四年以来,他接受祖国人民的委托,三次出国支援亚非国家的建设事业。
共产党员张敏才从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光辉著作中吸取了无穷的力量。他对坦桑尼亚的建设事业真正做到毛主席所说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坦桑尼亚人民“极端的热忱”。
地处赤道的坦桑尼亚骄阳似火。张敏才和其他同志一道跋涉在野兽出没的荒野长途,调查灌区情况。他的脸晒曝了皮,脚打起了泡。他连续进行了十多天野外调查,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不论是向非洲老农调查水情,或向非洲青年传授技术知识,他都是满腔热情。同他一道工作过的坦桑尼亚朋友赞扬他“有一颗热爱人民、尊敬人民的心”,称他是“毛主席派来的好专家”。
听毛主席的话
张敏才同志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热爱,认真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他随时随地不忘学习毛主席著作,在野外工作晚上没有灯,他便用手电筒照着学。他遗留下的一本英文版《毛主席语录》只差几页便从头到尾仔细学完一遍。他把“老三篇”当作座右铭反复学。他以白求恩、张思德同志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破私立公,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张敏才同志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终于成为一个优秀的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战士。
张敏才同志经常参加体力劳动,热心为集体服务。他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十月四日那天,他在满身被蜂螫昏迷醒后,第一句话便问:“同志们怎样?脱险没有?”他神志稍一清醒,不顾自己的伤痛,不是要求守护他的医生去休息,就是向本组同志谈他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他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忘我的精神使周围的同志感动得热泪盈眶。
永远活在坦桑尼亚人民心中
张敏才同志身负重伤后受到坦桑尼亚政府和人民深切的关怀。在抢救期间,坦桑尼亚政府卫生部和医院提供了一切可能提供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医院的许多坦桑尼亚医生、护士和病人都密切关注他的病情。当他们知道他是为坦桑尼亚的建设而负伤时深受感动,竭尽全力来进行抢救。
克洞达水库工程坦方代表莫萨斯获悉张敏才同志逝世消息,立即从四百多里外的工地赶来送葬。他悲痛地说:“张敏才同志是在帮助我国建设时牺牲的,他的死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我们坦桑尼亚人民的损失。我们要永远纪念他。”
在送葬行列中有许多素不相识的坦桑尼亚朋友。他们怀着沉痛心情在张敏才同志墓前默哀。有的还亲手在墓上添一铲土。
达累斯萨拉姆市非洲人居住区的居民在谈到中国专家张敏才烈士时说,毛主席派来的中国专家是“非洲人民最好的朋友”。特别使他们感动的是中国大使馆把张敏才烈士的骨灰葬在非洲人的公墓。他们把这件事看成是中坦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 新华社记者


第6版()
专栏:

中索人民友谊之花
——记我国技术人员为索马里修建“国家剧场”的事迹
矗立于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市中心的宏伟壮观的索马里“国家剧场”,象嵌在印度洋畔的一块巨大的金黄色的宝石,以其瑰丽绚烂的光彩,吸引着往来如织的人群。这是中国政府馈赠给索马里政府的一项礼物,索马里朋友们亲切地称它是“毛主席派来的使节修建的中索友谊大厦”,是“中索友谊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毛泽东思想是“中索友谊大厦”的基石
这座高达二十四米,建筑面积四千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厦,从破土到竣工,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一位索马里朋友感叹地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只有中国才能办得到。这是大跃进的速度,这是文化大革命精神的体现!”而中国的建筑技术人员则说:这都是毛主席的“老三篇”教导的结果。
一年前,为了帮助索马里发展民族文化,八十多名中国建筑技术人员,肩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赋予的为世界人民服务的严肃使命,来到非洲之角的这个国家。他们立誓要学习张思德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效法白求恩的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以老愚公的移山填海的顽强意志,从事艰苦的工作。从动工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在工地上,高高竖起巨幅的毛主席语录牌:“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的义务。”他们每天大学革命宝书《毛主席语录》,背诵“老三篇”。为了争取早日完工,他们打破了其他国家专家在索马里工作的惯例,在工程紧张的几个月里,尽管白天工作达十小时,夜晚仍然继续奋战。
正是因为学习了“老三篇”,中国技术人员才有了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大无畏的气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原定要用三、四个月把屋架安装完毕,现在只用了二十天就完成了。当中国技术人员回顾一年的工作成就时,都异口同声地说:“一切成就都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的结果。”毛泽东思想,是这座“中索友谊大厦”的基石。
中国技术人员在索马里工作期间深深感到,索马里工人对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无限敬仰。他们为此而深受鼓舞。
坚决粉碎殖民主义者的破坏阴谋
在修建“国家剧场”的过程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技术人员坚决挫败了殖民主义者阴谋破坏、阻挠的诡计。
正是那些统治索马里八十多年,严酷摧残索马里民族文化的殖民主义者,在工程开工前夕,垄断电力供应,借口电力不足,一手撕毁了已经签定的为剧场工程供电一百瓩的协议。他们始而改口答应供电三十瓩,以后又递次减少,最后只答应供电二十瓩,这仅及协议中的供电量的五分之一!二十瓩电能起什么作用呢,一座三十五米高的塔吊就需电四十点五瓩!
怎么办?难道向殖民主义者屈服吗?不,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技术人员,有着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作后盾,他们决不会被困难吓倒,他们迎着困难毫不踌躇地积极准备开工,使用祖国运去的发电机发电,不用殖民主义者一度电,而保证工程按时进行。殖民主义者的破坏阴谋终于遭到可耻的失败。
“毛主席派来的专家就是好”
一天,工地上一位索马里工人谈到他对中国专家的印象时说:“毛主席派来的专家就是好。我从来没见到哪一个国家的‘专家’象中国专家那样在工地上打夯抬土。”
中索两国工人在一年的共同劳动中结下了深厚的阶级友谊,开放出灿烂的友谊之花。工程刚开始时,索马里工人技术水平较低。中国技术人员深知这是由于万恶的殖民主义者的长期罪恶统治所造成的。他们还想到,他们是毛主席派到索马里来的援外队伍,一定要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索马里工人。从此,工地上掀起了一个互帮互学的热潮。
由于索马里工人们的勤奋学习和中国技术人员的热心帮助,索马里工人的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中国技术人员在生活上也对索马里工人兄弟倾注了阶级深情。有的索马里工人病了,他们登门探望,并把工资送到病人的家里。当病人在自己小屋里看到了中国朋友时,无不激动得热泪盈眶。索马里工人从中国技术人员的身上,感受到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光和热。
被称为“中索友谊大厦”的索马里“国家剧场”是光焰无际的毛泽东思想奠定的;中索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花是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下绽开的。
新华社记者


第6版()
专栏:

感谢毛主席派来的好专家
——记我国援助几内亚建设“十月二日大会堂”
中国援助几内亚建设的“十月二日大会堂”(十月二日是几内亚独立日)落成典礼在去年九月二十四日隆重举行。这座大会堂建筑面积二万四千五百平方米,建筑主体高二九·五米,是目前几内亚最大的公共建筑物。
大会堂座落在三面环海的科纳克里市新旧市区相接的交通要冲。碧绿的海水衬托着它乳白色的身躯,远远望去,好象一座晶莹的玉石山浮现在蔚蓝的天幕下,巍峨而壮丽。就在大会堂动工前不久,一些帝国主义的“专家”还在散布说:“五十年前,这里还是科纳克里市通往内地的渡口,是一个海滩,根本不能建造这么大的建筑物。即使能造的话,至少也是一百年以后的事。”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宏伟的大会堂现在已经屹立在大西洋海岸,这是对帝国主义预言家的莫大讽刺。它成为中几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这座被几内亚人民称为“友谊宫”的“十月二日大会堂”,是由中几两国人民的友谊浇灌而成的,它的一砖一瓦都闪耀着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光辉。
中国专家牢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教导,肩负着祖国七亿人民的重托,在一九六六年初来到这里帮助几内亚建设“十月二日大会堂”。在建设过程中,他们碰到了语言不通、气候不适应、工程大、工期紧等许许多多困难。但是,困难吓不倒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专家。
中国专家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光辉著作,从中吸取了无穷的力量。他们发扬了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每天起早贪黑,日夜奋战,为了使工程早日完成,经常连续两三周甚至两三个月星期日都不休息。
酷热的赤道气候也是很大的威胁。有些人在室外烈日下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头昏眼花,这时,他们就学习毛主席的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精神立刻抖擞起来,又立即奋力战斗下去。许多专家经常带病坚持工作。
经过五个多月的艰苦奋斗,终于在大雨季之前胜利地完成了预定任务,保证了下一阶段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位几内亚技术干部感动地说:“我过去跟帝国主义国家的专家和修正主义国家的专家都一起工作过,他们上班晚,下班早,到工地后也只是坐在办公室内,根本不去现场,更不要说同几内亚工人一起劳动了。”他又说:“但是中国专家都象普通工人一样跟我们一起劳动。如果你不看他们的肤色的话,谁也分不出哪个是中国专家,哪个是几内亚工人。”
许多几内亚工人异口同声地称赞说:“毛泽东思想哺育起来的中国专家,是最勤劳、最有智慧的专家,他们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几内亚工人在与中国专家朝夕相处的一年多的日子里,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专家千好,万好,都是毛主席的教导好!”
几内亚人民在中国专家身上看到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和力量,他们更加热爱毛主席,更加崇敬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在工地上向中国专家要毛主席著作、毛主席画像和毛主席像章的人愈来愈多。许多人随身携带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有时间就学,一遇到困难,就向《毛主席语录》请教。他们说:“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我们越读心里越亮堂。”
几内亚工人阿马杜对中国记者说:“我们几内亚人都知道: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派来了好专家,帮助我们建设了许多工程。我们无限感激毛主席。他老人家不仅日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且时刻为全世界人民的利益操劳。我们打心眼里热爱全世界人民的敬爱领袖毛主席。”
中国专家已经开始陆续回国了。许多几内亚朋友再三嘱托中国专家,回到北京以后,千万不要忘记代他们问候毛主席好,祝他老人家万寿无疆!      新华社记者
(附图片)
中国专家为了帮助马里人民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想方设法把技术传授给马里工人。这是在杜加布古糖厂工作的中国专家在车间就地画图,给工人讲解生产技术。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