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6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交响音乐的新生面
中央音乐学院 毛泽东思想战斗团 红岩兵团
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京剧革命的胜利号角声中,革命的交响音乐《沙家浜》冲破重重阻力,从资产阶级洋人死人的旧营垒中杀出来了!
《沙家浜》的诞生,宣判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破产,为无产阶级的交响音乐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崭新的道路。
我们为革命的交响音乐《沙家浜》拍手叫好!

《沙家浜》的诞生,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进行夺权斗争的伟大胜利!
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政权问题。
文艺的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的手里,文艺就为哪一个阶级服务。正象毛主席指出的:“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大众。”
建国十几年来,文艺界的领导权,被周扬、林默涵、夏衍等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所篡夺,他们在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支持和包庇下,推行了一条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相对抗的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他们把文艺界当成他们进攻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的重要阵地。
在这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控制下,十几年来,在我们的交响音乐舞台上充满了外国资产阶级和现代修正主义的东西。那个中国的赫鲁晓夫不是说“反映现代生活不能勉强”吗?不是说“外国的东西要大量进口,改良主义的也可以”吗?于是,那些洋人死人,都跑到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交响音乐舞台上来作威作福了。
当然,那些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也搞了一些“民族的”交响乐,但这些“民族的”交响乐,也无非是让你为地主小姐祝英台哭鼻子,为“大宋朝”的“忠臣良将”穆桂英叫好,或者叫你进入“春江花月夜”的境地,忘掉阶级斗争。
这些东西,是为资产阶级服务,是为地富反坏右服务的。这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利用他们把持着的大权,在交响音乐舞台上专了我们的政!
一九六二年,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号召。
以江青同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向文艺界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向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发动了猛烈的总攻击。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在很短的时间内,京剧这个资产阶级顽固势力控制最严密的堡垒首先被攻破了。中央乐团的革命的同志们,在京剧革命的鼓舞下,下定决心,要搞出真正为工农兵服务的交响乐来。交响音乐也开始革命了。他们按照江青同志的建议,以革命现代京剧做基础,开始创作《沙家浜》了。
那些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对交响乐的革命恨得要死,他们开始是利用他们手里的权,阻挠和破坏《沙家浜》的创作,不给创作人员,不给创作时间,不给乐队试奏,妄图把《沙家浜》扼死在摇篮里。
中央乐团的革命的同志们顶住了阶级敌人的刁难,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沙家浜》的初稿。
那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把《沙家浜》看成眼中钉、肉中刺。这时,他们一方面东拼西凑,搜集反对意见,想从根本上否定它,一方面他们又企图把《沙家浜》的领导权揽到自己手里,然后把它引入歧途,使它变质。
但是,我们的革命文艺战士识破了敌人的诡计,他们把创作的领导权紧紧地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手里,粉碎了这一小撮坏蛋破坏革命交响乐《沙家浜》的阴谋。
一九六五年九月,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为工农兵服务的无产阶级交响乐终于诞生了!
毛主席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由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
《沙家浜》的诞生,宣告了那些资产阶级的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从交响音乐的舞台上滚蛋了,它使交响音乐开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新生面。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代表着千百万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英雄人物大踏步地登上了交响音乐的舞台。

毛主席说:“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基本任务。”
那些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不是要离“革命经”,叛“战争道”吗?不是要反“火药味”吗?我们的《沙家浜》就针锋相对,大写特写革命战争,让“火药味”充满交响音乐的舞台,歌颂了毛主席的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
那些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不是要我们专写那些“不好不坏,亦好亦坏,中不溜儿的芸芸众生”吗?我们的《沙家浜》就针锋相对,塑造起了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这些高大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那些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不是要“写真实”吗?其实,他们不过是打着“写真实”的幌子,美化阶级敌人,丑化革命人民。我们的《沙家浜》就针锋相对,歌颂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人民不仅勇敢,坚定,敢于斗争,而且机智,多谋,善于斗争。它无情地暴露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沙家浜》就是这样歌颂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暴露了危害人民的黑暗势力的。它所表现的思想,它所塑造的英雄形象,是伟大的。
交响乐在欧洲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资产阶级的上升时期出现了他们的交响乐高峰。外国的资产阶级和现代修正主义者认为这是“不可企及的高峰”,我国文艺界的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也说:“欧洲音乐的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我们能搞个希夏邦马就不错了。”这纯粹是扯淡!站在我们无产阶级交响乐的山峰上看资产阶级的东西,它哪里是什么“高峰”,不过是小土堆而已。
那个“高峰”所歌颂的资产阶级革命,不过是以一个剥削制度代替另一个剥削制度的革命,它能和我们在《沙家浜》里歌颂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相比吗?
那个“高峰”所美化的英雄,不过是吸吮着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能和我们在《沙家浜》里所塑造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者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相比吗?
那个“高峰”所歌颂的最高理想,不过是“全世界都变成兄弟,大家欢乐地拥抱在一起”这个资产阶级用以欺骗人民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反动口号,它能和我们在《沙家浜》里歌颂的“把帝国主义反动派全埋葬,胜利属于革命人民”这个理想相比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沙家浜》是按照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进行文艺革命的一个光辉样板。
我们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我们的文艺也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文艺。因此,我们在创造自己的文艺的时候,对于人类历史上一切文学艺术遗产,“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对于如何吸收这些文学艺术遗产,那些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同我们是根本不同的。
他们从瓦解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出发,把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东西全盘端上我们的舞台,在创作上也是硬搬和模仿这些死人和外国人的东西。解放十几年来的交响乐,就是按照洋人的一套所谓“纯音乐”、“四乐章”和所谓“奏鸣曲式结构”的老路进行创作的。
实在,这类东西没有多少人可以听懂,那些资产阶级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多数也是不懂装懂,假文明。许多交响乐的作者,也根本就不准备使自己的作品被人听懂的。一位资产阶级的音乐家承认,这种交响乐“你如此去想也可,如彼去想也可”。
他们拿着这类洋货上市,还搞什么“交响乐普及月”,这就象毛主席形容的“简直是老鸦声调,却偏要向人民群众哇哇地叫。”老百姓不知道他在胡言乱语些什么,他还埋怨老百姓“没水平”。他们说:“我的作品要五十年以后的人才能欣赏。”其实,这不过就是毛主席尖锐地批评过的那种要“把工农兵提到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度’去”的东西。
在《沙家浜》的创作过程中,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就极力想把这个作品拉向这条道路。
他们说:“你们这样搞下去不行!应该搞些象样的交响乐、协奏曲。”“你们这个东西既不是成品,也不是废品,而是个试制品。……以后还是要搞成‘纯音乐’的东西。”有人还说:“要洋嘛!就一洋到底。”林默涵更别有用心地提出要“先依靠,后发展”。他的所谓“先依靠”,就是依靠封建主义的传统京剧;“后发展”,就是发展成资产阶级交响乐的老样子。
中央乐团革命的同志们向这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们知道,要想创造出真正“工农兵自己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就必须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
他们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以中国人民熟悉的京剧音乐为基础,在交响音乐里加进了合唱、独唱、朗诵,加进了化装表演。在结构上,它按照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完全打碎了洋人的交响乐结构框框。
交响乐队的作用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它不仅鲜明地帮助合唱和独唱塑造形象,表达内容,而且也在一些贯穿在整个情节中的纯音乐段落里发挥了它的特长,表现了特定的情绪和形象。例如“扫荡”一段,就形象地刻划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的愤怒。一位老工人说:“听了这段音乐,使我想起了当时鬼子扫荡的情形。”
毛主席说:“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
这就是我们无产阶级交响音乐要走的路,不仅我们中国要走这一条路,全世界无产阶级要发展自己革命的民族的交响音乐艺术都要走这一条路。一位拉丁美洲革命朋友在听了交响音乐《沙家浜》以后说:“走中国的路,就有本国的艺术;走西方的路,就没有本国的艺术。”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百花必将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盛开于全中国,盛开于全世界!


第4版()
专栏:

相反的两种议论
思红
毛主席说:“对于一件事或一种人,有相反的两种看法,便出来相反的两种议论。”
《沙家浜》登上了交响乐的舞台,搅乱了那些资产阶级老爷的酣梦。他们嘟嚷了,他们骂街了:什么“交响乐完蛋了”,什么“似驴非马”,什么“四不象”,什么“既放盐,又放糖,吃起来不是味儿”了,云云。其实,这不过是他们感到复辟资本主义美梦的破灭而发出的悲鸣而已。由他们去骂吧!毛主席早就说过:“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不同的艺术标准。”“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作品,不管其艺术成就怎样高,总是排斥的。”资产阶级咒骂无产阶级的交响音乐,是毫不足怪的。“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广大工农兵群众则热烈赞扬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他们为自己的交响乐高声喝采,拍手叫好。
工人同志们说:“你们用交响乐表现了人民的力量和气派。”“你们用毛泽东思想闯出了一条路,对我们有启发,我们在生产上也要创新。”一位炼钢工人说:“我一边看一边想,这乐队就好象是毛主席领导下的革命队伍,一个战士拿一支枪,显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威力。”
《沙家浜》在农村演出时,有的贫下中农从三十多里路以外赶来,他们说:“交响乐大变了!真棒!过去我们根本听不懂,现在听懂了。”
解放军战士表示:“我们热烈欢迎革命的交响音乐。”有的解放军战士还写信来说:“你们的演出,象一个健康的孩子迈开了脚步,他不会跌下去,而是走向新的里程!”他们还鼓励我们的文艺战士“要顶得住!”
看!工农兵群众的立场多么坚定,他们的爱憎是多么鲜明!
“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就是我们无产阶级文艺的方向!
那些资产阶级老爷不是惊呼“交响乐完蛋了”吗?是的!资产阶级的交响乐早就该完蛋了,“不破不立”,资产阶级的交响乐不完蛋,我们无产阶级的交响乐怎么上台?
那些资产阶级老爷不是说《沙家浜》是“四不象”吗?说对了。《沙家浜》当然不象封建主义的东西,当然不象资产阶级的东西,也当然不象现代修正主义的东西。它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无产阶级的崭新的交响乐。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让我们坚决地站在工农兵群众这一边,为《沙家浜》高声喝采吧!


第4版()
专栏:

走自己的路
毕庶勤 陈良纯
十多年来,我们的交响音乐舞台上泛滥着西方十八世纪的腐朽没落的音乐。以周扬、夏衍、林默涵为代表的文艺界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把资产阶级的交响音乐捧上了天,把那些宣扬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的腐朽生活及其丑恶灵魂的交响音乐说得神乎其神,什么“悲伤的主题”,“梦幻的乐章”,“艺术大师的高超手法”,“绝妙的艺术造诣”,等等,等等。他们污蔑“工农兵没有文化,不懂得艺术,听不懂交响音乐”。阶级敌人妄图以此来腐蚀人民,吓唬群众拜倒于洋人死人的脚下,以达到他们为复辟资本主义制造舆论的目的。
历史是无情的。新生的力量终究要战胜腐朽的东西。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砸烂了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阎王殿。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使交响音乐获得了革命的新生。“不能跟着洋人去死,一定要走自己的路。”《沙家浜》开辟了交响音乐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康庄大道。
中央乐团革命的同志们,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江青同志的亲自指导下,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攻克了交响音乐这个顽固堡垒,成功地创造了工农兵喜闻乐见的交响音乐,塑造了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地下联络员阿庆嫂等高大的英雄形象。交响音乐《沙家浜》的诞生,大长了无产阶级的志气,大灭了资产阶级的威风。
交响音乐《沙家浜》生动地、形象地表现了毛主席的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它标社会主义之新,立无产阶级之异。那些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说:这是个“怪物”,广大工农兵群众就是喜欢这个“怪物”。因为它是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它是我们无产阶级自己的交响音乐。这样的“怪物”就是好,就是好!
林彪副主席说:“在形式上要大胆创造、别出心裁、花样翻新,要敢想敢干,不要怕人说标新立异,要有创造性,要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要真正感染人,为人民所热爱。”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的交响音乐《沙家浜》,就是这种好样板。
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在交响乐的历史上写下了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页。它的出现,必将在全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什么“悲伤的主题”,什么“梦幻的乐章”,一切旧的资产阶级的交响乐,统统见鬼去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