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
《青年运动的方向》


第1版()
专栏:

  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破私立公
  ——江苏省太仓县洪泾大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
编者按: 我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忠诚、无限崇拜的心情,向读者推荐洪泾大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
洪泾大队,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进集体。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一直坚持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放在首要地位,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指导一切;用毛泽东思想斗私批修,破私立公。他们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发出了“斗私,批修”的伟大战斗号令,再一次向我们指明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纲领和根本目的。这就是教导我们,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中,要认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彻底从头脑中铲除“私”字。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这场极其尖锐、复杂的斗争的胜利,才能把反修斗争进行到底,彻底挖掉修正主义根子。
靠什么武器“斗私,批修”,靠的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林彪同志说:“我国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七亿人口,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革命的思想,正确的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有了这个思想,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干劲,才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广大工农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红卫兵小将、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和所有无产阶级革命派,都要遵照林彪同志的指示,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狠狠地斗私批修,大破资产阶级世界观,大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大树特树毛泽东思想的绝对权威。
洪泾大队为我们提供了开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的系统的经验,也为我们作出了“斗私,批修”的榜样。值得学习,值得推广。
林彪同志指出:必须把毛泽东思想灌输到工农中去。工农群众掌握了毛泽东思想,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从根本上说,就是大立毛泽东思想的革命。广大工农兵是这场大革命的主力军。因此,把毛泽东思想灌输到工农群众中去,是一件头等大事。
江苏省太仓县沙溪公社洪泾大队,自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来,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值得推广。
首要地位是斗出来的
洪泾大队切实地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放在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位,是经过激烈的斗争的。
斗,首先是同阶级敌人斗。
洪泾的广大贫下中农,无限热爱毛主席,无限信仰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掀起了大学大用毛主席著作的热潮。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最害怕群众掌握毛泽东思想。他们打着“红旗”反红旗,和地富反坏右分子互相呼应,极力破坏洪泾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他们诬蔑贫下中农学习毛主席著作是“报恩观点”、“实用主义”;胡说学习毛主席著作解决不了粮棉高产的问题。他们甚至明目张胆地阻挠学习林彪同志关于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推向新阶段的指示。
洪泾的贫下中农,对疯狂反对毛泽东思想的阶级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斗争,就要针锋相对。当去年国庆节,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顾阿桃在北京参加观礼回来,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阻挠她传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时,洪泾大队的革命群众和革命干部就积极支持顾阿桃热情接待外来群众,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当贯彻林彪同志的指示遭到阻挠的时候,他们就专门安排一段时间,大张旗鼓地学习和宣传林彪同志的指示,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出现了大学大用毛主席著作的新局面。
斗争,就要广泛发动群众。每当阶级敌人的阴谋诡计一出笼,洪泾大队就发动群众展开大辩论,让群众大揭大批,把敌人淹死在“人民战争”的海洋之中。每经过一次大批判,广大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自觉性也就大大提高一步。
斗,还要同来自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和习惯势力斗。
过去有不少人认为:“政治是软任务,生产是硬指标”,“政治是支票,生产是现钞”。特别是到了生产大忙季节,这种错误思想更加突出:“割麦插秧如救火,一时一刻不能松,政治工作多做少做看不见,毛主席书多读少读没关系”,因而错误地主张:农闲大学,农忙少学,大忙不学。
这些错误思想,洪泾大队是这样解决的:
首先,展开群众性的政治和生产的关系的大辩论。洪泾大队在去年一年中,开展了三次大辩论。辩论结果,明确了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坚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实现人的思想革命化,是一切工作的根本。明确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搞好大忙生产要靠政治,要靠毛泽东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决不能用提高工分、搞物质刺激等修正主义的办法。大辩论得出了唯一正确的结论:千条万条,毛泽东思想挂帅是第一条;千忙万忙,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能忘。
然后,把大辩论的正确结论贯彻到行动中去。过去由于对政治和生产的关系认识不正确,抓工作习惯于只抓生产,不抓人的思想革命化。开起会来,谈生产头头是道,讲政治轻轻带过。不管什么干部,到生产队里去,看的是生产,问的是生产。经过大辩论,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不仅大队党支部,革命群众组织,而且专管生产的队长,以及贫协、民兵、妇女等各条线,都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大家做到了布置工作先布置学习,检查工作先检查学习,汇报工作先汇报学习,总结工作先总结学习。
最后,他们还创造了一套大忙期间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好办法。这些办法,他们称为“四为主、五到田”。四为主是:改室内学为室外学为主,改晚上学为白天劳动、休息时学为主,改大组学为小组学为主,改定时学为随时学为主。五到田是:毛主席的书带到田头,毛主席语录牌掮到田头,报纸、文件读到田头,革命歌曲唱到田头,表扬好人好事做到田头,使田头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大课堂。
洪泾大队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经过反复斗争,终于冲破重重阻力,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放到了一切工作的首要地位。
大学“老三篇”改造世界观
毛主席说:“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是个“公”字,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是个“私”字。引导农民大学毛主席著作,大立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广大农民的世界观来一个转变,大破“私”字,大立“公”字。
这桩大事从何着手?
洪泾大队的经验是:从大学“老三篇”开始。他们以“老三篇”为武器,向农民头脑里最集中、最普遍的“私”字发起猛烈进攻。他们在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上,在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上,在干部的“吃亏论”上猛攻私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又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上,猛攻私心,把灵魂深处破“私”立“公”的斗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工分”问题,是社员中个人和集体关系上“公”和“私”斗争的一个焦点。私有观念使一些农民把“挣工分”当作参加集体劳动的目的。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种田为什么?过去的回答是:“种田为活命”。
洪泾大队的贫下中农,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老三篇”,毛主席教导:“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们反复学习、反复运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头脑里逐渐扎下了根,对问题找到了全新的答案:“种田为革命”。“为革命种田”的“公”字,战胜了“为工分种田”的“私”字,人们集体生产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许多社员抢着干重活,干难活,但却不要提高报酬。
粮钱之争,是社员中集体和国家关系上“公”和“私”斗争的又一个焦点。洪泾大队在连续几年获得粮食丰收之后,有些人出了这样的主意:粮食产量蛮高了,对国家贡献不小了,社员口粮不少了。粮食不如棉花值钱,可以少种点粮食,多种点棉花。
在对待国家和集体关系上的这种私心,也是通过大学“老三篇”解决的。毛主席教导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洪泾的贫下中农认真地用这些教导对照自己的思想,认识到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七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那种只从一个大队的利益出发的主意被否定了。这两年,集体粮食播种面积都按国家计划完成。
以前,洪泾大队有些干部认为当干部“吃亏”,想“掼纱帽”。他们有一本“当干部吃亏”账:既要参加劳动,又要做工作,体力上吃亏;工作多,会议多,自留地里跑的少,家庭副业搞的少,经济上吃亏;工作上出点问题,上级批评,社员有意见,老婆埋怨,精神上吃亏,……。过去,为了解决“吃亏论”的思想,算过不少当干部如何在经济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吃亏的账。但是越算账,问题越得不到解决。解决问题,还是靠“老三篇”。毛主席教导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些干部学了“老三篇”之后,思想斗争很激烈,都向自己提出问题:是当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还是当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吃亏”的干部不愿当,要当“得利”的干部,这是什么思想?他们越学越觉得自己的世界观有问题,需要来一个根本的转变。他们终于认识到,为群众办事,为人民出力,是本分,是荣誉,绝不是吃亏。他们深有体会地说:“屁股坐在‘私’字上,为群众办了一点事,就觉得了不起;脚跟立在‘公’字上,为人民出力越多越开心,为革命‘吃亏’越大越高兴。”在“老三篇”的威力面前,“吃亏论”没有立足之地了。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洪泾的贫下中农坚持大学“老三篇”,把灵魂深处破“私”立“公”的斗争,提到了更新的高度。他们认识到,这场革命,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大决战,是关系国家前途的头等大事。在这一大事面前,无限热爱毛主席的贫下中农,大破“私”字,大立“公”字。他们认识到,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最大的“公”。从这点出发,他们就大造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反,舍得一身剐,敢把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拉下马。
在大学“老三篇”,改造世界观的斗争中,洪泾大队初步摸索出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归纳为四句话:照镜子,挖老根,斗私心,换红心。
照镜子,就是每做一件事,每想一个问题,都要用“老三篇”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说的做的符合不符合白求恩、张思德、“老愚公”的精神。
照了镜子以后,他们认识到凡不符合“老三篇”精神的,根子都在“私”字上。这根子若藏在肚里,就要作怪,得挖出来,让它无处藏身。
“私”字挖出来,若不彻底打倒,仍旧立不起“公”字。因此,一定要把私心斗得狠狠的,搞得臭臭的,才能为大立“公”字打下基础。
斗倒私心,就要在灵魂深处树起毛泽东思想的红旗。一言一行,都按照“老三篇”的标准去做,以白求恩、张思德、老愚公为榜样。这就叫做“换红心”。
洪泾大队的贫下中农体会到,改造世界观是艰巨的斗争,是一辈子的事情,但不能慢慢来,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狠斗狠改,积小胜为大胜。他们说得好:改造世界观,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老愚公门前的山是死山,挖一点,少一点。我们思想上的“私”字是活山,不挖就要长出来。一定要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最锐利的武器,经常挖,不断铲,才能彻底铲除资产阶级思想,牢牢树立起无产阶级思想。
文化低,难不倒;生产忙,挤不倒;家务重,拖不倒
洪泾的贫下中农,为了掌握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真理,克服种种困难,使毛主席著作的学习大普及,长期坚持下来。
困难,首先来自文化低。
万恶的旧社会,给贫下中农留下了文化水平低的痛苦。中年以上的人,大抵识字不多,有的甚至还不识字,学习毛主席著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毛主席著作有着深厚阶级感情的洪泾贫下中农,没有被困难难倒。他们说:“我们有耳朵可以听,有嘴可以问,有脑子可以想和记。不怕文化低,只要决心大。”有决心就能出办法!
办法之一,就是“集体学,用心记”。他们分别以生产队、劳动组、家庭为单位,组织起学习小组,推选出辅导员。在学习小组里,听辅导员讲解,一起朗读,一起议论。边听边想,边想边记,不懂就问。你念我记,我背你听,互相帮助,直到背熟、记全、弄懂为止。他们称这种办法为“五心学习法”:用心听,细心想,虚心问,精心记,决心做。
办法之二,是“学毛著,识千字”。洪泾的贫下中农懂得,要更多更好地读毛主席的书,必须学习文化,做文化的主人。于是队队办起了夜校,念的是毛主席的书,写的是毛主席书上的字,人们把学习毛主席著作和学习文化结合起来了。
办法之三,是“加工帮助,平衡发展”。帮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结对帮。识字和不识字的自愿结合,你教我认,你读我跟,一帮一,一对红。有的划组定人帮。不识字的社员成立专门的劳动组,辅导员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固定在这些组里参加劳动,边劳动、边辅导。有的个别补课帮。如外出积肥、运输的社员,回队后,有专人给他们补课。有的上门帮。对于老人、病人,大抵组织青少年送宝书上门,读给他们听,讲给他们听,使他们都能把毛主席的话印在脑子里。
办法之四,是“学习次数多一点,每次内容少一点”。洪泾的贫下中农学习毛主席著作,是宝书随身带,随时学起来,每次学习一两条语录。这样积少成多,每个人都能记得住,讲得出,用得上。
困难,还来自生产忙。
洪泾大队是粮棉夹种地区,生产任务繁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下地劳动。洪泾的贫下中农不是等空闲了再学习,而是在繁忙的劳动中坚持学习。他们创造出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田间学习方法:
工前工后学。上工前,开个十来分钟的学习会,根据当天农活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学习几条有关的毛主席语录。收工时,开个十来分钟的讲评会,对照最高指示,检查一天的行动。这些会,时间极短,收效很好。
休息时间集中学。每天利用劳动休息中间的三、四十分钟时间,以劳动组为单位,集中在田头、场上,根据形势、任务和思想状况,学习几条毛主席语录。大家谈心得,讲体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活学活用。
一边劳动一边学。洪泾的贫下中农,在劳动时,有的集体背诵“老三篇”;有的一人领读,大家跟读;有的你问我答,相互测验;有的你背上句,他接下句,“接龙式”地背诵毛主席语录和文章;有的在挑担子时,也以毛主席语录为号子;……。总之,一个时间,完成两样任务,既积极参加劳动,又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
困难,也来自家务重。农民除集体劳动比较繁重外,家务也是比较繁重的。要烧饭、喂猪、种自留地,妇女还要奶孩子、洗衣服、缝缝补补。学习和家务,确实存在矛盾。
洪泾的贫下中农没有被家务事拖垮学习。他们说:木板上没有缝,锥子照样钻进去。学习毛主席著作,就要以锥子精神,钻出时间来。他们把一切时间都当作学习的时间,一切场所都当作学习的课堂。夜校里面读一读,睡觉以前温一温,烧火时候看一看,吃饭前头念一念,走在路上背一背。有些人甚至连淘米、洗衣、做针线活的时间也不放过。时间,就是这样钻出来的,毛泽东思想,就是这样钻进头脑里去的。
洪泾的贫下中农,既从战略上藐视学习的困难,又从战术上重视学习的困难。终于做到了文化低,难不倒;生产忙,挤不倒;家务重,拖不倒;扎扎实实地把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长期坚持下来。
让毛泽东思想占领家庭阵地
洪泾大队把家庭作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一个单位,是一种新生事物的初苗,是一种先进经验,值得人们重视。
洪泾的贫下中农学习了林彪同志关于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推向一个新阶段的指示后,决心把家庭办成学习毛泽东思想的课堂,让毛泽东思想占领家庭这块阵地,使家庭也变成“公”字的天下。
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必然反映到家庭里来,而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又经常存在着“公”和“私”的矛盾。如何让无产阶级思想战胜资产阶级思想?如何让“公”字斗倒“私”字?洪泾贫下中农的实践回答:根本的根本,在于坚信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来衡量和解决家庭中的一切问题。
从这个根本的根本出发,洪泾大队许多家庭成立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小组,创造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
第一,推选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当组长,一个识字青年当辅导员,负责组织学习、指导学习。农村家庭中,中年人往往是承上启下的“一家之主”。现在,这个“一家之主”被推选来主管家庭政治、家庭革命,“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目前农村中,有文化的大多是青年。因此,推选一个识字青年当辅导员很重要。他负责教识字,解释书中意义、难懂词句,带领大家念语录、背语录等。辅导员尽责与否,往往是家庭小组能不能学好,能不能坚持的关键。
第二,规定一些相对固定,而又不妨碍劳动、会议和家务的时间进行学习。洪泾大队的许多家庭学习小组,根据实践经验,认为这些时间较好:饭前饭后,一家人围桌而坐,念几条毛主席语录;清早起床后,一面烧早饭、料理家务,一面可以互问互答,温习毛主席著作;晚上临睡前,可以夫教妻、子教母……互相学习一会。利用这些时间,既不费工,又不费油;看似零碎,却易于坚持;看似学得少,天长日久,却学得很多。
第三,每月开一两次家庭讲用会。根据一个阶段在阶级斗争中、生产斗争中、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用毛主席的教导,对照家庭,对照个人,符合于毛泽东思想的,就互相表扬,违背了毛泽东思想的,就互相批评。这是促使家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在用字上狠下功夫的有效办法。
第四,在家庭学习小组中大讲家史,大讲村史。贫下中农大讲家史,大讲村史,是使一家老小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誓死不忘本,永远跟党走的极好办法。
通过把家庭办成学习毛泽东思想的课堂,原来农村家庭的旧制度,正在一个一个地被清除,一种全新的家庭关系,正在地平线上出现。家庭这个社会组织的基层细胞,正在投入现实的阶级斗争,投入革命,正在由只顾自己的“家”,变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关心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家”。
把家庭组织起来学习毛主席著作,使家庭突出政治,突出毛泽东思想。让毛泽东思想占领家庭这块阵地。这是一个革命,不可等闲视之。
从组织上抓紧
洪泾大队的党支部,自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以来,一直坚持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认真地从组织上保证把毛泽东思想灌输到农民中去。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洪泾大队的革命群众组织,特别注意抓紧毛主席著作的学习,并督促和支持党支部把这一工作做得更好。
在过去,洪泾的政治思想工作,组织上的根子,只扎到大队:大队党支部书记抓政治思想,大队长抓生产,再往下,生产队里,就没有人专门负责政治思想工作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发现了这个问题。感到千抓万抓,学习毛主席著作第一要抓。要抓,就要一抓到底,就要从组织上有所保证。因此,洪泾大队把抓毛主席著作学习的组织上的根子,从大队直扎到生产队里去:大队有党支部,生产队设政治队长。党支部和政治队长,首要任务就是抓毛主席著作的学习。
洪泾大队党支部抓毛主席著作学习,首先是抓学习计划。
洪泾大队的学习计划,强调学习“老三篇”。“老三篇”是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必修课,必须作为座右铭来学,学了就要用,搞好思想革命化。此外,根据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形势,每个月选择几条指导当前斗争的毛主席语录,以及有关的文件,印发给社员,使之家喻户晓,人人有数。我们不可小看了这个计划,以为常学“老三篇”,未免重复,一个月才学几条指导斗争的语录,未免简单。须知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老三篇”是改造灵魂的最重要武器,常学常新,要学一辈子,用一辈子。洪泾大队广大社员在斗争中学,在斗争中用,反复学,反复用,正符合林彪同志“少而精”、“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指示的精神。
只抓计划是不够的,还要抓紧检查,抓紧总结。单拿检查来说,一查毛主席的话有没有记牢?要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首先必须记牢毛主席究竟讲了哪些话。林彪同志指出:“有些警句最好要背熟”,因此,“记牢”这一查很重要。二查毛主席著作有没有用好?要把毛主席著作真正学到手,关键就在于用。林彪同志指示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因此“用好”这一查尤其重要。
每检查一次,就总结一次,每总结一次,就提高一步。洪泾大队就是这样把毛主席著作的学习,由一个阶段,推向又一个新阶段。
洪泾大队的革命群众组织,从一成立,就设有专人负责抓毛主席著作的学习。核心领导首先规定了学习制度,保证带头学好,并带动造反派战士在斗争中带着问题学。洪泾的革命群众组织从思想上认识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大立毛泽东思想,一定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一切,统帅一切。因此他们不但自己抓好毛主席著作的学习,而且积极督促党支部一起抓好毛主席著作的学习。他们给党支部贴的第一张大字报就是严格要求党支部把毛主席著作的学习紧紧抓起来。
政治队长也在实践中摸出了抓毛主席著作学习的经验。
他们认为,要使生产队的广大社员都学好毛主席著作,只是大呼隆,坐一屋子,讲上一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有一个政治队长,把全队参加学习的一百二十五人,分为四种类型,组织学习。青年、识字的、党员、队委、贫协代表等五十八人,在晚上集体学习“老三篇”;不识字的中年社员二十五人,在田头一帮一地学习语录;老年人,由政治队长每隔十天讲解一次,学习警句;未入学的儿童由小喇叭宣传队来教他们学习一些语录。
他们认为,要使生产队的广大社员都学好毛主席著作,只限于一般号召是不行的,必须深入抓两头——一头树先进,一头帮后进。两头抓好了,中间自然朝前奔。
他们认为,学会抓活思想、学会不断发现问题、学会不断总结经验,都是政治队长抓好毛主席著作学习的几手硬功夫。
无论是党支部,无论是革命群众组织,无论是政治队长,都深深体会到,抓毛主席著作学习,必须抓紧。计划也好,检查也好,总结也好,两头也好,活思想也好……。要抓这一切,都要牢牢记住毛主席的教导:“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
无论是党支部,无论是革命群众组织,无论是政治队长,都深深体会到,要抓紧别人,先要抓紧自己。千紧万紧,以身作则第一要紧。真所谓“不看唱功,但看做功”。
必须大搞群众运动
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一切革命运动都是革命群众运动。是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这是区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还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分界线。
洪泾大队的贫下中农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组织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掌握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实现人的思想革命化,这是空前的一场思想大革命。要搞好这场大革命,单靠少数人是不行的。只有大搞群众运动,把全大队男女老少一齐发动起来,使群众真正把学习毛主席著作当作生活的第一需要,自觉地学,自觉地用,才能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
洪泾大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始终坚持大搞群众运动的原则。他们通过各种方法,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
第一,利用各种机会,激励广大贫下中农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崇拜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第二,大搞忆苦思甜的活动,激发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阶级感情。
第三,积极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学习的活动。
第四,开好讲用会。讲用会对推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有重要作用。大队开,生产队开,民兵、共青团、妇女也开。它既汇报学习成绩,又交流学习经验。讲的人促进了别人,也促进了自己。文化大革命中,洪泾大队先后开过许多次讲用会,都起到了活学活用、立竿见影的效果。
通过上面这些做法,一个经常性的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在洪泾开展起来了。学习毛主席著作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广大社员做到了“身不离毛主席的书,嘴不离毛主席的话,心不离毛泽东思想,行动不离毛主席的教导。”
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起来之后,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动,形成高潮。没有高潮,运动就不能前进,不能提高到新的阶段。
他们紧跟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最新指示,紧跟革命形势,推动高潮。在每次高潮中,开展大宣传、大讨论,大造声势;进行大总结,大检查,大订措施,大抓落实;使运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洪泾大队的实践经验证明,每出现一次高潮,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自觉性就提高一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就前进一步。但是,每一个高潮出现之后,必须紧跟着做好经常性学习的组织指导工作,把推动高潮和经常性学习结合起来。高潮为经常性学习打基础,经常性学习又使高潮中的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并为后一个高潮作好准备。这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就从一个阶段推向另一个新阶段,步步深入,步步提高,不断前进。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1版()
专栏: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走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北京一些革命小将自愿到内蒙当普通社员
这些革命小将在狠批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同时,勇于同自己头脑里的“私”字作斗争,进一步促进了思想革命化。他们决心到工农群众中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新华社十日讯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给革命的知识青年指引的光辉道路——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北京一些中学的革命小将,在十月九日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白音宝力格公社,当普通的社员,普通的牧民。
这些革命小将,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斗私,批修,促进了思想革命化,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指引的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是革命知识青年应该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他们响亮地提出:自愿下乡当农民当社员,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斗争中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他们的这一革命行动,代表了革命知识青年的方向,受到人们热烈的赞扬。
这些革命小将,是北京二十五中、二十二中、女八中、女十二中的高中和初中的学生。他们有的是学校革命委员会的成员,有的是革命群众组织的负责人,有的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他们都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锻炼出来的革命闯将。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敢想、敢闯、敢革命,勇于斗私,批修,造了以中国赫鲁晓夫为首的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反,造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反,狠批了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教育路线,狠斗了自己头脑里的“私”字,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坚定地说,决不做修正主义的接班人,要做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毛主席教导革命青年说:“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些革命小将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在《青年运动的方向》里的这一伟大教导,认识到革命的知识青年应该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听毛主席的话,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于是,他们下定决心,上山下乡,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斗争中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当他们向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提出下乡当农民当社员的要求时,立刻得到热情的支持、鼓励和帮助。
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帮助安排下,这些革命小将最近被批准到内蒙古牧区当牧民当社员。小将们非常激动地说:这是对我们的最大考验,最大关怀。我们虽是初学飞翔的雏鹰,但是我们一定能经得起暴风雪的考验,在斗争中锻炼得更加坚强。
行前,小将们来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上,面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举起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宣誓:
毛主席啊,毛主席!是您给我们指引了光辉的大道,我们永远听您的话,一辈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做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毛主席啊,毛主席!我们坚决响应您的伟大号召,以“斗私,批修”为纲,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毛主席啊,毛主席!我们永远忠于您,永远忠于您的光辉思想,永远忠于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我们一定接好毛泽东思想的班,使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这些革命小将的家长,在文化大革命中提高了思想觉悟,听到自己的子女下乡当牧民当社员,多数人都热情支持和鼓励,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好好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指到那里,就奔到那里。有的家长思想上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小将们就积极地给家长做思想工作,使家长们愉快地送他们下乡。许多家长和小将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战友,还在行前给这些小将送了革命宝书——毛主席著作。许多中学的革命小将纷纷表示,要向这些下乡的革命战友学习,坚定地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


第1版()
专栏:

  走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本报评论员
最近,北京市一些中学的红卫兵小将,满怀革命豪情,到内蒙古牧区去当一个普通的社员、普通的牧民。他们的革命行动,为广大革命知识青年做出了榜样。
毛主席教导我们:“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
北京市的这些革命小将正是在毛主席的伟大教导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斗争中,更加坚定了决心,要到工农群众中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坚强可靠的接班人。
要下定决心,一辈子和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在“斗私,批修”的伟大斗争中,同剥削阶级的利己主义,同卑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旧观念,同一切阻碍我们前进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作最彻底的决裂。
广大的农村青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要象北京市的这些红卫兵小将那样,听毛主席的话,不折不扣地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项伟大斗争中,为人民立新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