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连根铲除影片《红日》这株大毒草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 明晶
由瞿白音编剧的影片《红日》,是一株颠倒光明与黑暗的毒草。编导者严重地篡改历史,丑化我军,美化敌人,歪曲人民革命战争,恶毒攻击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为早被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彻底唾弃了的蒋介石反动派无耻地大唱颂歌。

影片《红日》极为恶劣地篡改了历史。
一九四七年五月的孟良崮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若干著名战役中一个成功的运动战。我军在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干净、彻底、全部地歼灭了蒋家王朝“模范军”的五大主力之一的敌整编七十四师。这一战役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当时新华社“时评”指出:第一,这是打击了蒋介石今天最强大的和几乎唯一的进攻方向;第二,这是打击了蒋介石的最精锐部队(四、五个精锐师之一个);第三,这个打击是出现于全解放区全面反攻的前夜。敌人受到极大震动,士气大降,蒋介石公开哀叹这是一个“无可补偿的损失。”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敌七十四师也不例外。当这支“模范军”被困在孟良崮时,被我军猛烈的炮火打得无处藏身,加上断粮缺水,人心慌乱,极为狼狈。请看当时新华社的报道:“……山顶上勇士们的刺刀,如万道金光飞舞,蒋军纷纷滚下山坡,到处碰上手榴弹与炮弹的爆炸。蒋军的顽抗绝望了,成千成百的在解放军喊话中投降。有的忙从石缝里钻出,放下枪,拍着手,向解放军请降,乞求水和馒头。”不少偷偷从山顶滚下来投诚的蒋军官兵反映:“两日不食,官兵普遍感到饥困绝望,我们在贵军(指人民解放军)猛烈炮火下几无处存身,尽失斗志。”“我们队伍全给你们打乱了,张跛子(指师长张灵甫)跑来跑去,不当家了。”
影片提到的涟水、莱芜战役,也是我军两个十分成功的战例。著名的涟水保卫战,我军消灭了以敌七十四师为主的敌人九千余名,张灵甫碰了钉子,直至我军主动撤离,才敢进城。莱芜战役中,我军以极小代价,不到三天,歼敌六万余人,使得敌人惊叹“莱芜战役损失惨重,百年教训,刻骨铭心。”
上述三战役和解放战争所有成功的战役一样,之所以取得胜利,在于我军进行的是正义战争;在于我军坚决贯彻了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和十大军事原则;在于广大人民的积极支援;在于我军具有高度的阶级觉悟,自觉的纪律观念,官兵一致的原则和无比威力的政治工作。然而,影片《红日》却极尽歪曲之能事,肆意篡改历史,作了完全颠倒的描写。
影片一开始,我军就处在灰溜溜的失败情绪中。由于涟水打了“败仗”,我军“被七十四师突破阵地,部队可能被包围”(军参谋长朱斌语)而被迫撤退。战士伤心落泪,连长暴跳如雷,团长大骂“乱弹琴”,军长也打报告请求处分,甚至刚从野战军司令部开会回来的军政委也不懂得战略意图而感到“难受”。从高级指挥员到战士,竟没有一个是懂得一点毛主席运动战思想的人!直到影片结束,不论是指挥员还是战斗员,总在不断地发牢骚,说怪话。与此相反,敌七十四师则在昂扬的音乐声中不断前进,大照“胜利”相,大碰“胜利”杯。从始至终,敌人“充满信心”,“士气旺盛”,战到张灵甫光杆司令一人,他还“宁死不屈”,“以身殉国”。颠倒黑白,篡改历史,这就是编导者在离毛泽东思想之经、叛人民战争之道的思想指导下的所谓“创新”。
我军和蒋军是阶级本质和政治目的截然不同的两种军队,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求解放的正义战争。然而,影片中两支军队却看不出谁是正义的谁是非正义的。解放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翻身的幸福生活,影片却告诉观众:战争使得人民“家破人亡”。人民群众敲锣打鼓送子弟兵出征打老蒋,鼓励子弟兵安心作战不要想家,影片反映的却是出征时父亲悲悲切切,妻子情意缠绵的凄凉景象。子弟兵帮助群众搞生产是我军的老传统,影片里描写的却是连长石东根向群众发牢骚。孟良崮战役中有七万多随军常备民工,十五万二线民工支援,影片中只有一两个一晃即逝的粗略镜头。更恶毒的是,仅有的阿菊诉苦的一个情节,也被编导者别有用心地用来攻击我军了。看吧,在军民联欢的热烈气氛中,在人民群众感谢我军,高唱“解放军是咱的亲骨肉”,“幸福生活万年长”的同时,编导者故意让阿菊悲悲切切地描述“你们撤退以后”家破人亡的惨景。这哪里是在暴露蒋军罪行,分明是编导者借阿菊之口在控诉,由于我军在涟水打了“败仗”,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可悲的后果,是在控诉人民革命战争的“残酷无情”,攻击毛主席“大踏步的前进和后退”的运动战思想!不是如此,又能是别的什么?

影片《红日》公然为反动阶级的顽固派谱曲立传。
在影片《红日》里,我们看到的敌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简直成了完美无缺的“英雄人物”。看吧,他“仪表堂堂”,“忠心耿耿”,军事素养“有胆有识”;上下关系“赏罚严明”,作风则“身先士卒”,虽然他被我军打死了,然而他死得那么“激昂慷慨”、“不成功便成仁”。
被编导者百般美化的张灵甫是什么货色呢?他不过是比一般反动军阀更凶狠残暴,更会弄虚作假的人物罢了。就在影片《红日》为他大吹特吹的涟水一战中,被我军剥掉了他外强中干的画皮,被歼数千人。一九四七年春,他见蒋军不断被我消灭,想开“小差”,曾向蒋介石打报告:“身体不好,要求休养”,蒋介石不答应,他只得硬着头皮勉强上阵。孟良崮被围时,这位蒋家“模范军”的头目知道死日已近,装腔作势地集中团以上军官“集体自杀”,但是这些蒋家王朝的“忠臣烈士”们,或者抹一脸血装死,或者对着老婆孩子的照片放声大哭,包括张灵甫在内,谁也不肯自杀,谁也不肯“为党国殉身”。我军攻上山头时,张灵甫仓皇逃命,被我军用缴获的美造机枪击毙。这就是真正的张灵甫的“高昂士气”、“英勇牺牲”!这一些,不是很有个性特点,很有戏剧性的情节吗?影片的编导者,你为什么熟视无睹、一笔抹煞呢?这分明是为了美化敌人,假塑造人物之名,行歌颂敌人之实!分明是从你们那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出发的!
与此同时,影片《红日》却对我军指战员进行了十分恶毒的丑化和攻击。影片中,我军指战员对毛主席的运动战思想毫无领会,打敌七十四师的思想基础是狭隘的复仇主义。打“败仗”发牢骚骂下级,打胜仗酗酒装疯。他们没有思想教育,他们无原则无组织,新兵入伍通信员说了算,连长石东根在吐丝口犯了严重错误,上级反而奖他一块手表。他们狭隘保守,只愿在本乡本土打仗。对我军的政治工作,影片作了令人难以容忍的歪曲:两个政工干部,军政委解决战士不愿去山东的思想问题是大讲山东的佳肴美果,绿林好汉;团政委一出场就被编导者借团长刘胜之口诬蔑为“说的一套,作的一套”的“知识分子”,哪里看得见半点政治工作的威力!
影片对我军从军长到战士,几乎无一放过,逐个点名地进行丑化;而且是鲜明地和敌人作对比。看吧,敌师长看得到垛庄的重要,我们军长却要上级命令指出后才明白;张灵甫睡着了还想着要提前下山争取突围,我们的军首长却在“麻木不仁”地下围棋;敌人守堡连长一个假投降,我军的连长便“乖乖”地入彀中计。敌人一个命令,下面毫无怨言地遵照执行,我军下达任务后,团长不满,连长吵吵。……连战场的硝烟也那么有“倾向性”:敌人的身上脸上总是干干净净的,我军的身上脸上总是青一块黑一块,“肮肮脏脏”的。
这样的人,这样的队伍,难道是三十九年革命历史证明了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人民解放军?是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觉悟最高、纪律最好、军民一致、官兵一致、始终坚持四个第一的人民军队?不是,决不是!这样的军队不可能打败蒋军七十四师,不可能在三年多时间内消灭蒋介石八百万反动军队,这是影片《红日》的编导者别有用心地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歪曲和丑化。

在我国遭到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内外一切阶级敌人高兴了,他们认为“大好时机”已到,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对我们的猖狂进攻。文艺方面更不例外。他们知道,没有一支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因此,他们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对我军进行破坏、诬蔑和攻击。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阵营中的“文艺家”们,打着“歌颂革命战争,歌颂人民军队”的旗帜,干着美化反动军队,歌颂阶级敌人的勾当,对我军进行恶毒的攻击。《红日》、《兵临城下》等影片正是这一时期应运而生的产物,是配合阶级敌人反动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
影片《红日》的编剧瞿白音是反党反社会主义黑线阵营中的一个急先锋。他在另一株诬蔑我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毒草《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中曾大声疾呼,号召他的伙计们对党的进攻不要“束手束脚,抱头觅路”,而要拿出“勇气”,“坚持真理、冲锋陷阵”。影片《红日》正是他向他的伙计们示范的一个行动。
不论是“束手束脚”式的进攻也好,“冲锋陷阵”式的进攻也好,我们要向你们宣告,你们的结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和你们自己吹捧的张灵甫和他的七十四师的下场一样:干净、彻底、全部被消灭掉!一切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各种各样的“家”们,你们有多少花招都使出来吧!我们的态度十分明朗,正如五月四日解放军报社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所说:“见到错误的东西就批判,见到毒草就铲除,见到牛鬼蛇神就打倒,决不能让它们无法无天、兴风作浪。”


第3版()
专栏:

不斗倒牛鬼蛇神,决不收兵!
解放军某部师长 董光继
影片《红日》是歌颂国民党反动军队,为敌七十四师
“树碑”“立传”,为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张灵甫歌功颂德的毒草。影片从头到尾,把垂死挣扎的敌军描写成“威武雄壮”、“顽强不屈”,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打起仗来“英勇善战”。对于张灵甫更是竭力美化,什么“沉着善战”呀,“雄才大略”呀,“顽强不屈”呀,在编导者的心目中,这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成了“盖世英雄”。在他被我军击毙之后,影片还立刻出现一轮红日,以此来歌颂张灵甫的反动灵魂“永垂不朽”。
国民党七十四师真的是这样不可一世吗?不!完全不是。我们从解放战争一开始,就和张灵甫的七十四师打交道,对于张灵甫的老底子是了如指掌的。直到他被我军击毙为止,我们和他在清江、涟水、新安等地交锋过五、六次。这支号称“铁军”的王牌师,究竟怎样呢?他们是地地道道的纸老虎。当时,国民党认为张灵甫最拿手的战术,是他的所谓“迂回战术”。但实际上是“送命战术”。涟水保卫战之前,张灵甫用了一个加强营的兵力,迂回到清江附近,结果被我军围困起来,受到了我军的严重打击。涟水战役中,起初,张灵甫依仗他的飞机大炮,看来比较疯狂。但是,一到短兵相接时,他们就都变成了狗熊。我所在的一个单位在十天十夜的战斗中,就歼灭了他们四千余人。通过这次战斗,不仅鼓舞了我军指战员的士气,改善了我们的装备,鼓舞了解放区人民的情绪,而且,严重地打击了敌军的气焰,决定了张灵甫在孟良崮就毙的命运。正如毛主席在《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一文中指出的:“最近在苏北、鲁南、鲁西、晋西等地几次作战中,许多蒋军部队士气的下降已到了很大的程度。我军已在几个战场上开始夺取了主动,蒋军则开始失去了主动。”
我们为了彻底粉碎敌军,决定进行一次有准备、有计划的战略转移,主动地撤离了涟水。当时,我军每个指战员都明白上级意图,所以士气非常足。在离开涟水的行军途中,还打了一次大胜仗呢!那是一九四七年一月十八日,当我们前进到新安附近时,张灵甫又施展他那“迂回战术”,命令一个加强连,迂回到新安镇,企图把我们消灭在那里。但是,由于我们全体指战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发扬了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气都没有喘,就和敌人打起来,敌人一个连全部被我歼灭。张灵甫这时犹如惊弓之鸟,怎么挣扎,也摆脱不了他死亡的命运。但是,影片编导者却把张灵甫这个败将写成了“赫赫英雄”,明目张胆地往张灵甫脸上贴金、抹粉,为他树碑立传,简直可气,可恨!
我们坚决不容许这伙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歪曲我们用鲜血染红的历史,我们一定要与这伙反对毛泽东思想、为反动阶级效劳的牛鬼蛇神斗争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第3版()
专栏:

长谁的志气 灭谁的威风
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英雄、特等功臣 王彦林
想想毛主席的教导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再想想《红日》这部影片,我越想越气愤。我们不能容许影片肆无忌惮地美化敌人,长敌人的志气,歪曲我们人民军队,灭我们的威风。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十四年前,我亲身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主子——美帝国主义打过交道,把这个纸老虎戳了个周身窟窿。仅上甘岭五三七点七高地一次反击,我和五个新战士就打死和活捉了二百七十多个美国鬼,炸毁了十八个地堡,而自己无一伤亡。主子尚且如此,国民党反动派就更不是我们的对手。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靠着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给我们的勇敢和智慧,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作到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三年多时间,就埋葬了蒋家王朝!
然而,影片《红日》的编导者却严重地抹煞了这一雄辩的历史事实,把美帝国主义的奴才——国民党反动派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刻划成一个“顽强善战”、“沉着果断”、“宁死不屈”的“英雄”;而把我军的广大指战员丑化得不象样子: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忧虑和烦躁笼罩全军,上级对下级动不动就熊,胜利时昏头昏脑,“失败”时灰心丧气。别的不说,单说影片一开始,五十八团团长苏国英牺牲,我军“被迫”撤离涟水,个个精神疲惫,甚至连军长沈振新也是忧虑重重,一筹莫展;而敌军七十四师却长驱直入,不可一世;穿着披风的张灵甫更是趾高气扬,威风得很。这不是在长敌人的威风,灭我军的志气吗!在我军完成孟良崮的包围计划并拿下了七十四师的辎重、给养重地垛庄后,张灵甫已成瓮中之鳖,但影片还在描写他“镇静”、“沉着”,洋洋得意地等着他们援军赶到,表演他的“中心开花”。即使到了粮尽弹绝的时候,他那套“声东击西”的反革命战术,还“吓”得我沈军长掏出手帕擦擦脸上的冷汗。最后,影片虽以我军的胜利为结局,但编导者告诉我们:张灵甫并没有辜负美国主子的“栽培”、不愧是反革命的“英雄”,临死时,他还头戴钢盔,手执自动枪顽抗到底呢!
《红日》是一支射向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军队的毒箭。我们要正告编导者,你们可耻的政治企图是永远不会得逞的,历史的事实也是歪曲不了的。


第3版()
专栏:

不许污蔑我们的硬骨头精神
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特等功臣 胡修道
《红日》的编导者严重地歪曲了我军革命战士的形象。当敌人的几发炮弹落在我军工事周围时,有的人急忙钻进工事蜷缩在角落里,还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有个战士说:“新兵怕炮,老兵怕机关枪。”
我们真的会怕敌人的大炮、机关枪吗?不!这是无耻的污蔑!我们革命战士从来都是无所畏惧的。
十几年前,在朝鲜上甘岭的战斗中,我还是一个不满十八岁、刚穿上军装的新战士。这次战役,美帝国主义吹嘘地说,是它们“攻势最猛烈”的一次。然而,尽管敌机丢下的炸弹把山上的石头炸成了三尺厚的粉末,我们却没有一点畏惧。敌人狂轰滥炸后,以一个营的兵力满山遍野向我们冲来,我一看到美国鬼子,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头,想到党和毛主席的教导,就有了信心和勇气,心里没有半个“怕”字,决心把鬼子全部消灭,为中朝人民和世界人民报仇。当敌人爬到离我们只有二十来米时,我们沉着地给了他们一顿猛揍,抓起手榴弹,拉开弦狠狠地向鬼子的头上砸去,直打得鬼子丧魂落魄,屎滚尿流,爬的爬、滚的滚,狼狈逃下山去。
参加上甘岭战斗后,我深刻地体会到,美帝国主义的确是一只纸老虎,外强中干,欺软怕硬。而我们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战士,是最大的战斗力!
在战场上,只有我们的勇敢,哪有敌人的威风!我们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从来是不怕苦、不怕死的硬骨头。我们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从来都是胜利者。《红日》的编导者,把贪生怕死的活命哲学强加在我们头上,这是对我们恶毒的攻击和污蔑。我们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战士,是任何人污蔑不了的!


第3版()
专栏:文艺战报

绝不准离毛泽东思想之经,叛人民战争之道!
《解放军报》陆续发表文章,严正批判影片《红日》
五月十四日以来,《解放军报》陆续发表读者来信、来稿及座谈纪要,对影片《红日》展开了严肃的批判。这些来信、来稿,以及解放战争的见证人——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罗璜、张鹏展、刘祥之、高士亮、李鹏、郑克良等同志在座谈会上的发言,都一致认为:影片《红日》是一部竭力为敌人歌功颂德、立传树碑,恶毒地攻击人民战争、人民军队的毒草,是离毛泽东思想之经、叛人民战争之道的资产阶级黑货。
替国民党反动军队谱“光荣史” 为屠杀人民的刽子手树“纪功碑”
许多同志指出:影片《红日》的编导者站在反动立场上,把反共反人民的国民党军队描绘成一支“威武雄壮”的“英雄”部队,把刽子手张灵甫打扮成一个“完美无缺”的“英雄”人物,从而对敌军进行了全面的、无耻的歌颂。
某部副师长郑克良、某部宣传处处长罗璜指出:这部影片不论是镜头的角度,画面的设计,人物的对话,音乐的效果,都是为敌人歌功颂德的。影片中敌人士气之“旺盛”,“为党国效忠”之“坚决”,上下之“精诚团结”,纪律之“秋毫无犯”,俨然是“王道之师”。试问,编导者的屁股究竟坐到哪一个阶级的板凳上去了?
罗璜同志指出:影片编导者为了美化和歌颂敌军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极尽捏造之能事。影片中张灵甫的一言一行,都是那么“雄姿英发”。每一次战斗,都是“足智多谋”,被我军围困在孟良崮后,依然“镇定自若”、“顽强不屈”。最后,这个刽子手被我军打死了,影片还为他树立起“虽死犹生”的形象。这时影片特意让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请问编导者,你的这轮“红日”究竟是为谁而升起的呢?你们不是明目张胆地颂扬张灵甫“精神不死”吗?
郑克良和某部副政委张鹏展指出:孟良崮战役,是继我宿北、鲁南、莱芜战役取得巨大胜利之后进行的。敌七十四师在我军一路几次沉重的打击下,人员和武器装备损失很大,士气大为低落,对反人民内战的前途毫无信心。就是张灵甫本人也很悲观,曾几次要求伪国防部将该师调往南京整训,又打了几次报告,要求请假养病,都未获准,情绪很低落,怎么能象影片中所描写的那样趾高气扬呢?历史事实就是这样的,编导者却偏偏为他立传谱曲。至于敌七十四师部队,也根本不是象影片所描写的那样,“不成功则成仁”,孟良崮战斗刚结束,我们在石缝里搜出敌士兵好几千,他们求饶的嘴非常勤快,投降的动作非常熟练,这难道还不足以驳斥编导者的捏造吗?一切反动派,不论是王牌也好,主力也好,都是残害人民的,外强中干的。而影片《红日》却掩盖了敌人的反动本质,竭力美化张灵甫和他的七十四师,这不是蓄意要模糊我们人民的爱憎界限吗?
极力歪曲人民军队的本质 全面丑化我军的英雄形象
影片一方面美化敌军,一方面对我军进行全面、恶毒的污蔑。某师政治部主任刘祥之说: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每个成员都懂得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根本道理。可是影片首先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竭力加以歪曲。它把我们的干部战士描写成为一群不知为谁而战,存在着严重的狭隘地域观念的人。一旦离开家乡,转战山东时,便思想不通,一个个垂头丧气,牢骚满腹。影片恶毒地捏造了部队向山东进军时那种悲观失望的精神面貌。
某军副参谋长高士亮同志说:在描写我军的士气方面,影片一开始就与敌人的高昂士气形成鲜明的对比。涟水之战,把我军写成不堪一击,仓皇逃跑,镜头里尽是部队与群众你挤我撞的一片混乱局面。这是恶意的诽谤。当年,华东野战军在涟水战役以前,坚决遵循毛主席的战略方针,不到两个月,共歼敌五万六千余人,以后,又转战各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究竟谁是胜利者,谁是失败者,历史早有见证,编导者全然不顾历史事实,对我军任意污蔑和歪曲,其用心何在?
其次,影片把我军的各级干部,描写成为没有政治头脑,没有无产阶级觉悟,不识军事韬略,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高级指挥员军长沈振新,在疯狂的敌人面前,一筹莫展,指挥犹豫不决;而在所谓“战役失利”的情况下,又背上了思想包袱,灰心丧气、“心情沉重”。军政委呢,是一个光搧扇子,没有主意的“泥菩萨”。团长刘胜只知打仗,不问政治,脑子里充满着单纯军事观点。特别是连长石东根,更是个被竭力丑化了的人物。他没有头脑,不讲战术,打仗只凭血气之勇。他嗜酒成性,在胜利面前晕头转向。他自由散漫,压制民主,破坏战场纪律。总之,影片把我军描写得不象一支革命队伍,这是决不能容忍的!
否定党的领导作用 诬蔑我军的政治工作
张鹏展同志说:影片自始至终不反映党对我军的领导。影片中,看不见党的会议,听不见党的声音,阴险地取消了党的一切活动和作用。而对仅有的两个党的代表——军政委、团政委,却煞费苦心地把他们丑化成配角、丑角,“泥菩萨”。影片很多地方都抽掉了党的领导,而由军长、团长等军事干部独断独行。激战来临,团政委只是站在旁边对团长说:“打仗还要靠你呀!”这不是完全支持和赞成单纯的军事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吗?
军政治部主任沈文章同志说:毛主席教导我们:“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而影片却宣扬了“一长制”,取消了党的领导。从军到连,看不到一次党组织会议。这是宣扬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党的政治工作,军队也能打仗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
某师参谋长李鹏同志说:影片从头到尾,丝毫看不到进步的政治精神的贯注,和执行这种贯注的行动。而恰恰相反,是以简单的行政命令代替政治工作,以粗暴的训斥代替思想教育,以庸俗、低级的趣味代替了无产阶级的远大理想。总之,政治思想工作既没有原则性,又没有灵活性。当部队转移,战士对战略转移想不通时,军政委是怎样去做政治工作的呢?他只是说山东那地方如何好,“到处有泉水”,有胶东的苹果,肥城“一线红”的桃子……。这是什么政治工作,这不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工作,而恰恰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工作。
恶毒歪曲毛主席人民战争的思想
黄瑶同志说:解放战争是人民军队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伟大的人民战争。但是,影片编导者把我军写成是一支不懂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军队。当涟水阻击战完成任务后,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我军主动撤退,但影片对我军主动撤出涟水这一正确的战略行动,却描写成溃不成军,狼狈逃窜,似乎不是我军主动撤退,而是因为打了败仗,不得不撤退一样。不仅如此,影片还把这一撤退写成我军上下都想不通,个个满肚子牢骚……这个部队既然对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如此一窍不通,那么它还是不是人民解放军?
人民战争必须实现主力军、地方军和游击战争三结合,但编导者笔下的解放战争,却是一场单纯依靠主力军唱独角戏的战争。这场战争,看不到人民群众对我军的支持和帮助,看不到人民的游击战争和我军配合,张灵甫军队进入我根据地,没有武装起来的人民的抵抗,他们是要进就进,要退就退,如入无人之境。
毛主席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可是影片完全歪曲了毛主席这一思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