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白纸最好画新图
——访玛纳斯河垦区
编者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发扬南泥湾的革命传统,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改造了天山南北许多人烟稀少的荒漠和戈壁滩,在建设边疆中作出巨大的贡献。
这里风大沙多,气候干燥,降雨量很小,甚至连人畜饮用水都感到困难,土壤中的盐碱有的高达百分之四十。困难的确是很大的。但是,困难并没吓倒生产建设兵团的勇士们。他们英勇顽强,不避艰险,不怕困难,高度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并不很长的时间内,就把大片大片的荒滩、荒地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营农场,为我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地建设自己的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在改造自然、开发边疆的斗争中,这样坚韧不拔,无坚不摧呢?是毛泽东思想。十几年来,生产建设兵团的指战员们,始终遵循着毛主席关于人民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也是生产队的教导,一心为革命,一切为革命,把开发边疆看作是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勇于拣重担子挑,勇于同困难作斗争,充分表现了人民军队的英雄本色。他们在建设边疆中所获得的胜利,就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玛纳斯河垦区,当你穿过纵横几百里的农场,通过绵延不断的林带,看到整齐如画的田园和新兴的工业城镇之后,很难想象到在十六年以前这里竟是空荡荡的荒漠。毛主席说:“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玛纳斯河垦区的成就,正是这个真理的生动活泼的体现。
玛纳斯河垦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十六年以前,玛纳斯河及相邻几条河的流域内,除了上游有些农民耕种以外,整个中下游广阔地区,都是连天荒草,没有人烟。一九五○年,人民解放军驻新疆的部队来到这里开荒生产。军垦战士们凭着双手,披荆斩棘,治水开荒,治理了包括玛纳斯河在内的六条河流,开辟出现代化的大农场,把广阔荒滩、苇湖、碱窝垦成了良田,在农场群的中心区建起工业新城石河子和奎屯,使这旷古的荒原换了人间。军垦战士们艰苦奋斗,在一片白地上,从无到有,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治水
依靠现有条件,发扬苦干精神,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分期治理,终于把玛纳斯河地区织成河网区。
玛纳斯河垦区的建设,的确是以最新最美为奋斗目标的。就拿垦区命根子的水利建设来说吧,这里已经作到象城市里管理自来水那样控制自如,指挥着河水来为生产服务了。从垦区南面流来的天山雪水一出山,就按人的意志,从地面渠道,从架空渡槽,从穿河涵洞,分赴四方,通过四万里长的渠道和一万八千多座闸门等建筑物,流进田地、水库、电站、工厂和城镇。六条主要河流和十多条泉溪,都已得到根治。这些河流的出山口,修起了包括拦洪、分洪、沉砂、排石的渠首工程,中下游有密如蛛网的渠道,沿河两岸有水库,流水完全为人所掌握。
玛纳斯河垦区的水利建设,可以说是“逼”出来的。这片夹在沙漠、戈壁当中的荒原,和新疆绝大部分地区一样,降雨量很小而蒸发量很大,种“望天田”是毫无指望的,连呆在这里的人也会渴死。要开发这片荒原,首要的一关是治河修水利。可是,军垦战士初进荒原,一不了解河流的特性,二无资料,三无工具和设备,四缺技术人员,重重困难横亘在前面。怎么办呢?当时正是解放初期,广大指战员说:“我们国家刚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还在进行,我们只能为国家建设出力,还能要国家支援?”他们选择了艰苦实践的道路,边治河,边生产,边摸索经验,边积累资料。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步摸清了河流的特征,确定了治理计划。
如何实现这个计划,当时有两种意见:有的人主张修山区大水库,修水泥渠道来代替戈壁河床。这样需要国家大量投资,而且要较长的建设时间。大多数指战员提出了另外的意见,那就是依靠现有物质条件,发扬人的苦干精神,就地取材,土法上马,由土到洋,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分期治理。山区水库投资大,就修建平原水库;缺少水泥,就用河床里的卵石砌渠,这样,既可节省国家投资,又可加快建设速度。敢于藐视困难的战士们说:“用土材料和土办法,也要建成高标准的工程!”接着,他们修建第一座平原水库——大泉沟水库,用土办法土材料,把水库修得结实耐用,为修建更多平原水库打开了道路。
为了把玛纳斯河地区织成河网,战士们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经年累月在荒野奔波,随处为家。水利部队副连长谈俱才,修渠筑坝十一年中,有十年是在地窝子、帐篷、苇棚里度过的,随着工程一个一个完成,他用扁担担着行李,搬了二十四次家。象谈俱才一样的成千上万的水利建设战士,就是玛纳斯河网的编织人。
建场
没房子,挖地窝子;缺工具,自己化铁铸;没耕畜,用节约的津贴买。荒滩退却了,农场一个个建起来。
玛纳斯河垦区的战士在漠漠无边的荒原上,布下了大农场,开垦出大片大片耕地,每座农场四周,是三五百亩为单位,长约两华里、宽约半华里的一块接一块的长方形条田。一条条渠道、道路、林带,整整齐齐,围护着条田,能抗干旱,能抗风沙。“人说玛河太荒凉,玛河实是好地方,劳动可以翻天地,定叫戈壁变天堂。”军垦战士当年唱的这首歌中所表达的希望,如今变成了现实。
解放初期,军垦战士刚到垦区,除了用爬犁拉来简单的行李和很少的土犁等工具以外,只有一双手。没有房子,他们挖地窝子;缺少生产工具,自己化铁铸铧犁;没有耕畜,就用节约的津贴费购买马牛。战士们豪迈地说:“就是用手刨,也要把荒地刨成农田。”
玛纳斯河西岸开垦最早的二十团农场,在建场时,因为缺乏工具,战士们用木棍打草,用挖战壕的小镐和圆锹挖地;耕畜少,六七个人拉一张土犁飞跑,人称“气死牛”。苏兴滩几千亩荒地上长着密集的索索林,必须除掉才能种地,可是没有伐木工具,战士们硬是用双手一棵一棵拔光。
老红军、南泥湾的劳动英雄高有富,在开发玛纳斯河流域中又成了开路先锋。当一块荒地刚开始测量时,他就带着部队到那里,挖地窑,架炉灶,打井,帮助大家“安家”。然后领着大家抡砍土镘,平沙丘,修渠道。当农场一建成,他又交给别人,带着垦荒部队到另一块荒原上开辟新农场去了。五六年中,他们脚下踏过的九片荒原,变成了九个农场。
在战士们顽强奋战之下,荒滩退却了,农场一个一个地建立起来,并且逐步发展:开荒由用砍土镘、步犁,进到用拖拉机;播种由手撒、耧播,进到播种机播,打场由用木棍、石磙,进到用打谷机。每个农场都发展成为机械化的大企业了。
垦区的北面就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风大沙多,危害农作物。要把荒滩变成稳产高产农田,还必须植树造林。战士们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就边开荒生产,边栽树,坚持开荒与造林相结合,人人栽树,年年栽树。有些地方碱重,畦栽不活,沟栽;沟栽不活,挖坑栽;杨柳不活栽榆树,榆树不活栽沙枣。现在,一道道绿色高墙,把风沙挡在农场之外,保障了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全面发展
以自力更生精神,兴办了许多工厂、企业,办了许多学校,办起了商业、卫生等事业。
垦区不仅自力更生建成了机械化国营农场,并且自力更生建成了现代化的工厂,办了许多学校,从小学直到高等院校,办起了商业、卫生以及其他事业。
这个垦区不仅远离城市,就是同老绿洲也隔得远远的,如果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东西,都要靠外地供应,不仅给国家增加很大的负担,而且长途转运,耗费人力物力,将影响垦荒事业的发展。所以,农场从一开始就自己打铁铸造,自己磨面榨油,后来随着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增加和水利建设的发展,又自力更生地办起了修理机械和生产原料材料的工业和其他副业生产企业,有一些并逐渐脱出农场办的范围,形成专业单位。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大跃进的激励和人民公社化的促进,整个垦区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垦区按照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根据国家需要和当地原料条件,以自力更生精神兴办许多工厂企业。农场种棉花,就建纺织厂;生产甜菜,就办糖厂;垦区羊多,就建毛纺厂;荒滩上芦苇、芨芨草丰富,就办造纸厂。
走自力更生之路,就得敢挑重担子,吃大苦,耐大劳。石河子八一制糖厂一九五八年建厂时除了几台动力机器是国家拨给的,糖厂百分之八十五的机器都靠自己制造。当时只有七十多个钳工、铆工、锻工、焊工等机械工人和三台小机床。但是,工人们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勇敢地承担起糖厂总重一千吨的五百多台机器的制造任务。他们从打制钳子、扳子开始,自己制造车床、刨床、钻床和电焊机等机器,然后用这些机器生产糖厂设备。结果,依靠外厂要两三年才能制成的设备,自己动手,一年就全部制成并安装好,按期投入生产。
垦区现有的工厂,每个厂都有一段艰苦创造的历史。石河子八一拖拉机修配厂,是从一架三条腿钳台,几把钳子起家的。经过艰苦的努力,现在发展成为担负几百台拖拉机修配任务的修配厂了。奎屯造纸厂从一口铁锅、一盘红炉干起,逐渐建成为一座年产八百吨板纸的纸厂。
垦区除了农场有中学,生产队有小学以外,还办起了石河子农学院、石河子医学专科学校。
军垦战士在荒漠地带进行改天换地的斗争中,始终牢记着自己是人民子弟兵,是毛主席的战士,他们立足玛纳斯河,胸怀全国,把开发荒原当作革命重担。有了这样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而奋斗的红心,加上人民解放军的组织力量,他们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成为无往不胜的队伍。过去人们说,北纬四十二度以北地区是植棉“禁区”,但战士们坚信人定胜天,经过大胆的试验,不但在北纬四十四度左右地区试种棉花成功,而且不断获得高产。一九六五年全流域的棉花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一十斤多,创造出我国最北部植棉区大面积高产纪录,彻底打破了植棉“禁区”的神话。
生产部队始终保持着战斗部队的本色,保持着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战士们把每项生产任务都当作战斗任务去执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们说得好:“英雄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出英雄”。垦区涌现的无数英雄战士,就是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斗争中锻炼出来的。生产兵团一级劳动模范、全国红旗拖拉机手侯正元,当他放下砍土镘去开拖拉机的时候,连机车上一个零件都不认识。但是他苦学苦钻,熟练到凭声音就知道机车的情况,创造出机耕作业的优异成绩。兵团二级劳动模范、植保专家张世海,是从一个字不识开始研究植物保护科学的。他把一颗革命红心倾注到植物保护工作上,苦干十三年,终于掌握了垦区棉花主要害虫的生活规律和多种作物病害的防治方法。象侯正元、张世海这样的英雄人物,在垦区的各条战线上都可以会见。
军垦区战士们开展的荒漠地带的确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可以凭借,但是也没有任何旧的负担影响前进的步伐。他们按照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沿着社会主义的大道,一往直前! 
本报记者 谈风(附图片)
左上图:玛纳斯河引水枢纽工程   《中国农垦》供稿


第5版()
专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扬勤俭办教育精神
面向垦区 面向生产 兴办学校 培养人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各个生产基地上兴办的九百多所学校,为垦区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办的各类学校中,有小学八百多所,入学儿童十二万八千多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已达百分之九十六;中等学校有全日制中学七十多所,还有三十三所包括农业、牧业、纺织、织染、制糖、电力排灌、医护、师范等的半农(工)半读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有一万六千多人。垦区的高等学校中有塔里木农垦大学、兵团农学院和兵团医学专科学校等三所,在校学生二千多人。现在,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学校到半工(农)半读学校,整个垦区内形成了一个教育网。十多年来,兵团各类学校培养的一万多个毕业生,为军垦战线充实了大批技术骨干力量。还有几万名老战士经过各种专业训练班的学习,也已成为生产上的优秀指战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办教育事业,一贯坚持和发扬了南泥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他们在开始进入一无所有的戈壁、沙漠和荒原时,就一面开荒造田,一面挖地窝、架帐篷,因陋就简地办起了学校。随着军垦事业的发展,职工家属陆续来垦区安家落户。为满足日益增多的职工子弟入学的要求,破旧的马棚、牛圈、鸡舍、库房,经过整修,就成了校舍。在生产获得了大发展,条件逐步改善了以后,他们仍然保持勤俭办学的精神,有些学校师生和职工一起,烧砖、打坯、割芦苇,造起了一座座简陋又实用的校舍。垦区规模最大的农学院,就是在一九五九年利用四顶帐篷、几间磨房办起来的。各农场生产连队办的小学,更是克勤克俭,只要挤出间房子,垒些土桌凳,置块黑板,学校就办起来了。
办学初期缺少教师,他们先是把连队原来的文化教员调来教书;后来生产发展了,学校越办越多,各垦区和农场就自己办师资训练班。有的中等学校也增设师范班,把有一定文化的军垦战士和知识青年,培养成了中、小学教师。大专学校的师资,除国家分配的以外,他们还抽调了不少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来任教。全兵团主要依靠自力更生的办法,培养出一支拥有七千多人的教师队伍,基本上解决了学校发展快、师资赶不上需要的问题。
他们还用穷干苦干的精神,克服了缺少教学设备的困难。大部分学校都是自己绘制教学挂图,自己制造教学用具。兵团农学院不花国家一文钱办起的草原实验室,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一九六二年他们开设“草原学”和“饲料生产”的课程时,需用的教学标本和实物一无所有。教师们走遍天山南北,亲手搜集了五千多种新疆牧草样品,自己压制成了标本;采集了牧草种子三百六十种,种到牧草实验地里。他们把一个卫生间加以改造,借来几张桌子、柜子,一个很象样的实验室就诞生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事业是本着“面向垦区、面向生产、面向职工”的原则兴办的。塔里木垦区负有建立蚕桑基地的任务,塔里木农垦大学就设立蚕桑专业。新疆是个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兵团农学院就开设了“盐碱地改良”这门新课程。创业初期,为了使这支手执战斗武器的队伍迅速掌握文化和生产技术知识,兵团在广泛举办业余文化教育的同时,还举办各种短期训练班,从开荒造田到开渠放水,从播种到收获,从生产到管理,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谁有一技之长,就以谁为师;那里有好经验,就总结推广,从而使全军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十几年来,这种短期训练班从未间断过,培训的各种专业干部达八万多人次。目前全兵团基层生产单位的技术员、拖拉机手、农具手以及财务、保管等人员,大都是这些训练班里培训出来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把各种类型的学校都办在生产基地上,师生们走出校门,就能参加生产,进行各种科学实验,非常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兵团各校师生一贯坚持参加生产劳动,许多学校的蔬菜、肉类做到了自给,粮食部分自给。每逢夏收和秋收大忙季节,学校还照例放农忙假,由教师带领学生去支援农场收获庄稼。各专业学校有生产基地为依靠,既便于进行现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够把生产单位的先进生产经验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来,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通过参加生产,广大师生逐渐培养起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体质也普遍增强了。
各个农场对于培育人才都很关心,主动给学校解决生产实验基地,配合学生的实习和教学。学校很多教学设备可以利用农场的设备,不用再添置新的。农场还为学校配备老职工给他们在生产上当参谋。生产队和车间的技术员,还经常兼任学校的专业教员。目前,象这样的兼职教员已有二百名左右。此外,当地的生产能手还经常给学生们讲技术课。这样,使学生们既能练出过硬的生产本领,又能真正读好书,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起来。
兵团举办的各类学校,经常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师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向优秀的军垦战士学习。因此,许多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觉悟较高。许多人立志扎根边疆,并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他们在生产和工作中一般都能吃苦耐劳,努力钻研业务,在农垦事业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新华社)


第5版()
专栏:

英雄征服火石泉
农垦系统一面红旗——红星二场建场史
根据土壤学,含盐碱过多的土地是不能耕种的。但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星二场的战士们,却在含盐达千分之几十到千分之四百以上的土地上垦出农田,并把它改造成了稳产高产农田。他们创造了改造大自然的新范例。
红星二场的战士是在哈密一个叫火石泉的地方垦荒建场的。这里有两种荒地,一种是盐碱较轻的荒地,一种是重盐碱地。重盐碱地的土壤含盐量达千分之八十到一百,最重的达千分之四百二十。一尺多厚的土层全是盐碱土和芒硝,大地就象蒙上了一层霜雪,不要说庄稼,连极耐盐碱的骆驼刺草也稀稀落落。是开垦轻盐碱地呢,还是开垦重盐碱地?开垦轻盐碱地容易建成农场,却占了当地集体农民发展生产的后备地带。开垦重盐碱地,有什么办法揭去尺把厚的盐碱壳呢?凭人力能改变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吗?矛盾就是这样尖锐地摆在人们面前。
过去是为人民舍死忘生,现在还是为人民垦荒办场
红星二场的战士,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的某部四十七团。这支人民子弟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以善打硬仗闻名。他们想:过去舍死忘生,英勇杀敌,是为人民;现在垦荒办农场,还是为人民。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地作了选择:开垦重盐碱地,把轻盐碱地留给当地农民群众去逐步开垦。他们要象打击凶恶的阶级敌人一样,来改造重盐碱地,再厚的盐碱层,也要把它揭掉。
红星二场的战士们就凭这样的革命红心和一双勤劳的手,以冲天的革命干劲,从哈密火石泉的一万八千多亩盐碱地上,引水洗去一百多万吨盐、碱和芒硝,使这些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其中近一半被改造成稳产高产的良田。十三年中,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为国家生产出二千六百八十多万斤粮食和大量油料、甜菜和棉花。这片土地上原来只有一棵树,如今林带接林带,场里场外长起了约十六万株树,还有一百八十九亩桃、杏、苹果和葡萄园。马、牛、羊等从无到有,繁殖成群。一九五三年,战士们还是用打仗的十字镐、圆头锨开荒的,如今农场全部耕作已经有百分之八十九实现了机械化。
“干革命就不怕失败,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
火石泉南靠浩瀚的戈壁,北临高大的天山,是个异常干旱的地区。年降雨量只有三十七毫米,而蒸发量却达三千四百多毫米;没有河流,没有渠道,不要说洗碱种地,连人畜饮水也没有。红星二场的战士为了改造这片大碱滩,在一九五一年冬季,就背着背包,扛着十字镐,顶风冒雪,北上天山,劈山筑坝,修渠引水。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天山口离火石泉有七十四里远,引水渠要经过砾石戈壁,要用块石一块一块铺砌渠道。战士们以英勇顽强的气概,用钢钎、铁锤向天山开战。悬崖陡壁,站不住人,他们就腰系绳子,从山顶上吊下来,悬在空中凿石头。腰上勒成血印,手臂震得发麻,但是他们说:为了建设边疆,吃点苦算什么。在没有机器和技术设备的情况下,战士们依靠这股顽强的革命干劲,用双手劈掉了一座座山头,在天山脚下修起长达四五十米的拦河大坝,提前十个月在戈壁滩上修成七十四里长的浆砌石头引水渠。
引来天山雪水之后,一九五三年春天,紧接着展开了开荒造田运动,头一步工作是洗净盐碱。除了地面的特重盐碱层,下面还有一层约半尺厚的固体芒硝,就象一块无边的大石板。每一亩地可以挖出约五十吨芒硝和盐碱。比起修水利,这是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
刚从战火中转到生产上的战士,对开垦这样盐碱特重的荒滩,没有经验。挖成排碱沟,打好田硬,大水进地,一夜之间就把田硬冲得精光。
参加过延安保卫战的指导员李胜有在会上举着拳头说:“干革命就不怕失败,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在人民解放军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气鼓足了,战士们就象上了战场。李胜有带人重挖排碱沟。他脱掉棉衣带头猛干,战士们一个跟一个跟上去,终于在水到之前,把排碱沟挖通了。
在盐碱滩上创业是十分艰苦的。这里每百斤土中含有四十来斤盐碱,遇水溶成红黑色。他们洗过的一万八千多亩土地,平地下陷了一尺多。他们每开垦一寸土地,付出了多么大的劳动!
“盐碱从哪里进攻,我们就把它消灭在哪里”
在大规模投入生产之后,红星二场由于没有摸透治理盐碱的复杂性,没能及时跟踪治理,盐碱又卷土重来。一九五六年,全场近万亩耕地,有四千亩左右重返盐碱,不能种庄稼,能种的地里也出现一块一块的白斑。由于盐碱侵蚀,缺苗太多,这年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还不到一百斤。又一个严重的问题提到人们面前:是盐碱赶走人,还是人赶走盐碱?
农场党委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进行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发动群众,从失败中找教训;坚决斗争,战胜盐碱灾害。农场党委向大家说:“这是我们的阵地,盐碱从哪里进攻,我们就把它消灭在哪里。”紧接着,在全场进行了检查,总结经验教训,上下拧成一股劲,反击盐碱的进攻。
劳动模范杨振国急得睡不好觉,白天黑夜都在想怎样消灭麦地里的盐碱。有一天,他在扫过碱的地上,看到地面踏实了,就用铁耙耙了一遍,第二天竟没返碱,连试了几个地方,都是如此。场长、政委听到这消息,立刻赶到杨振国管的那块地里,经过观察研究,找到了科学道理:盐碱是随地下水顺毛细管上升到地面的,耙地切断了毛细管,防止了返碱。
通过现场会议和宣传,在全场展开了学习杨振国的革命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动,许多战士利用休息时间,制作防碱耙,不久就做到了人手一把。从此,红星二场再也不怕雨后返碱了。大片不出苗的地,又长出了好庄稼。
发动广大群众找门路,把盐碱反攻的路一条一条的堵死了。经过几年的斗争,一大片昔日被盐碱侵蚀了的坏地,又重新变成了好地。
“宁愿多流千滴汗,也为国家多收一斤粮”
到一九六一年,红星二场的战士们已经有效地制止了盐碱的进攻,并且向碱滩扩展了农田,生产逐年上升。这时候他们又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重盐碱地上创造高产。他们说:“宁愿多流千滴汗,也为国家多收一斤粮。”从此,“千滴汗,一斤粮”就成了全场战士的行动口号。
他们发现,粪肥草肥上得多,庄稼长得好;多施粪肥草肥,有抵制盐碱改良土壤的作用,于是就把多施粪肥草肥作为盐碱地创造高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全场掀起了积肥热潮。战士们出门不离粪筐,很多人跑出一二百里路到天山牧场上去挖羊粪。为了解决肥源问题,全场便积极发展畜牧业,实行农牧业结合。农田平均每亩施肥量由一千九百多斤增加到三千五百多斤。连年大施粪草肥的结果,全场一万八千多亩耕地中,有近九千亩已经变成了稳产高产田。
在争取稳产高产斗争中,农场不放过群众的每一项创造,使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变成了广大群众的行动。在推行实现高产的精耕细作的过程中,农场以兵团二级劳动模范薛兴玉为榜样,激励全场战士,使全场树立了为革命在耕作上精益求精的风气。精耕细作的结果,稳产高产田面积越来越大,粮食逐年增长。一九六五年,红星二场遇到了多年未有的旱、虫等自然灾害,一万多亩春小麦,平均亩产量仍然达四百零六斤,总产量比一九六一年增长一倍半还多。
新华社记者


第5版()
专栏:

上图:农七师畜牧场从内地引来的狮头鹅等良种家禽,在边疆落户。   新华社记者 穆青摄
中图:兵团畜牧业日益发展,这是放牧在天山脚下的羊群。
马得良摄(《中国农垦》供稿)
右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戈壁滩上开垦的锦绣良田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