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最重要的“样板”
方天白
老师要带好学生,师傅要带好徒弟,指挥员要带好队伍,一个单位的领导要带好干部和群众。这个“带”字,真是重要极了。
培养先进,树立“样板”,用榜样的力量鼓舞群众前进,这是很好的“带”的方法。但千万不要忘记了,领导者自己也是“样板”。在群众中树“样板”,可以百中挑一,千中挑一,领导者自己这块“样板”,却是理所当然,想谦让也谦让不了的。你是领导,你就是“样板”,你走到哪里,这块“样板”就带到哪里。在群众的眼里,既然是领导,毛主席著作一定是学得比较好的,思想修养一定是比较高的,他们就要向你学。“打仗看旗帜,工作看领导”嘛!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领导的“样板”作用是无形的,无声的,但却是影响深远的。大庆铁人王进喜有一次看到一个工人擦机器用手抓油,又将满手的油擦在衣服上。他就追查这坏习惯的来源。谁想一查两查,查到自己头上来了。那原来是铁人过去在不知不觉中“带”出来的。从这件小事,也可以看到,一个领导者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做出好榜样来,是何等重要。有人说:看一个单位的风气,就可以推知这个单位的领导思想和作风。这是很有道理的。
领导者不但是“样板”,而且还是“样板的样板”。这话怎么讲?你自己缺少先进思想,就不可能去发现群众中的先进人物。就是找到了,也不能以自己的好思想、好作风来带领他,使他很快地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在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就是最重要的“样板”。小说《欧阳海之歌》在这方面有很深刻的描写。欧阳海就是时时刻刻以连长、指导员为“样板”的。胸怀远大,全心全意为党工作的指导员曾武军,就是在因公负伤、调离连队以后,也仍然在欧阳海心上留下了学不完、用不完的东西:“指导员呵!一个革命者,一个共产党员,就应该象你这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欧阳海就回想起指导员平素是怎么工作的,是怎么处理问题的。我们各条战线上风起云涌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就是这样地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下,在成千上万个曾武军的言教和身教下,成长起来的。
领导要带好队伍,首先必须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方面起带头作用。同时要虚心听取群众批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克服缺点。榜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这两条,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吧。


第6版()
专栏:

“念党”
王庆恒 李琦 刘一步
三月十四日,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在隆尧县毛尔寨公社苏庄大队,贫农孙玉生的妻子尹燕芬生了个女孩儿。按照习惯,女孩儿的名儿总是什么花呀,梅呀的,但尹燕芬的女孩,既不带花,也不带梅,而是叫“念党”。
五天之前,这里发生了强烈的地震,眼下家里房子正在修,锅灶正在盘,生活还没有安排妥当。十三日上午,尹燕芬一阵腹痛,预感就要临产了。在这个时候,别说生小孩,就是有个小灾小病也够麻烦的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呢!
就在这个时候,空军总医院一批医务人员,抬着担架匆匆地来到他们家里,孙玉生看着这些解放军一下楞住了:
“你们是……”
“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医疗队,是来接尹同志的。”
三天前,这个医疗队的助产士李惠韵进村时,帐篷没搭,汗水没擦,就一头扎到社员家里,抢救受伤人员,还挨门挨户调查访问。在访问中,他了解了村里七、八个孕妇的临产日期,并约好到时候一定来帮助。尹燕芬就是其中的一个。
现在孙玉生看到这么多人帮忙,脸上的愁容消失了,但还有些着急,生产所需要的东西都没有准备呀!医务人员看出了他的心思,说:“请放心吧!”
尹燕芬被抬到被称为“战地医院”的帐篷里。有人作产前检查,有人准备器械药品,有人忙去烧水,有人用药瓶和橡皮作了个奶瓶,有人把这个医院小儿科三个女战士捎给灾区群众的红糖,和国家慰问的奶粉一起拿了出来。护士长曹俊杰从挂包里抽出自己的衬衣,护士黄一华从提兜里拿出自己的蓝军裤,又去找来棉花,拿出剪子,找来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来剪裁,几个人七手八脚地缝起了小棉袄。
夜来临了,寒气刚刚向人们袭来。护士们已经找来了火盆、木柴,生着了火,端到了产妇的身旁。火苗欢乐跳跃,温暖着阶级姐妹的心!手电亮起来了,护士们忙起来了,人们都在急切地期待着那关心的时刻的到来。
婴儿平安地降生了。黄一华把孩子抱过来,包上自己的大衣,抱在怀里,瞅了又瞅。这时,一个护士忽然问李惠韵:“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孩!”话音刚落,惹的大家哄堂大笑。李惠韵由于过度的兴奋,竟然报错了孩子的性别。
红日渐渐地升高,孙玉生轻轻走进来,他四下里打量着:妻子已经安详地躺在铺上,底下垫着厚墩墩的褥子,上面盖着厚厚的被子,脚头还压着黄色的大衣。床边的火盆里火苗下去了,火炭还是旺旺的。床头放着热腾腾的稀饭,香喷喷的红糖。这一切,那里象是在灾区啊!
孙玉生端详着躺在母亲怀抱里的女儿。转回身来向站在旁边的护士们说:“解放军同志,要我怎样感谢你们哩!”护士同志说:“这是我们应尽力的事,要感谢就感谢毛主席!”玉生说:“同志,请你们给俺闺女起个名儿吧!”
一说起名,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起个带什么意思的?”孙玉生瞅着孩子,家史一幕幕涌上心头:六十九岁的父亲,在解放前就逃过十二次荒,大姐姐六岁上给人家当了童养媳,大哥哥三岁死在了逃荒的路上,二哥哥刚刚生下来就断了气,母亲给人家当佣人,勤苦操劳一辈子,最后连病带饿,死在了外面。那时自己不满两岁,父亲用开了花的破棉袄裹着,讨着饭回来的……。现在,要不是党和毛主席,这样的大灾,别说孩子,连孩子的娘也没命了。
“同志,就给起个感谢党和毛主席的名儿吧!”大家议论了一阵,一位护士说:“叫‘党生’怎么样?”玉生思索一会说:“好是好,就是和我连着,都有个‘生’字。”一阵静默,忽然有人高声说:“念党!纪念的‘念’,共产党的‘党’。”玉生、燕芬几乎同时高兴地说:“好!好!这名字真好!我们叫她永远记住党和毛主席!”
玉生抢上一步,抱起女儿连叫了几声:“念党!念党!”


第6版()
专栏:剧评

向阳路上阔步前进
——看西南区方言独幕话剧
凤子
西南区戏剧汇演中演出的方言独幕话剧,真是好戏连台。在来京汇报演出的几组小戏中,最受观众欢迎的,除了工农兵业余专场演出一台小戏外,四川达县专区农村文化工作团演出的《好帮手》和成都市话剧团演出的《向阳路上》也都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集中地塑造和歌颂农村中贫下中农一心为集体的闪闪发光的人物形象,是几个独幕话剧在人物创造上出色的成就。《向阳路上》里的李二哥、李二嫂,《好帮手》里的李群芳,给人们的印象是深刻的。这些小戏都是通过正面人物的行动来展开矛盾、解决矛盾,这就为被批判人物的思想转变提供了条件。以《向阳路上》为例,由于正面人物李二哥、李二嫂的精神面貌写得比较有深度,所以相应地也就比较深刻地挖掘出陈医生和贫下中农之间的思想差距,以及他下乡前后的思想变化。
戏一开幕,一声响雷,就把人物带进到这样的规定情景——山区、夏天,黎明之前。李二哥在雷声中奔到院坝。一个音响,一个动作,都有力地渲染了贫下中农对集体生产的感情,山区农民渴望雨水的感情。倾盆大雨中,李二哥不顾连疮病腿,不顾天黑路滑,拿起锄头,就去堵堰塘。开幕不几分钟,一个一心为集体、斗争在山区的人民公社社员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对生产,对集体事业的关心,贯串在李二哥的整个行动中,正是李二哥和李二嫂的崇高的阶级感情启发教育了陈医生和护士小梁。
这出小戏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既集中、丰富了情节,又精炼有趣,大大增强了戏剧性和喜剧色彩,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陈医生在山道上摔坏了腿,李二哥扶他回家,并积极为陈医生找药酒治腿;陈医生那想到李二哥正是他一年前不负责任打发的那个害连疮的病人。这是情节安排上的一个对比,这样的情节安排是非常巧妙的。陈医生响应党的号召、下到农村,虽然也体会到一点农民兄弟的疾苦,可是通过李二哥那一心为集体的高贵品质,和对同志强烈的阶级感情的对比,才真正比出自己思想感情和贫下中农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差距。
当陈医生发现李二哥认出了自己,在小梁的鼓励下,准备检讨时,可是又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在这一场戏里,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个人得失心理的描写是细致入微的。可是,当李二嫂知道了陈医生就是她当面批评的城里大医院里的那个不负责任的大夫时,马上开门见山地向陈医生道歉。贫下中农的坦率胸怀真是海一样的开阔。这是人物性格描写上的对比。
陈医生和李二哥的那段戏,那段对话,给人留下值得深思的问题。不是吗,要解决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问题,要解决医务人员——包括一切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问题,唯一的好方子,就是毛泽东思想。这个戏艺术处理很干净,朴素,生动,结尾含蓄而又不隐晦,观众完全相信陈医生这样的知识分子,一定会沿着工农兵方向阔步前进!《向阳路上》等几个独幕话剧所获得的思想上艺术上的成就,也正是戏剧工作者深入生活斗争实际、结合思想改造的收获。
就演出来说,是十分成功的,特别是扮演李二哥、李二嫂的演员同志,演得自然、朴素、生动、真实。陈医生这个人物的基调是不低的,正如小梁所说,下乡来表现的不错,这也是这个剧本创作上不同于一般之处。可惜演员对人物的掌握还感到有点拘束。
其他戏,其他人物,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论及。(附图片)
李二嫂批评的那个不负责任的医生,恰恰就是她面前的陈医生。


第6版()
专栏:增产节约杂谈

“肉烂在锅里”吗?
北京第一机床厂 王恩熙
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厂子这么大,浪费点算不了什么,反正‘肉烂在锅里’。”意思是说,不管是从市场上多买进来,还是从仓库里多领出去,也不管是真使用上了,还是没用上,反正是没跑出工厂的大门。
这种说法,听来似乎有点道理,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前几天,我们厂里开展了一个把以往扔掉的钢、铁、煤、焦炭、木材等拣回来的“拣宝”活动。第一天,就拣回来很多的“宝”,有金属材料,也有炉料、燃料……。第二天,我们从一块小坡地上往下挖不到两锹深,就发现了“地下焦炭库”一座,半尺多厚都是焦炭。请看,这些“肉”——金属材料和燃料虽然还都在“锅里”,但如果不把它们挖出来,不就等于白白“烂”掉了吗!“肉”还在“锅里”,可是“烂”掉了,那又有什么用呢!“肉烂在锅里”,就造成严重的浪费,使国家财产遭受到很大的损失。“反正肉烂在锅里”的说法,实质上是大少爷思想作风的表现,这不是工人阶级应有的思想,让我们赶快把它抛掉吧!


第6版()
专栏:

水下红太阳
战士 秦天祥
象一支脱弦的箭,
潜艇离开了军港。
我们载负着人民的期望,
日夜战斗在大海的心脏。
谁说,
水下看不到太阳?
毛主席的象照得全舱亮堂堂!
谁说,
夜晚这里看不到星光?
毛主席的书
象北极星指示着我们的航向!
当我们抬头看到这张象,
浑身上下添力量,
风再狂,浪再险,
也无法撼动我们钢铁的脊梁!
当我们俯首翻开这本书,
万道金光眼前亮。
五洲反帝的战鼓越擂越响,
我们心中的火能煮沸大海洋!
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我们在海底筑起一道屏障;
敌舰胆敢来侵犯,
就把它彻底埋葬!


第6版()
专栏:

崇高的劳动(版画)    
南京工人 余嘉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