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3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易和元
南宁化工厂六○一车间支部书记带着我们参观他们的车间。他指着一台台的机器自豪地说:“这都是我们自己安装的”。原来安装机器的任务,是交给机修车间的,机修车间承担的基建项目多,技术力量不足,安装工作被迫推迟了。怎么办?是等还是自己动手?六○一车间决定自己动手,把任务接了过来。“这成么?”人们议论开了,许多人抱着怀疑的态度。
“谁说鸡毛不能上天”!六○一车间的同志们克服种种困难,只用了四十多天的时间就完成安装任务。
现在全国都在学大庆。有的人学大庆只是口头上说,遇着困难就打退堂鼓。有的人是“学大庆,看行动”,他们树雄心,立壮志,当闯将,打先锋,真正发扬“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大庆精神,因而取得突出的成绩。六○一车间就是一个例子。
要真正做到“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并不那么容易,这首先会遇到许多困难,例如技术的困难,人力物力的困难,思想的阻力,等等。在困难面前,有没有信心,相不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这是工作成败的关键。有首民歌写道:“困难象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在具有雄心壮志的人看来,“困难本是寻常事,英雄心中无难字”,困难虽大,但人的力量更强,只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他们时刻记着毛主席的教导,迎着困难前进,战而胜之。毛主席说:“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照着毛主席的指示去办,就能无坚不摧,无攻不克;违反毛主席的指示,就将处处碰壁,一事无成。南宁化工厂六○一车间安装机器的事例,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六○一车间所取得的成绩,不仅在于它的经济价值,而更重要的在于它的政治意义,它体现了这样一条真理:应当相信和依靠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第6版()
专栏:

雏燕初飞
大兴县红星人民公社 张宝山
在红星公社,到处流传着九姐妹的故事。提起这九姐妹,嘿,可真不简单。论年龄,平均只有十七岁,说文化,只有两个初中生,其他都是小学生。去年,在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九姐妹立下了雄心壮志,在生产队拨给的五十二亩稻田上种起丰产田来。
插秧开始了,九姐妹中只有两个人会插秧,还是二把刀。最小的安美珍说:“咱不会插秧怎么办呢?”大家说:边干边学呗。话音没落,一挽裤腿就都跳下水去,边说边笑,抢着往前赶。一天,二天,三天……稻田里的说笑声减少了,姐妹们都觉得腰酸腿疼,打不起精神来。安美珍累得连话也不愿说,一到歇歇儿,就躺在地上不愿动啦。组长王秀荣心里更急得火燎燎的。一天下来,别人可以插一亩地,她们呢?一人才插二、三分地,插的秧歪歪扭扭,行不成行,线不成线,怎么办呢?她又气又急,冲口就出“你们倒快点插呀!磨磨蹭蹭的象什么!”这就象一把盐撒进了火,李桂梅抢着说:“我又不会插秧,累死累活插不了几分地,照咱们这干法,秋后准让人家看哈哈笑,干脆,归大组吧!”安美珍也噘起了嘴:“秀荣,我顶不住啦,腰酸腿疼还不算,回家还挨说,把我调到别的组去吧。”收工后,秀荣一回家,她妈就唠叨开了“咱们是贫农,在队里干活要带头,要积极上进,这我全赞成,可搞什么试验、丰产,你没有金刚钻,愣揽这细磁活。”秀荣一听,扭身出了家门,直跑到党支书刘金生家。老刘一见她就问:“怎么啦,嘴噘得可以拴驴了,碰到困难了吧!”秀荣点点头,老刘说:“困难并不可怕,遇到了困难,就要和它斗。”“怎么斗呢?”秀荣抬起了头,老刘说:“要读毛主席的书,书里就有斗的法子。”又说
“别担心,今年搞不成,明年接着干,反正那五十二亩地你们九个人包了,可最要紧的别打退堂鼓。”听了这些话,秀荣眼睛里闪出一道坚定的光,她象发誓般地说:“我一定听你的话,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一定要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
当晚,秀荣就组织大家学习《愚公移山》,秀荣念了一遍又一遍,可就是没人发言。秀荣很着急:“今天都怎么啦!”桂梅赌气地说:“人家愚公是古时候的人,咱们怎么学,再说愚公移山,咱们搞丰产田,这可是两码事,怎么扯一块去呢?”问得秀荣也张口结舌地说不上来。她原来只想:大家一学毛选就通,明儿个劲头就会来啦!可现在……。会就这样不欢而散。
秀荣拖着慢吞吞的脚步刚推开家门。哟!老刘在家里等着她呢?秀荣低下头,半晌才说:“念了好几遍,可没解决什么问题。”老刘爽朗地笑起来:
“学毛选,得带着问题学,会学还得会用。得联系实际问题去想。再说,你是小组领导,碰到困难,你要多为同志们想想,你再考虑考虑吧……”
第二天清早,九姐妹在秧田里一起拔稻芽子,秀荣说:“咱们边干活边开个生活会吧,大家先给我提提意见。我脾气太急躁,光图快,不为同志们想,常常发火,这很不对。”听她这一说,大家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桂梅说:“本来我就不会插秧,又怕因为自己插慢了影响全组,心里就够急的了,你再一催,我心里更慌,手上更乱了。”听了这话,平日很少说话的陈淑珍却接了话碴:“不过,也不能全怪秀荣,她看着我们插的又慢又差,心里该有多急,全怨我们的手笨。”“对,就怪我们手太笨了。”好几个姐妹应声说。秀荣忙说:“这不能怪大家,我发火是不对的,以后一定改。不过我们的秧是插得不好,昨晚上我想,愚公能把山搬走,我们要是有了他的志气,手笨的都可以变成手快的。”这话打中了大家的心坎,人人都陷入了沉思。还是桂梅打破了沉默:“秀荣说得对,以后我一定主动地学,一定要学成快手。”话越说越投机,稻田里重新欢腾起来。她们终于闯过了插秧关,清粼粼的水面,铺上了平整的绿毯,谁看了谁都夸一声好。
一个新的考验在等待着九姐妹。当时有的生产队没插完秧,为了抢季节,队上决定让九姐妹去支援。九姐妹刚一听到这消息,也想:秧刚插下地,去支援外队,就不能挠了,荒了怎么办?她们打开了《纪念白求恩》,想想白求恩,比比自己。她们说:“人家白求恩是外国人,能不远万里来帮我们中国打日本,我们当然应该去帮外队把秧插下地。”就这样,她们带上了毛主席的书,高高兴兴地去支援外队,四天就完成了任务。可是回来一看,秧已经荒了。这下,姑娘们傻了眼,秀荣看了一下手中的主席著作,响亮地问:“大家看,该怎么办?”桂梅咬了咬嘴唇,坚定地说:“学愚公,地荒了,我们有九双手,困难再大没有克服不了的,荒地挠一块少一块,迟早要把秧挠好。”秀荣接着问:“这话对不对。”大家齐声回答:“对,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姑娘们跳下地里,埋头干起来。这时,大队广播说:“今晚上大队放映电影。”看电影,这对姑娘们是多大的吸引力啊!小美珍抬起头来,犹豫地问:“今晚的电影看不看?”“不看!”这是好几个姐妹的回答。秀荣走近美珍,轻轻地说:“美珍,这些天你够累的了,晚上早点回去,歇歇,看看电影,我们在这里搞就行了。”美珍脸一红说:“你们都不去,我也不去,跟你们一块儿搞。”天慢慢地暗下来了,姑娘们唱起了歌,一支又一支的革命歌曲,充实了空旷的田野。
接连几天,姑娘们苦战在稻田里,歌声笑声不断。村里人说:“这九个丫头,真是邪了,哪来这么大的劲头儿?”老刘更是逢人便夸:“这伙姑娘,真是好样的,毛主席的话真是作用大呀!”姑娘们接连挠了四遍秧。一天,队长正从田边过,开玩笑地说:“你们这加班加点的,我可不给你们记工分。”九个姑娘在稻田里齐声回答:“我们不是为工分,为的是增产,不给工分也干。”这声音那么响亮,那么有力,在这声音里,好象听到了九姐妹前进的脚步声!
秋收时,九姐妹种的水稻达到了亩产千斤,这消息便象长上了翅膀,飞快地在全公社传开了,九姐妹的故事也就在全公社传开了。(附图片)
苗地 插图


第6版()
专栏:增产节约杂谈

反对“例外”论
北京市联合制版厂工人 华有益
编者按:当前,一个新的增产节约运动正在全国工业战线上兴起。从今天起,副刊开辟一个“增产节约杂谈”的栏目,针对增产节约运动中的各种活思想,发表议论。希望读者们踊跃来稿。
在当前的增产节约运动中,我厂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了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思想。就拿晒版工序来说吧,他们用的主料是有色金属——铜和锌,用料指标规定,每块版四周边缘不得宽于一公分。增产节约运动开展以来,他们就千方百计节约用铜,开料时不仅争做巧裁缝,而且把规定有一公分富余的边缘压缩到零点五公分。为社会主义节约用铜,他们真是做到了“分分计较”的地步!
然而,我也见到另一种情景:有一位搞新技术试验的同志,在晒版时用料大手大脚,把留一公分边缘的规定放宽到一点五公分。工人向他提出了意见,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是搞试验的,节约对我的工作来说,可以‘例外’”。
厉行节约,搞试验就可以“例外”吗?我认为,这种“例外”论是不对的。搞试验,可能会碰到一次、二次、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的失败;为了求得试验的成功,这种“浪费”是必要的,决不可少的。这种“浪费”,是为了求得试验成功应当花的“本钱”,实际上并不是浪费。但千万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搞试验,就可以大手大脚,不注意节约了。恰恰相反,在搞试验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力求节约,尽可能的少花“本钱”。
我们应该时时、事事、处处坚持节约这个原则,反对各种“例外”论。


第6版()
专栏:

厂矿职工家属的一面旗帜
——漫谈《初升的太阳》
艺兵
在这“三八”节前夕,大庆职工家属来京汇报演出《初升的太阳》,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文艺演出,而是大庆的建设者们向党、向首都人民所作的关于他们革命化的生动形象的汇报,使我们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看了《初升的太阳》的人都赞扬他们演得“象”,这个评语下得好!一个“象”字,看来简单,做来并非容易。“象”不是现实生活的照搬,而是经过作者对生活的艺术概括,是生活和艺术的统一。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既象生活,而又比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大庆职工家属“演员”由于演得
“象”,使观众忘了“戏”,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大庆职工家属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为啥演得这么好,这么象呢?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她们熟悉剧中的人物,热爱剧中的人物;更确切地说,她们自己就是这场斗争的参加者,演的就是她们自己的或身边的事情,所以一经编导者指点就融会贯通,演起来真实自然。扮演指导员郭德英的同志说,我一上台就想起我队的指导员马莲芳同志和薛妈妈来。扮演辛玉红的同志自己就是穷苦人出身,小时跟妈一起讨过饭,每演到忆苦那场眼泪禁不住就流出来。演铁旦妈的自己就是生产队的指导员,在工作中不乏碰到过铁旦妈这样的人,对她们的思想摸得一清二楚。她说,要不是演我们自己的事,说啥我也演不好,演不象。大庆职工家属成功的演出,给我们专业剧团一个有益的启发:要演好工农兵,首先应该熟悉工农兵,热爱工农兵,真正长期地投身到工农兵火热斗争中去,来一个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化。
从《初升的太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庆职工家属不是大庆矿区的“包袱”,而是建设大庆矿区的一支伟大力量。到过大庆的人都知道,大庆家属不但参加了农业生产,而且也参加了油毡纸厂、汽车修理厂、仪表厂……的工业劳动。至于工农村的食堂、粮站、邮政、商店等服务人员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家属。半工半读学校的老师有家属,荒原上扬鞭策马牧牛羊的是家属。农业研究站上,家属们在进行农业科学的研究;在广阔的金色原野上,家属正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大庆家属象大庆职工一样,在建设和开发大庆油田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成为厂矿职工家属的一面旗帜。
大庆职工家属达到今天这样的境地,是经历过一场艰苦的斗争的。《初升的太阳》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斗争历程。随着大庆油田的迅速开发,许多新家属来到了大庆。她们来的地区不同,生活习惯不一,思想觉悟也高低不同,房子一时紧张,物资供应增加,如果安置不好,就会直接影响职工情绪和油田生产。摆在大庆职工和家属面前一个非常尖锐而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花费国家大量投资建设集中的消费城市;还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本着
“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建设工农村?她们在党的领导下,坚决地选择了后一条道路。这一条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拖儿带女的姐妹们,能不能披荆斩棘闯过来?不仅有象剧中王主任那样的摇头者,就连她们自己的认识也不是一致的。在老家属中固然有五把铁锨闹革命的“过得硬”(郭德英),可也有铁旦妈式的人物;在新家属中固然多是“心里红”(辛玉红)式的人物,但象林彩英这样的人也绝非一二。但是不管是铁旦妈也好,林彩英也好,她们都是劳动人民的后代,一经投入这个革命的熔炉,一旦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就会表现出非凡的智慧、超人的毅力和忘我的斗争精神,就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在刚开始种地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她们从毛主席著作中找到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如方晓二村家属汪玲梅学扶犁时,叫牛走,它偏停,叫它停,它偏横冲直撞,因此把新打的埂弄得断断缺缺,使这块地里水直往那块地里流。水深泥滑,摔了几跤,浑身泥浆,满头大汗,两脚冻得通红。大家劝她休息一会,她说:“不能休息,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现已成了过硬的老把式。
不断革命的人们,并不满足于会赶牛车,扶犁杖,还要驾“铁牛”,开收割机。一九六四年红卫星工农村的二十二名青年家属来到机耕队。她们勤学苦练,刘秀英梦中还喊:“刹车踩离合器!”在半个月内她们就掌握了开车的基本技术。到一九六五年底家属机耕队已发展到三十九人,已有十二名正式司机,管理着五十六台大型机耕农具,十三台拖拉机,一九六五年完成了三万亩的机耕任务。
在闯过农业关后,建设工农村的任务又摆在家属们面前,家属能不能建设“干打垒”?开始在许多人头脑中还是个谜。的确,其困难之多,绝不亚于农业生产。但是经过农业锻炼的这些干将们,由于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武装,有党的领导和支持,有老师傅指导帮助,有创革命业、走革命路的雄心,也就有了任何困难压不倒、挡不住的干劲和冲力。红卫星第八生产队打第一座“干打垒”时,墙壁打得不光溜,有些人就说:“家属还想自己盖房子?”但她们没被困难吓倒,坚决推倒重打。她们说:要打出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家属队伍来;要打出家属的雄心壮志来;要打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样板来;打出一条用毛泽东思想建设矿区的道路来。创业二村家属房建队在第一次上梁时,由于没有经验,两次都没有放好,有的人急得掉下泪来。张忠英说:“不要灰心,我们要拿出愚公移山的顽强毅力和坚持到底的革命精神,一定要把大梁上好!”在一九六五年一年中,大庆家属就跟职工一起,盖
“干打垒”三十万平方米。
在大庆职工家属中“风流人物”数不尽,英雄事迹是书不胜书的!话剧《初升的太阳》所反映的无一不可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从这个意义上说,《初升的太阳》是大庆职工家属的一面镜子。这样说,并不是贬低这一剧作的艺术价值,列宁说得好,一个伟大的作家,在他的作品里就应该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来。话剧《初升的太阳》正是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大庆职工家属的本质的革命风貌。
在全面跃进的一九六五年中,大庆职工家属们又大大地向前跨进了一步。衷心地祝愿她们在劳动化、集体化、革命化的道路上勇往直前!(附图片)
她们在农业生产上夺得了红旗,还要在建设工农村上打冲锋。看!她们正信心百倍地向党写决心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