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澄城县水土保持工作的革命
两个特点:时间短,只用了三年时间,就使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面积大,初步治理的土地已超过土地总面积的一半。
陕西省澄城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正在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人们的广泛注意。澄城治理水土的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时间短,只用了三年时间,就使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二是面积大,全县土地总面积一千一百一十平方公里,初步治理的面积达到六百六十五平方公里。这是水土保持工作上的革命。
人们进入澄城县境,首先看到的是一幅改造大自然的宏伟图画:被千沟万壑割裂的黄土高原,由近而远,坝地连着梯田,梯田接着埝地,沟壑边沿,封沟墙蜿蜒上下,一眼望不到头。站在沟底往上看,新修的坝、埝重重叠叠,象是无数壁垒相连的城堡;站在高处往下看,整齐的梯田、埝地,又象是片片绿色地毯,四周的埂、埝仿佛是精心镶嵌的花边。
三年来,澄城县共治理耕地七十多万亩,使全县约百分之七十的耕地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据有关部门推算,每年可多蓄水一千五百万立方米,保土一百二十万立方米。全县男女全半劳力只有九万多个,三年来用于水土保持的工日达一千多万个,完成土方工程二千多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方全部修筑成一米高、一米宽的地埂,可以围绕澄城县四周一百多圈。
巨大劳动获得的果实是,三年来全县粮食总产量大幅度上升:一九六三年比一九六二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八;一九六四年比一九六三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六;一九六五年又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七。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治理水土以前的十四年的平均数,增加了将近一倍。
三年来,澄城年年超额完成国家的粮食征购任务,社员群众的生活也逐步有所改善。
从调查研究中抓主要矛盾
澄城地处渭北高原,南临关中平原。全县一千一百一十平方公里面积,叫得上名字的深沟就将近一千条。大沟一上一下有一二十里,一般的沟也有二、三里。千沟万壑把土地割裂得支离破碎。全县一百多万亩耕地,一半是沟坡地,一半是起伏不平坡度较大的原地。黄土高原风多雨少,气候干旱,而十分宝贵的雨水却顺着沟坡流失,使全县粮食产量长期低且不稳。从一九四九年解放以后到一九六二年,三丰,四歉,七个平年,十四年平均,粮食单产只有一百一十多斤。
穷则思变。一场思想上和生产上的革命在酝酿中。
一九六二年,澄城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场粮棉能不能增产的大讨论。
有人说,要增产就得扩大水浇地面积。但是澄城境内只有五条小河,总流量不到一个秒立方米。大量扩大水浇地,水从那里来?有人建议从县西的洛河抽水,有人提议打深井开发地下水。但是,无论是河水或是井水,要抽上一百多米的黄土高原,都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设备。大多数干部和社员认为这条路暂时行不通。
有人说,要增产,牲畜和肥料很重要。当时,全县只有两万多头耕畜,平均每头负担耕地五十多亩。畜力弱,不能深耕细作;畜少,肥料自然也少。看来确实是个问题。这一年,县、社领导干部亲自住饲养室,喂牲畜,全县耕畜少和弱的情况很快有了好转,肥料也增多了。然而粮食低产的情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中共澄城县委决定领导干部亲自下去调查。县委书记、县委委员、县长和农牧局长都下乡调查研究。有一个情况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无论在原上、坡上或沟下,都有少数生产队虽然自然条件也不好,同样也缺少耕畜和肥料,但他们在一部分耕地里修筑了埝埂,平整了土地,于是水、土和肥料流失得比较少,粮食产量比周围同样条件的队就高出二三成,在旱涝灾害严重的年头,产量也比较稳定。当地群众都有这样的经验:“拾粪不如垫圈,垫圈不如修埝”;“坡地不修埝,三亩种成二亩半”。
澄城县委终于找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干旱和严重的水土流失。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大规模地开展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把有限的雨水全部蓄在田里,把肥料和活土层保护住不让随水流失,才能改变低产落后的面貌。也就是说,需要把一百多万亩起伏不平、支离破碎的原地、坡地、沟地,修成有埝有埂的水平田,把荒沟荒坡逐步绿化。
从领导革命化开始
发现了问题并不等于解决了问题。当时,一部分干部对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顾虑重重,信心不足。有人说,水土保持在澄城不是新鲜事,自从合作化以后,不少队年年搞,也没搞出个名堂。有人说,有些社队过去也大干过一阵,以后遭到自然灾害,就不能坚持下来,浪费了不少劳动力。
县委又对过去搞过水土保持的不同类型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具体总结他们在不同时期开展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发现保持水土成功的队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干部和群众都有一个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按照既定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向大自然展开进攻,斩坡、帮埝、填沟、打坝,坚持不懈,终于获得成效,改变了面貌;而失败的队除了方法、措施不当以外,都是缺乏远大理想,对水土流失的祸害只是消极防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而年年治理,年年流失。同样是水土保持,由于领导精神状态不同,有的队成功了,增了产;有的队却失败了,不增产,甚至减了产。这件事给县委领导干部一个启发,要生产上革命,领导思想就得先革命。没有革命化的领导,就没有革命的群众运动。
于是,县委领导全县干部,开会研究领导思想上革命化和改变落后的生产面貌问题,组织干部重温毛主席的《愚公移山》、《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等著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水土保持是黄土高原沟壑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道路。过去少数队搞得好,多数队没有搞好,主要是县委领导思想还没有革命化。例如,有人认为澄城平均每人五亩地,单产虽不高,总产却不少;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安于现状,无所作为,当自然灾害严重的时候,又只顾眼前,丢了长远,缺乏革命的雄心壮志,使全县的水土保持工作,长期处于零敲碎打的状态。有人把过去这种情况,归结为:习惯了低产量,打惯了被动仗。
经过充分揭露矛盾,展开思想斗争,从一九六三年夏天开始,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一个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的群众运动,彻底改变高原沟壑区生产落后的面貌。
县委从领导机关中抽调大批干部,下放到公社担任领导工作,加强基层工作的领导。县委领导干部带头到落后队蹲点,他们选择工作基础比较差而水土保持工程又比较艰巨的郑家坡、东吴坡等生产队,作为全县第一批水土保持样板。全县十七个公社,现在已经有十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和十四名公社党委书记、十五名社长学会了帮埝、筑埂等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一般干部也普遍由外行变成了内行。这就大大地促进了全县水土保持运动的发展。
让群众作大自然的主人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需要最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如何把领导的思想,变为群众的行动,关键在于突出政治,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干部和群众的头脑。澄城的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光辉思想一经为广大群众所掌握,社员们开展水土保持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会极大地发扬,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开始的时候,不少地方的社员虽然有着防治水土流失的迫切愿望,但是对于凭仗自己力量改变自然面貌还缺乏信心。有人说:澄城县千沟万壑,就凭一锨一锨撂土,要撂到何年何月?有人说:祖祖辈辈都没治出个名堂,不顶事。县委认为,不破除这种不相信自己力量的思想,群众就不能做大自然的主人。从一九六三年以来,县委就在社队干部和社员中间,组织学习毛主席的《愚公移山》等文章,解放人们的思想;并由县委领导干部亲自参加培养样板,用事实教育群众。寺前公社吴家坡大队东吴坡生产队是有名的穷队。经过学习以后,社员的认识提高了,他们说:坡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能人治地,不能叫地制了人;困难虽大,越不干就越大。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两年就修成了有埝有埂的地九百多亩,粮食产量增加了七成。
在治理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干部和群众对水土保持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人只图当年见效,只搞临时措施,不修永久性工程;有人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就抱着侥幸心理,治理工作停顿下来;原上的人认为自己的耕地地势较平,治不治问题不大;沟底的队又担心原上不治,自己也治不好,迟迟不愿行动。小农经济的思想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使一部分人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水土流失状况的决心。各队党支部就组织贫农下中农社员忆苦思甜,大诉水土流失的苦,大讲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害关系,从而使大家把治理水土流失和不向黄河输送泥沙联系起来,把当前增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联系起来,把当地开展水土保持同全国人民的革命利益联系起来,大大启发了群众在治理水土流失中的自觉性。
作冷静的革命促进派
澄城县委在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水土保持运动中,既积极教育群众提高觉悟,又善于耐心等待,促使运动健康地发展。一九六三年冬,县委在培养王庄公社水洼大队作为治理原地样板时,有的干部认为,这个大队原地多,工程量比较小,应该尽快在两三年内治完。但是社员一时还没有信心,订出一个八年完成初步治理的长远规划。县委领导干部发现这个情况以后,认为重要的不是规划,而是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自觉性还不高,应该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让社员从实践当中提高认识,于是就同意了这个规划。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工程进度大大超过了原来计划。一九六四年春,社员自己修改规划为五年治完。夏季打了一个歼灭战,又修改为三年。到冬季,全大队六千八百亩耕地已经初步治完六千亩,总共只用了一年多一点时间。
接着他们就立即转入全面高标准高质量治理,始终走在前头,发挥了样板作用。在推广先进经验的过程中,澄城县委多次召开现场会,反复组织干部和社员参观、评比,让群众自己鉴定、学习、提高、推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由领导干部代替群众下决心。结果,水土保持运动开展得更快而不是慢,工程质量更高而不是低。
当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热情高涨起来以后,澄城县委又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开展水土保持与搞好当年生产的关系,农田基本建设与肥料种子及其它增产措施的关系,水土保持工程快和好的关系。县委明确提出:水土保持工作从生产出发,为生产服务。各社队都把当前生产列为第一位,全面安排劳力和种植计划,使水土保持专业队伍保持在总劳力的百分之十左右,全年农田基本建设投工保持在农业总投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同时,尽量利用冬闲和夏季农忙间隙,动员较多劳力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这样,既不耽误当年生产,又加快了治理进度。在好与快的关系上,强调好中求快,质量第一。在培养样板工作中,也注意在不同类型地区,培养了椽帮埝、锨拍埝、填沟打坝、修梯田、造林种草等不同治理措施的样板,在全县因地制宜地推广。使水土保持运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新华社记者 王安 姜卯生


第5版()
专栏:资料

我国丰富的水利资源
我国河流众多,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流域面积在一千平方公里以上的大、中河流,就有一千五百八十多条,多年平均总水量为二万六千八百亿立方米。最著名的是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和松花江,其中又以长江和珠江水量最丰沛,黄河和长江流域面积最大。各地还有星罗棋布的天然湖泊,以及大量的小河小溪和充沛的地下水源。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发展农田灌溉以及繁荣整个国民经济,提供了十分有利条件。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发展水利事业极为重视。特别是一九五八年以来,依靠走上公社化道路的五亿农民的积极性,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全国建成了数以百万计的小型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新建了一千多处大、中型骨干工程,整修和新修了总长近十三万公里的江河堤防,发展了大量的机电排灌站和灌溉机井。这些水利设施,提高了不少地方的抗洪除涝能力,使全国灌溉面积有了成倍的增长,初步建成了一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但是,我国现有的水利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有的水利工程,还可大挖潜力,继续扩大效益。因此,进一步治山治水治田和修好管好用好水利工程,争取农业稳产高产,仍是我国人民的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斗争任务。


第5版()
专栏:

水利战线群众的创造与革新
全国农业展览馆水利馆的许多展品,不但显示了我国人民顽强改造大自然的革命精神,而且表现了农民群众治山治水治田的聪明才智。下面集纳的这些材料,充分证明了“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这个真理。椽帮埝
陕西省澄城县农民群众创造性地运用椽帮埝的治理方法,把支离破碎的旱原改造成蓄水保土的大面积水平埝地。黄土高原缺少石头,不能象大寨那样用石头垒地埝。过去靠锨翻脚踏培土修地埂,效率很低,还不结实。现在群众吸取民间盖房打墙的经验,用一排木椽子当模具,沿着地面等高线培修地埝,这样整修的速度快,很坚固耐久。蓄水保土,效果也好。澄城人民运用这种简单易行的办法,仅三年的时间,就修成水平埝地七十三万亩,比过去十三年整地的总面积还多,同时还使全县百分之六十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控制。劈岗土
大别山东北麓、江淮丘陵的淠史杭灌区人民,大搞渠道配套,效益不断扩大。这里的高岗陡坡,尽是坚硬的黄泥礓土,当地群众称之为“赛石头”。开始在岗地上挖渠,全靠锨铲镐刨,一镐刨下去,一个小窝窝,挖不出半锨土,进度很慢。后来,民工们创造了“深挖陡坡劈土法”:根据地形和土质粘性强弱,先把岗地挖一个长三米、高二米的陡坡,坡脚掏一道缝,并把两头深切到底,然后用许多削尖了的硬木桩,并排地插入陡坡岗地上,再用木榔头或石锤等工具夯打,打到地面裂开大缝时,人们就手把木桩、脚登裂缝,叫齐了劲头,用力往怀里一扳木桩,一大片硬土就倒下去了。用这种方法挖硬土,比锨铲镐刨的效率提高十倍多。现在淠史杭灌区已挖成的总长一万四千多公里的干、支、斗、农配套渠道,大部分是用这种办法刨挖硬礓土的。战流沙
河北省沧州专区人民,大干一冬春,疏浚了长达一百六十公里的宣惠河,形成了一个排、台、改、灌、林相结合的水利系统,初步改变了沿河两岸的低产多灾面貌。这条河绝大部分是流沙段,民工们在挖这条河时,遇到的最顽固的“敌人”就是流沙。淤满河床的细沙,“干了随风飘,湿了顺水流”,地下水位又高,挖一锨涨一锨。三米长的竹竿往泥沙里一插,竟摸不到硬土层,淤泥上走不得小车,沙泥浆不挂锨。河道怎么挖?民工们发挥集体智慧,找来碎木板、烂荆条,在河床上铺了木板道、“荆条渡”,首先把淤泥给清掉了。挖掉淤泥,地下水又把流沙抬上来了,民工们就用荆条编成的筒子插进沙窝,打成一眼一眼的集水井。这样一面排水,一面挖沙,终于突破了流沙层。后来,从用荆条打集水井,又发展到“滚龙沟排水”、“柳条排拦沙”等许多战流沙的方法,运用这些“土”办法,就连宣惠河历史上从未被征服的“金沙岭”,也叫民工们给治服了。巧设计
濒临黄海的江苏省赣榆县人民,在平原地区建成的“洪涝分开、排灌分开、高(水)低(水)分开、咸(水)淡(水)分开”的排灌工程系统,完全靠着大小三万多座涵闸和桥梁控制。这些配套工程有很多是“土专家”设计的。黑林公社回乡知识青年刘善华,拜老农为师,同群众结合,把原来分开建筑的排水涵洞和灌溉涵洞联系起来考虑,设计出一种灌溉、排水、交通相结合的“三层楼”式小型水利枢纽。这种三结合的小型工程占地少,管理方便,省工省料,实行上灌、下排、结合交通,很受广大农民欢迎。泉组河
位于黄河北岸的河南省丹东灌区,原来只靠引地面上丹河的水灌溉,受益面积只有三万亩,由于有灌无排,土质盐碱化,粮食产量很低。后来,经过管水人员多年观察和访问老农,发现灌区地势平坦,西北偏高,东南偏低,地下水位很高,并且流向和地面坡降一致,开发利用地下水,大有潜力,大有可为。于是,他们同农民一起创造了挖泉组河的办法:在迎着地下水流向有充足承压水头的地方,在一条线上深打几十眼自流井泉,用输水渠道连贯起来,并在适当的位置修建渠首闸,集中水量,再通过引水渠,引入农田灌溉。他们这样大挖泉组河,地下水与地面水联合运用,保证了灌区清水长流,不仅扩大了四万多亩的灌溉面积,还使上游地区的地下水位大大下降,改良了六万多亩沼泽盐碱地。去年全灌区平均亩产粮食六百五十斤,产量过了“黄河”。(附图片)
左:现场传授“椽帮埝”技术中:用“深挖陡坡劈土法”刨挖硬土右:丹东灌区社员在打自流井泉
(全国农业展览馆水利馆供稿)


第5版()
专栏:

旧渠道发挥新威力
——花溪渠管理部门打破旧框框改进经营管理
四川西南部青衣江右岸,有一条二十多年前修成的旧渠——花溪渠。这条旧渠在解放后发生了种种新的变化,因此出了名。
花溪渠是一九四三年修成的。解放前,反动统治者拿它当成发财致富的工具,弄得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最多时只能灌溉农田两万亩。解放后,花溪渠回到人民手中,变化一年比一年大。病害工程根治了,灌溉面积扩大了,水利得到综合利用,促进了农业不断增产。现在,花溪渠本渠的灌溉面积,已扩大到三万亩,超过了原来的设计标准;还利用水力发电,以电力提取其他江河的水灌溉农田一万八千多亩,共计灌溉四万八千多亩,比解放前增加一倍以上。灌区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前年粮食增产百分之十一,去年又增产百分之十,主要作物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县一般地区高出百分之三十左右。利用渠道水力建成两座水电站,发电三百多瓩;还在干支渠上安装了水碾、水磨、油榨等水力加工机具一百三十多部,进行农副产品加工。沿渠两岸栽种各种经济林木,利用废沟旧渠发展了养鱼等副业生产。灌区农田水费逐年降低,积累却不断增加,做到了管理经费自给有余。
打破框框 面向生产
花溪渠的巨变是怎样来的呢?
水利管理工作,按照一般常规,不过是看渠守坝,修修补补,保证流水畅通,不出大毛病而已。但是,花溪渠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认为,这是管理工作的最低要求。他们打破了这个常规,面向生产,用创造性的劳动,让水利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花溪渠的干部职工,至今还牢记着曾经经历过的一场尖锐的思想斗争。那是全部病害工程治理结束之后,灌溉面积达到了过去的最高数字,大家思想上露出了满足于现状的苗头。县委发现后,便及时教育他们,不能满足于两万亩农田的灌溉面积,要把水利管理看成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主动,克服困难,争取多灌田,多增产。这样,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看渠守坝,按部就班,这条路稳当易行;一条是打破常规,大挖潜力,促进农业大增产,走这条路困难很多,而且会给自己增加许多麻烦,但这却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道。这时候,正是农业合作化高潮,广大干部和群众纷纷要求扩大灌溉面积,实现农业大增产。全体干部和职工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学习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文章,提高了思想认识。他们说:按常规办事,是打个人主义的小算盘;怕困难,图省事,实际上是让水利为管理人员服务,不是为发展生产服务;只有打破常规,挖掘潜力,扩大灌溉,才是打大算盘,真正为社会主义服务。
胸怀全局 逆难前进
思想问题解决了,他们便决心迎着麻烦、顶着困难前进。
管委会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跑遍了坝上的每条沟、每坡地和每弯田,进行实地勘察。他们了解到,全灌区还有三十多处坎、坡、岗、丘等,缺水灌溉,近万亩旱地只要解决了水利问题,便可以改种水稻;还有大量水田,有的由于还没有完成水利配套而不能自流灌溉,有的还要蓄冬水。还有多么大的增产潜力啊!
潜力大,继续配套的工程也大,困难也多。光是各种渠道就要修一百多条,还要修涵洞、渡槽等工程,改修部分干渠。这样大的工程,资金怎样解决呢?他们把问题提到灌区代表会议上讨论,有人说:“没有钱,可以向国家要补助;再不行,还可以贷款。”大多数代表不同意向国家伸手。经过讨论,决定把支渠以下的扩建配套工程,按照受益情况,由各生产队分别负担,包干负责;渠道建筑物所需器材,则由管委会负责购置供给。就这样,他们紧紧依靠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经过连续三个冬春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新修和扩修大小渠道一百七十多条、建筑物一百八十多处的任务,使全灌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灌溉系统,有七千多亩旱地变成水田,有四千多亩冬水田改为两季田。
扩建配套工程完成以后,摆在花溪渠干部和职工面前的另一个问题,是要不要利用渠水建设电站。县领导干部认为,这样作,不但能够解决城关用电问题,而且可以用电力提水,灌溉一部分丘陵地区的农田。但是,这些农田绝大部分在灌区之外,而且要建设水电站,又要改建部分渠道,新修排洪渠,安装节制闸。县领导上考虑到,电灌区受益社、队要兴修灌溉渠道,任务重,便把花溪渠电站的改道兴修工程交给灌区负责进行。开始,有的干部思想不通,认为修电站对本灌区作用不大,不愿负担。县委领导同志教育他们,要有全局观点,要有共产主义风格,对他们说:“干革命,难道光为了一个灌区的利益吗?只一个灌区增产,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吗?”这使管委会的干部和职工受到深刻的教育,他们认识到,要真正做到以革命精神来管好花溪渠,就一定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凡是对生产对群众有利的事,都应当积极去办。他们在提高认识之后,在各公社党委配合下,向灌区群众进行了全局观点教育,动员大家积极参加修建,并且带头参加劳动,终于顺利地完成了电站建设任务。
合理用水 节约用水
管水的目的是用水,水没有用好,增不了产,管理人员也有责任。许多年来,花溪渠的干部和工人不断抓了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促进了农业增产。
要管好用水工作,就必须深入基层。管委会号召所有干部和工人到生产队蹲点,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开始,有的干部和工人有顾虑,怕抓了用水,影响管水;怕蹲了点,会丢掉面;还有人认为这是自找麻烦。
的确,这是一项新的工作,缺乏经验,尤其科学的灌溉用水方法,他们自己也不懂。管委会主任陈大银,首先带头把行李搬到止戈公社五星一队,住下来试验先进的灌溉技术,摸索蹲点经验。陈大银到外地参观过新法泡田技术,他便和同去的两个同志首先做这项试验。对比结果,新法泡田翻犁的泥细、田平、用水少,一般能节省三分之一,产量高百分之十二。这一下,新法泡田便在灌区内推广开了。通过蹲点,陈大银还发现沙田特别容易渗水,于是想到各条支渠按照田亩多少分配水量的办法不妥当,沙田多的地区水量不够,泥田多的地区又造成用水浪费。他们便改变了分水办法,对灌溉沙田多的一些支渠,适当多分配一些水,保证了全灌区合理灌溉。
花溪渠管理工作虽然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他们并没有满足。他们看到了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灌区内还有九千多亩冬水田,如何改善排灌系统,改一季为两季,增加复种。有部分地势高的农田,灌溉问题还没有解决。现在,全灌区的干部和职工正和灌区群众一起,在田野上忙着开挖渠道、安装水轮泵,改善排灌渠系,扩大灌溉面积,为改造冬水田,争取灌区更大增产作准备。
本报记者 孙跃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