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3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第一个春天
王拓明
初春时候,还夹着严冬留下的几分寒意,可是正在赶路的张振新和刘长根,心中却象揣着一个火盆,浑身暖烘烘的。
张振新和刘长根都是县农业机械修配厂的工人,是跟一个师傅学艺的。今天上午,厂里开动员大会时,他们听了厂长的报告,心里非常激动。厂长的话音现在好象还在他们耳边响着:“为了迎接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一个春天,咱们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支援农业新高潮,厂里要组织修理小组下乡,缩短拖拉机站的机车修理时间,保证春耕大生产不误农时……”厂里本来决定,修理小组明天一早出发,可是张振新和刘长根等不得。吃过午饭,他俩向领导上表明心意以后,带着工具和必要的配件就出发了。
他们要去的南湖公社东岗大队,离县城有三四十里路程。那里有县拖拉机站的一个机耕队,在为公社代耕土地。两人一路上小步紧跑,不多久就赶到了。
走进村子,就见打谷场上围着许多人在那里说说嚷嚷。发生了什么事呢?他们正要走过去看,忽然听见人群里有人喊:“大张!小刘!”随着说话声,挤出一个高个子姑娘来。
张振新和刘长根一看,原来是拖拉机站第一机耕队队长小陈,连忙同声问她:“小陈,什么事?”
“快来看看吧!我们正盼着你们哩。”小陈说着,就拉他们向打谷场走去。
张振新和刘长根大步走上打谷场,立刻,两人都傻了眼:面前停着一台早年进口的拖拉机。这台机车,他们都熟悉,因为它的质量不好,又缺少配件,拖拉机站在接到大量的国产“东方红”之后,它早就靠边站了。
“小陈,你咋把这台老爷车开了出来呀?”刘长根带着责怪的口气对小陈说。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大家心里都热呼呼的。”小陈说,“站里想要多出车。同志们找窍门,想点子,就把它修复了。没想到没用多久,又出了毛病!”
张振新听了小陈的话,笑迷迷地说:“小陈,你们想得好啊!你们拖拉机站的工人为了支援农村,敢于把报废了的机车开出来使用,咱修配厂的工人也不能含糊,也得为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出把力,尽量想法把它修好,好让它嘟嘟地跑着耕地!小刘,咱们还是先检查检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吧!”
张振新这一番话,说得小刘直搔头皮。他一连声说:“大张说得对,大张说得对。看来我还有点保守呢。”说完,就去检查机车。过了一会,他从调节器里拿出一些弹簧碎片,对张振新说,“大张,毛病找到了。调节器里的弹簧断了!”
张振新接过弹簧碎片,拧了拧浓黑的眉毛,不动声色地观察着。
“小刘,你看能修好吗?”站在一旁的小陈担心地问。
小刘说:“这种牌号的拖拉机和它的配件,早就不进口了。”
“啊,那怎么办?”小陈的脸一下沉了下来。
“这样吧,”刘长根自告奋勇地说:“我跑回厂到仓库里找找去。说不定在墙犄角里能找到两个这种机车的弹簧。”
小陈着急地说,“这是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个春天,真是一刻值千金呀!这一来一回,要少耕多少地哟!”
“再说,回去也不一定能找到这种弹簧。”一直皱着眉头在思索的张振新开腔了:“不过我们也不要灰心。毛主席不是教导我们:要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吗?我看,现在咱们就先用带来的弹簧钢片试试吧,看能不能代替。”
“钢片的硬度不够呀!”小刘说。
“硬度不够,重新淬火。”张振新满有把握地说。
刘长根一听,觉得有理,立刻说:“走,咱们生火去!”
熊熊的煤火,在临时供拖拉机手休息的工棚里生着了。三个人紧张地做着修车准备,有的加煤,有的拾掇工具,都不吱声,但心里却象那窜上窜下的火苗一样跳动着。三条心想的是一回事:让祖国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在农业战线上打个大胜仗!
这时,大队党支部书记领着几个社员,端着热气腾腾的姜汤来了,硬要大张和小刘喝,说是天怪冷的,赶了半天路,累了,喝了好避寒气。
刘长根激动地接过姜汤,还没沾嘴,心里就热辣辣的了。心想,要不把机车修好,真对不起贫农、下中农的这份心意。
他们匆匆呷了口汤,就动手淬火了。第一次淬火的弹簧,装上后,试了试车,没有发动起来。弹簧的硬度不够,他们又淬第二次火。
第二次淬火的弹簧装上后,机车发动起来了。“好!”小刘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谁知话音刚落,拖拉机的发动机又嘎然止住了。小刘赶紧检查,弹簧又断了。
“糟糕,又太硬了!”小刘生气地把弹簧往地上一扔,迸发出一阵火花,“要是有个仪器,检验检验钢的硬度多好。”
两次淬火没有成功,张振新的浓眉也逐渐靠在一起了。他咬着嘴唇,分析着没成功的原因。是的,能有仪器检验一下钢的硬度就好了。正在这时,他看到钢片砸在石头上迸出的火花,突然灵机一动,立刻嚷嚷起来:“来来来,你们看看。”他拿起原来机车上的一段弹簧断片,又拿起一个新淬火断了的弹簧,同时放在砂轮上打,两个弹簧断片,冒出不同的亮光和火花。他扭头对大家说,“两个弹簧冒的火花不同,是因为硬度不一样,这火花不是一种很好的检验仪器吗!”
“啊,真是的哩!”这一下,把大家的心都说亮了。接着,他们又进行了第三次淬火。再把淬过火的弹簧经砂轮一打,证明跟原车的弹簧的火花一样,才安上机车。
“嘟嘟嘟嘟”机车发出了吼叫,小陈一蹦跳上了驾驶台,一转方向盘,拖拉机跑出村庄,驶上田野。大张、小刘和一些在旁边看的社员们都欢天喜地地跟上去,撵着,跑着,笑着。
这时,天色已近黄昏了。拖拉机翻耕过的土地,被夕阳的余辉一照,恰象是层层叠叠的金色的浪潮。这春天的浪潮啊,在祖国亿万勤劳人民的推动下,将越翻越大,越涌越高!


第6版()
专栏:知识小品

目前地震还难以预报
震工
在发生了地震以后,人们常问:地震能够预报吗?
现代科学已经能够预报气象的变化。比起天气预报来,地震预报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现代科学还没有掌握住地震发生的规律,还不能知道某些地方什么时候要发生地震,更不要说预报出地震的中心位置、地震发生的准确时刻和地震的强度大小了。这首先是因为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深处,人们还没有设计出一种有效的仪器来随时观察地内的情况。其次,地震发生的重复率太小,周期太长,特别是具有破坏性的大地震,有的是百年一遇,也有的对同一地区来说是千年一遇,因而人们的实践机会少,资料积累不够丰富,难于作出周密的统计和进行分析比较,也不容易验证理论、发展理论。最后,现代地震学发展得比较晚,对于解决地震预报这个难题还没有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尽管如此,目前我们对地震的发生仍然可以收集许多有意义的资料,来帮助我们考虑预报地震。
(1)根据历史记载的地震资料,我们可以统计历史上各地区发生地震的次数、大小和时间间隔,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就可以估计在未来的一定时期(例如一百年)内,该地区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有多大。这种对地震危险性趋势的估计,对基本建设的选址和建筑物的设防,有一定参考价值。
(2)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地区常发生大地震。这类地区的地壳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比较强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岩层破裂,从而导致地震。有的地区处于大的地壳断裂带附近,在新的升降运动的影响下,还会产生新的断裂和错动。有的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但强度不十分大。有的地区在长时间(例如一二百年)内看来很平静,小地震很少发生,但在一定时期后,会发生一次比较强烈的地震。因此,研究一个地区的地质情况和地壳运动的特点,对估计这个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和预测未来发生的地震有重要意义。解放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如果有必要在地震危险性较大的地区进行基本建设,就必须在建筑结构上和施工要求上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地震固然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破坏性地震并不经常发生。对于重要的建筑物,一方面不得不设防,同时又必须尽量降低设防标准,以免为了防御不一定会遭受的灾害,过多地占用建设资金。对于民用建筑,重点则应放在保证人身安全上。
地震预报确是一个难题,目前的研究进展比较慢。但是,我们坚信宇宙是可知的,总有一天,地震预报是可以实现的。


第6版()
专栏:美术欣赏

名峰增秀
酆中铁作
这幅《名峰增秀》画的是铁路工地的施工场面,高山峭壁,群峰耸立,在祖国的深山远林里掀起了惊天动地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酆中铁同志善作风景版画,面对雄伟壮丽的大自然,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感受,歌颂了河山的壮美。但是,作者也描绘了比山水更为壮丽、美好的事物。工人们劈山削石,凿穿隧道,满载器材的列车正迂回地进入了深山。山峰上处处是新的建筑,作者精雕细琢地描述了在这千山万峰之间到处有建设者的足迹。画中的一座小小的帐篷,一根根电线杆,以及那傍山搭起的脚手架,都可以说是对建设者的热情的礼赞。
在画面的下部,作者突出地刻划了一座即将竣工的铁路桥梁。桥墩耸立,形势惊险,巨大的吊车正在安装着桥梁,顶头地方还有一位挥动红旗的工人。这个场面是动人心魄而又富有典型的。它说明了工程的艰巨,更有力地表现了工人阶级改造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那种英雄气概。
《名峰增秀》的构图很有气势,刀笔严谨,一丝不苟,一些细节的处理周密而不烦琐,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江池〕(附图片)


第6版()
专栏:增产节约杂谈

隔行可取经
马鞍山钢铁公司 孙继鹏
别人有了好的工作经验,有了先进的工作方法,就前往虚心求教,采别人之“良种”,育自己之“壮苗”。这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做法,叫做“取经”。
谈到“取经”,一般是找“同行”寻“对手”的为多。大凡“同行”,工作有相似之处,在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上是一致的。因此,“同行”的“经”,只要是“取”到了手,结合本身情况加以灵活运用,都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种“取经”方式,是人们在比学赶帮超运动中所惯用的,实践证明是完全行之有效的。但是,“取经”是否只限于同行业、同工种呢?我们说不仅同行的“经”要取,非同行的“经”也要取。也许有人会说:“隔行如隔山,即便取到了手,也难以应用呀!”其实在咱们国家里,千行百业都有本最可贵的“基本经”——在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指引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革命精神。
被誉为“江南一枝花”的马鞍山钢铁公司的一些厂矿的厂长、党委书记,带领着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分批分期地到所在地区的地方工业厂、社登门求教。这些地方厂、社,既不炼钢、炼铁,也不出矿、出焦,而是制鞋、铸锅的。但是马钢的同志,却在这本“基本经”里,找出了:勤俭办企业不如地方厂;“双革”不如地方厂等十条差距,对推动本身工作起了重大作用。
从马钢已经收到的效果来看,即使是“打锣卖糖各干一行”,但“基本经”还是可以一脉相通的。所以说隔行可“取经”。


第6版()
专栏:

增产节约小诗(二首)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工人 董振国
节约誓师会窗户外,朔风阵阵,车间内,热流滚滚,决心书象片片晚霞,染红了初春的黄昏。小伙子个个磨拳擦掌,听得清他们跳动的心音;姑娘们低头议论想办法,她们个个脸上露出欢欣。老师傅在会上表雄心,话语象十吨汽锤敲击铁砧;团支书代表突击队发言:一定要勤俭建国自力更生。会散了,人流涌出车间,象奔腾的洪水冲开闸门;会散了,各自奔向目的地,用巧手恢复“废物”的青春。待等来日朝阳东升,声声汽笛将传出佳音:洗净的棉纱象银花朵朵,回收的钢铁啊,光采照人。
“节约迷”刘师傅,“节约迷”,响当当名字全厂飞;传“经”到过北京城,开会见过毛主席。幸福的生活来不易呵,财产点滴要珍惜!风里,他关上车间玻璃窗;雨里,他用棉被裹机器。一团纱,望在眼里成棉山;一颗钉,拣在手里化机器;一块炭,在他面前一炉火;一滴油,在他心里汇成渠!人说他是一块钢,革命红心硬无比;我说他是个好管家,无产阶级的一杆红旗!


第6版()
专栏:

战鼓擂动
大庆油田 王大才战鼓敲响了,钻机隆隆人欢笑;大地震动,千里冰消报春到。战鼓声声敲,新的五年计划开始了;奔走相告:再把“两论”学习好。战鼓激红浪,人人心中烈火烧;餐风宿露,定叫石油浪头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