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囫囵吞不得
崔蒙
《西游记》的作者这样描写猪八戒吃人参果:拿过来,“囫囵吞咽下去”。我们看这段书,只觉得好笑,并不担心猪八戒会噎得透不过气来。因为“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只是不能“尝出些滋味”,倒是有些可惜。
我们普通人没有猪八戒那样的
“绿法”,自然不会有囫囵吞人参果那样的事情。不过囫囵吞枣的说法是有的。这也只是挖苦那些粗枝大叶、食而不化的人,未必确有其事。退一步说,即便真的一时大意,囫囵吞了个把枣子,据我猜想,有了现在的医疗条件,也不致有多大的危险吧。
可是如果囫囵吞了别的什么东西,比方说对某一件事情,不动脑筋,不作分析,贸然处理。又比方,对某一种经验,不加分析,全盘地肯定或否定。这样的囫囵吞,真的就有些危险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成功的,失败的,都有。如果不分辨正面反面,来个“囫囵吞”,或者通通当作成功的,一律肯定;或者通通当作失败的,一律否定,并且照这样的看法办事,是没有不出岔子的。即使分清了正面经验和反面经验,仍然来个“囫囵吞”,对的看成绝对的对,错的看成绝对的错,看不见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足之点,需要补充和发展;失败的经验也不无可资借鉴之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这样,就很容易拿成功的经验,到处乱套,而想到失败的经验,不免心里发怵,所谓“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正是这种情形的反映。
这里有一个基本观点的问题。我们是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工作的。我们好心好意地作了许多工作,有些事情办对了。有些事情本来是应当办的,只是因为没有经验,措施不对头,办坏了,这当然不好。但是不管怎么样,不能因此否定这事情的本身。作法不当,不等于事情本身不对。至于有些本来就不应当办的事情,那当然不应当再办了。
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人们之所以有进步,工作之所以有进展,固然要看我们怎么样对待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要看我们怎么样对待失败的教训。既然作工作,就难免要犯错误,就难免要遇到失败。但是,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错误可以转化为正确。这个转化的条件,就是总结,就是分析。所谓分析,在这里也就是揭露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客观事物本来是什么样子的,主观认识为什么没有正确地反映它,而发生了错误。纠正了错误,主观符合了客观,事情不就可以办成功了么?
当然,我们说不要害怕失败,并不是鼓励另一种情绪:对失败和错误,满不在乎。泼洗澡水固然不能连孩子一起泼掉,但是洗澡水是一定要泼掉的。“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固然不对,但是既然被蛇咬过,就不要忘记蛇是咬人的,不能麻痹大意。失败的教训,一定要牢牢地记取,总是要尽可能地不再重复它。否则,再让蛇咬一口,那就太不应当了。
办事情,和吃东西有类似的地方。吃东西不能囫囵吞,要切开来吃;办事情,也不能囫囵吞,用哲学术语来说,这就是要分析,分析,再分析。


第6版()
专栏:

她走在金色的大道上
红星公社社员 向安华
一辆从红星公社开往北京的汽车上,坐着一个年轻的妇女。她就是出席北京市毛主席著作学习经验交流会的刘庆凤同志。
说起刘庆凤的事来,话还长着呢!她原是河北玉田县人,一九六○年初中没毕业就找了个当汽车司机的对象,一心想在城里找个工作。没想到,她爱人的老家也在农村,结婚不久,就三番两次地动员她回乡,她无可奈何只得回到大兴县孙村大队。从此爱说爱笑的姑娘变得沉默寡言。有了孩子后就根本不再下地了。
她父亲知道了这种情况,就来信让她回娘家,全家开了家庭会,回忆了革命的家史。她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不能忘本啊!你在红旗下长大,为什么不听毛主席的话?你对不起党对你这些年的培养教育啊!……”听着,听着,庆凤眼里满噙着泪水,她向父亲表示,要继承革命前辈的事业,做红色接班人。
回家以后,孩子得了病。庆凤抱着孩子搭车到城里去看病,在车上孩子突然抽起风来,庆凤急得坐立不安。售票员见她这样,一面安慰她,一面告诉乘客,要求大家抓紧时间,紧下快上。终点站到了,乘客都下了车。庆凤也要准备转车,售票员拦住了她:“同志,我们送你到医院。”“送我?”庆凤惊讶地问。“是的,专车送你。”随着这回答,公共汽车象一支离弦的箭疾驶起来。到了儿童医院,庆凤激动地拉着售票员的手连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售票员和司机却说:“这是毛主席的教导,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这简短的两句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
事也凑巧,孩子出院的那天,回家路上又遇上了一场暴风雨。风大雨狂,道路泥泞。怎么办?这时,从风雨中跑过来两名解放军。一个脱下雨衣给她穿上,另一个抱着孩子,帮她找到了避雨的地方。雨后,庆凤向他们道谢,问他们的名字。他们只回答了三个字“解放军”,穿着湿淋淋的衣服大踏步地走了。庆凤感激地望着那远去的背影。心中说这就是毛主席教导出来的战士啊!
父亲的教导,革命同志间的温暖,一起交织在她的心里,在她的心中翻腾着……
她想,父亲是老革命、老党员,还经常读毛主席著作直到深夜;素不相识的汽车售票员,解放军,这么热心地帮助我,也是因为听了毛主席的话;我呢,才二十一岁,还是个知识青年,为什么就不好好读读毛主席的书呢?
她翻开了毛主席著作,一连七天,《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就学习了三十多遍。她读啊,想啊,想啊,读啊,心里打开了一扇透亮的窗户,她懂得了人应该怎样活着。她想起自己好逸恶劳,不参加劳动,不由得流下了羞愧的眼泪。她暗暗地说:对,我要走出家门,和社员在一起,参加生产劳动。
从此,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学习毛主席著作。她读了一篇又一篇,当她看到毛主席说的革命的工作要靠大家来做,能帮助一个同志进步就是增加一份革命力量时,她想到村里有好些妇女一有了孩子就不下地干活了,应该去动员她们参加劳动。她首先选定了动员她那分开另过的嫂嫂。
她满腔热情地对嫂嫂说:“嫂子,你出来干活吧。干活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啊!”她嫂嫂只说了句“我孩子多,去不了呀!”就不理她这个茬了。虽然碰了钉子,她一点也不灰心,心想我要学“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次不成二次,二次不成三次,迟早我得把你给说活动了。于是她就跟她嫂嫂“泡”上了。得空见面就动员她,没想到,这反而惹她嫂嫂生了气。庆凤想:这个人太混,帮助不了啦。这以后就不理她嫂嫂了。
党支部发现她这种情绪,及时找她谈话,并要她再看看《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
她翻开了毛主席著作,看着看着,眼光一下子停在“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这句话上。庆凤想:对呀,我就是没有关心我嫂子的生活呀,她五个孩子,家务很重,可我光知道跟她说大道理,怪不得支书说我工作没有做到家呢!
从此后,她嫂嫂孩子的衣服脏了,她帮着洗,回了家,她给嫂嫂打柴禾。她嫂嫂做饭,她一边给烧火,一边给她讲毛主席著作,讲她学习的心得感想。她们之间的谈话增加了新的内容,她们关系更亲密了。她嫂嫂在她的帮助下,安排好家务,参加了劳动。
以后她又配合支部,挨家挨户动员妇女出来参加劳动,现在她们那儿妇女真正成了半边天。


第6版()
专栏:

水库工地上的唢呐声
叶楠
初冬的下午,小北风呼呼地刮着。在我们公社的水库工地上,社员们仍在紧张地劳动。公社书记抡起大镢站在挖土队伍的最前列。推土小车一辆接着一辆,象是不停歇的传送带。这是三秋大忙后的又一次战斗。我们要争取在封土以前完成水库的挖土工程。
“老乐来了!”人群中不知是谁发现了,接着很多人都欢快地叫了起来:
“是老乐!”
“文化小车来了——”
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个人推着一辆小车,沿着水库工地下面的河堤飞奔而来。我没见过老乐,不过却听到社员们谈起过他的事情。在旧社会,他是这一带出名的雇工。他之所以出名,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干庄稼活儿的好手,另一方面因为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民间乐手。民间乐器他差不多全会摆弄,最精的一门是吹唢呐。有人说,他吹起喜庆的曲子,能让人人喜笑颜开;吹起哀愁的曲子,能让石人落泪。解放以后,他被调到县文化馆作农村文化鼓动工作。组织上专门培养他学文化,这会儿他更是多才多艺了。按社员的说法,他可以出口成章,即景编曲。他终日推着他那小车串乡走村,给社员们送去精神食粮,他成了农村广大社员爱戴的民间文艺战士。现在他来了,人们当然欢迎他啰!
他放下小车,向大伙儿一招手:“同志们加油干,咱们大家比比看。人人都做新愚公,建设社会主义好家园。来!今年挖出万方土,明年多收一万担!”声音是这么洪亮悦耳。说着他夺过一辆推土车,冲进了人流。
当老乐推车从我面前经过的时候,我看清了他的面容:一对浓眉,一双闪着智慧的光芒的大眼,脸上挂着和善、欢乐的笑容。他那副肩膀结实有力,推起这几百斤重的小车,健步如飞。
休息的时候到了,人们立刻象潮水一样拥向老乐和他那辆小车,吵嚷着:
“看看老乐给咱们带来了什么?”
“让老乐给咱们讲一段!”
“让老乐给咱们吹一曲!”
老乐扬起头,大声说:
“同志们,这一回专门给你们送来最好的礼物——《一心为革命》。”说着从车上拿起一本书,高高地举起来,“这就是雷锋式的战士王杰同志的日记,今天才到的。”话音没落,人们都挤了上来,不一会儿,车上的书就被拿光了。人们珍惜地抚摸着这本书的红彤彤的封面,注视着封面上王杰同志的英武的面容。
有人请求说:
“老乐同志,再给咱们讲讲王杰的事儿吧!”
“对!”很多人应和着。
老乐爽快地说:
“好,我给大家拉拉!”
老乐很会讲故事,他讲得通俗、清楚,很朴素,而且收到了惊人的效果。我看到:老人们在频频点头,妇女们在擦拭着激动的泪花,小伙子们涨红着脸,捏紧了拳头。
他刚刚讲完的一刹那,人们没有一点动静,大家还沉浸在对王杰同志的怀念中,还沉浸在今后怎样对待生活的思考中。这时候,公社书记向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怎样向王杰同志学习呀?”
“我们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
“我们提前拿下这个水库工程!”
“我们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
没人宣布休息时间已经完了,大家自动回到岗位上,拿起工具。这时,老乐又操起一辆推土车。公社书记走过来拦着说:
“老乐,把车放下,拿出唢呐,给大家再鼓鼓劲吧!”
“好!我来。”老乐应承着放下车子,从他那小车上拿出唢呐,站到高高的堤坝上,吹奏了起来。
唢呐声象是一跃而下的瀑布,象是一泻千里的大川,象是鼓舞战士们冲锋的号角,它激励着人们向前!向前!工地上的人群加紧了脚步,加快了劳动节奏。那裂石挖土声,那有节奏的打夯声,那号子声,和着唢呐声组成壮丽的乐章。镐头闪着银光,大夯在跳跃,车轮在飞快的旋转,大地在颤动,千军万马在向大自然进攻。


第6版()
专栏:大家谈

“是交班,不是甩班”
北京第一机床厂 王恩熙
我师傅退休两年多了,可是他还常常到小组里来,做提高质量的顾问,做技术革新的参谋。这还不算,他还时常用他腰间的一块伤疤,教育我们,要我们记住什么是阶级,什么是阶级斗争。有人劝他:退休了就在家里多休息吧。他回答说:“工厂就是我的家,我退休,是交班,不是甩班。”
“是交班,不是甩班”,这话说得多么有分量啊!革命的老人总是希望下一代健康地成长起来,接好革命的班。《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就是这样的。她看到铁梅高举红灯,勇敢地和阶级敌人战斗下去时,心情非常喜悦。青年人怎样才能接好革命班,挑起革命重担来,既走得快,又走得稳,这固然要看自己努力的程度如何,但是也很需要老一辈的热情关怀和培养,把革命的思想、革命的作风、革命的方法和革命的传统交给下一代,帮助他们接好革命的班。这是革命老一辈人的崇高责任,也是革命老一辈人的彻底革命精神。
交班是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我们老一辈人,可要把这个班交好。


第6版()
专栏:

我给战友补衣裳(外一首)
杨雅都
一根线,细又长,心儿拴在线儿上;战斗中,我们同生死,建设中,齐把汗水淌。明天就要离连队,我给战友补衣裳!
一根针,白又亮,眼神凝在针尖上;欢乐时,同唱一支歌,困难时,我们互帮忙。人离连队心不离,我给战友补衣裳!线儿细啊针儿亮,飞针走线忙又忙,棉线儿,越缝越短,战友情,越缝越长;心儿随着针线走,革命情谊永不忘!
我站最后一班岗星光点点嵌天上,我站最后一班岗。脚步轻轻,眼睛明亮,在黑夜里四处巡视,我紧紧握住手中枪。战友和老乡已入睡,丰收的粮食堆满仓,重大的责任,担在我肩上。虽然明天就要离队,我知道今夜该怎样站岗!月牙儿挂在天空上,我站最后一班岗。明天复员,要回家乡,走上农业第一线,战士要去开辟新战场。一颗红心永向党,走到哪里都一样,虽然拿起锄,并未放下枪,只要祖国一声召唤,随时准备奔赴前方!


第6版()
专栏:

条条线路通北京(木刻)
 谢梓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