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送戏到山村
——锦州市京剧团开展轻骑队活动散记
黎牧之
塞外的北风拌着小雪点,飘飘洒洒,落个没完没了。锦州市京剧团的二十多个同志,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把戏送到山区去,正带着自己的小剧目、小舞台和小道具,背着行装,高高兴兴地向黑山、绥中、义县、兴城四个县的山区进军。
风,越刮越急,雪,越下越大。崎岖的小路被掩没了。于是,男同志又搀着女同志,继续向上爬。
来到山顶上了。休息的时候,党支部书记、团长在向演职员读毛主席语录的同时,又再一次向大家介绍了“乌兰牧骑”的革命精神,引导大伙向先进单位学习,使每个人认识到:做一个革命戏曲工作者,就要敢于破风踏雪,投入斗争。同志们越听心里越热,满身劲鼓得足足的。风,怕什么!雪,怕什么!他们挺起胸膛,继续挺进。不知是谁领头唱起歌来: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歌声是这样的嘹亮,它随着呼啸的山风,传进深谷,传进山村,把山区的人们引出来了。
这天,他们来到了河北与辽宁交界的长城公社,准备去天井生产队演出。去天井生产队,要经过长城的龙门口,三道关。
三道关,是长城无数山脉的一个高峰,上面住着十一户,五十多口人。由于山高岭峻,过去连货郎也不去,农民从来没在家门口看过戏。可是,锦州市京剧团的同志们明白,把消灭文化空白点的重担挑起来,是十分光荣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他们终于来到了这儿。一位八十四岁的王大娘看完戏后,感动得流了泪:“毛主席真关心咱们,派你们来这深山老峪给我们唱戏!”
次日清晨,他们又背着行装向抗日根据地——塔子沟进军。爬过了五座山,九道岭,同志们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虽看到炊烟袅袅,还得爬小半天才到村里。可是,天大的困难也压不倒他们坚强的战斗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这一夜,寂静的山村热闹非凡。刚入夜,兴高采烈的男女老少就从四面八方涌到戏台前。戏刚开演时,忽然刮起北风。队长怕社员和演员受冻,打算停下来第二天续演。大家那里肯走。有人说:“只要演,下雪我们也看呀!”这时台上的演员更加卖力,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把满山风声也盖过了。戏演完了,风犹未歇,但看到农民个个喜笑颜开,同志们心底都热烘烘的,感到周围是一片春意盎然。
“轻骑上高山,无梯也敢攀。悬崖陡壁身边过,困难当作小泥丸。”
他们从地藏寺到正北沟那天,经过了漫长的羊肠小道和不知名的高山大岭。途中有人脚板打起了泡,有人肩膀压肿了。走完了四十多里路才到达山腰。可是,大家想起毛主席的教导,想起革命前辈的光辉榜样,想起贫下中农盼望的眼光,浑身力量又来了。有人还即兴写了上面这几句诗。
到了正北沟生产队,很快就开始演出,他们给从来没有演过京剧的山村带来了欢乐。演到《红管家》时,天空洒下微雨,小风把汽灯吹灭了,于是,大伙就把手电筒集中起来照光,竟也有点象舞台上的聚光灯哩!
戏演完了,社员们都心满意足地散去,唯有一位白胡子老大爷迟迟不走。两个演员发现后,马上跑去征求这位老人的意见。老人遗憾地笑道:“我耳朵沉啊,光听见锣鼓响,听不清你们唱啥呀!”他俩听了,立刻就蹲在老人跟前,对着老人的耳朵给唱了段《沙家浜》选曲。老人听完后眉开眼笑地说:“唱的好呀!中了,我这一辈子总算听见京剧了!”后来,他们得知邻队有一对夫妻是盲人,不能来看戏,又特意派了几个演员到这家屋里清唱。这事被生产队干部知道后,跑来握着演员们的手说:“你们这种热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力量。我们一定要搞好生产来答谢你们。”
吃过饭,夜深了,大家还没有睡意。有的在读毛主席著作;有的偷偷地为老乡扫地挑水……每个人都为自己能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出一分力量,为农民多服务一点感到无限欢乐和幸福。
他们不光为农民演出,还做一些别的工作。每到一个地方,每个人都主动地去辅导当地的业余剧团,传播文化种子;有的还抽空给老乡理发、看病、读报,正如他们常说的那样:“农民需要啥,我们就干啥。”
在苏屯生产队演出时,忽然一阵冰雹袭来。为了及时抢救生产队的粮食,他们没有卸装就跑到田地里,挎着筐篮健步如飞。有个十几岁的女学员,头一天挑担,肩膀给压出了个
“红馒头”,这次收粮食,老乡们都争着挑她的担子;但她却说:“不能让一条扁担就把我压倒。”在他们的帮助下,一粒粮食都没受到损失。
离这里二十里远的冯屯生产队,正在筑河坝。修坝的民工忙得很。一天,不知那里来了一股人马,拿起土筐就挑土,抡起镐头就挖山!一直干到太阳落,月亮升。这时有人喊道:“看戏啦!”立刻,坝头一盏灯,坝尾一盏灯,琴声起,锣鼓响,演开了戏,民工们一见忽然惊奇起来:“这台上的角色,不就是方才争着挑土,开山的人么?”
剧团要离村时,村前村后,黑压压一片送行的人。老贫农对着大伙比划着说:“他们是台上的好演员,台下的好宣传员,田里的好把式,屋里的知心人!”(附图片)
风雪慰亲人(套色木刻) 吴哲辉


第6版()
专栏:

军民友谊俱乐部
邝新芬
广东罗浮山山脚下一个小小的村庄里,有个部队战士和社员合办的农村文化室,当地群众亲切地把它叫着军民友谊俱乐部。
文化室干干净净地摆着毛主席著作和一批红色书籍,向阳的墙壁上贴着《学习王杰,一心为革命》的歌曲。俱乐部书籍中,有大批的革命战争回忆录,墙壁上还有“坚持四个第一”,“苦练杀敌本领”的标语,可以看出,在俱乐部的建设中,战士们花了不少心血。
在成立文化室以前,村里青年劳动以后,缺乏书看,也没有多少集体活动。他们是多么羡慕附近营房战士们有歌有唱,活蹦乱跳的业余活动啊!
角田头生产队的邻居,某部机枪连和社员们相处得一家人一样,战士们经常涉过一道浅浅的小河,帮社员担水、扫地、春种、秋收。但是,事情总是不断在发展,随着战士们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深入,对拥政爱民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刻了。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帮助群众春种秋收,逐渐产生了帮亲人学习毛主席著作,提高思想觉悟的意念。正在这时,党提出了文化工作面向农村,占领思想阵地的号召,给他们指出了道路。他们马上买了八十多本毛主席著作单行本和一些红色书籍送到角田头生产队,以火一样的热情,投入了建立文化室的工作。还是文化室刚成立不久的一个晚上,战士们准备到生产队去的时候,雷电交加,下起了倾盆大雨。战士们毫不畏难,把抄好的歌篇揣在怀里,冒雨出发。但他们走到河边时,突然愣住了,原来深不没膝的小河被冲下来的山洪涨满,无法涉渡了,怎么办?能够回去吗?当想到社员们正在期待着他们的时候,战士们身上好象增加了力量,不顾一切地沿河向下游走去。他们绕了五里路,找到了桥,终于没有失约。当浑身泥水的战士从胸前掏出折得整整齐齐的歌片时,文化室沸腾了,社员们说,战士们送来的不仅是一篇红歌,还送给了我们一颗红心。就这样,他们终于办起了一个有声有色、受人欢迎的文化室。
青年们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慢慢地了解了战士们的精神世界。青年们想的很简单:白求恩一个外国人还帮助我们中国,素不相识的解放军战士把我们村当作家乡,我们在自己家里还不能帮助别人吗?村子里一天天出现了可喜的气象。队里分柴分米,人们不再是先往自己家里担,而是先给那些缺乏劳力的家庭担回去,也有些缺人担水的家庭的缸里,不知不觉被人添满了水。女青年朱曾娣就是这样模仿着战士,每天天不亮就摸着黑给一对老夫妇送水。一天,这位老大爷实在被感动得心中不安了,他抓住姑娘的手说:“曾娣,你这样好,大爷怎样谢你呢?”这位姑娘却毫不在意地说:“我不要谢,这是毛主席在叫我们做好事呀!”
文化室的积极分子不完全是青年,其中就有一个六十五岁的老汉朱李九。开始,老年人对俱乐部并没有多大兴趣,但是他热爱解放军,他深信战士们不会办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他也走进文化室来了。起初,老人在这里听到了《九颗红心向祖国》和关于一万二千吨水压机的故事,后来又学习《一切工作都是为革命》,和《为人民服务》,他的心逐渐开阔起来了。老人为生产队看两头牛,本来他以为以这样的年纪就算说得过去了,可是不知不觉地他感到自己还有多余的力量可使,于是把牛交给老伴去放,自己每天跟着牲口去拾粪,每一个月都为生产队积四千多斤上好肥料。
社员们就是这样在生产队领导下,在战士们的帮助下,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树立了用大寨精神搞生产的志气。买化肥缺钱了,他们上山刈草,坚决不要国家贷款,盖积肥厕所买木材要几百元,他们到深山的林场里自己动手采伐,用了十几元也办成了事情;社员们还起早贪黑开渠引水,改善自然条件,去年这个一百二十多口人的小小的角田头生产队增产粮食五万斤。生产的丰收给文化室增添了光彩,社员们都说这里面有文化室的功劳。


第6版()
专栏:文化新村

大车舞台
北京市四季青公社香山大队 周锡荣
不久前,北京市海淀区评剧团到四季青公社香山大队为广大社员演戏。演出前,评剧团的演员同志拉着五个装满道具和服装的平板大车,从剧团宿舍步行到香山。这五个大车是剧团为了长期下乡为农民演戏特制的。下乡时,是很好的运输工具;演出时,只要把五个大车一并,就是一个很理想的活动舞台。
海淀区评剧团的大车舞台设计得好。这是因为他们真正把舞台搬到了农村,为广大农民演戏。更可贵的是他们对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作了长远的准备,并且决心在为农民演戏中锻炼自己。当评剧团同志背着道具、服装,走了十几里的山道,到香山大队的山区生产队挂甲塔演出时,社员们说:“只有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剧团才能把戏送上山来。”“我们要学习评剧团同志的革命精神。”广大社员不仅是赞扬评剧团同志戏演得好,而且赞扬他们这种艰苦奋斗,把舞台搬到农村为广大农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第6版()
专栏:

生动的形象 感人的艺术
边善基
彩色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姊妹》是根据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茂联合旗两个蒙族小姑娘——龙梅和玉荣冒着风雪,抢救公社羊群的真实事迹编写的。用美术电影特有的动画形式表现真人真事,过去还不多见。这部影片是美术电影工作者在文化革命之后,突出政治所获得的新成果。
《草原英雄小姊妹》在创作上的一个显著特色,首先在于作者抓住了这个事件震撼人心的思想核心:两个蒙族小姑娘为了救护公社羊群,在零下三十七度的严寒下,奔波七十余里,与突然袭来的暴风雪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是什么力量支持她们产生如此惊人的毅力?影片告诉我们:是“往日苦,今日甜”——阶级教育在孩子心里扎了根;是“向雷锋叔叔学习”——集体主义思想在孩子心里开了花;是毛泽东时代的儿童受到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结果。
影片选择的题材内容,主要是表现龙梅、玉荣两位小英雄为了集体事业,奋不顾身,英勇顽强地向自然灾害展开搏斗的情景。从戏的结构来看,剧情较为单纯,动作也比较简单。如何从单纯的戏剧动作中深刻地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达到感人的程度,这是影片创作的一个难题。电影作者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做得比较好。在画面形象和动作设计上,不但创造性地运用了与这个题材内容相适应的近于写实的造型手段,而且还辅之以“伴唱”和突出人物内心独白的表现形式,既生动地烘托了环境气氛,又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两个小英雄的光辉形象。
龙梅、玉荣抵抗暴风雪的那场戏,处理得很感人。影片没有局限于过去动画片一般夸张的表现手法,而是完全从生活出发,经过适当艺术加工,表现了小主人公一心为公的精神,和她们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雪”的无畏性格。风暴来临,乌云滚滚,羊群顶着狂风艰难地向前移动;前面几只羊顶不住狂风袭击,调转头来顺着风势跑,龙梅、玉荣勇敢地挥鞭拦挡……。显然,这些画面设计,不论是“乌云滚滚”、“狂风呼啸”的“空镜头”特写,还是“羊群惊窜”、“姐妹拦挡”的看来比较单一的动作,由于电影作者始终把人物置于与暴风雪搏斗的主动地位,因此看后还是让人感到形象生动、气势豪迈,获得了过去动画片很难达到的“真实、感人”的艺术效果。
作者为了进一步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在英雄小姊妹护羊过程中,还细致地刻划了不少动人的情节。例如玉荣由于护羊心切,即使脚上的毡鞋陷落在雪地里,她还是照样追赶羊群,在长达几十里的雪地上跋涉奔跑。龙梅在山坳避风时向玉荣讲《雷锋叔叔的故事》,以及姐妹俩在饥寒中互相鼓励的细节描绘,都推进了戏的进展和加深了人物的刻划。特别是山坳避风、讲故事的细节,写出了人物精神力量的来源。
此外,影片在动画艺术风格与民族地方色彩的结合上,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例如龙梅、玉荣的人物造型,就突破了原来动画片人物类似“洋娃娃”的设计,而是富于民族特色,并且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龙梅的浑厚、淳朴,玉荣的机灵、活泼,都从外形、线条的勾勒上丰富了人物性格色彩。
当然,进一步要求,在动画设计上也还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群众形象的造型就较一般,看来不够丰满,显不出牧民的气质。又如羊群在风雪中惊走,是否会象现在表现的那样始终保持着整齐的队伍?在技巧掌握上,有些画面、动作也还有若干抖动之处。但尽管如此,这些不足的地方,是无损于整部影片在思想上、艺术上获得的成就的。(附图片)
龙梅和玉荣冒着风雪追赶羊群


第6版()
专栏:

写在北京唱给党(二首)
河北兴隆县沟门子公社 刘章做革命良种我要做颗革命良种,不学柳絮随风荡,扎根公社泥土里,叶叶枝枝都向阳。要学松柏雪中立,不做“盆景”暖室里长,生为革命开花红,死为革命结果香。锄翻绿浪绣山河,笔掀波涛歌唱党,做社会主义农民,当三大革命闯将。五大洲,眼中放;四海水,胸中荡,为了实现革命宏图,要把一条新路创!山歌是弹笔是刀毛主席红旗举得高,山歌是弹笔是刀。黑板报,雷达站,广播筒,冲锋号,我是文艺战线上的民兵,守卫在斗争的前哨。资本主义从哪里进攻,就在哪里把它消灭掉。


返回顶部